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幾次暗殺

愷撒雕像

愷撒的雕像甚至會在節慶日被抬著遊行

愷撒出身名門,家族血統據說可以追溯到美神維納斯;西元前84年,16歲的愷撒以朱庇特祭司身份進入公眾視野,弱冠之年就隨軍東征小亞細亞,因功被授“公民之冠”;此後歷任司法官、度支官、營造官,每個職位都政績斐然,也曾赴任共和國邊遠省份西班牙,鎮撫當地蠻族;西元前60年,40歲的愷撒已成羅馬政壇第一序列的人物,與另兩位軍政大佬克拉蘇和龐培勢成鼎足,一番縱橫捭闔,

三人締結“(前)三頭同盟”,共同制衡久為大貴族派把持的羅馬元老院。

西元前48年,又掉轉馬頭東征希臘,經過兩場苦戰,在該年8月的法薩隆戰役中消滅龐培主力,後者逃亡埃及尋求庇護,卻被埃及人割下首級,獻給追蹤而至的愷撒。西元前47年愷撒從已臣服的埃及出師北上小亞細亞,在今土耳其境內的傑拉輕鬆擊潰博斯普魯斯王法爾納克。曾寫下《高盧戰記》等鴻篇的愷撒此時已不屑鋪陳筆墨,

他馳書羅馬元老院,只有簡單的三個單詞:VENI VIDI VICI——我來,我見,我征服。

接下來愷撒又用半年時間肅清了北非和西班牙的敵對力量,西元前46年七八月間,慶祝愷撒在高盧、埃及、傑拉、北非歷次勝利的四場凱旋典禮在羅馬城連軸上演,盛況空前。羅馬人意識到,他們的共和國有了一位曠古絕今的新主人。

早在西元前48年,剛從高盧返回羅馬的愷撒已被任命為獨裁官,

任期10年,此時元老院更不吝將包括終身獨裁官在內的各種官銜和尊號一併授予這個不久前還被他們宣佈為“公敵”的人。

他成了第一位和平時期仍保有“統帥(Imperator)”頭銜的人,還兼任了主管意識形態的風紀官,他的名字被加上了“偉大的”尾碼,他的家族名朱利烏斯(Jules)被用來命名新的曆法,甚至他的雕像,也會在節慶日被抬著遊行,與諸神比肩。

此時悖論出現了:要再造共和,

他唯有通過更獨裁的手段

羅馬還從沒人有過這樣的風光,但距離真正的巔峰,愷撒始終差著一步,這是因為,有別於地球上同時期的漢帝國等其他強權,羅馬的國體是共和國。

愷撒雖也是貴族出身,但政治立場更接近平民派,對“朽木為官禽獸食祿”的元老院十分憤恨,試圖改革,但此時悖論出現了:要拔除元老院盤根錯節的政治勢力,他需要更大的、不受限制的權力——也就是說,

要再造共和,他唯有通過更獨裁的手段。如果羅馬世界還有比獨裁官更強大的權力與法統,那只能是500年前被他們趕走的國王。

愷撒是否確有稱王的計畫,現在已難考證,不過清楚的是,若他真想邁出這一步,則需要更大的軍功。視野之內,羅馬已無抗手,但在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個他們從未征服的敵人——帕提亞。

帕提亞就是中國史書中的“安息”,這個位居當年波斯帝國故地的強鄰,是羅馬唯一忌憚的對手。除了強敵,還有另一件事令他費神。

在羅馬的檔案館中,藏著一部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神秘圖讖——女巫西比爾預言書。相傳這個傳承十代的女巫家族早在半神話的特洛伊戰爭時代就以蔔筮為業,其末代女巫將預言書賣給了羅馬的最後一位國王“傲王”塔昆,書中準確預言了他的王位將被推翻。傲王被黜後,元老院接管書籍,收藏秘不示人,但據說書上的每個預言都應驗了。令愷撒感興趣的是,預言書中載有如下一條:

“唯有國王,才能征服帕提亞。”這是確有其事,抑或是篝火狐鳴之類的把戲,已難考證,但讖言流傳甚廣,在羅馬幾乎盡人皆知。克拉蘇敗於帕提亞,他不是國王,那麼,如果由“國王”來統軍,再戰帕提亞,結果又會如何?

