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可憐的天貓:一個“名不副實”的首發平臺

天貓最近有點寂寞,自己的平臺做了88會員日,主場卻仍然是服裝類;對面京東卻累到一天為夏普、VAIO、黑莓3場發佈會月臺,自己一場也沒參加。不禁讓小編想發問了:“天貓,你經常捧自己行業第一,

到底體現在哪呢?

雖然說天貓3C這幾年也拿到了一些重磅新品的首發,比如說蘋果、小米等等。可是這些首發往往都是同步首發,品牌官網和其他電商平臺也都有首發,發佈會連個露臉機會都沒有,並沒有主場優勢。而且蘋果iPad Pro預售的時候,還出過別的平臺都預售過千了這邊連頁面還沒有的烏龍,消費者不能及時買到商品,發的新聞再多有什麼用?

不知道再看到這條新聞,

天貓會不會臉疼

而昨天為三個品牌商月臺了一天的京東,吸引了小編的注意。小編作為數碼行業的非資深人士,粗略的算了一下,82款手機新品上市,其中27款京東獨家首發,這還不包含京東獨家包銷的產品;數碼品類中有59款新品上市,其中38款京東獨家首發。41款電腦產品上市新品,全部都在京東獨家首發,其中大部分京東包銷。其中還有1/3的發佈會上,都能看到京東的影子……

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天貓,個人認為天貓之所以在首發和發佈會方面如此弱勢,主要原因還是能力跟不上野心。作為國內比知名的電商平臺之一,在銷售方面仍然是傳統的零售商路線,開設了旗艦店之後就沒有下文,消費者和廠商都沒得到更多實惠,

要新品沒新品,要價格便宜也沒價格便宜,自然不得民心。

對消費者來說,論正品,天貓上假貨橫行,價格混亂,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困擾;論物流,菜鳥網路建了這麼多年,最快的還是自選的順豐快遞,等待時間十分漫長;論售後,退換貨困難,來回郵費的事情就能扯皮一天,出席發佈會也得不到消費者的期待。

對廠商來說,只是多了一個線上銷售的管道而已。前期的產品定位,

消費者調研,由於天貓銷量不大,資料不夠完善因此天貓給不了意見;產品上市後的品牌行銷和運營,天貓給不了幫扶;至於基本銷售的客服、物流、售後,算了還是自己來吧。而且市場份額都快比不過蘇甯了,自然沒有出席發佈會的“底氣”。

而且對於廠商最為看中的品牌,天貓也沒有為其造勢的能力。還有一個比較尷尬的是,天貓雖然發明了“碰瓷式競爭”指責友商,

但是大名鼎鼎的手機負責人小潘同志卻因為熱愛到處碰瓷,成了著名“網黑”,請來當場打起來怎麼辦。

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天貓手機負責人並不“負責”

雖然對其他友商朝著一年32場新品發佈會邁進心裡羡慕嫉妒恨,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去發佈會還是要先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也希望阿裡能夠謹記“行為言先”,想要說自己是行業第一,先得讓消費者和廠商滿意吧?

也希望阿裡能夠謹記“行為言先”,想要說自己是行業第一,先得讓消費者和廠商滿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