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鎖定鳳凰衛視中文台|明天12:00《文化大觀園》首播南社古村

王魯湘走讀茶山南社 解讀嶺南傳統文化

王魯湘解讀紅石文化

鳳凰衛視大型地域文化類節目《文化大觀園》南社古村落專題將於8月12日(週六)面向全球首播。本期節目將由著名文化學者、節目主持人王魯湘帶觀眾走讀南社,挖掘南社古村的建築特色、歷史人文以及南社歷史文化名人與美食的淵源,解讀東莞的嶺南文化。

李翠薇陪同王魯湘走讀南社

王魯湘還通過參與一道特色菜——“將軍飯”的製作過程,揭開了清朝建威將軍謝遇奇作為南社名人的軼事。王魯湘還與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董紅、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等進行了面對面的對話採訪,深談南社從往至今的歷史人文,探討古村落今後發展之路。

王魯湘解讀南社將軍飯

首播:8月12日(週六)12:00-12:30

重播:8月13日(周日)04:30-05:00、8月14日(週一)14:00-14:25

播出平臺:鳳凰衛視中文台

對話——文化學者王魯湘

茶山新聞採訪王魯湘

王魯湘,1956年生於湖南,1978年進湘潭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留校,1984年進北京大學研修中國美術史,並獲哲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歷任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世紀大講堂》主持人,《文化大觀園》總策劃、主持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北京鳳凰嶺書院院長。

王魯湘解讀南社古建築

《茶園》:您初次來南社,您對南社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呢?

王魯湘:南社作為嶺南地區的一個明清古村落,處在珠三角經濟社會的核心發展區,這個地區近二三十年的社會發展變化非常的大,社會進步也非常的快,這樣一個明清古村落的保護,那麼在別的社會發展那麼快,經濟發展那麼快的地方往往就是蕩然無存了,但是南社這裡保存得非常的好。

它的核心區域相對來說都非常完整,它的主要建築都保持了原樣原貌,而且整個村落的風水格局,包括它的這種村落的意境都還在,我們進來之後都能感受到它,我覺得這就非常的不容易。

王魯湘解讀南社村落風水

《茶園》:經過您的採訪和深入瞭解,您對南社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

王魯湘:非常深刻的一點就是村子本身的這種封閉性的合掌型的村落佈局。這個村是我走過那麼多古村落所沒有見過重樣的村,這個村落進來以後,就順延著四個大水塘,兩邊的建築物把它合掌包圍起來,然後形成了兩條主要的街道,街道兩邊的臨街臨水的建築都是公共建築,也就是都是宗祠建築,然後所有的民居都是在宗祠的背後,沿著兩個山坡然後梯次而上,形成了一個完全合抱的、防禦性非常強、內部的凝聚力很強的這樣一個村舍佈局,這一個是給我印象很深刻的。

王魯湘走讀南社古巷

《茶園》:您認為南社的發展存在怎樣的問題,您能給南社提提建議和意見嗎?

王魯湘:我覺得南社存在的問題跟我們中國包括世界上這些古鎮古村存在的問題都是一模一樣的,就是一個保護和發展的問題。一方面,作為它的物質形態的所有的建築街區裡頭的各種肌理,包括裡頭的各種各樣的建築細節,甚至包括它的材料,都要原汁原味兒,要原生態。但是另一方面,社會不同了,時代進步了,村裡的村民有嚮往更幸福的生活的權利和自由,這些房子從業態、物業來說,是屬於這些村民自己的,他們有自主權。但是,我們要跟他們做工作,告訴他們文化比起個人的利益更重要,而且保護好文化的根基對於家、家族、對整個村舍長遠的發展是更加有益的。這不是一個賠本的買賣,那麼就需要調節一下長期利益和目前的短期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政府也好,專家也好,企業家也好,都在想很多的辦法來調和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矛盾,既保護,又活化利用古村落。

王魯湘聚焦詠怡樓殘垣

《茶園》:南社當前是怎樣實現多方共贏,您對南社有著怎樣的期望?

王魯湘:首先政府對於南社的活化開發利用滿意,南社作為兩個國寶級別的單位,它的活化利用能夠減輕政府的財政資金投入;專家對於南社的活化是滿意的,活化項目沒有破壞村落整體的風貌和意境;村民是滿意的,村落的活化利用增加了村民收入,讓村民實實在在地獲得實惠;遊客也是滿意的,因為活化利用深化了古村落的內涵,使旅遊從走馬觀花觀光性的旅遊變成了一種可以吃住玩一體化的體驗式旅遊。這種深度旅遊,對於我們記住鄉愁,是更深刻的體驗。也祝願一百年、兩百年後我們來到南社,還能看到南社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遺產。

王魯湘解讀民國建築

《茶園》:本期節目將如何深入介紹南社明清古村落呢?

王魯湘:我們的節目內容很廣泛,我將會帶大家深入到南社的村舍佈局、村裡的建築、建築的細節、村裡的人物故事、南社的民風民俗等。片子將在8月12日(週六)12:00-12:30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文化大觀園》播出,請大家一定要看。

文化大觀園

對話——廣州大學湯國華

王魯湘對話湯國華

湯國華,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建築物理實驗室主任,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建築學博士,嶺南建築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長期從事嶺南建築物理環境和嶺南歷史建築保護的研究和設計,主持完成多項大型廳堂的聲學工程和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如赤崗塔、聖心大教堂、沙面紅樓、留耕堂、城隍廟等。

王魯湘探尋南社史跡

《茶園》:您怎樣評價當前南社的保護和發展工作?

