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視野看渝北」重慶晨報: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渝北正加緊構建“創新生態圈”

【重慶晨報】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在重慶大地上 厲害了!機器人能閱卷還可給作文打分 渝北正加緊構建“創新生態圈”,仙桃資料穀瞄準全球熱點研發出了很多“黑科技”

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突破。

希望科技型企業及時跟蹤世界前沿動態,加強技術研發與合作,不斷攻克高精尖難題,形成能隨時掌握主動權的技術優勢,並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效益優勢,

多為行業爭光、為國家爭光。

——習近平2016年1月在重慶調研時強調

你好蛋蛋,我有點無聊,給我唱首歌吧。

好呀!你想聽什麼歌?

我不想聽歌了,我想看重慶衛視。

好,你等一下……

7月27日上午,在渝北區仙桃資料穀,眾人爭相跟一個名叫“阿爾法蛋”的陪護機器人擺龍門陣。這個機器人,2000多元就可在淘寶店買到。

如果說“蛋蛋”只是有趣,好玩,那機器人“曉譯”改變的可不止這些。

不會外語,同樣走遍世界,聆聽全球聲音,這就是“曉譯”的特殊功能。它是科大訊飛自主研發的,能進行即時翻譯,類似“同聲傳譯”。

創新之力,正在仙桃資料穀以幾何量級遞增。一款名為“曉曼”的智慧型機器人,身姿婀娜,說話溫柔,在醫院、銀行、社區等為大家提供導引服務。

蛋蛋、曉譯、曉曼,是仙桃資料穀新近上市的人工智慧產品代表。這一切,都源于渝北區正加緊構建“創新生態圈”,

以創新之力,及時跟蹤世界前沿科技動態,形成能掌握主動權的技術優勢,並轉化為產品優勢、效益優勢。

7月27日,重慶晨報記者在渝北區的採訪中發現,眾多人工智慧新產品,或正在加緊研發,或將投產上市。

輸入法,很准!

說一句重慶話,字幕顯示一字不差

科大訊飛新近研發成功的一款閱卷機器人正在渝北區試用。不光是選擇題,像應用題、作文等主觀題,機器人一樣能閱卷評分。

一旦試用成功,將在全市乃至全國推廣。依託大資料庫閱卷的機器人,將減輕老師壓力,提升試卷閱評公平性。

“大家好,歡迎來到重慶科大訊飛,今天天氣比較熱,請大家注意身體。”解說員唐利君的話剛落音,公司展示廳的螢幕上很快就出現了一行字。有趣的是,唐利君用重慶話複述一遍,字幕顯示仍一字不差。這是科大訊飛自主研發的訊飛輸入法,除了識別各地方言,

還支持線上中譯英、英譯中、中譯日、中譯韓等。

在“寶馬全球中文語音技術測試”中,科大訊飛的靈犀語音助手全面領先競爭對手,特別是中文識別率更高。競爭對手中,就包括蘋果siri的供應商Nuance。

人工智慧的發展,最終要進行轉化,融入我們的生活。

在渝北區,“智慧庭審”可以説明記錄庭審筆錄,比人工記錄更加完整、快速,識別率更快,讓庭審時間縮短20%-30%。最近,重慶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江北區人民法院等已啟用。

“我們讓機器不僅‘能聽會說’,還要‘能理解會思考’。”重慶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通過“智慧醫療”建立大資料專家庫,通過技術手段輔助基層醫生診療,提升基層診療水準,解決居民“看病難”。

無土種植,好酷!

沒有陽光土壤,蔬果多肉都長得好

還記得熱劇《歡樂頌2》裡,安迪家裡無土種植的蔬菜嗎?“種菜神器”已從螢幕來到我們身邊。

在渝北區仙桃資料谷的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副院長袁理帶記者來到一個培植房,這裡雖沒有陽光、土壤,但是一排排蔬菜卻長得非常好。這是由專家團隊開發設計的小青成長體驗箱,是一種綠色“智慧種植”系統,基於先進的光照技術和無土水培技術,遠離蟲害、土壤重金屬污染,讓種植變得乾淨、衛生。可種蔬菜、多肉植物、花卉、香草植物甚至瓜果。

