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福建莆田的這對兄弟告訴你1+1>2的故事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郭紫陽、郭紫山這對兄弟,出師後就在一起工作了,構思、設計、雕刻……兩個人剛好性格有互補性,一靜一動。

郭紫陽,師從陳祥清,後又得六得大師的精心指點,將傳統國畫的原理巧妙地融入石雕創作之中,擅長薄意。他的作品在表現方法上與眾不同,採用中國人物畫的格調來塑造人物形象,

特別注重人物的相貌、特徵、神韻、風度的細緻雕刻和文袖的飄動感,作品線條簡潔明快,結構勻稱、傳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當在說起自己最近創作的作品《夜宴圖》時,郭紫陽更是一臉的自豪。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這就是郭紫陽雕琢在難得一見重達1762克的烏鴉皮、黃皮、白皮三層皮田黃上的作品“夜宴圖”!讓人一見傾心!由於原材料的珍貴因此作者選用了最為“惜材”和最富有“畫意”韻味的雕琢方式——薄意,依自然石型精心佈局,細緻雕琢出雲彩、山石、樹木、燈籠、茶桌各物,

雕刻層雖然淺薄,在田黃烏鴉皮和黃皮的襯托下卻畫意十足,如一卷微微浮起的水墨畫。畫中三五好友,或圍桌閑坐,或信步而行,藤蘿松下,童子奉茶,老者提筆作畫,一切都那麼舒適恬靜富有意境,讓人嚮往…似乎要寫下“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之千古妙句。

薄意,薄為刻意,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熔雕、畫於一爐,以刀代筆,由於雕刻刀法流利,刻畫細緻,作為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備受眾人欣賞和推崇。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現代,由於壽山石雕的題材與載體不斷擴大,對薄意技法的要求也在不斷發展。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雖然說薄,但是並非越薄越好,根據不同石頭的材質因勢造型,才是雕刻師們一直在探索的。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在世俗眼裡,郭紫陽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他內心的敏達、聰慧輸送到臉上時卻變成一種靦腆、木訥與寡言,而讓人漏讀了他心裡狂狷的一面。而與哥哥不同,弟弟郭紫山更擅長如何將自己表達出來。完全不同的性格,也讓他們在創作時,擦出不少的火花。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時間除了打磨技藝,還會賦予工藝師們更豐富的內容,手工藝人的幸運在於,所有的這些內容都會體現在你的器物之中,讓人看見和記住,因此每一件用心完成的獨特作品都應當被尊重,因為當我們讀懂一件藝術品的時候,我們也就瞭解創作者的性格、心境、情懷。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歲月雖然殘酷,可也終究抵不過堅毅的守護,有時候等待也是創作一件作品的成本,它們可能擁擠在同一塊石頭上,被刻在一道隱秘的紋路裡。時間的積累,讓郭紫山熟悉每一塊石頭的脾氣,紋路走向,這種用數十年積累下的經驗,是他的徒弟們難以企及的,而凡事刨根究底的他,一旦發現設計的不合理之處,也絕不將就,推倒重來。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雕刻也有雕刻的語言,薄意的諸多題材來源於景物,雕刻之物的層次一般不宜重疊過繁,交叉過密,從而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繁而不亂,簡而有致,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而好的藝術品,正在於簡練精到,惜墨如金,才能達到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郭家兄弟倆多年的藝術實踐,也始終堅持“刪繁就簡”的藝術原則。

專注于眼前,任時光流逝,心有多淨,畫面就有多美。時間是手工藝人對待手藝最隆重的方式。 在時光的痕跡上恪守每一道工序,手藝是在日復一日的磨練中不斷精進,郭家兄弟的二十年,緩慢如修行,他們以常人難以想像的耐心和意志傳承著壽山石的雕刻技法,而這傳統的技法也因為他們,有了更鮮活的未來。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郭紫陽,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優秀青年雕刻藝術家,福建省最具潛力青年雕刻藝術家,曾經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各級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2004年成立個人工作室,以薄意為主,偶有涉獵圓雕、高浮雕創作;作品風格古樸,層次鮮明,佈局疏密有致,刀法靈巧細膩,繼承傳統而不拘泥于傳統,不斷追求創新尋求突破,使作品具有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多年來深受海內外藏家和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和喜愛。

