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刷新性能上限,AMD銳龍Threadripper雙芯皇評測

在數個月前的AMD 銳龍7 處理器發佈之後,AMD正式打響了反擊的號角。這幾個月來,銳龍處理器陸陸續續的覆蓋到辦公、主流遊戲、發燒友等用戶群體,有著不同需求的用戶都能夠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AMD 銳龍處理器。

在憑藉著大幅度提升的單核心性能、最高8核心16執行緒的配置以及有著超高吸引力的價格,AMD銳龍處理器吸引了一大群普通消費者的注意力。然而,AMD的目光遠不止如此,這代的銳龍處理器的實力更不止如此。於是,AMD掏出了與英特爾至尊i9處理器抗衡的銳龍處理器——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

即使AMD 銳龍7 處理器已經足夠優秀,可是從X370平臺所能提供的功能來講,它與英特爾方面的Z270平臺更為相近。兩大平臺所能支援的通道數、記憶體插槽數都非常相近,AMD 銳龍7 處理器的晶片面積也與i7 7700K處理器的差不多大小。當時我還納悶:為什麼這AMD 銳龍7 處理器性能那麼猛(甚至還超過了i7 6900X),可是整套平臺所能支援的通道數與記憶體插槽數卻還是差了那麼一點。

現在看來,原來人家的平臺定位根本不是以X99為目標!現在出來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以及X399平臺才是抗衡X99、X299平臺的存在。

所以,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以及X399平臺的出現,為的就是能夠在高端的消費者平臺上能佔有一席之地。在這個目標下而出現的處理器,參數上一定不會落後對手,甚至按照AMD的“慣例”,還會非常良心的在同價位的處理器上提供更多的核心數。事實也是如此,我們手上的這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型號分別為1950X與1920X。前者與7900X處於相同價位,可是比7900X多出了6個核心12條執行緒!後者比7900X的價位略低,

可是依舊比7900X多出了2個核心4條執行緒!

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有著16核心32執行緒,基礎頻率為3.4GHz,加速頻率為4GHz;而型號為1920X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則有著12核心24執行緒,基礎頻率為3.5GHz,加速頻率亦為4GHz。除了核心與頻率不同以外,它們都提供了32MB的三級緩存、64條PCIe通道,支援四通道記憶體,並且依舊支援XFR技術與手動超頻,都需要搭配X399主機板使用。TDP均為180W。

外觀賞析

這次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包裝也非常的特別,老舊電視機樣式的盒子,整體的體積十分的大。

這一包裝分為三大部分,週邊的黑色部分分為上下兩塊,是厚重的塑膠,可以更好的保護內部最重要的處理器盒子部分。

處理器拿出來的方式也很有意思,通過旋轉後面的手柄即可分離盒子與處理器,處理器就在你分離的那塊手柄上面,再打開一個蓋子即可看到全貌。這樣的取出方式,宛如一些電影中工程師把某個機器最重要的部件取出來那樣。

哦對了,這包裝盒內除了處理器之外,還有說明書、超大號的貼紙,以及給你上螺絲用的六星螺絲刀和水冷支架。安裝處理器必須要用到這個六星螺絲刀,而水冷支架則是給需要的玩家使用的,能適配目前市面上多個牌子的水冷,比如我們測試用的TT Floe Riing 360 RGB。這也從側面說明,官方比較推薦使用水冷來壓制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散發的熱量。

這次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改用了LGA的封裝方式,以觸點代替針腳,觸點數量多達4094個,需要搭配X399主機板的SocketTR4插槽使用。

此外,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面積比以往的銳龍處理器要來的更大,大小接近半個成年人的手掌。PCB基板厚度也變得更厚,整體處理器也變得更厚。

這麼大塊的處理器放入主機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以往的安裝方式不能保證觸點與針腳完全接觸。AMD為此重新設計了處理器的固定方式,通過整塊處理器滑動放入固定框來保證處理器能夠方便、安全的放入插槽中。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大致的安裝方式為:

