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影像中的鐵血七十年代|“黑豹”:主流敘事外的黑人抗爭史

上世紀70年代似乎離現在並不遙遠,卻感覺已經是兩個時代了。六十年代伊始,革命頗有席捲世界之勢,如美國政治犯西維亞在五十歲時接受訪談時所說:“今天的美國人總覺得自己單薄無力,

因為他們只關心個人生活,改變不了周圍的世界。而六十年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肩負著歷史使命,早晨剛一起來,就希望歷史在今天改變。”七十年代更多地被冷戰的陰霾所籠罩,FBI、英國軍情六處等自由世界的情報組織和今天被我們命名為恐怖主義源頭的德國紅軍派、日本赤軍、義大利紅色旅、巴解組織、黑色九月、黑豹等激進左翼組織對弈,讓自由世界惶惶不可終日,
今日再回望,難免會生出一種資本主義大廈將傾的錯覺。

90年代“冷戰”終結,世界告別革命,兩大陣營和解,世界已無當年那些激進組織的容身之處。然而,全球一體化的世界並未帶來和平,在沒有替代性方案的世界中,以中東危機為背景的恐怖主義以另一種面貌捲土重來,不再有革命的進步理想,從基地組織到ISIS,只剩下空洞的暴力和恐怖。研究影像的王炎老師投書澎湃,

在這種時刻,邀請我們回訪歷史。如他所說:“影片像一個時代的寓言,意味深長地回望‘冷戰’歲月,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間,講述一個不合時宜的故事,折射出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敘述遮蔽下的殘酷現實。”

一、上帝與人

紐約的電影節特別多,一年四季辦個不停。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紐約地下電影節(New York Underground Film Festival)、新導演、新電影節(New Directors / New Films Festival)、男女同性戀電影節(New York Lesbian & Gay Film Festival)、紐約亞洲電影節(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曼哈頓短片電影節(Manhattan Short Film Festival)等,

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但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紐約電影節(New York Film Festival),2010年第48屆紐約電影節在9、10月之交舉行,與坎城、柏林、威尼斯影節齊名,世界電影的盛事。林肯中心電影協會是主辦方,開幕式和閉幕式都搞得很隆重。請來大牌導演講座,推出20多部精選影片,展示這一年來世界藝術電影的成就。我選了幾部喜歡的題材,到林肯中心觀看。放映廳主要設在艾利斯·塔利大廳(Alice Tully Hall),內部裝潢十分豪華,
有巨大的螢幕,舒服的座位,高大寬敞的空間。比起紐約一般影院,不可同日而語。導演一般會到場與觀眾互動,有的甚至把一家老小帶上,與他分享榮譽,“Q and A”環節由資深影評家或學者主持。我看那場是法國片《上帝與人》(Of God and Men),主持人是電影節主席理查·培尼亞(Richard Peňa)教授。他回顧紐約電影節48年的風風雨雨,百感交集,頗為感人。以前旁聽過他在哥大講電影理論課,十分精彩,受益良多。

也許紐約電影節太過成熟、太完善了,過於經典化和體制化,儼然是個權威機構。這一年精選的影片我感覺失望,雖然入選的導演都是駕馭電影語言的高手,片子製作得精緻、“藝術”,也不乏涉及當下熱點問題的作品,例如信仰衝突、次貸金融危機和網路文化等,但理念大多中規中矩,多少帶點陳腐氣。像培尼亞教授極力推薦的《上帝與人》,講幾位法國天主教神父在阿爾及利亞艱難佈道的故事。影片唯美、抒情,技術上無懈可擊,情節涉及基督教與穆斯林敏感的關係,但觀念保守,對教會似乎缺少反思與批判,一味讚美神父人品的高尚,居高臨下同情穆斯林文化。這樣老套的片子為什麼要參加藝術電影節?據說法國人會攜此片沖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如果獲獎,倒實至名歸,本來是給奧斯卡量身定做的。