預言不可避免地也對愷撒產生了心理暗示,無論他能否以國王的身份出征帕提亞,至少歸來時,他將有足夠的功績摘取王冠。

天已大亮,愷撒離開床塌,遠征帕提亞的日子就定在3月18日——三天之後。根據日程,今天他該去同元老們會面,敲定出征最後的事宜。

一位占卜師曾對他說近期會有血光之災,最遲不晚於3月15日

早餐的時候,愷撒對妻子說起夢中情景,他談興甚健,卡爾普妮婭聽著,憂形於色,待愷撒講完,她也說起自己昨夜的夢。

她說,夢見屋子正面的三角形裝飾牆坍塌了,那是元老院特別授予愷撒的榮譽,更可怕的是,她還說夢見了愷撒渾身浴血倒在自己懷中。

兩相對比,卡爾普妮婭的夢當然十分掃興,但愷撒也只一笑置之,卡爾普妮婭卻好像很當真,又講起了很多聽來的不祥預兆,試圖論證她的夢並非無因,最後她懇請愷撒,今天務必留在家中,“別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

今天這一提醒,愷撒忽然記起來了,幾天前一位占卜師斯普林納曾對他說,近期會有血光之災,最遲不晚於3月15日,也就是今天。

本來愷撒不以為然,但此刻想來,莫非這平平無奇的一天竟真的是大限之日?命運杳然難測,誰敢不心存敬畏?愷撒眉頭微顰,在那幾分鐘裡,他居然也有些遲疑了,打算取消出行留在家中,就算給妻子安慰也好。就在此時,僕人來報,有訪客求見。

回廊盡頭垂手侍立的,是德奇姆斯·布魯圖,一襲體面的托加長袍,神態親切而謙恭。看到他,愷撒的心緒平復了許多,這是他早在高盧時就追隨左右的得力助手,精明強幹深得賞識。不需布魯圖說明,愷撒已知其來意,他是來接自己去參加議事的,職位低者每天要到長官家中迎接他上班,這是當時羅馬官場的通例。

愷撒將自己的顧慮說給布魯圖聽,後者勸慰他的統帥說,元老們都已如約迎候,不要為虛妄的夢境和預言延誤了軍國大事。作為心腹,布魯圖精准地搔到了愷撒的癢處,事關出師大計,確實不容輕忽,若因婦人一夢而廢政務,豈不貽笑於人?果然,對無常命運的擔憂一閃即逝,愷撒決定,按照原計劃赴會。

有流言據此衍生,說馬可·布魯圖是愷撒的私生子

一乘肩輿行走在羅馬的大街上,頂上坐著愷撒。身後,24名戎裝衛士遠遠跟隨。本來他的衛隊要龐大得多,但愷撒已將他們解散,他無意在自己的城市裡還重兵護衛如臨大敵,那未免顯得太隔膜,也太心虛,尤其是元老院已集體向他宣誓效忠。

德奇姆斯·布魯圖隨行在側,在他們的目的地等著的,是另一個布魯圖——馬可·尤尼烏斯·布魯圖。

馬可和德奇姆斯同齡,都是四十上下的年紀,兩人是遠房堂兄弟。他們這個家族傾向於認為自己的姓氏源自盧修斯·尤尼烏斯·布魯圖,羅馬驅逐國王之後的首任執政官,被羅馬人視為共和國之父,一如喬治·華盛頓之於美利堅。

馬可·布魯圖與愷撒的關係密切又尷尬:他的母親塞維利婭是愷撒諸多情婦中的一個,二人的關係在羅馬不是秘密,甚至有流言據此衍生,說馬可·布魯圖是愷撒的私生子。考慮到他們只有十四五歲的年齡差距,這則流言的可信度不高。不過愷撒對馬可·布魯圖確實可稱視同己出,在內戰中布魯圖追隨龐培去了希臘募兵對抗愷撒,但愷撒嚴令部下,戰鬥中不得傷害馬可·布魯圖;平定希臘後,愷撒將他平安送回母親身邊,還幫他謀取了山南高盧總督之職;繼龐培之後反愷撒陣營的核心人物政治家小加圖,是馬可·布魯圖的舅舅,但愷撒也並未因此猜忌他。西元前46年小加圖在北非勢竭自盡,次年馬可·布魯圖從山南高盧任滿歸國,愷撒又助他擔任了首席法務官。

如此看來,馬可·布魯圖可算是愷撒當權的既得利益者,但或許是由於自小讀多了聖賢之書,馬可·布魯圖生性中帶著一股迂勁兒,他的生父死于龐培之手,他卻認為愷撒與龐培之爭是君主制與共和制之爭,毅然放下私仇,支持龐培。加圖死後,馬可·布魯圖更認准了家族中從祖先到舅舅,皆為共和英烈,而愷撒,顯然是企圖顛覆共和的禍胎,非但不領情,更暗懷怨恨。