袁理現摘了幾株生菜,製作成蔬菜沙拉,新鮮而美味。

除了面向“家庭”,更大的目標在於都市資訊農業。

最近,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與農業科研單位合作,研發用於蔬菜大棚所需的光照、傳感、控制等光電設備和系統,融合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建起“智慧農業雲平臺”,助推都市資訊農業發展。

在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的露臺上,有一個特殊的路燈,它不僅有常規的照明功能,還有大資料獲取功能,燈杆也能當作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與之相連的室內大螢幕,顯示著溫度、風速、噪音、氣壓等即時資料,還能監測PM2.5、濕度、雨量、風向等。

“這種智慧燈杆,是智慧城市的研發專案,將在仙桃資料穀率先試用。”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的吳永昌介紹。

人工智慧為“內核” 建設大資料應用產業

仙桃,以前是渝北區普通的一個村。如今,正跟隨科技創新之力,成為知名的人工智慧研發製造基地,立足改變未來生活。

重慶仙桃資料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小平介紹,仙桃資料谷以智慧硬體為硬體,人工智慧為內核,以下一代通訊技術為支撐,佈局“3+8+N”產業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資料產業園區。

60多歲的金重勳博士,剛從臺灣來到重慶,擔任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兼技術官。金重勳很有感觸:“重慶是充滿活力的城市,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方面積極而未來可期。”

渝北區提出了“基本建成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奮鬥目標,明確了“創新生態圈、智慧製造基地、國際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

渝北區科委主任王文武說,在“創新生態圈”內,“獨立創新”轉變為“協同創新”,突破資源和能力限制,降低了風險、提高了績效。

“我們突出臨空產業特色,發展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終端機、機器人、虛擬實境、人工智慧、3D列印、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無人技術十大前沿科技產業。”渝北區發改委副主任何毅說起創新產業發展,如數家珍。

要創新,還要有激勵政策。渝北區經信委副主任萬東良說,目前,正對企業機器人生產及應用進行扶持,預計扶持金1000余萬元。

【重慶晚報】貫徹黨代會精神 以新業績新氣象迎接十九大 膠囊機器人、3D列印、智慧感應停車……重慶創新經濟走廊有哪些高科技

8月7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辦的2017年全媒體採編技能提升實戰培訓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坐在電腦面前,熟練通過電腦終端,講解如何遠端操控機器手模擬手術時的場景。

“一般的胸腹腔外科手術,通常至少需要在人體上留下一個13釐米左右的創口,但是智慧胸腹腔手術機器人,只需要在人體打3個6~8毫米的小孔,就可以通過機器手進行手術操作。”金山科技工作人員李女士說,因為微創手術的突出特點是創傷小、恢復快,通常對手術難度要求非常高,需要進行高細精密作業,因此微創手術機器人也被業界公認為世界醫療器械領域的最高代表。

“胸腹腔機器人的操作原理,主要是由醫生通過終端設備,操縱機器手對患者進行手術,可以讓醫生不用直接接觸患者,並且精密度非常高,心臟、肝臟、腎臟等胸腹部內臟手術都適用。”李女士介紹,“在醫生操作熟練的情況下,它的精細程度,可以讓醫生實現30秒內,遠端完整地剝開一粒葡萄而不傷及果肉。”

目前,金山科技自主研發的智慧胸腹腔手術機器人已經進入註冊認證階段,預計明年投入市場。同期投入市場的,還有用於腸胃鏡檢查的膠囊機器人。此前投入市場銷售的僅有美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而這兩台重慶造高科技,很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二批投入市場的醫療智慧手術機器人。

3D列印:快速替換汽車零部件

位於重慶創意產業園的夢啟科技展廳裡,重慶晚報記者看到很多成型的列印產品,包括汽車發動機模型、汽車空調系統、異形燈具、醫療器械、人像人偶、建築模型以及工藝裝飾品等。小的物件都是一次列印成型,大的物件則需要後期拼接,每個樣品看起來都纖毫畢現非常逼真。工作人員介紹:“一個15釐米的人像用傳統方式製作雕塑樣品,需要兩天,成本費用在1000元以上。但3D列印只需要2個小時,成本僅300元。”