二、一個人的影院

我更喜歡紐約名不見經傳的小電影節,沒有包袱,輕鬆、有活力。推出的片子先鋒意識強,有批判性。比如“哈林區國際電影節”(The Harle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與紐約電影節同時舉行。主辦方是梅斯爾斯學院(Maysles Institute),以提攜初出茅廬的製作人為宗旨,提供展示他們才藝的平臺。學院還給社區年輕人提供電影培訓,放映電影愛好者的處☆禁☆女作。哈林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1920和30年代,因“哈林文藝復興”(Harlem Renaissance)而名聲鵲起,改寫了美國文學與藝術史,爵士樂與黑人文學成績驕人。但“二戰”後,這一社區淪為暴力與犯罪的場所,至1990年代,犯罪率才有所下降,文化再次復興。附近有幾所著名大學,不少學者、大學生、藝術家搬到這裡來,藝術氣息漸漸愈發濃厚了。

梅斯爾斯學院的主要設施就是一個影院,硬體條件實在無法恭維。影院門臉很小,我每次去都找不到。其實,搜索範圍不過是127街與Lenox Ave交叉處不足百米臨街房,但門臉太小了,非轉個來回才能發現。如此極端的狀況也有一比,在北京我曾常去新街口一個賣DVD的影視小店,每次都得一個個店鋪探頭進去辨認,才不至錯過。梅斯爾斯影院的內部更令人失望,放映廳陰暗破舊,設施異常簡陋。地面上和地下室各設一間放映廳,都很局促,加起來擠不下200人。電影銀幕比家庭影院大不了多少,音響還不如家用的,好像是家裡辟出兩個大房間放電影,根本算不上正規影院,但生意挺紅火。

來這兒常碰上門口排長隊,從買票人的穿著、舉止和談吐上看,大多是學者、學生,或搞藝術的。大概喜歡先鋒記錄片吧,所以常來光顧這個小影院。有觀眾本人就是做電影的,有時像同行觀摩會。也許為減少成本,影院只安排一位工作人員,快樂的黑人小夥兒。他一邊賣票,一邊捎帶賣爆米花、飲料,與觀眾插科打諢,熱火朝天。等大家都進來,他又跑去放片子。舉辦活動時,他還得做個開場白,一個人獨角戲,並不覺得手忙腳亂。不是他手腳麻利,而是他不緊不慢、嘻嘻哈哈,觀眾排隊也有耐心,他總是一張燦爛的笑臉。

三、釋放西爾維婭

《釋放西爾維婭·巴拉爾迪尼》

哈林區電影節的開幕式很簡單,黑人小夥兒宣佈活動開始,便轉身到放映室開機,放一部很特別的記錄片,名叫《釋放西爾維婭·巴拉爾迪尼》(Freeing Silvia Baraldini),題材是關於美國政治犯的。我一直認為美國沒有政治犯,憲法保護言論與信仰自由,應該沒人因言獲罪。該片開頭介紹說,西爾維婭因政治信仰被判43年徒刑。我將信將疑,要看個究竟。電影鏡頭跟隨年輕的西爾維婭在曼哈頓大街上步行,她漸漸意識到被FBI盯梢,突然被警員團團圍住,帶上手銬,被押上警車。電影閃回,敘述從西爾維婭14歲隨父母從義大利移民美國講起,18歲上威斯康辛大學,很快成為學生領袖。正值1960年代,美國社會風起雲湧,威斯康辛大學自拍的資料片上,西爾維婭與一大群白人學生聲援黑人抗議運動,參加反戰遊行,爭取婦女權力。小小年紀,西爾維婭竟接到辛巴威總統的邀請,參加新總統就職典禮。鏡頭一轉,切換到當下,年已50歲開外的西爾維婭面對採訪,回憶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不勝感慨:“今天的美國人總覺得自己單薄無力,因為他們只關心個人生活,改變不了周圍的世界。而六十年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肩負著歷史使命,早晨剛一起來,就希望歷史在今天改變。事實上,我們的確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激進活動家阿薩塔·莎庫爾被捕,之後成功逃到古巴。