按主機板提示用處理器盒子內附送的六星螺絲刀,按照主機板上的提示,按順序鬆開3-2-1號螺絲。

鬆開螺絲後,金屬頂蓋就會自動彈起,接著拉起導軌支架,移除透明的插槽蓋子

在插槽上還有一塊灰色的插槽保護蓋,也需要一併移除。

接著你只需要把這一整塊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沿著導軌支架放下去,扣住導軌支架。

然後按照1-2-3號螺絲的順序鎖緊金屬頂蓋就好。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螺絲一定要擰緊,不然可能會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

測試硬體

頂尖的處理器,當然需要頂尖的硬體來搭配。主機板採用了目前市面上最頂級的主機板——華碩ROG ZENITH EXTREME 。這塊主機板提供有8根記憶體條,支援4張顯卡,可插入3根的M.2固態,更是有著一塊小小的顯示幕,可以即時顯示系統的狀態。這塊主機板還有幾處地方有著燈光,包括主機板邊緣、晶片組散熱片、介面遮罩罩,甚至音訊介面都有燈光。

記憶體方面,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支援四通道記憶體,於是我們使用了兩套芝奇幻光戟2x8GB套裝,一共4條記憶體、每條記憶體容量為8GB,並且讓它們運行在3200MHz的頻率上。

散熱方面,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包含的水冷支架讓我們優先選擇水冷作為散熱方案,TT Floe Riing 360 RGB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為強大的一體式360水冷之一。支援燈效的三顆風扇與主機板、記憶體的燈效十分契合。

顯卡方面,為了配合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遊戲性能測試,我們採用了GTX1080Ti顯卡。作為最強的非公GTX1080Ti顯卡之一,映眾 GTX1080Ti冰龍超級版Extreme顯卡的預設核心頻率高達1607-1721MHz。該卡採用帕斯卡架構,GP102核心,配備11G GDDR5顯存352bit位元寬,遊戲性能相當強悍。

除了更高的頻率帶來更高的性能外,映眾 GTX1080Ti冰龍超級版Extreme顯卡在散熱方面也有很強悍的表現,採用HerculeZ X4 AIR BOSS散熱器,散熱器主體採用三風扇五熱管設計,針對GPU供電的moseft和顯存模組特意配備了小風扇以及雙熱管,讓整塊顯卡熱量不留死角。

為了能夠支撐起這套平臺,電源我們也是選用了TT的產品,通過了80Plus鈦金認證的DPS G RGB 1250D 電源,額定功率高達1250W!就算再加上一張1080Ti,我們也不怕!

測試結果

在3DMark的成績中,1950X在FireStrike Extreme與FireStrike Ultra兩個測試場景的跑分均比1920X要強12%以上,比7900X要強13%以上,而在Time Spy場景中這兩個數字分別為5%與8%。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1920X的性能與7900X相近,在注重更多核心的測試中1920X還有略微的勝出。

在CINEBENCH R15以及CPU-Z這兩個可以同時檢測單核心與多核心性能的程式中,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均是在單核心性能上處於劣勢,而在多核心性能上又再次超過7900X。1950X的多核心性能比7900X強35%以上,1920X的多核心性能則比7900X強5%~7%。以多打少,依舊是現在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策略。

說起多核心性能,7-zip對處理器多核心性能非常敏感。這次我們的7-zip的測試成績也是如此。1950X在這一專案的跑分中有著巨大幅度的領先,而1920X與7900X則是相差無幾。同時解壓軟體的WinRAR則是有著不同的測試成績,WinRAR更加看重記憶體的頻寬性能,因此同是四通道3200MHz記憶體的情況下,三者性能差距並不明顯。

那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四通道記憶體性能可以有多強?從AIDA64的記憶體緩存測試中看到,兩款AMD AMD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記憶體讀、寫、複製分別超過了75000MB/s、88000MB/s、77000MB/s,四通道記憶體性能強悍無比,要想超過這個成績,只能在這基礎上對記憶體進行超頻了。

此外,我們還順帶測試了一下L1、L2、L3的緩存,測試成績可以用炸裂來形容,如果這測試成績沒問題,那只能把這爆炸式增長的成績歸為Infinity Fabric的功勞了。

在之前的測試中,AMD 銳龍處理器跑wPrime非常的吃力,而這次,1950X的wPrime成績突破了5秒,只需要4.894秒就完成了32MB的測試,雖然比7900X還是弱了點,可是嘛,這進步已經很大了!