3D列印的存在,可不是單純為了好玩。隨著原材料的改進,如果你的汽車零部件壞了,可以通過3D列印快速製作替換零部件;如果你是糖尿病足,可以買一雙3D列印的鞋墊緩解疼痛。

感應停車:下載一個APP就享便利

在渝北區感知科技眾創空間8樓的智慧路邊停車技術運營後臺看到,一塊大螢幕中顯示出渝北各路段的停車情況:路邊停車場的空車位元資料、各車輛的停車時長,以及手機移動端的收費情況。

據瞭解,渝北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科技企業採取特許經營的模式,對路邊停車進行了智慧化改造及運營維護,目前全區範圍內的路邊停車場已實現智慧停車管理。“渝北區智慧路邊停車專案採用最新的傳感技術、先進的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市民只需通過手機下載翼停APP,就可享受到智能停車的便利。”重慶路泊通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重慶日報】內暢外聯進行時 一鍵輕鬆找車位 渝北區路邊停車實現智慧化

路邊停車,只需在手機螢幕上輕輕一點,系統就能根據車輛位置自動規劃,引導你到空余車位;車輛離開,不用協管員上前收費,系統可自動計算停車時長和價格,通過手機錢包就能支付停車費用。8月9日,記者在渝北區瞭解到,該區路邊停車場已實現智慧化管理,市民無論是找車位還是支付停車費都更加便捷。

在位於重慶感知科技孵化園的智慧路邊停車技術運營後臺,記者看到,一塊大螢幕顯示出渝北區各個路段的停車情況。通過後臺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個路邊停車場的空車位元資料,還能監控到各個車輛的停車時長和收費情況。

據悉,負責設計運營這套系統的是路泊通科技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孟祥成介紹,智慧路邊停車系統採用最新的傳感技術、先進的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在每個占道停車位的地面,都有一個智慧感應器,當車子進入和離開車位時,可自動感知,精准計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停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緩解停車難,去年上半年,渝北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高科技企業路泊通科技公司,採取特許經營的模式,對路邊停車進行了智慧化改造。

“改造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現場智慧化管理,如協管員電子簽到、電子支付等,對占道停車收費實現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一個是針對車主的智慧停車,市民通過智慧門戶網站或者配套的手機app可隨時查詢周邊車位元即時情況,哪裡還有空餘停車位、停車收費標準一目了然,還可以一鍵導航到想要停車的車位,停車更加便利。”孟祥成介紹,目前,渝北全區3899個路邊收費停車位都實現了智慧化管理。

據瞭解,下一步渝北區還要將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延伸至商業停車場、社區停車和立體停車,形成城市全面車位元即時感知網路,建立起智慧交通資訊大資料平臺,實現車位元資訊互聯,增加智慧化出行體驗,提升智慧城市水準。

【重慶日報】渝北:把未成年人培養成“文明使者”

今年3月初,渝北區“德耀巴渝·志願渝北——2017年‘學雷鋒’主題活動”啟動。

當天,渝北兩江小學“文明小幫手”志願服務隊走進仁睦敬老院、環湖雅居社區等地,慰問老人,進行文明勸導、義務勞動等志願服務活動,發揮“文明使者”的作用。

圍繞文化自信 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質很重要。”渝北區文明辦負責人說,因而,渝北區圍繞文化自信,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

近年來,渝北區在未成年人中持續進行中國夢主題教育,並把這一主題教育落腳在具體的活動中。

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渝北以“網上祭先烈·線下頌英雄”為主題,組織各中小學校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開展“追思先輩·做好少年”活動;組織5萬餘名青少年志願服務隊員在清明期間進行文明祭祀勸導等。

從小養成美德,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礎。因而,渝北區持續開展“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通過在網上致敬寄語、演講賽、文藝表演、傳統文化學習實踐、助殘敬老志願服務等活動,讓未成年人從小養成好的美德。僅在去年,全區就有1名少年獲得全國“美德少年”榮譽,4名少年獲得“重慶市美德少年”榮譽,5名少年獲得“重慶市美德少年”提名獎。