影片再次閃回,六、七十年代之交,紐約出現“黑豹組織”(Black Panthers),宣傳黑人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不靠白人同情,不依賴美國政府,不寄希望於社會改良,鼓動黑人起來拯救自己的命運。還曾設想在美國中部建立自治的非洲共和國,通過暴力與美國政府決戰,天方夜譚的烏托邦狂想。結果,黑豹組織辦事處被紐約員警搗毀,一領導人被FBI暗殺。影片鏡頭轉向一位激進的活動家阿薩塔·莎庫爾(Assata Shakur),青春靚麗的黑人女俠。她在新澤西付費高速路上與員警激烈槍戰,打死兩名員警後被捕,真像萊塢動作片。阿薩塔被判一級謀殺罪,消息不脛而走,曼哈頓上城大多是黑人市民,家家戶戶窗櫺上貼起阿薩塔的照片,聲援巾幗豪傑。流行音樂會唱出阿薩塔的名字,暢銷傳記演繹她傳奇的人生,印有阿薩塔頭像的唱片、T恤衫炙手可熱,記錄片宣傳她非凡的事蹟,阿薩塔一時成七十年代青年反叛的偶像。故事還沒有結束,我們記錄片的主人公西爾維婭,正策劃一起驚天劫獄計畫。1979年,西爾維婭參加一叫“五月十九日”的激進組織,與“黑人解放運動”聯手營救阿薩塔,竟大功告成。阿薩塔被劫出新澤西監獄,通過秘密管道成功逃到古巴。黑人女俠受到英雄凱旋般地歡迎,成了卡斯楚的座上賓。美國政府斥鉅資懸賞阿薩塔和西爾維婭,並與古巴談判,以取消封鎖和制裁為條件交換逃犯。卡斯楚大叔一口回絕,但藏匿美國的西爾維婭終被逮捕,紀錄片這才回到開頭的場景。

1982年,美聯邦政府起訴西爾維婭如下罪行:策劃劫獄、支持波多黎各獨立、藐視法庭拒絕供出同夥,判處43年徒刑。辯護律師稱,西爾維婭所犯為政治信仰罪,因為在押期間,FBI曾許諾如果她放棄共產主義信念,供出同志,即可釋放,並賞發獎金,被西爾維婭拒絕,所以獲罪。律師辯稱:如若她是黑手黨,也未必判得這麼重。因為西爾維婭仍保持義大利國籍,義大利政府也介入審判,5次請求美國政府引渡犯人,但老布希與克林頓兩屆政府都一致拒絕。米蘭街頭爆發百萬人大遊行,聲援西爾維婭,著名歌星為她義演,馬拉松運動員的襯衫上印著“為西爾維婭長跑”的口號。直到1999年,美政府才同意引渡,契機乃為一件意外事故。美軍駐義大利基地的飛行員,在阿爾卑斯山上空耍酷,打賭低空從登山纜車下飛過,結果機尾劃斷纜繩,摔死了20個義大利遊客。義大利政府迫於壓力,堅持引渡飛行員在義大利受審,而美國法庭卻無罪開釋肇事者。義大利人反美激憤,為平息事態,美國同意解遞西爾維婭到義大利監獄繼續服剩下的刑期。

四、一個時代的終結

不用虛構,西爾維婭的一生充滿了懸疑和傳奇,比好萊塢大片更跌宕起伏,是拍電影的絕佳素材。無須多少技術處理,紀錄她的傳記也比故事片還好看。導演、製片和攝影均到現場與觀眾對話,導演是個木訥的中年人,不善言辭,製片人越俎代庖,替他講話。我問製片人,這樣一部既有批判性,又有戲劇性的電影,本可以上藝術院線、甚至在商業院線上成功,為何拿到這家小影院放映。製片人回答,她聯繫過許多放映管道,包括林肯藝術中心,結果到處碰壁。林肯中心拒絕的理由是,該片內容與他們的關切不契合,但真正的原因是“政治不正確”。美國與其他國家不同,政府不會限制傳媒,但“主流社會”卻會封殺言論。所謂“主流社會”並非任何機構或人物,它看不見、摸不著,卻無處不在,勢力很強大。你可以說它是傳統價值觀,或大多數人的共識。歐洲學者來美,感慨美國該是世界上唯一實現“多數人暴政”的國度。如電影與主流趣味或價值吻合,算是商業片,基本被好萊塢壟斷,製作精良者,在主流院線放映,票房豐厚,或在奧斯卡上獲獎。如導演的見識稍稍偏離主流,小露鋒芒,擺一擺批判姿態,也會被奉為藝術電影,在藝術院線放映,貼上“獨立影片”的標籤,上升到“藝術品質”。如果藝術片裡的類拔萃者,會在坎城、威尼斯或紐約影節上獲獎,為有識之士、附庸風雅的高蹈“小眾”所激賞。獲大獎的藝術片再殺回商業院線,則沽名獲利兩不誤,如再沖一下奧斯卡,真可謂功德圓滿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就屬此類。但真正離經叛道、顛覆主流的影片,左右不討好,所有人看了不舒服,大眾、小眾誰都不買帳,早晚難見天日。只好去旁門左道的小電影節亮亮相,隨後塵封箱底,被時間遺忘。