哦對了,你們想看到的魯大師成績我也跑了一下,結果嘛,成績僅供參考~

跑分軟體我們跑完了,我們來看看遊戲的測試成績。

講道理,這兩顆處理器並不是專門用來跑遊戲的,可是在一些支持DX12的遊戲中非常的優秀。比如AMD 銳龍 Threadripper1950X處理器在文明6的測試中,每一個回合的AI所需時間只需要20秒,而且這還是處理器尚未跑滿的情況下、比7900X要少近1秒的時間。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處理器也是有著比7900X更短的時間。在遊戲的後期,有著更多核心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表現還會更加出色。

在古墓麗影:崛起、奇點灰燼、GTA5這些支援DX12、對多核處理器支援較好的遊戲中,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與1920X處理器均有領先,領先幅度從2幀到9幀不等,最大領先百分比可達到11%。基於DX12、對多核心有著優化的遊戲來說,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表現的更好。

而對於品質效應:仙女座、劍網三、守望先鋒這些不支持DX12的遊戲而言,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則是普遍都有著2%到4%的落後,這個落後幅度不算大。總的來說,要是你玩最新的遊戲大作,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是非常適合你的一款處理器。

剛剛說到,這兩顆處理器並不是專門用來跑遊戲的,遊戲並不是能發揮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全部性能的領域。講道理,渲染才是多核心處理器的作用所在啊!對此我們測試了PR渲染性能,1950X憑藉著16核心32執行緒,比7900X有著12%的領先,1920X也有著8%的領先。而在PS的圖片渲染匯出專案上,1950X的領先幅度更是去到了17%。此外,在MediaCoder的4K視頻轉碼中,即使1950X的32條執行緒無法完全跑滿,不過測試成績依舊領先於7900X大約14個百分點。從這些測試專案來看,無論是視頻編輯、渲染還是視頻轉碼,或者是3D渲染與UI設計,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都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加優秀的體驗。

超頻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依舊支援超頻,那麼它的超頻性能如何呢?在我們的測試中,使用AMD Ryzen Master軟體可以很輕鬆的將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所有核心超頻到4.1GHz,並且可以穩定運行。

CINEBENCH R15的跑分測試結果。在超頻之後,兩款處理器的單核性能都去到了170cb左右,因為是全核心都超頻到4.1GHz的緣故,多核心性能更是有著爆炸式的增長。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 處理器多核心分數去到2653cb, 1950X更是去到了3431cb!

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CPU-Z跑分也有著爆發式的增長,1950X的跑分甚至超過了1萬分,要知道這可是1.8版CPU-Z的跑分啊!

功耗與散熱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包裝內包含有一個水冷的散熱支架,所以玩家如果選擇水冷作為散熱器會更加方便。同時,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面積較大,如果使用普通的風冷散熱器,可能不能完全覆蓋到整塊晶片而導致散熱水平下降。使用高端的水冷可以解決一部分的散熱接觸面積的問題。

雖然這兩顆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TDP均是高達180W,可是一般情況是無法可以達到其最高的功耗。即使是使用prime95單拷處理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拷機功耗達到275W,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處理器的拷機功耗為286W。相比7900X單拷處理器的325W功耗來講,已經好的太多。

溫度方面,測試結果讓我覺得非常吃驚。使用prime95單拷處理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溫度都沒有突破60度,只有區區57.5度!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處理器則是61.25度,也是非常優秀的表現。這麼低的溫度,莫不是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使用釺焊作為導熱材料有關?