與此同時,渝北還結合“七一”黨的生日、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在青少年中開展“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創作童謠80餘首,在全區少年兒童中開展童謠傳唱活動,並精選出6場在中國文明網集中展示等。

以“方圓計畫”為主題 培養良好習慣

鄒·孟軻《孟子·離婁上》中有“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渝北以“方圓計畫”為主題,讓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習慣。

渝北“方圓計畫”主題教育活動中的“方”,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規範教育和自律教育中,給未成年人畫出“警戒線”,幫助未成年人走好“人生路”; “圓”,就是將人文情懷融入文化體驗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培育內涵深厚、眼界開闊、思想豁達、靈魂飽滿的美德少年。

渝北的這一教育活動,由區文明辦牽頭,區教委、共青團、婦聯、文化委等各部門合作,從各方面對未成年人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思想文化內涵的提升。

“方圓計畫”從多方面培養起未成年人的良好習慣。如在這一活動中的擔當培養,就是培養孩子的擔當精神。通過開展“六小‘鄰’童”志願服務活動,組建“文明小幫手”志願服務隊伍。通過培養“愛心小使者”、“明星小樓長”、“文明小導遊”、“環保小衛士”、“社區小督查員”、“交通小勸導員”六類小志願者,每月開展一次志願服務活動,並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號召孩子從身邊人、鄰里事、社區內做起,在志願服務活動中養成擔當精神。

在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習慣中,渝北還注重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善心。如在今年的“紅櫻桃”行動中,渝北區就組織了200個城市志願者家庭與渝北區的困境兒童、留守女童共同組建“義種家庭”,種下1500棵櫻桃樹苗;50名渝北“方圓文明小幫手”與興隆中心小學的留守兒童結對,在愛心林一起種下花苗。

近幾年中,渝北區已組織了百支專業化志願隊伍,為困境兒童和留守女童種下5000棵櫻桃樹、舉辦1000余場心理諮詢活動、捐贈10萬冊書籍、編織3萬套愛心織物,以公益的力量溫暖山區女童,使“紅櫻桃”行動在渝北常態化開展。

把孩子培養成“文明使者”

作為全國文明城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渝北注重引導,培養孩子成為“文明使者”。

利用“九童圓夢”系列活動,培養未成年人的文明行為。在“九童圓夢·猴年春節行動”中,渝北就組織開展了煙花換燈籠、給環衛工人送年夜飯等活動。並且有10萬名中小學生上傳感恩微信、照片、手抄報、微視頻等作品30余萬件。

在“九童圓夢·尋找最美家書”活動中,渝北結合“好家風好家訓”活動,舉辦“揚家風·傳家訓”文藝匯演,區內12所學校的7000名學生將情感融入7000封家書中傳遞親情。

在統景風景區,正在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伴我行——渝北區暑期文明旅遊親子公益活動”主題實踐活動。在這一活動中,通過“童語發聲”、“柔性提醒”、“心手相牽”3種創新做法,引導遊客文明出行。參與這一活動的未成年人也養成了良好的文明行為,並成為“文明使者”。

通過在校園中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培養“文明使者”,渝北區文明辦聯合區教委,制訂了全區中小學文明校園創建總體規劃、時間表和線路圖,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

同時,在各學校廣泛開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班級”創建活動。在創建中,以貼近師生、人人參與為原則,定期舉辦校園文化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運動會、經典誦讀等活動,並實施“淨化、綠化、美化”校園行動,創建校園主題景觀、文化長廊、教室文化、走廊文化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

“我們讓機器不僅‘能聽會說’,還要‘能理解會思考’。”重慶科大訊飛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將通過“智慧醫療”建立大資料專家庫,通過技術手段輔助基層醫生診療,提升基層診療水準,解決居民“看病難”。

無土種植,好酷!