《卡洛斯》

探其究竟,紐約電影節上放了一部法國片《卡洛斯》(Carlos),頗有點啟示意味。這部五個半小時的長片,導演是張曼玉的前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影片主人公卡洛斯是1970年代真實的激進人物,為達目的不惜恐怖手段,給西歐各國政府製造麻煩。他穿梭於冷戰鐵幕兩邊,在德國紅軍派、日本赤軍、義大利紅色旅、巴解組織與黑色九月之間穿針引線,無論中東、南美、東、西歐,他左右逢源。

70年代“世界革命”大有席捲全球之勢,各左翼激進組織連橫合縱,四面出擊,自由世界惶惶不可終日,資本主義大廈搖搖欲動,才有我們“東風壓倒西風”的感慨。連“黑色九月”也與美國黑豹隔洋呼應。慕尼克慘案後,幕後策劃者“黑色九月”領導人阿裡·哈桑·薩拉梅(Ali Hassan Salameh)曾飛到紐約,與黑豹組織策劃聯合行動。 美國政府對黑豹非常忌憚,FBI局長愛德格·胡佛密令探員以非法手段監視、暗殺黑豹成員,最後讓不少FBI探員獲罪。1969年10月芝加哥法院審判8名黑豹成員,法官霍夫曼(Julius J. Hoffman)竟當著大陪審團的面,命令用口銜(gag)封住黑豹領導人希爾(Bobby Seale)的嘴,用鐵鍊鎖人在椅子上。辯護律師抗議:“這不是為法庭秩序,大人,這是中世紀的刑訊室。” 結果,上訴法院推翻了霍夫曼的判決。雖然才過去幾十年,今人很難以相信曾有過那樣一個時代,簡直挑戰我們的想像力。卡洛斯把各國地下激進組織串聯起來,形成一張大網,這是“冷戰”史一條隱形線索,開始引起歷史學界的關注。

90年代“冷戰”終結,世界告別革命與激進,卡洛斯不得不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謝幕。一時間,偌大的世界已無他容身之處,曾與他密切合作的政府,蘇聯、東歐、阿拉伯國家和拉美多國政府一個個宣佈他為不受歡迎的人。他只好鋌而走險,逃到世界最後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蘇丹。但法國政府沒有忘記他,買通了蘇丹軍政權,將卡洛斯抓獲歸案。影片像一個時代的寓言,意味深長地回望“冷戰”歲月,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間,講述一個不合時宜的故事,折射出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敘述遮蔽下的殘酷現實。全球一體化世界看似多元、寬容,卻不容忍顛覆性的社會批判。普遍主義歡迎改良與升級,但拒絕替代性方案。紐約電影節上,觀眾對《卡洛斯》反應冷淡,匆匆如過眼雲煙,沒人再提及這部長片。但世界並未隨“冷戰”的結束而實現永久和平。巴以衝突一刻也未間歇,中東能源戰爭愈演愈烈,並在新世紀發生病變,演化成激進的右翼恐怖主義。雙子塔的倒塌,讓電影人、學者重訪歷史,反思、發掘那些動盪與激情的時刻。

