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考前速記,中西醫醫師複習筆記

“※第一單元 緒論”

◆ ◆ ◆

細目:婦產科學發展概要

(一)夏商周時期

中醫婦科學的萌芽時期: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遠古殷周時代的甲骨文中就記載了有關生育疾患和預測分娩時間的卜辭。《周易》在《易經·爻辭》中最早記載了不孕不育症。《曲禮》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已認識到有血緣近親結婚不利後代,並提倡“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列女傳》記載了最早的“胎教”。

(二)春秋戰國時期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

”“帶下醫”即指婦科醫生。馬王堆帛書《胎產書》是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以胎產命名的產科專著,本書比較詳細地論述了胎兒在母體中的發育變化,這在人體胚胎發育史上是最早的論述。

戰國時代成書的我國現存的第一部醫學巨著《皇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出了女子從七歲到七七之年(49歲)的生長、發育和生殖的規律,至今視為中醫婦科理論基礎。《素問·腹中論》中出現了婦科歷史上第一首治療血枯經閉的“四烏賊骨一蔗茹丸”,

至今仍常用之加味來止血、止帶,也有用以治療輸卵管阻塞等病症,被認為是通澀兼用、補腎活血、通補奇經的祖方。春秋戰國時期是中醫婦科學的奠基時期。

(三)秦漢時期:中醫婦科學的雛形。

秦代已有婦產科病案。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太倉公諄於意首創診籍有最早的婦產科病案。

秦漢時期成書的《難經》,

創立了左腎右命門學說。《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在紫石英條下首見“子宮”之名。

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已設有“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婦人雜病脈證並治”三篇,是現存中醫古籍中最早設婦科專篇的醫著,開創了婦科辨證論治的先河。與仲景同時代的傑出醫家華佗,在《華佗傳》中記錄了他診治死胎、雙胎的案例。漢代還出現了“女醫”義妁(《漢書·義縱傳》)和淳於衍(《漢書·外戚傳》),

她們都是宮廷中的婦產科醫生。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晉王叔和撰《脈經》中的第九卷,首先提出“月經”之名以及臨產“離經脈”。又提出了“居經”、“避年”、“激經”和“五崩”的證候。北齊徐之才著《逐月養胎方》,論述了胎兒逐月發育的情況以及孕婦各月飲食起居應注意的問題和針灸禁忌,成為中醫人體胚胎理論知識的主要內容。南齊《褚氏遺書·求嗣門》有反對早婚早育的記載。

(五)隋唐五代時期

隋代《諸病源候論》是當時中醫病因病理學巨著。本書從37~44卷,共8卷專論損傷胞宮、沖任是婦科疾病主要的病機。唐太宗七年,昝[zǎn]殷著《經效產寶》,是我國現存理論和方藥較完備的產科專著。著名的醫藥學家孫思邈就很重視婦產科,在其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中,專設“婦人方”3卷,列於卷首。

(六)兩宋時期

宋代是世界醫事制度上婦產科最早的獨立分科的年代。楊子健的《十產論》,詳細記載了各種異常胎位的助產方法;朱端章的《衛生家寶產科備要》收集了宋以前的產科論著,還明確記述產後“三沖”危急證,即沖心、沖胃、沖肺的證候和治療方法。陳自明編著《婦人大全良方》,全書分9門,共260餘論,首先提出“婦人以血為基本”的學術觀點,並繼承發展了《諸病源候論》突出沖任損傷的病機,該書是婦產科史上的劃時代著作。

(七)遼夏金元時期

金元時代,四大醫家的獨特見解和臨床體驗,從不同角度豐富了中醫婦科學內容。

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婦人胎產論》中提出:“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間,皆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從厥陰論之;天癸已絕,乃屬太陰☆禁☆經也。”率先提出婦人不同生理階段應分別從腎肝脾論治,頗有指導臨床價值。

張子和的學術思想“貴流不貴滯”,以祛邪為主。

李東垣宣導內傷學說,在《蘭室秘藏》中指出:“婦人血崩,是腎水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為後世醫家提出“滋陰固氣’’以止崩奠定了理論根據。

朱丹溪對婦產科的貢獻較大,其在《格致餘論·受胎論》中指出:“陰陽交媾,胎孕乃成,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一達于左,一達於右。”第一次明確描述了子宮形態。對妊娠安胎提出“產前當清熱養血”;“產前安胎,黃芩、白術為妙藥也”。此說對後世影響頗大。

(八)明代

明代的婦科專著中,比較著名的有王肯堂的《證治準繩·女科》、萬全的《萬氏婦人科》、張景岳的《景嶽全書·婦人規》、薛立齋的《女科撮要》等。在《廣嗣紀要.擇偶篇》又指出“五不女”(螺、紋、鼓、角、脈)生☆禁☆殖☆禁☆器畸形不能婚配生育。

(九)清代、民國時期

清代、民國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驗,出版了較多婦科專著;出現了中西醫匯通派;開創了中醫教育的新局面。

清代的婦科著作影響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其治療婦產科病重視培補氣血,養肝腎,健脾胃,調理奇經。臨床注重辨證,理法嚴謹,創制的方劑如完帶湯、易黃湯、清經散、兩地湯、定經湯、固本止崩湯、安奠二天湯、養精種玉湯、開郁種玉湯、溫胞飲、傅氏生化湯等實用有效,用藥簡易平和,形成了獨自的風格。