沒有陽光土壤,蔬果多肉都長得好

還記得熱劇《歡樂頌2》裡,安迪家裡無土種植的蔬菜嗎?“種菜神器”已從螢幕來到我們身邊。

在渝北區仙桃資料谷的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副院長袁理帶記者來到一個培植房,這裡雖沒有陽光、土壤,但是一排排蔬菜卻長得非常好。這是由專家團隊開發設計的小青成長體驗箱,是一種綠色“智慧種植”系統,基於先進的光照技術和無土水培技術,遠離蟲害、土壤重金屬污染,讓種植變得乾淨、衛生。可種蔬菜、多肉植物、花卉、香草植物甚至瓜果。

袁理現摘了幾株生菜,製作成蔬菜沙拉,新鮮而美味。

除了面向“家庭”,更大的目標在於都市資訊農業。

最近,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與農業科研單位合作,研發用於蔬菜大棚所需的光照、傳感、控制等光電設備和系統,融合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建起“智慧農業雲平臺”,助推都市資訊農業發展。

在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的露臺上,有一個特殊的路燈,它不僅有常規的照明功能,還有大資料獲取功能,燈杆也能當作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樁”。與之相連的室內大螢幕,顯示著溫度、風速、噪音、氣壓等即時資料,還能監測PM2.5、濕度、雨量、風向等。

“這種智慧燈杆,是智慧城市的研發專案,將在仙桃資料穀率先試用。”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的吳永昌介紹。

人工智慧為“內核” 建設大資料應用產業

仙桃,以前是渝北區普通的一個村。如今,正跟隨科技創新之力,成為知名的人工智慧研發製造基地,立足改變未來生活。

重慶仙桃資料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小平介紹,仙桃資料谷以智慧硬體為硬體,人工智慧為內核,以下一代通訊技術為支撐,佈局“3+8+N”產業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資料產業園區。

60多歲的金重勳博士,剛從臺灣來到重慶,擔任重慶光電資訊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兼技術官。金重勳很有感觸:“重慶是充滿活力的城市,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方面積極而未來可期。”

渝北區提出了“基本建成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奮鬥目標,明確了“創新生態圈、智慧製造基地、國際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

渝北區科委主任王文武說,在“創新生態圈”內,“獨立創新”轉變為“協同創新”,突破資源和能力限制,降低了風險、提高了績效。

“我們突出臨空產業特色,發展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終端機、機器人、虛擬實境、人工智慧、3D列印、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無人技術十大前沿科技產業。”渝北區發改委副主任何毅說起創新產業發展,如數家珍。

要創新,還要有激勵政策。渝北區經信委副主任萬東良說,目前,正對企業機器人生產及應用進行扶持,預計扶持金1000余萬元。

【重慶晚報】貫徹黨代會精神 以新業績新氣象迎接十九大 膠囊機器人、3D列印、智慧感應停車……重慶創新經濟走廊有哪些高科技

8月7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市報業協會舉辦的2017年全媒體採編技能提升實戰培訓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坐在電腦面前,熟練通過電腦終端,講解如何遠端操控機器手模擬手術時的場景。

“一般的胸腹腔外科手術,通常至少需要在人體上留下一個13釐米左右的創口,但是智慧胸腹腔手術機器人,只需要在人體打3個6~8毫米的小孔,就可以通過機器手進行手術操作。”金山科技工作人員李女士說,因為微創手術的突出特點是創傷小、恢復快,通常對手術難度要求非常高,需要進行高細精密作業,因此微創手術機器人也被業界公認為世界醫療器械領域的最高代表。

“胸腹腔機器人的操作原理,主要是由醫生通過終端設備,操縱機器手對患者進行手術,可以讓醫生不用直接接觸患者,並且精密度非常高,心臟、肝臟、腎臟等胸腹部內臟手術都適用。”李女士介紹,“在醫生操作熟練的情況下,它的精細程度,可以讓醫生實現30秒內,遠端完整地剝開一粒葡萄而不傷及果肉。”

目前,金山科技自主研發的智慧胸腹腔手術機器人已經進入註冊認證階段,預計明年投入市場。同期投入市場的,還有用於腸胃鏡檢查的膠囊機器人。此前投入市場銷售的僅有美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而這兩台重慶造高科技,很有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二批投入市場的醫療智慧手術機器人。