五、獨立的堅守

獨立影片在美娛樂市場中漸漸走向主流。從90年代起,迪士尼、華納和環球等巨頭,開始兼併米拉麥克斯(Miramax)、新線(Newline)和十月(October)等獨立製片公司,獨立製作不再是小成本,電影巨頭把先鋒與個性打造成商業類型。有線電視網也為獨立電影提供平臺,“聖丹斯”電影頻道(Sundance)、“獨立影片”頻道(IFC)的收視率逐年提升,批判的鋒芒卻逐年遞減。大多作品情調有餘,銳氣不足。

相比之下,梅斯爾斯的堅守彌足珍貴,堅持紀錄片的實踐性與社會批判精神,梅斯爾斯影院按主題安排放映單元,每單元揭露一個現實問題,邀請學者、藝術家以電影為武器介入批判。有一次黑人歷史專題,集中放映一組關於黑人歷史的紀錄片,從黑人的視角重寫美國史。有意避開獨立革命、南北戰爭、產業革命等主流大敘事,另闢蹊徑切入販賣黑奴、黑人暴亂、黑人辦報、黑人藝術等微觀史,重建美國史書寫。還邀來導演與紐約市的教育學者、高中教師和新聞記者對談,號召觀眾一道努力,修改歷史課本和教學科目,將黑人視角納入美國經典史觀中。黑人觀眾情緒亢奮,紛紛站起來表態:“猶太人能改變美國歷史,為什麼黑人就做不到?難道黑人的抗爭永遠停留在口頭上?現在是付諸實施的時候了!”

遊客初到紐約,不一定喜歡這個城市,嫌它髒、亂、差,不如北京、上海光鮮氣派。但如果住下來細細品味,也許會發現它貌不驚人,良莠淆雜,卻充滿活力。熔多元文化於一爐,海納百川,氣勢恢宏。各色族群千岩競秀、萬壑爭流。在世界城市文化中,獨樹一幟。

影片唯美、抒情,技術上無懈可擊,情節涉及基督教與穆斯林敏感的關係,但觀念保守,對教會似乎缺少反思與批判,一味讚美神父人品的高尚,居高臨下同情穆斯林文化。這樣老套的片子為什麼要參加藝術電影節?據說法國人會攜此片沖201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如果獲獎,倒實至名歸,本來是給奧斯卡量身定做的。

二、一個人的影院

我更喜歡紐約名不見經傳的小電影節,沒有包袱,輕鬆、有活力。推出的片子先鋒意識強,有批判性。比如“哈林區國際電影節”(The Harle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與紐約電影節同時舉行。主辦方是梅斯爾斯學院(Maysles Institute),以提攜初出茅廬的製作人為宗旨,提供展示他們才藝的平臺。學院還給社區年輕人提供電影培訓,放映電影愛好者的處☆禁☆女作。哈林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1920和30年代,因“哈林文藝復興”(Harlem Renaissance)而名聲鵲起,改寫了美國文學與藝術史,爵士樂與黑人文學成績驕人。但“二戰”後,這一社區淪為暴力與犯罪的場所,至1990年代,犯罪率才有所下降,文化再次復興。附近有幾所著名大學,不少學者、大學生、藝術家搬到這裡來,藝術氣息漸漸愈發濃厚了。

梅斯爾斯學院的主要設施就是一個影院,硬體條件實在無法恭維。影院門臉很小,我每次去都找不到。其實,搜索範圍不過是127街與Lenox Ave交叉處不足百米臨街房,但門臉太小了,非轉個來回才能發現。如此極端的狀況也有一比,在北京我曾常去新街口一個賣DVD的影視小店,每次都得一個個店鋪探頭進去辨認,才不至錯過。梅斯爾斯影院的內部更令人失望,放映廳陰暗破舊,設施異常簡陋。地面上和地下室各設一間放映廳,都很局促,加起來擠不下200人。電影銀幕比家庭影院大不了多少,音響還不如家用的,好像是家裡辟出兩個大房間放電影,根本算不上正規影院,但生意挺紅火。

