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分散式光伏迎來爆發期

分散式光伏將在下半年進入爆發期。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發佈了最新分散式太陽能產品和傳統屋面瓦的升級產品——漢瓦,

意欲搶佔萬億建材市場。地面電站市場趨向飽和,分散式將成為光伏市場的重要推手,未來四年,我國地面電站裝機的容量將會維持在8-10GW的水準,分散式每年都將會有10GW以上的新增量。

集中爆發

經歷過“6˙30”搶裝潮後,分散式光伏集中爆發。記者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網站獲悉,2017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2440萬千瓦,

同比增長9%;其中,光伏電站1729萬千瓦,同比減少16%;分散式光伏711萬千瓦,同比增長2.9倍。分散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繼續提速,主要集中于浙江、山東、安徽三省,新增裝機均超過100萬千瓦,同比增長均在兩倍以上,三省分散式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的54.2%。

今年以來,我國分散式光伏產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反觀集中式電站,上半年,受到“6˙30”搶裝潮的影響,集中式電站發展迅速。

資料顯示,2017年一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7.21GW,集中式電站新增4.78GW,同比下降23%;分散式新增裝機2.43GW,同比增長151%。集中式電站開發增速已經開始有所放緩,分散式電站開發開始加快。

業內人士分析,由於棄光問題沒有明顯改善,今後一段時間,我國集中式電站的增量將會相對緩慢,而且隨著領跑者效應凸顯,即使是普通地面電站,對元件、逆變器等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因此,

分散式光伏作為緩解這一局面的突破點已經迎來了發展高峰。

企業發力

面對向好的發展勢頭,不少光伏企業開始發力分散式光伏。日前,漢能發佈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瓦。東方日升總裁王洪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分散式光伏專案近段時間越來越受到重視,跟它的電站規模以及選址要求密不可分。東方日升前不久也專門成立了相關的分散式部門、分公司、子公司等加大力度在攬收分散式專案,

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的產品以及服務。

除漢能鎖定建材市場外,東方日升則將目光轉向了農業。東方日升市場部副總監莊英宏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分散式光伏已經處於爆發階段,2016年分散式光伏裝機新增容量4.24GW,比2015年增長200%。2017年一季度分散式新增2.43GW,同比增長151%。2016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分散式光伏市場,2017年市場將呈現爆發態勢。

蘇美達能源市場總監袁全表示,從大的趨勢來說,“6˙30”之後地面電站的開發將會逐步放緩,但是今年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這些也進一步反映到了元件環節,從元件端來說,由於“6˙30”遞延的未並網電站容量大概在1-2GW,這就造成了今年的“6˙30”需求實質上遞延到了7月。

面臨洗牌

在分散式層面,一般來說分為工商業和戶用屋頂,工商業屋頂面積大,屋頂平坦,用電量大,用電價格高,故而裝機容量大,發電量也大。它是繼地面集中電站之後,被很多光伏企業追逐的目標。戶用屋頂產權明晰,裝機量小,農村市場很具潛力。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表示,分散式符合太陽能分散式的特點,將太陽能及時轉換成電能並輸送給用戶,無論是工商業分散式還是戶用分散式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廠房屋頂安裝分散式系統,對於企業來說,不僅能夠降低用電成本,獲得政策性補貼,光伏系統還可以起隔熱保溫的作用,減少了企業用電量,企業在收穫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獲得了社會效益。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分散式光伏系統更像是一筆長期的理財產品。

儘管分散式光伏發展如火如荼,但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洗牌等問題。分散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暴漲不僅意味著行業景氣度上升,也意味著可發展空間正在減少。事實上,分散式電站對屋頂荷載、構造、電力配套設施等很多項目都有嚴格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搶佔市場,優質資源在“搶屋頂”大戰中逐漸縮減。為此業內人士認為,分散式光伏市場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呂芳認為,洗牌不可避免,且將一直存在。分散式光伏終究要進入C端市場(消費者市場),在應用形式和市場規模都發生了質和量的變化的當下,企業需要預見到,競爭只會越來越殘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分散式光伏發展有目共睹,但也受到多個條件的制約。城市建築比較密集,且屋頂面積較少,個人想要發展分散式光伏不理想。農村發展分散式光伏的屋頂面積比較大,但存在著資金的問題,由於建設分散式光伏前期投入較大,且回本時間較長,許多農民家庭並不能拿出安裝費用,也就使得農村分散式光伏發展並不會順暢。(《北京商報》孫麒翔、王子揚)

故而裝機容量大,發電量也大。它是繼地面集中電站之後,被很多光伏企業追逐的目標。戶用屋頂產權明晰,裝機量小,農村市場很具潛力。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表示,分散式符合太陽能分散式的特點,將太陽能及時轉換成電能並輸送給用戶,無論是工商業分散式還是戶用分散式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廠房屋頂安裝分散式系統,對於企業來說,不僅能夠降低用電成本,獲得政策性補貼,光伏系統還可以起隔熱保溫的作用,減少了企業用電量,企業在收穫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獲得了社會效益。對於個人使用者來說,分散式光伏系統更像是一筆長期的理財產品。

儘管分散式光伏發展如火如荼,但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洗牌等問題。分散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暴漲不僅意味著行業景氣度上升,也意味著可發展空間正在減少。事實上,分散式電站對屋頂荷載、構造、電力配套設施等很多項目都有嚴格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搶佔市場,優質資源在“搶屋頂”大戰中逐漸縮減。為此業內人士認為,分散式光伏市場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秘書長呂芳認為,洗牌不可避免,且將一直存在。分散式光伏終究要進入C端市場(消費者市場),在應用形式和市場規模都發生了質和量的變化的當下,企業需要預見到,競爭只會越來越殘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分散式光伏發展有目共睹,但也受到多個條件的制約。城市建築比較密集,且屋頂面積較少,個人想要發展分散式光伏不理想。農村發展分散式光伏的屋頂面積比較大,但存在著資金的問題,由於建設分散式光伏前期投入較大,且回本時間較長,許多農民家庭並不能拿出安裝費用,也就使得農村分散式光伏發展並不會順暢。(《北京商報》孫麒翔、王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