這情景被一個人看在眼裡——蓋烏斯·卡修斯·朗基努斯。此人是馬可·布魯圖的內弟,又是他的同僚下屬,其實當初他也曾意屬馬可·布魯圖的首席法務官之職,論資歷,他比馬可·布魯圖更加勝任,而最終屈居其下,正是由於愷撒對馬可·布魯圖的偏袒。

卡修斯靠攏因競選而一度關係緊張的馬可·布魯圖,兩人遂放下嫌隙,共謀反愷撒。

不少政界人物被拉進馬可·布魯圖與卡修斯的圈子,共有七十餘眾,其中有的和馬可·布魯圖一樣,懷有拯救共和制的高尚理想,有的是暫時委身愷撒伺機而動的龐培舊部,也有的本是愷撒親信,卻因未獲預期的優待,遠之則怨,比如馬可·布魯圖的堂兄——德奇姆斯·布魯圖。

經過商議,各色人等都認定,想阻止愷撒只有採用最極端的辦法——肉體消滅——愷撒必須死!

西元前44年,早春二三月間,關於愷撒“打算借出征帕提亞之機稱王”的流言在羅馬城飛揚磅礴,煞有介事,甚至說愷撒在3月15日的出征籌備會上就會宣佈稱王。“布魯圖-卡修斯俱樂部”也感到形勢逼人,是時候將所謀劃之事提上日程了——就在最後的時機,3月15日。

《暗殺局》

作者:曲飛

定價:45.00元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是羅馬唯一忌憚的對手。除了強敵,還有另一件事令他費神。

在羅馬的檔案館中,藏著一部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的神秘圖讖——女巫西比爾預言書。相傳這個傳承十代的女巫家族早在半神話的特洛伊戰爭時代就以蔔筮為業,其末代女巫將預言書賣給了羅馬的最後一位國王“傲王”塔昆,書中準確預言了他的王位將被推翻。傲王被黜後,元老院接管書籍,收藏秘不示人,但據說書上的每個預言都應驗了。令愷撒感興趣的是,預言書中載有如下一條:

“唯有國王,才能征服帕提亞。”這是確有其事,抑或是篝火狐鳴之類的把戲,已難考證,但讖言流傳甚廣,在羅馬幾乎盡人皆知。克拉蘇敗於帕提亞,他不是國王,那麼,如果由“國王”來統軍,再戰帕提亞,結果又會如何?

預言不可避免地也對愷撒產生了心理暗示,無論他能否以國王的身份出征帕提亞,至少歸來時,他將有足夠的功績摘取王冠。

天已大亮,愷撒離開床塌,遠征帕提亞的日子就定在3月18日——三天之後。根據日程,今天他該去同元老們會面,敲定出征最後的事宜。

一位占卜師曾對他說近期會有血光之災,最遲不晚於3月15日

早餐的時候,愷撒對妻子說起夢中情景,他談興甚健,卡爾普妮婭聽著,憂形於色,待愷撒講完,她也說起自己昨夜的夢。

她說,夢見屋子正面的三角形裝飾牆坍塌了,那是元老院特別授予愷撒的榮譽,更可怕的是,她還說夢見了愷撒渾身浴血倒在自己懷中。

兩相對比,卡爾普妮婭的夢當然十分掃興,但愷撒也只一笑置之,卡爾普妮婭卻好像很當真,又講起了很多聽來的不祥預兆,試圖論證她的夢並非無因,最後她懇請愷撒,今天務必留在家中,“別忘了今天是什麼日子”。

今天這一提醒,愷撒忽然記起來了,幾天前一位占卜師斯普林納曾對他說,近期會有血光之災,最遲不晚於3月15日,也就是今天。

本來愷撒不以為然,但此刻想來,莫非這平平無奇的一天竟真的是大限之日?命運杳然難測,誰敢不心存敬畏?愷撒眉頭微顰,在那幾分鐘裡,他居然也有些遲疑了,打算取消出行留在家中,就算給妻子安慰也好。就在此時,僕人來報,有訪客求見。

回廊盡頭垂手侍立的,是德奇姆斯·布魯圖,一襲體面的托加長袍,神態親切而謙恭。看到他,愷撒的心緒平復了許多,這是他早在高盧時就追隨左右的得力助手,精明強幹深得賞識。不需布魯圖說明,愷撒已知其來意,他是來接自己去參加議事的,職位低者每天要到長官家中迎接他上班,這是當時羅馬官場的通例。