來這兒常碰上門口排長隊,從買票人的穿著、舉止和談吐上看,大多是學者、學生,或搞藝術的。大概喜歡先鋒記錄片吧,所以常來光顧這個小影院。有觀眾本人就是做電影的,有時像同行觀摩會。也許為減少成本,影院只安排一位工作人員,快樂的黑人小夥兒。他一邊賣票,一邊捎帶賣爆米花、飲料,與觀眾插科打諢,熱火朝天。等大家都進來,他又跑去放片子。舉辦活動時,他還得做個開場白,一個人獨角戲,並不覺得手忙腳亂。不是他手腳麻利,而是他不緊不慢、嘻嘻哈哈,觀眾排隊也有耐心,他總是一張燦爛的笑臉。

三、釋放西爾維婭

《釋放西爾維婭·巴拉爾迪尼》

哈林區電影節的開幕式很簡單,黑人小夥兒宣佈活動開始,便轉身到放映室開機,放一部很特別的記錄片,名叫《釋放西爾維婭·巴拉爾迪尼》(Freeing Silvia Baraldini),題材是關於美國政治犯的。我一直認為美國沒有政治犯,憲法保護言論與信仰自由,應該沒人因言獲罪。該片開頭介紹說,西爾維婭因政治信仰被判43年徒刑。我將信將疑,要看個究竟。電影鏡頭跟隨年輕的西爾維婭在曼哈頓大街上步行,她漸漸意識到被FBI盯梢,突然被警員團團圍住,帶上手銬,被押上警車。電影閃回,敘述從西爾維婭14歲隨父母從義大利移民美國講起,18歲上威斯康辛大學,很快成為學生領袖。正值1960年代,美國社會風起雲湧,威斯康辛大學自拍的資料片上,西爾維婭與一大群白人學生聲援黑人抗議運動,參加反戰遊行,爭取婦女權力。小小年紀,西爾維婭竟接到辛巴威總統的邀請,參加新總統就職典禮。鏡頭一轉,切換到當下,年已50歲開外的西爾維婭面對採訪,回憶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不勝感慨:“今天的美國人總覺得自己單薄無力,因為他們只關心個人生活,改變不了周圍的世界。而六十年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肩負著歷史使命,早晨剛一起來,就希望歷史在今天改變。事實上,我們的確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激進活動家阿薩塔·莎庫爾被捕,之後成功逃到古巴。

影片再次閃回,六、七十年代之交,紐約出現“黑豹組織”(Black Panthers),宣傳黑人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不靠白人同情,不依賴美國政府,不寄希望於社會改良,鼓動黑人起來拯救自己的命運。還曾設想在美國中部建立自治的非洲共和國,通過暴力與美國政府決戰,天方夜譚的烏托邦狂想。結果,黑豹組織辦事處被紐約員警搗毀,一領導人被FBI暗殺。影片鏡頭轉向一位激進的活動家阿薩塔·莎庫爾(Assata Shakur),青春靚麗的黑人女俠。她在新澤西付費高速路上與員警激烈槍戰,打死兩名員警後被捕,真像萊塢動作片。阿薩塔被判一級謀殺罪,消息不脛而走,曼哈頓上城大多是黑人市民,家家戶戶窗櫺上貼起阿薩塔的照片,聲援巾幗豪傑。流行音樂會唱出阿薩塔的名字,暢銷傳記演繹她傳奇的人生,印有阿薩塔頭像的唱片、T恤衫炙手可熱,記錄片宣傳她非凡的事蹟,阿薩塔一時成七十年代青年反叛的偶像。故事還沒有結束,我們記錄片的主人公西爾維婭,正策劃一起驚天劫獄計畫。1979年,西爾維婭參加一叫“五月十九日”的激進組織,與“黑人解放運動”聯手營救阿薩塔,竟大功告成。阿薩塔被劫出新澤西監獄,通過秘密管道成功逃到古巴。黑人女俠受到英雄凱旋般地歡迎,成了卡斯楚的座上賓。美國政府斥鉅資懸賞阿薩塔和西爾維婭,並與古巴談判,以取消封鎖和制裁為條件交換逃犯。卡斯楚大叔一口回絕,但藏匿美國的西爾維婭終被逮捕,紀錄片這才回到開頭的場景。