2的故事" inline="0">

郭紫山,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優秀青年雕刻藝術家。2007年榮獲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石雕藝術大師稱號。作品在國家、省、市各級工藝美術精品展中屢獲大獎。2007年創辦個人工作室《品石山房》,以薄意、高浮雕為主,將國畫之畫理融於創作中。作品構思精妙,疏密有致、刀法細膩、傳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藝術品收藏人士的青睞與讚賞。

備受眾人欣賞和推崇。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現代,由於壽山石雕的題材與載體不斷擴大,對薄意技法的要求也在不斷發展。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雖然說薄,但是並非越薄越好,根據不同石頭的材質因勢造型,才是雕刻師們一直在探索的。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在世俗眼裡,郭紫陽是不合時宜的。因為他內心的敏達、聰慧輸送到臉上時卻變成一種靦腆、木訥與寡言,而讓人漏讀了他心裡狂狷的一面。而與哥哥不同,弟弟郭紫山更擅長如何將自己表達出來。完全不同的性格,也讓他們在創作時,擦出不少的火花。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時間除了打磨技藝,還會賦予工藝師們更豐富的內容,手工藝人的幸運在於,所有的這些內容都會體現在你的器物之中,讓人看見和記住,因此每一件用心完成的獨特作品都應當被尊重,因為當我們讀懂一件藝術品的時候,我們也就瞭解創作者的性格、心境、情懷。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歲月雖然殘酷,可也終究抵不過堅毅的守護,有時候等待也是創作一件作品的成本,它們可能擁擠在同一塊石頭上,被刻在一道隱秘的紋路裡。時間的積累,讓郭紫山熟悉每一塊石頭的脾氣,紋路走向,這種用數十年積累下的經驗,是他的徒弟們難以企及的,而凡事刨根究底的他,一旦發現設計的不合理之處,也絕不將就,推倒重來。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雕刻也有雕刻的語言,薄意的諸多題材來源於景物,雕刻之物的層次一般不宜重疊過繁,交叉過密,從而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繁而不亂,簡而有致,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而好的藝術品,正在於簡練精到,惜墨如金,才能達到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郭家兄弟倆多年的藝術實踐,也始終堅持“刪繁就簡”的藝術原則。

專注于眼前,任時光流逝,心有多淨,畫面就有多美。時間是手工藝人對待手藝最隆重的方式。 在時光的痕跡上恪守每一道工序,手藝是在日復一日的磨練中不斷精進,郭家兄弟的二十年,緩慢如修行,他們以常人難以想像的耐心和意志傳承著壽山石的雕刻技法,而這傳統的技法也因為他們,有了更鮮活的未來。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2的故事" inline="0">

郭紫陽,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優秀青年雕刻藝術家,福建省最具潛力青年雕刻藝術家,曾經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各級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2004年成立個人工作室,以薄意為主,偶有涉獵圓雕、高浮雕創作;作品風格古樸,層次鮮明,佈局疏密有致,刀法靈巧細膩,繼承傳統而不拘泥于傳統,不斷追求創新尋求突破,使作品具有獨特的個人藝術風格,多年來深受海內外藏家和業內人士的一致好評和喜愛。

2的故事" inline="0">

郭紫山,浙江省玉石雕刻大師、福建省優秀青年雕刻藝術家。2007年榮獲中國收藏家最喜愛的石雕藝術大師稱號。作品在國家、省、市各級工藝美術精品展中屢獲大獎。2007年創辦個人工作室《品石山房》,以薄意、高浮雕為主,將國畫之畫理融於創作中。作品構思精妙,疏密有致、刀法細膩、傳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藝術品收藏人士的青睞與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