華文網

豬呼吸道病的發病特點和發病原因都有哪些?

豬呼吸道病被認為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大的疾病,因為發病豬一般都是生長育肥豬和育肥豬,其經濟價值較大。雖然急性肺炎的嚴重爆發能引起較多死亡和明顯的損失,但更為重要的是慢性溫和性鼻炎和肺炎所造成更大的無形損失。

主要表現為豬咳嗽、喘氣、呼吸困難、發熱、不食或減食,飼料轉化率低,生長緩慢,推遲上市,豬的品質下降等。那麼豬呼吸道病的發病特點和發病原因都有哪些?

豬呼吸道病的發病特點:

1、任何年齡豬和季節都可發病

由於病原微生物的不同,所引發的疾病也不一樣,各月齡豬均可感染,病的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以秋末、冬季、春初多發。飼養環境突變,密度過大,豬舍通風不良,氣溫驟變及長途運輸都可誘發。根據病原的不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不同。

2、發病場特點

——多為中小規模

——免疫和保健不到位的豬場

——尤其是外購仔豬育肥的豬場

3、免疫和保健好的豬場——較少發病

即使發病,豬群死亡率也較低

呼吸道病的發病原因:

(一)傳染性病原

1、病毒:豬流感病毒SIV,豬瘟病毒HCV,偽狂病毒PRV,繁殖-呼吸綜合症病毒PRRSV, 豬圓環病毒PCV,

2、細菌:多殺性巴氏桿菌P.M,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B.B,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副嗜血桿菌HPS,霍亂沙門氏菌,化膿棒狀桿菌,

克雷伯氏桿菌,鏈球菌等。

3、支原體:豬肺炎支原體MH,滑液囊支原體MS等。

4、寄生蟲:弓形體,蛔蟲,後圓線蟲,豬球蟲等。

5、呼吸道原發病因:呼吸道的原發病原因子(主要是病毒和支原體)往往能夠引發明顯的臨床症狀。繼發性或機會性病原:當豬群免疫力低下或有混合感染時,誘發亞臨床症狀,它多為細菌。

(二)非傳染性因素(飼養管理因素)

環境污染嚴重,抵抗力減弱等也能誘發或加劇呼吸道疾病。這些因素包括:

1、環境溫度不適,濕度大,地面潮濕;

2、密度大,空氣不新鮮,氨氣超標,灰塵和疲勞;

3、不適的管理因素如擁擠,攔舍設計不當,缺水斷料,混群,不同齡豬混食,生物安全措施及蚊蠅驅殺不力。

引起豬呼吸道病的常見管理因素:

(1)豬舍消毒:空欄時清洗乾淨後以2%~3%火堿水浸漬 2小時以上,並以硬刷刷洗,再用高壓槍噴水沖洗,放幹幾天後,用“致勝” 消毒;夏季每週消毒2 次 ,春秋季每週消毒1次,冬季每2周消毒1次 ;如果發病每天或隔天帶豬消毒1次 ,帶豬消毒前必須徹底清掃。

(2)汙水處理:汙水處理系統合理有利於減輕肺炎,發生。

(3)轉群:轉群和混群易於產生應激. 生長的育肥豬的轉群和混群容易導致肺炎的發生率上升。

(4)豬群密度:豬群密度增加,肺炎水準上升.當呼吸道病發生後,存活豬的生長速度,飼料轉化明顯降低.豬群過度擁擠,容易為有限的欄舍引起爭鬥,稀少的空氣,狹小的空間及無法插嘴的料槽,結果導致生產能力下降,如此反復,惡性循環。

飼料中過量添加抗生素並不能促進生長,反而增加成本,相反降低飼養密度更有利於減少預防發病.實驗表明出售部分保育豬或者在一定時間內讓70或90公斤的豬全部上市可以有效地切斷這種疾病迴圈的鎖鏈.而且在某些豬場能夠保持較長的時間。

(5)通風:低於3立方米/豬的空氣流量易於誘發較高水準的肺炎,而高於60立方米/小時/豬的通風量則可以有效的預防豬肺炎.

(6)圈舍面積:小於0.5平方米/豬將導致教高水準的肺炎,大於0.5平方米/豬的地板面積和大於0.7平方米的圈舍面積有助於減低肺炎的發生.

(7)併發性疾病

來自於腹瀉群(窩)的仔豬斷奶後更易發生肺炎;

斷奶重較小者也易引發肺炎;

腹瀉的惡性循環極易導致地板潮濕,圈舍陰冷和激發肺炎,進而循環往復導致更嚴重的腹瀉,並最終必然產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的錯綜和交織;

嚴格的控制疥癬,沙門氏菌病,腹瀉等將能使呼吸道病降到最低水準.

合理的飼養密度:

斷奶15千克,每平方米3頭。

15千克~30千克,每平方米2頭。

30千克~60千克,每平方米1.5頭。

60千克~100千克,每平方米0.9頭。

豬群的大小:

保育豬每群不超過20頭。最好是同一母豬生產的同一窩子豬,一般在10頭左右。不涉及並群,減少子豬之間的爭鬥。

育成、育肥豬每群不超過10頭。

本文不構成指導意見,僅供學習交流。關注本頭條號---進入畜牧新視野主頁,每天上午8點半都有及時的生豬價格行情和全面的養殖技術分享給大家。

(3)轉群:轉群和混群易於產生應激. 生長的育肥豬的轉群和混群容易導致肺炎的發生率上升。

(4)豬群密度:豬群密度增加,肺炎水準上升.當呼吸道病發生後,存活豬的生長速度,飼料轉化明顯降低.豬群過度擁擠,容易為有限的欄舍引起爭鬥,稀少的空氣,狹小的空間及無法插嘴的料槽,結果導致生產能力下降,如此反復,惡性循環。

飼料中過量添加抗生素並不能促進生長,反而增加成本,相反降低飼養密度更有利於減少預防發病.實驗表明出售部分保育豬或者在一定時間內讓70或90公斤的豬全部上市可以有效地切斷這種疾病迴圈的鎖鏈.而且在某些豬場能夠保持較長的時間。

(5)通風:低於3立方米/豬的空氣流量易於誘發較高水準的肺炎,而高於60立方米/小時/豬的通風量則可以有效的預防豬肺炎.

(6)圈舍面積:小於0.5平方米/豬將導致教高水準的肺炎,大於0.5平方米/豬的地板面積和大於0.7平方米的圈舍面積有助於減低肺炎的發生.

(7)併發性疾病

來自於腹瀉群(窩)的仔豬斷奶後更易發生肺炎;

斷奶重較小者也易引發肺炎;

腹瀉的惡性循環極易導致地板潮濕,圈舍陰冷和激發肺炎,進而循環往復導致更嚴重的腹瀉,並最終必然產生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的錯綜和交織;

嚴格的控制疥癬,沙門氏菌病,腹瀉等將能使呼吸道病降到最低水準.

合理的飼養密度:

斷奶15千克,每平方米3頭。

15千克~30千克,每平方米2頭。

30千克~60千克,每平方米1.5頭。

60千克~100千克,每平方米0.9頭。

豬群的大小:

保育豬每群不超過20頭。最好是同一母豬生產的同一窩子豬,一般在10頭左右。不涉及並群,減少子豬之間的爭鬥。

育成、育肥豬每群不超過10頭。

本文不構成指導意見,僅供學習交流。關注本頭條號---進入畜牧新視野主頁,每天上午8點半都有及時的生豬價格行情和全面的養殖技術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