湯國華:南社就目前來說,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問題在於怎樣將其活化,特別是我們的傳統風貌建築。因為這些建築都會逐年地破敗,我們需要儘快把這些建築搶救回來。而在活化建築上南社遇到了大部分古建築搶救方面的困難,例如在資金問題上怎樣來籌集,維修過後怎樣合理利用,如果維修過後不使用,建築會繼續破敗倒塌。當下南社的做法是對古建築進行民俗改造活化,民宿活化在村裡是有基礎的,村民的意見較為同意。

王魯湘關注古建築保護

《茶園》:您對南社下一步的發展有怎樣的建議呢?

湯國華:在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就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遊客來到南社之後,能不能留住客人。除了古建築的遊覽參觀外,建議發展生態旅遊。村裡合理地發展水田、農作物,讓遊客看到牛、豬、雞,讓來自城市的遊客親眼可見、親身體驗。同時也希望南社能將農村的風貌恢復起來。

王魯湘與謝柱成、謝進球在南社人家合影

王魯湘先生為南社題字

您對南社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

王魯湘:非常深刻的一點就是村子本身的這種封閉性的合掌型的村落佈局。這個村是我走過那麼多古村落所沒有見過重樣的村,這個村落進來以後,就順延著四個大水塘,兩邊的建築物把它合掌包圍起來,然後形成了兩條主要的街道,街道兩邊的臨街臨水的建築都是公共建築,也就是都是宗祠建築,然後所有的民居都是在宗祠的背後,沿著兩個山坡然後梯次而上,形成了一個完全合抱的、防禦性非常強、內部的凝聚力很強的這樣一個村舍佈局,這一個是給我印象很深刻的。

王魯湘走讀南社古巷

《茶園》:您認為南社的發展存在怎樣的問題,您能給南社提提建議和意見嗎?

王魯湘:我覺得南社存在的問題跟我們中國包括世界上這些古鎮古村存在的問題都是一模一樣的,就是一個保護和發展的問題。一方面,作為它的物質形態的所有的建築街區裡頭的各種肌理,包括裡頭的各種各樣的建築細節,甚至包括它的材料,都要原汁原味兒,要原生態。但是另一方面,社會不同了,時代進步了,村裡的村民有嚮往更幸福的生活的權利和自由,這些房子從業態、物業來說,是屬於這些村民自己的,他們有自主權。但是,我們要跟他們做工作,告訴他們文化比起個人的利益更重要,而且保護好文化的根基對於家、家族、對整個村舍長遠的發展是更加有益的。這不是一個賠本的買賣,那麼就需要調節一下長期利益和目前的短期利益之間的這種矛盾。政府也好,專家也好,企業家也好,都在想很多的辦法來調和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矛盾,既保護,又活化利用古村落。

王魯湘聚焦詠怡樓殘垣

《茶園》:南社當前是怎樣實現多方共贏,您對南社有著怎樣的期望?

王魯湘:首先政府對於南社的活化開發利用滿意,南社作為兩個國寶級別的單位,它的活化利用能夠減輕政府的財政資金投入;專家對於南社的活化是滿意的,活化項目沒有破壞村落整體的風貌和意境;村民是滿意的,村落的活化利用增加了村民收入,讓村民實實在在地獲得實惠;遊客也是滿意的,因為活化利用深化了古村落的內涵,使旅遊從走馬觀花觀光性的旅遊變成了一種可以吃住玩一體化的體驗式旅遊。這種深度旅遊,對於我們記住鄉愁,是更深刻的體驗。也祝願一百年、兩百年後我們來到南社,還能看到南社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遺產。

王魯湘解讀民國建築

《茶園》:本期節目將如何深入介紹南社明清古村落呢?

王魯湘:我們的節目內容很廣泛,我將會帶大家深入到南社的村舍佈局、村裡的建築、建築的細節、村裡的人物故事、南社的民風民俗等。片子將在8月12日(週六)12:00-12:30在鳳凰衛視中文台《文化大觀園》播出,請大家一定要看。

文化大觀園

對話——廣州大學湯國華

王魯湘對話湯國華

湯國華,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建築物理實驗室主任,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建築學博士,嶺南建築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長期從事嶺南建築物理環境和嶺南歷史建築保護的研究和設計,主持完成多項大型廳堂的聲學工程和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如赤崗塔、聖心大教堂、沙面紅樓、留耕堂、城隍廟等。

王魯湘探尋南社史跡

《茶園》:您怎樣評價當前南社的保護和發展工作?

湯國華:南社就目前來說,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問題在於怎樣將其活化,特別是我們的傳統風貌建築。因為這些建築都會逐年地破敗,我們需要儘快把這些建築搶救回來。而在活化建築上南社遇到了大部分古建築搶救方面的困難,例如在資金問題上怎樣來籌集,維修過後怎樣合理利用,如果維修過後不使用,建築會繼續破敗倒塌。當下南社的做法是對古建築進行民俗改造活化,民宿活化在村裡是有基礎的,村民的意見較為同意。

王魯湘關注古建築保護

《茶園》:您對南社下一步的發展有怎樣的建議呢?

湯國華:在進一步發展的時候就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遊客來到南社之後,能不能留住客人。除了古建築的遊覽參觀外,建議發展生態旅遊。村裡合理地發展水田、農作物,讓遊客看到牛、豬、雞,讓來自城市的遊客親眼可見、親身體驗。同時也希望南社能將農村的風貌恢復起來。

王魯湘與謝柱成、謝進球在南社人家合影

王魯湘先生為南社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