1982年,美聯邦政府起訴西爾維婭如下罪行:策劃劫獄、支持波多黎各獨立、藐視法庭拒絕供出同夥,判處43年徒刑。辯護律師稱,西爾維婭所犯為政治信仰罪,因為在押期間,FBI曾許諾如果她放棄共產主義信念,供出同志,即可釋放,並賞發獎金,被西爾維婭拒絕,所以獲罪。律師辯稱:如若她是黑手黨,也未必判得這麼重。因為西爾維婭仍保持義大利國籍,義大利政府也介入審判,5次請求美國政府引渡犯人,但老布希與克林頓兩屆政府都一致拒絕。米蘭街頭爆發百萬人大遊行,聲援西爾維婭,著名歌星為她義演,馬拉松運動員的襯衫上印著“為西爾維婭長跑”的口號。直到1999年,美政府才同意引渡,契機乃為一件意外事故。美軍駐義大利基地的飛行員,在阿爾卑斯山上空耍酷,打賭低空從登山纜車下飛過,結果機尾劃斷纜繩,摔死了20個義大利遊客。義大利政府迫於壓力,堅持引渡飛行員在義大利受審,而美國法庭卻無罪開釋肇事者。義大利人反美激憤,為平息事態,美國同意解遞西爾維婭到義大利監獄繼續服剩下的刑期。

四、一個時代的終結

不用虛構,西爾維婭的一生充滿了懸疑和傳奇,比好萊塢大片更跌宕起伏,是拍電影的絕佳素材。無須多少技術處理,紀錄她的傳記也比故事片還好看。導演、製片和攝影均到現場與觀眾對話,導演是個木訥的中年人,不善言辭,製片人越俎代庖,替他講話。我問製片人,這樣一部既有批判性,又有戲劇性的電影,本可以上藝術院線、甚至在商業院線上成功,為何拿到這家小影院放映。製片人回答,她聯繫過許多放映管道,包括林肯藝術中心,結果到處碰壁。林肯中心拒絕的理由是,該片內容與他們的關切不契合,但真正的原因是“政治不正確”。美國與其他國家不同,政府不會限制傳媒,但“主流社會”卻會封殺言論。所謂“主流社會”並非任何機構或人物,它看不見、摸不著,卻無處不在,勢力很強大。你可以說它是傳統價值觀,或大多數人的共識。歐洲學者來美,感慨美國該是世界上唯一實現“多數人暴政”的國度。如電影與主流趣味或價值吻合,算是商業片,基本被好萊塢壟斷,製作精良者,在主流院線放映,票房豐厚,或在奧斯卡上獲獎。如導演的見識稍稍偏離主流,小露鋒芒,擺一擺批判姿態,也會被奉為藝術電影,在藝術院線放映,貼上“獨立影片”的標籤,上升到“藝術品質”。如果藝術片裡的類拔萃者,會在坎城、威尼斯或紐約影節上獲獎,為有識之士、附庸風雅的高蹈“小眾”所激賞。獲大獎的藝術片再殺回商業院線,則沽名獲利兩不誤,如再沖一下奧斯卡,真可謂功德圓滿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就屬此類。但真正離經叛道、顛覆主流的影片,左右不討好,所有人看了不舒服,大眾、小眾誰都不買帳,早晚難見天日。只好去旁門左道的小電影節亮亮相,隨後塵封箱底,被時間遺忘。

《卡洛斯》

探其究竟,紐約電影節上放了一部法國片《卡洛斯》(Carlos),頗有點啟示意味。這部五個半小時的長片,導演是張曼玉的前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影片主人公卡洛斯是1970年代真實的激進人物,為達目的不惜恐怖手段,給西歐各國政府製造麻煩。他穿梭於冷戰鐵幕兩邊,在德國紅軍派、日本赤軍、義大利紅色旅、巴解組織與黑色九月之間穿針引線,無論中東、南美、東、西歐,他左右逢源。