評測總結

在所有測試項目完成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綜合性能要比7900X強9%左右。這個百分比是算上了弱勢專案的情況,如果使用者的使用環境是以多核心性能為主而不是以單核心性能為主,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性能還能夠有著更加優秀的表現。

那能體現多核心性能的軟體有哪些?一方面是專業的渲染軟體,比如Adobe旗下的pr與ps這些對視頻進行剪輯渲染、對照片進行處理的軟體,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在這些軟體上都有較大幅度的優勢。同時在視頻轉碼方面,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也能發揮它多執行緒的優勢。對於日常工作有著這些需求的用戶來講,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是非常適合他們的處理器。同時,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有著更多的PCIe通道數,可以連接更多的加速卡讓使用者更快捷的完成任務,這也是它的一大優勢。

另一方面,雖然遊戲並不是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的主攻的點,可是基於DX12的遊戲對多核心都有一定的優化,而且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強大的性能還能讓玩家在玩遊戲的 同時處理其他的事情(如邊玩遊戲邊直播)。不過我個人覺得,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實在是暴殄天物了一點。

作為目前AMD頂級處理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的性能的確可觀,在同等價格的情況下性能、特別是多核心性能有著比對手更強大的表現。它的出現不僅僅是展示了AMD自身的實力,我們作為消費者最直觀感受到的,更多是那良心的核心配置與更高的性價比。

是厚重的塑膠,可以更好的保護內部最重要的處理器盒子部分。

處理器拿出來的方式也很有意思,通過旋轉後面的手柄即可分離盒子與處理器,處理器就在你分離的那塊手柄上面,再打開一個蓋子即可看到全貌。這樣的取出方式,宛如一些電影中工程師把某個機器最重要的部件取出來那樣。

哦對了,這包裝盒內除了處理器之外,還有說明書、超大號的貼紙,以及給你上螺絲用的六星螺絲刀和水冷支架。安裝處理器必須要用到這個六星螺絲刀,而水冷支架則是給需要的玩家使用的,能適配目前市面上多個牌子的水冷,比如我們測試用的TT Floe Riing 360 RGB。這也從側面說明,官方比較推薦使用水冷來壓制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散發的熱量。

這次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改用了LGA的封裝方式,以觸點代替針腳,觸點數量多達4094個,需要搭配X399主機板的SocketTR4插槽使用。

此外,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面積比以往的銳龍處理器要來的更大,大小接近半個成年人的手掌。PCB基板厚度也變得更厚,整體處理器也變得更厚。

這麼大塊的處理器放入主機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以往的安裝方式不能保證觸點與針腳完全接觸。AMD為此重新設計了處理器的固定方式,通過整塊處理器滑動放入固定框來保證處理器能夠方便、安全的放入插槽中。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大致的安裝方式為:

按主機板提示用處理器盒子內附送的六星螺絲刀,按照主機板上的提示,按順序鬆開3-2-1號螺絲。

鬆開螺絲後,金屬頂蓋就會自動彈起,接著拉起導軌支架,移除透明的插槽蓋子

在插槽上還有一塊灰色的插槽保護蓋,也需要一併移除。

接著你只需要把這一整塊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沿著導軌支架放下去,扣住導軌支架。

然後按照1-2-3號螺絲的順序鎖緊金屬頂蓋就好。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螺絲一定要擰緊,不然可能會出現接觸不良的情況。

測試硬體

頂尖的處理器,當然需要頂尖的硬體來搭配。主機板採用了目前市面上最頂級的主機板——華碩ROG ZENITH EXTREME 。這塊主機板提供有8根記憶體條,支援4張顯卡,可插入3根的M.2固態,更是有著一塊小小的顯示幕,可以即時顯示系統的狀態。這塊主機板還有幾處地方有著燈光,包括主機板邊緣、晶片組散熱片、介面遮罩罩,甚至音訊介面都有燈光。

記憶體方面,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支援四通道記憶體,於是我們使用了兩套芝奇幻光戟2x8GB套裝,一共4條記憶體、每條記憶體容量為8GB,並且讓它們運行在3200MHz的頻率上。