清代乾隆年問,吳謙等奉政府之命編成一部醫學教科書《醫宗金鑒》,全書共90卷,其中《婦科心法要訣》6卷,是一本較好的醫學入門書。

此時出現了以唐容川、張錫純等為代表的中西醫匯通學派。代表作有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張山雷的《沈氏女科輯要箋正》。

【習題】

1、《金匱要略?產後病脈證並治篇》中新產三病,是指

A.腹痛、汗出、低熱

B.痙、郁冒、大便難

C.腹痛、嘔逆、下利

D.血暈、小便不通、發熱

E.大便難、盜汗、自汗

2、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婦產科專著是

A.《婦人良方大全》

B.《傅青主女科》

C.《女科準繩》

D.《經效產寶》

E.《濟陰綱目》

3、《婦人良方大全》作者是

A.明代王肯堂

B.宋代陳自明

C.元代朱丹溪

D.明代萬全

E.宋代楊子建

4、朱丹溪提出安胎之妙藥是

A.黃連、白術

B.黃芩、黨參

C.菟絲子、桑寄生

D.黃芩、白術

E.菟絲子、黃芩

5、在古醫籍中,最早提倡節欲、晚婚的是

A.《廣嗣紀要》

B.《諸病源候論》

C.《褚氏遺書》

D.《逐月養胎法》

E.《十產論》

【正確答案】:B、D、B、D、C

楊子健的《十產論》,詳細記載了各種異常胎位的助產方法;朱端章的《衛生家寶產科備要》收集了宋以前的產科論著,還明確記述產後“三沖”危急證,即沖心、沖胃、沖肺的證候和治療方法。陳自明編著《婦人大全良方》,全書分9門,共260餘論,首先提出“婦人以血為基本”的學術觀點,並繼承發展了《諸病源候論》突出沖任損傷的病機,該書是婦產科史上的劃時代著作。

(七)遼夏金元時期

金元時代,四大醫家的獨特見解和臨床體驗,從不同角度豐富了中醫婦科學內容。

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婦人胎產論》中提出:“婦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間,皆屬少陰;天癸既行,皆從厥陰論之;天癸已絕,乃屬太陰☆禁☆經也。”率先提出婦人不同生理階段應分別從腎肝脾論治,頗有指導臨床價值。

張子和的學術思想“貴流不貴滯”,以祛邪為主。

李東垣宣導內傷學說,在《蘭室秘藏》中指出:“婦人血崩,是腎水陰虛,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為後世醫家提出“滋陰固氣’’以止崩奠定了理論根據。

朱丹溪對婦產科的貢獻較大,其在《格致餘論·受胎論》中指出:“陰陽交媾,胎孕乃成,所藏之處,名曰子宮,一系在下,上有兩歧,一達于左,一達於右。”第一次明確描述了子宮形態。對妊娠安胎提出“產前當清熱養血”;“產前安胎,黃芩、白術為妙藥也”。此說對後世影響頗大。

(八)明代

明代的婦科專著中,比較著名的有王肯堂的《證治準繩·女科》、萬全的《萬氏婦人科》、張景岳的《景嶽全書·婦人規》、薛立齋的《女科撮要》等。在《廣嗣紀要.擇偶篇》又指出“五不女”(螺、紋、鼓、角、脈)生☆禁☆殖☆禁☆器畸形不能婚配生育。

(九)清代、民國時期

清代、民國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驗,出版了較多婦科專著;出現了中西醫匯通派;開創了中醫教育的新局面。

清代的婦科著作影響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其治療婦產科病重視培補氣血,養肝腎,健脾胃,調理奇經。臨床注重辨證,理法嚴謹,創制的方劑如完帶湯、易黃湯、清經散、兩地湯、定經湯、固本止崩湯、安奠二天湯、養精種玉湯、開郁種玉湯、溫胞飲、傅氏生化湯等實用有效,用藥簡易平和,形成了獨自的風格。

清代乾隆年問,吳謙等奉政府之命編成一部醫學教科書《醫宗金鑒》,全書共90卷,其中《婦科心法要訣》6卷,是一本較好的醫學入門書。

此時出現了以唐容川、張錫純等為代表的中西醫匯通學派。代表作有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張山雷的《沈氏女科輯要箋正》。

【習題】

1、《金匱要略?產後病脈證並治篇》中新產三病,是指

A.腹痛、汗出、低熱

B.痙、郁冒、大便難

C.腹痛、嘔逆、下利

D.血暈、小便不通、發熱

E.大便難、盜汗、自汗

2、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婦產科專著是

A.《婦人良方大全》

B.《傅青主女科》

C.《女科準繩》

D.《經效產寶》

E.《濟陰綱目》

3、《婦人良方大全》作者是

A.明代王肯堂

B.宋代陳自明

C.元代朱丹溪

D.明代萬全

E.宋代楊子建

4、朱丹溪提出安胎之妙藥是

A.黃連、白術

B.黃芩、黨參

C.菟絲子、桑寄生

D.黃芩、白術

E.菟絲子、黃芩

5、在古醫籍中,最早提倡節欲、晚婚的是

A.《廣嗣紀要》

B.《諸病源候論》

C.《褚氏遺書》

D.《逐月養胎法》

E.《十產論》

【正確答案】:B、D、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