愷撒將自己的顧慮說給布魯圖聽,後者勸慰他的統帥說,元老們都已如約迎候,不要為虛妄的夢境和預言延誤了軍國大事。作為心腹,布魯圖精准地搔到了愷撒的癢處,事關出師大計,確實不容輕忽,若因婦人一夢而廢政務,豈不貽笑於人?果然,對無常命運的擔憂一閃即逝,愷撒決定,按照原計劃赴會。

有流言據此衍生,說馬可·布魯圖是愷撒的私生子

一乘肩輿行走在羅馬的大街上,頂上坐著愷撒。身後,24名戎裝衛士遠遠跟隨。本來他的衛隊要龐大得多,但愷撒已將他們解散,他無意在自己的城市裡還重兵護衛如臨大敵,那未免顯得太隔膜,也太心虛,尤其是元老院已集體向他宣誓效忠。

德奇姆斯·布魯圖隨行在側,在他們的目的地等著的,是另一個布魯圖——馬可·尤尼烏斯·布魯圖。

馬可和德奇姆斯同齡,都是四十上下的年紀,兩人是遠房堂兄弟。他們這個家族傾向於認為自己的姓氏源自盧修斯·尤尼烏斯·布魯圖,羅馬驅逐國王之後的首任執政官,被羅馬人視為共和國之父,一如喬治·華盛頓之於美利堅。

馬可·布魯圖與愷撒的關係密切又尷尬:他的母親塞維利婭是愷撒諸多情婦中的一個,二人的關係在羅馬不是秘密,甚至有流言據此衍生,說馬可·布魯圖是愷撒的私生子。考慮到他們只有十四五歲的年齡差距,這則流言的可信度不高。不過愷撒對馬可·布魯圖確實可稱視同己出,在內戰中布魯圖追隨龐培去了希臘募兵對抗愷撒,但愷撒嚴令部下,戰鬥中不得傷害馬可·布魯圖;平定希臘後,愷撒將他平安送回母親身邊,還幫他謀取了山南高盧總督之職;繼龐培之後反愷撒陣營的核心人物政治家小加圖,是馬可·布魯圖的舅舅,但愷撒也並未因此猜忌他。西元前46年小加圖在北非勢竭自盡,次年馬可·布魯圖從山南高盧任滿歸國,愷撒又助他擔任了首席法務官。

如此看來,馬可·布魯圖可算是愷撒當權的既得利益者,但或許是由於自小讀多了聖賢之書,馬可·布魯圖生性中帶著一股迂勁兒,他的生父死于龐培之手,他卻認為愷撒與龐培之爭是君主制與共和制之爭,毅然放下私仇,支持龐培。加圖死後,馬可·布魯圖更認准了家族中從祖先到舅舅,皆為共和英烈,而愷撒,顯然是企圖顛覆共和的禍胎,非但不領情,更暗懷怨恨。

這情景被一個人看在眼裡——蓋烏斯·卡修斯·朗基努斯。此人是馬可·布魯圖的內弟,又是他的同僚下屬,其實當初他也曾意屬馬可·布魯圖的首席法務官之職,論資歷,他比馬可·布魯圖更加勝任,而最終屈居其下,正是由於愷撒對馬可·布魯圖的偏袒。

卡修斯靠攏因競選而一度關係緊張的馬可·布魯圖,兩人遂放下嫌隙,共謀反愷撒。

不少政界人物被拉進馬可·布魯圖與卡修斯的圈子,共有七十餘眾,其中有的和馬可·布魯圖一樣,懷有拯救共和制的高尚理想,有的是暫時委身愷撒伺機而動的龐培舊部,也有的本是愷撒親信,卻因未獲預期的優待,遠之則怨,比如馬可·布魯圖的堂兄——德奇姆斯·布魯圖。

經過商議,各色人等都認定,想阻止愷撒只有採用最極端的辦法——肉體消滅——愷撒必須死!

西元前44年,早春二三月間,關於愷撒“打算借出征帕提亞之機稱王”的流言在羅馬城飛揚磅礴,煞有介事,甚至說愷撒在3月15日的出征籌備會上就會宣佈稱王。“布魯圖-卡修斯俱樂部”也感到形勢逼人,是時候將所謀劃之事提上日程了——就在最後的時機,3月15日。

《暗殺局》

作者:曲飛

定價:45.00元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