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公司迎來離職潮,離職補償金個稅、企業所得稅、賬務要如何處理?

個人所得稅

離職補償金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超過的部分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實際工作年數,

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Tips

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不滿1年按1年計算。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案例解析:

2016年11月,蘇州市區某單位職工張三因與其所在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20000元。張三在本單位工作年限4.6年,

請計算該單位在支付該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應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本市上年企業職工平均工資:72291元)

答:20000小於72291×3,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仍然需要申報。

申報操作:

點擊管理表單,跳出下拉式功能表,勾選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後,就可以選擇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申報表進行申報。

在填寫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申報明細時,如果單位涉及的人員較少,點擊添加,手動維護基本資訊,然後填寫一次性補償收入額,填寫好保存即可。

如果企業涉及人員較多,可以通過導入匯出的方式來簡化操作,

點擊導入,選擇範本下載,然後在範本中填寫相關的人員資訊和正確的申報資料,然後再把範本導入至用戶端,導入成功後即可形成正確的申報資料。

注意:當一次性補償收入額是小於免稅所得216873的情況下,一定要手動修改免稅所得額和一次性補償收入額一致,

否則會出現“免稅所得不能大於含稅收入,請修改”的報錯。

待申報表填寫成功後,點擊申報表報送,最後點擊稅款繳納即算申報並扣款完成。

企業所得稅

企業支付給離職人員的離職補償金不可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並且不得作為計算職工福利費等的基數。但可做為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三賬務處理

對於滿足負債確認條件的所有辭退福利,不管是哪個部門的,借方均應當計入管理費用,不計入資產成本。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Tips

實質性辭退工作在一年內完成,但補償款項超過一年支付的辭退福利計畫,企業應當選擇恰當的折現率,以折現後的金額計量應計入當期管理費用的辭退福利金額,該項金額與實際應支付的辭退福利之間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在以後各期實際支付辭退福利款項時,計入財務費用。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關注財貓雲官網!

以折現後的金額計量應計入當期管理費用的辭退福利金額,該項金額與實際應支付的辭退福利之間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在以後各期實際支付辭退福利款項時,計入財務費用。

如果你感興趣,可以關注財貓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