散熱方面,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包含的水冷支架讓我們優先選擇水冷作為散熱方案,TT Floe Riing 360 RGB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為強大的一體式360水冷之一。支援燈效的三顆風扇與主機板、記憶體的燈效十分契合。

顯卡方面,為了配合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遊戲性能測試,我們採用了GTX1080Ti顯卡。作為最強的非公GTX1080Ti顯卡之一,映眾 GTX1080Ti冰龍超級版Extreme顯卡的預設核心頻率高達1607-1721MHz。該卡採用帕斯卡架構,GP102核心,配備11G GDDR5顯存352bit位元寬,遊戲性能相當強悍。

除了更高的頻率帶來更高的性能外,映眾 GTX1080Ti冰龍超級版Extreme顯卡在散熱方面也有很強悍的表現,採用HerculeZ X4 AIR BOSS散熱器,散熱器主體採用三風扇五熱管設計,針對GPU供電的moseft和顯存模組特意配備了小風扇以及雙熱管,讓整塊顯卡熱量不留死角。

為了能夠支撐起這套平臺,電源我們也是選用了TT的產品,通過了80Plus鈦金認證的DPS G RGB 1250D 電源,額定功率高達1250W!就算再加上一張1080Ti,我們也不怕!

測試結果

在3DMark的成績中,1950X在FireStrike Extreme與FireStrike Ultra兩個測試場景的跑分均比1920X要強12%以上,比7900X要強13%以上,而在Time Spy場景中這兩個數字分別為5%與8%。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1920X的性能與7900X相近,在注重更多核心的測試中1920X還有略微的勝出。

在CINEBENCH R15以及CPU-Z這兩個可以同時檢測單核心與多核心性能的程式中,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均是在單核心性能上處於劣勢,而在多核心性能上又再次超過7900X。1950X的多核心性能比7900X強35%以上,1920X的多核心性能則比7900X強5%~7%。以多打少,依舊是現在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策略。

說起多核心性能,7-zip對處理器多核心性能非常敏感。這次我們的7-zip的測試成績也是如此。1950X在這一專案的跑分中有著巨大幅度的領先,而1920X與7900X則是相差無幾。同時解壓軟體的WinRAR則是有著不同的測試成績,WinRAR更加看重記憶體的頻寬性能,因此同是四通道3200MHz記憶體的情況下,三者性能差距並不明顯。

那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四通道記憶體性能可以有多強?從AIDA64的記憶體緩存測試中看到,兩款AMD AMD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記憶體讀、寫、複製分別超過了75000MB/s、88000MB/s、77000MB/s,四通道記憶體性能強悍無比,要想超過這個成績,只能在這基礎上對記憶體進行超頻了。

此外,我們還順帶測試了一下L1、L2、L3的緩存,測試成績可以用炸裂來形容,如果這測試成績沒問題,那只能把這爆炸式增長的成績歸為Infinity Fabric的功勞了。

在之前的測試中,AMD 銳龍處理器跑wPrime非常的吃力,而這次,1950X的wPrime成績突破了5秒,只需要4.894秒就完成了32MB的測試,雖然比7900X還是弱了點,可是嘛,這進步已經很大了!

哦對了,你們想看到的魯大師成績我也跑了一下,結果嘛,成績僅供參考~

跑分軟體我們跑完了,我們來看看遊戲的測試成績。

講道理,這兩顆處理器並不是專門用來跑遊戲的,可是在一些支持DX12的遊戲中非常的優秀。比如AMD 銳龍 Threadripper1950X處理器在文明6的測試中,每一個回合的AI所需時間只需要20秒,而且這還是處理器尚未跑滿的情況下、比7900X要少近1秒的時間。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處理器也是有著比7900X更短的時間。在遊戲的後期,有著更多核心的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表現還會更加出色。

在古墓麗影:崛起、奇點灰燼、GTA5這些支援DX12、對多核處理器支援較好的遊戲中,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與1920X處理器均有領先,領先幅度從2幀到9幀不等,最大領先百分比可達到11%。基於DX12、對多核心有著優化的遊戲來說,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表現的更好。