70年代“世界革命”大有席捲全球之勢,各左翼激進組織連橫合縱,四面出擊,自由世界惶惶不可終日,資本主義大廈搖搖欲動,才有我們“東風壓倒西風”的感慨。連“黑色九月”也與美國黑豹隔洋呼應。慕尼克慘案後,幕後策劃者“黑色九月”領導人阿裡·哈桑·薩拉梅(Ali Hassan Salameh)曾飛到紐約,與黑豹組織策劃聯合行動。 美國政府對黑豹非常忌憚,FBI局長愛德格·胡佛密令探員以非法手段監視、暗殺黑豹成員,最後讓不少FBI探員獲罪。1969年10月芝加哥法院審判8名黑豹成員,法官霍夫曼(Julius J. Hoffman)竟當著大陪審團的面,命令用口銜(gag)封住黑豹領導人希爾(Bobby Seale)的嘴,用鐵鍊鎖人在椅子上。辯護律師抗議:“這不是為法庭秩序,大人,這是中世紀的刑訊室。” 結果,上訴法院推翻了霍夫曼的判決。雖然才過去幾十年,今人很難以相信曾有過那樣一個時代,簡直挑戰我們的想像力。卡洛斯把各國地下激進組織串聯起來,形成一張大網,這是“冷戰”史一條隱形線索,開始引起歷史學界的關注。

90年代“冷戰”終結,世界告別革命與激進,卡洛斯不得不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謝幕。一時間,偌大的世界已無他容身之處,曾與他密切合作的政府,蘇聯、東歐、阿拉伯國家和拉美多國政府一個個宣佈他為不受歡迎的人。他只好鋌而走險,逃到世界最後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蘇丹。但法國政府沒有忘記他,買通了蘇丹軍政權,將卡洛斯抓獲歸案。影片像一個時代的寓言,意味深長地回望“冷戰”歲月,在一個不合時宜的時間,講述一個不合時宜的故事,折射出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敘述遮蔽下的殘酷現實。全球一體化世界看似多元、寬容,卻不容忍顛覆性的社會批判。普遍主義歡迎改良與升級,但拒絕替代性方案。紐約電影節上,觀眾對《卡洛斯》反應冷淡,匆匆如過眼雲煙,沒人再提及這部長片。但世界並未隨“冷戰”的結束而實現永久和平。巴以衝突一刻也未間歇,中東能源戰爭愈演愈烈,並在新世紀發生病變,演化成激進的右翼恐怖主義。雙子塔的倒塌,讓電影人、學者重訪歷史,反思、發掘那些動盪與激情的時刻。

五、獨立的堅守

獨立影片在美娛樂市場中漸漸走向主流。從90年代起,迪士尼、華納和環球等巨頭,開始兼併米拉麥克斯(Miramax)、新線(Newline)和十月(October)等獨立製片公司,獨立製作不再是小成本,電影巨頭把先鋒與個性打造成商業類型。有線電視網也為獨立電影提供平臺,“聖丹斯”電影頻道(Sundance)、“獨立影片”頻道(IFC)的收視率逐年提升,批判的鋒芒卻逐年遞減。大多作品情調有餘,銳氣不足。

相比之下,梅斯爾斯的堅守彌足珍貴,堅持紀錄片的實踐性與社會批判精神,梅斯爾斯影院按主題安排放映單元,每單元揭露一個現實問題,邀請學者、藝術家以電影為武器介入批判。有一次黑人歷史專題,集中放映一組關於黑人歷史的紀錄片,從黑人的視角重寫美國史。有意避開獨立革命、南北戰爭、產業革命等主流大敘事,另闢蹊徑切入販賣黑奴、黑人暴亂、黑人辦報、黑人藝術等微觀史,重建美國史書寫。還邀來導演與紐約市的教育學者、高中教師和新聞記者對談,號召觀眾一道努力,修改歷史課本和教學科目,將黑人視角納入美國經典史觀中。黑人觀眾情緒亢奮,紛紛站起來表態:“猶太人能改變美國歷史,為什麼黑人就做不到?難道黑人的抗爭永遠停留在口頭上?現在是付諸實施的時候了!”

遊客初到紐約,不一定喜歡這個城市,嫌它髒、亂、差,不如北京、上海光鮮氣派。但如果住下來細細品味,也許會發現它貌不驚人,良莠淆雜,卻充滿活力。熔多元文化於一爐,海納百川,氣勢恢宏。各色族群千岩競秀、萬壑爭流。在世界城市文化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