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現代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軍隊還在用木柄手榴彈?

最簡單的道理,因為這玩意兒的庫存量實在是太!要消庫存!

那為什麼有那麼的庫存呢?50年代,解放軍的手榴彈要麼是統一了規格的舊式木柄手榴彈,要麼是仿製蘇式手榴彈。進入60年代,我國開始自行研製手榴彈,出現了一大批改良型木柄手榴彈,其中翹楚便是67式手榴彈。67式手榴彈於1967年完成定型,解決了63式手榴彈存在的投擲時早炸、易受潮瞎火等嚴重問題。

67式手榴彈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於大批量生產(零部件大多為鑄造件或衝壓件)

在“人民戰爭”思想的指導下,對於手榴彈等輕武器數量的要求遠高於對品質的要求。於是,67式手榴彈迅速成為了國內乃至全世界數量最大、裝備最廣的一種手榴彈。官方喊出了“人手有彈”的口號,生產數量的標準是解放軍人手40枚、民兵(其實是全部平民)人手4枚;結果,

解放軍67式手榴彈的庫存數量達到了十幾億枚,這還不包括地方上的“土制”手榴彈,有人估計總量可能有三十億。

改革開放後,解放軍的思想開始發生轉變。67式、77-1式等木柄手榴彈的缺陷開始被重視,於是我國研製了82式系列卵形手榴彈,其中82-2式(鋼制彈體)和86式(塑膠彈體)被大批量生產和裝備。目前,解放軍一線部隊裝備最多的是86式卵形手榴彈,

採用塑膠彈體、鋼珠殺傷。

但庫存太大,以至於2009年中俄聯合軍演,解放軍還使用67式手榴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