而對於品質效應:仙女座、劍網三、守望先鋒這些不支持DX12的遊戲而言,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則是普遍都有著2%到4%的落後,這個落後幅度不算大。總的來說,要是你玩最新的遊戲大作,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是非常適合你的一款處理器。

剛剛說到,這兩顆處理器並不是專門用來跑遊戲的,遊戲並不是能發揮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全部性能的領域。講道理,渲染才是多核心處理器的作用所在啊!對此我們測試了PR渲染性能,1950X憑藉著16核心32執行緒,比7900X有著12%的領先,1920X也有著8%的領先。而在PS的圖片渲染匯出專案上,1950X的領先幅度更是去到了17%。此外,在MediaCoder的4K視頻轉碼中,即使1950X的32條執行緒無法完全跑滿,不過測試成績依舊領先於7900X大約14個百分點。從這些測試專案來看,無論是視頻編輯、渲染還是視頻轉碼,或者是3D渲染與UI設計,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都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加優秀的體驗。

超頻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依舊支援超頻,那麼它的超頻性能如何呢?在我們的測試中,使用AMD Ryzen Master軟體可以很輕鬆的將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所有核心超頻到4.1GHz,並且可以穩定運行。

CINEBENCH R15的跑分測試結果。在超頻之後,兩款處理器的單核性能都去到了170cb左右,因為是全核心都超頻到4.1GHz的緣故,多核心性能更是有著爆炸式的增長。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 處理器多核心分數去到2653cb, 1950X更是去到了3431cb!

兩款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CPU-Z跑分也有著爆發式的增長,1950X的跑分甚至超過了1萬分,要知道這可是1.8版CPU-Z的跑分啊!

功耗與散熱

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包裝內包含有一個水冷的散熱支架,所以玩家如果選擇水冷作為散熱器會更加方便。同時,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面積較大,如果使用普通的風冷散熱器,可能不能完全覆蓋到整塊晶片而導致散熱水平下降。使用高端的水冷可以解決一部分的散熱接觸面積的問題。

雖然這兩顆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TDP均是高達180W,可是一般情況是無法可以達到其最高的功耗。即使是使用prime95單拷處理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拷機功耗達到275W,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處理器的拷機功耗為286W。相比7900X單拷處理器的325W功耗來講,已經好的太多。

溫度方面,測試結果讓我覺得非常吃驚。使用prime95單拷處理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溫度都沒有突破60度,只有區區57.5度!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20X處理器則是61.25度,也是非常優秀的表現。這麼低的溫度,莫不是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使用釺焊作為導熱材料有關?

評測總結

在所有測試項目完成後,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綜合性能要比7900X強9%左右。這個百分比是算上了弱勢專案的情況,如果使用者的使用環境是以多核心性能為主而不是以單核心性能為主,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的性能還能夠有著更加優秀的表現。

那能體現多核心性能的軟體有哪些?一方面是專業的渲染軟體,比如Adobe旗下的pr與ps這些對視頻進行剪輯渲染、對照片進行處理的軟體,AMD 銳龍 Threadripper 1950X處理器在這些軟體上都有較大幅度的優勢。同時在視頻轉碼方面,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也能發揮它多執行緒的優勢。對於日常工作有著這些需求的用戶來講,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是非常適合他們的處理器。同時,AMD 銳龍 Threadripper處理器有著更多的PCIe通道數,可以連接更多的加速卡讓使用者更快捷的完成任務,這也是它的一大優勢。

另一方面,雖然遊戲並不是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的主攻的點,可是基於DX12的遊戲對多核心都有一定的優化,而且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強大的性能還能讓玩家在玩遊戲的 同時處理其他的事情(如邊玩遊戲邊直播)。不過我個人覺得,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實在是暴殄天物了一點。

作為目前AMD頂級處理器,AMD 銳龍 Threadripper 處理器的性能的確可觀,在同等價格的情況下性能、特別是多核心性能有著比對手更強大的表現。它的出現不僅僅是展示了AMD自身的實力,我們作為消費者最直觀感受到的,更多是那良心的核心配置與更高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