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鈕文新:上市公司別往槍口上撞

一根跌停陰線之後停牌,三個月過去了,爾康製藥修改業績預期,

預期下限調減幅度達25%,上限調減幅度達13%。8月9日晚公司發佈公告:1、公司已經受到中國證監會立案稽查;2、公司股票可能實施被暫停上市;3、公司要申請繼續停牌。為什麼面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很顯然,公司很有可能存在較為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因為這是證券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監管最為核心、非管不可的問題。

當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看不到真實的核查結果,

我們需要等候,但公司修正上半年業績預告,而盈利同比大幅下滑這恐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7月31日,我在評論《股市還敢造假?》當中專門提到,“中報變臉”——“實際業績遠低於此前預期”又開始頻頻出現,但這不一定是壞事。我認為,如果這只是簡單延續惡習——上市公司不老實,利用“發佈預期”拉高股價,莊家出貨,然後套住散戶——那恐怕是在“作死”了,因為劉士餘可能會讓它傾家蕩產。

我們實際已經看到了大量事實,許多股價操作者已經傾家蕩產。所以我看,對上市公司靠造假忽悠投資者的嚴厲處罰也快來了,也快出現被劉士餘罰得傾家蕩產者了。爾康製藥會不會就是那個反面典型的“倒楣蛋”?當然還要等最終結果,但我希望所有上市公司認清形勢:劉士餘來了,那個可以大肆矇騙投資者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你們別往槍口上撞。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認為,今年“中報期”很可能成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中國上市公司徹底“治汙、清汙”、還股市潔淨、真實的重要時間視窗。證監會對“變臉公司”的檢查剛剛開始,“倒楣蛋”也許不止一個。

還是那句話:讓我們耐心地等一等,在股市“大淨化”的過程中難免會經歷一些陣痛,

但那會大幅增加中國股票市場的確定性,減少股票市場非系統性風險。我們假設,如果財務造假被徹底剷除,那展示給我們的必將是一個真實的股市。當然會有一些股票暴跌,當然會有一些公司被踢出市場,但那不是“明天會更好”嗎?

還是那句話:我們應當真心歡迎壞東西充分暴露它的壞,當我們看清壞東西我們也就可以輕鬆地躲開它,熱切期待劉士余領導的證監會能夠給投資者一個實實在在的、通透潔淨的中國股市。

還是那句話: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但只要我們看到對方向的堅持,每一天、每個月、每一年都在進步,不斷地看到那些造假者、操作者傾家蕩產,而且對市場起到了有效的震懾作用,那投資者自然會對中國股市充滿信心,至少信心會大幅提升。

我認為,在當前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政府都在以超乎尋常的手段爭奪股權資本、製造業資本的時期,中國證監會大力清掃中國股市意義極其重大,因為中國必須加入這場競爭,而且至少不能輸。試想:一個監管鬆懈,假貨充斥的股票市場,優質的境外股權投資願意、可能進入嗎?污染的水塘招不來好鳥,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也是中國逐步開放資本市場的重要前提。我堅信,如果中國股市在造假和操縱橫行的情況下開放,那引來的一定不是好鳥,而是極其劣質的、比我們更會造假、更會操縱的資本,真有那樣一天,中國的投資者恐怕就不是“被割的韭菜”了,而必定是“被連根刨起的韭菜”。

矛盾的心情是存在的,因為我們儘管痛恨造假者,但同時也不願意看到那麼多的造假者,甚至連自己投資的上市公司都成為造假者而被稽查,但目前我們需要容忍,因為我們希望股市治理越徹底越好。其實,最近股市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比如,被歷史驗證過、造假概率極低的藍籌股受到市場追捧;再比如,投資者更願意跟隨“重要機構投資機構”的腳步,並借此避開踩雷的風險。

我認為,市場應當更多地讚美這樣的投資理念,同時“重要投資者機構”也應當借此之機有意識引導資本流向,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贏得更多的股權資本支撐。

我認為,在當前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政府都在以超乎尋常的手段爭奪股權資本、製造業資本的時期,中國證監會大力清掃中國股市意義極其重大,因為中國必須加入這場競爭,而且至少不能輸。試想:一個監管鬆懈,假貨充斥的股票市場,優質的境外股權投資願意、可能進入嗎?污染的水塘招不來好鳥,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也是中國逐步開放資本市場的重要前提。我堅信,如果中國股市在造假和操縱橫行的情況下開放,那引來的一定不是好鳥,而是極其劣質的、比我們更會造假、更會操縱的資本,真有那樣一天,中國的投資者恐怕就不是“被割的韭菜”了,而必定是“被連根刨起的韭菜”。

矛盾的心情是存在的,因為我們儘管痛恨造假者,但同時也不願意看到那麼多的造假者,甚至連自己投資的上市公司都成為造假者而被稽查,但目前我們需要容忍,因為我們希望股市治理越徹底越好。其實,最近股市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比如,被歷史驗證過、造假概率極低的藍籌股受到市場追捧;再比如,投資者更願意跟隨“重要機構投資機構”的腳步,並借此避開踩雷的風險。

我認為,市場應當更多地讚美這樣的投資理念,同時“重要投資者機構”也應當借此之機有意識引導資本流向,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贏得更多的股權資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