3D列印:快速替換汽車零部件

位於重慶創意產業園的夢啟科技展廳裡,重慶晚報記者看到很多成型的列印產品,包括汽車發動機模型、汽車空調系統、異形燈具、醫療器械、人像人偶、建築模型以及工藝裝飾品等。小的物件都是一次列印成型,大的物件則需要後期拼接,每個樣品看起來都纖毫畢現非常逼真。工作人員介紹:“一個15釐米的人像用傳統方式製作雕塑樣品,需要兩天,成本費用在1000元以上。但3D列印只需要2個小時,成本僅300元。”

3D列印的存在,可不是單純為了好玩。隨著原材料的改進,如果你的汽車零部件壞了,可以通過3D列印快速製作替換零部件;如果你是糖尿病足,可以買一雙3D列印的鞋墊緩解疼痛。

感應停車:下載一個APP就享便利

在渝北區感知科技眾創空間8樓的智慧路邊停車技術運營後臺看到,一塊大螢幕中顯示出渝北各路段的停車情況:路邊停車場的空車位元資料、各車輛的停車時長,以及手機移動端的收費情況。

據瞭解,渝北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科技企業採取特許經營的模式,對路邊停車進行了智慧化改造及運營維護,目前全區範圍內的路邊停車場已實現智慧停車管理。“渝北區智慧路邊停車專案採用最新的傳感技術、先進的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市民只需通過手機下載翼停APP,就可享受到智能停車的便利。”重慶路泊通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重慶日報】內暢外聯進行時 一鍵輕鬆找車位 渝北區路邊停車實現智慧化

路邊停車,只需在手機螢幕上輕輕一點,系統就能根據車輛位置自動規劃,引導你到空余車位;車輛離開,不用協管員上前收費,系統可自動計算停車時長和價格,通過手機錢包就能支付停車費用。8月9日,記者在渝北區瞭解到,該區路邊停車場已實現智慧化管理,市民無論是找車位還是支付停車費都更加便捷。

在位於重慶感知科技孵化園的智慧路邊停車技術運營後臺,記者看到,一塊大螢幕顯示出渝北區各個路段的停車情況。通過後臺不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各個路邊停車場的空車位元資料,還能監控到各個車輛的停車時長和收費情況。

據悉,負責設計運營這套系統的是路泊通科技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孟祥成介紹,智慧路邊停車系統採用最新的傳感技術、先進的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建立。在每個占道停車位的地面,都有一個智慧感應器,當車子進入和離開車位時,可自動感知,精准計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停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緩解停車難,去年上半年,渝北區通過公開招投標,引進高科技企業路泊通科技公司,採取特許經營的模式,對路邊停車進行了智慧化改造。

“改造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現場智慧化管理,如協管員電子簽到、電子支付等,對占道停車收費實現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一個是針對車主的智慧停車,市民通過智慧門戶網站或者配套的手機app可隨時查詢周邊車位元即時情況,哪裡還有空餘停車位、停車收費標準一目了然,還可以一鍵導航到想要停車的車位,停車更加便利。”孟祥成介紹,目前,渝北全區3899個路邊收費停車位都實現了智慧化管理。

據瞭解,下一步渝北區還要將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延伸至商業停車場、社區停車和立體停車,形成城市全面車位元即時感知網路,建立起智慧交通資訊大資料平臺,實現車位元資訊互聯,增加智慧化出行體驗,提升智慧城市水準。

【重慶日報】渝北:把未成年人培養成“文明使者”

今年3月初,渝北區“德耀巴渝·志願渝北——2017年‘學雷鋒’主題活動”啟動。

當天,渝北兩江小學“文明小幫手”志願服務隊走進仁睦敬老院、環湖雅居社區等地,慰問老人,進行文明勸導、義務勞動等志願服務活動,發揮“文明使者”的作用。

圍繞文化自信 提升思想道德素質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素質很重要。”渝北區文明辦負責人說,因而,渝北區圍繞文化自信,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

近年來,渝北區在未成年人中持續進行中國夢主題教育,並把這一主題教育落腳在具體的活動中。

每年的清明節期間,渝北以“網上祭先烈·線下頌英雄”為主題,組織各中小學校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開展“追思先輩·做好少年”活動;組織5萬餘名青少年志願服務隊員在清明期間進行文明祭祀勸導等。

從小養成美德,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礎。因而,渝北區持續開展“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通過在網上致敬寄語、演講賽、文藝表演、傳統文化學習實踐、助殘敬老志願服務等活動,讓未成年人從小養成好的美德。僅在去年,全區就有1名少年獲得全國“美德少年”榮譽,4名少年獲得“重慶市美德少年”榮譽,5名少年獲得“重慶市美德少年”提名獎。

與此同時,渝北還結合“七一”黨的生日、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在青少年中開展“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創作童謠80餘首,在全區少年兒童中開展童謠傳唱活動,並精選出6場在中國文明網集中展示等。

以“方圓計畫”為主題 培養良好習慣

鄒·孟軻《孟子·離婁上》中有“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渝北以“方圓計畫”為主題,讓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習慣。

渝北“方圓計畫”主題教育活動中的“方”,就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規範教育和自律教育中,給未成年人畫出“警戒線”,幫助未成年人走好“人生路”; “圓”,就是將人文情懷融入文化體驗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中,培育內涵深厚、眼界開闊、思想豁達、靈魂飽滿的美德少年。

渝北的這一教育活動,由區文明辦牽頭,區教委、共青團、婦聯、文化委等各部門合作,從各方面對未成年人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思想文化內涵的提升。

“方圓計畫”從多方面培養起未成年人的良好習慣。如在這一活動中的擔當培養,就是培養孩子的擔當精神。通過開展“六小‘鄰’童”志願服務活動,組建“文明小幫手”志願服務隊伍。通過培養“愛心小使者”、“明星小樓長”、“文明小導遊”、“環保小衛士”、“社區小督查員”、“交通小勸導員”六類小志願者,每月開展一次志願服務活動,並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號召孩子從身邊人、鄰里事、社區內做起,在志願服務活動中養成擔當精神。

在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習慣中,渝北還注重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善心。如在今年的“紅櫻桃”行動中,渝北區就組織了200個城市志願者家庭與渝北區的困境兒童、留守女童共同組建“義種家庭”,種下1500棵櫻桃樹苗;50名渝北“方圓文明小幫手”與興隆中心小學的留守兒童結對,在愛心林一起種下花苗。

近幾年中,渝北區已組織了百支專業化志願隊伍,為困境兒童和留守女童種下5000棵櫻桃樹、舉辦1000余場心理諮詢活動、捐贈10萬冊書籍、編織3萬套愛心織物,以公益的力量溫暖山區女童,使“紅櫻桃”行動在渝北常態化開展。

把孩子培養成“文明使者”

作為全國文明城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渝北注重引導,培養孩子成為“文明使者”。

利用“九童圓夢”系列活動,培養未成年人的文明行為。在“九童圓夢·猴年春節行動”中,渝北就組織開展了煙花換燈籠、給環衛工人送年夜飯等活動。並且有10萬名中小學生上傳感恩微信、照片、手抄報、微視頻等作品30余萬件。

在“九童圓夢·尋找最美家書”活動中,渝北結合“好家風好家訓”活動,舉辦“揚家風·傳家訓”文藝匯演,區內12所學校的7000名學生將情感融入7000封家書中傳遞親情。

在統景風景區,正在開展“小手牽大手·文明伴我行——渝北區暑期文明旅遊親子公益活動”主題實踐活動。在這一活動中,通過“童語發聲”、“柔性提醒”、“心手相牽”3種創新做法,引導遊客文明出行。參與這一活動的未成年人也養成了良好的文明行為,並成為“文明使者”。

通過在校園中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培養“文明使者”,渝北區文明辦聯合區教委,制訂了全區中小學文明校園創建總體規劃、時間表和線路圖,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

同時,在各學校廣泛開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班級”創建活動。在創建中,以貼近師生、人人參與為原則,定期舉辦校園文化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運動會、經典誦讀等活動,並實施“淨化、綠化、美化”校園行動,創建校園主題景觀、文化長廊、教室文化、走廊文化等,營造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