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構建“1+3”型大聯合交通管理格局丨從數字看交通二

“喜迎十九大 崗位建新功”系列報導

人民路湘雅二醫院至地質中學路段根據早晚車流情況設置了潮汐道

警務改革推行以來,帶來的是公安交管工作的一場革命。

在勤務管理方面,由守點為主、被動應對變為了動靜結合、以動為主;在疏堵保暢方面,由事後疏導、疲于應付變為了事前干預、預警防堵;在整治隱性違法方面,由大海撈針、定點盲查變為了精准點穴、靶向打擊;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由一家擔責、事後處置變為了事前預防、聯防聯治;在交通組織優化方面,

由定性判斷、經驗推動變為了定量分析、資料驅動。

通過實施警務改革,在城市交通的末端管理層面,長沙交警充分發揮了公安交警的主力軍作用。然而,城市交通管理,不是僅靠公安交警一家就能管好治好的,只有發動全社會來共治共建共用城市交通,才是真正的治本之路。

近年來,長沙交警依託大交管中心,以及全市抓交通的三大平臺,

構建起“1+3”型大聯合交通管理格局,利用我們的話語權和指揮棒,強力推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系統化、綜合化、社會化。

交警在市區開展酒駕整治

01

查獲毒駕57人、失駕968人

8月4日中午,長沙交警機動大隊按大數據導偵,擬對一台行駛在芙蓉路營盤路口的湘AX30**假牌的士進行查緝。

指揮中心實行視覺化即時調度,開福大隊分控中心根據車輛行駛方向實行信號燈控制,並指揮路面警力配合,機動大隊民警從接到大交管中心報警到抵達現場精准查獲涉嫌車,全程只有十分鐘。

經查,駕駛人袁某龍涉嫌三次駕駛偽造號牌的士,曾分別於2013年9月、2015年11月被交警部門查獲,被處以行政拘留和罰款。此次,袁某龍將因使用偽造營運車輛號牌、駕駛證被扣留等多條交通違法將被再次處以5750元罰款及行政拘留十五天。

據悉,精准打擊模組投入實戰以來,定期生成毒駕、失駕、假牌、套牌等隱蔽性高、危害性大的交通違法清單,堅決落地就查,產生了強大的執法威懾力。

今年以來,支隊共查獲毒駕57人,相當於近五年總和;查處失駕人員968人,拘留275人;查獲“違法王”車輛398台,清零違法記錄21480條,打擊假牌套牌車輛124台,涉案價值8500萬元;運用大資料分析精准查處客運車輛疲勞駕駛違法45起,

破解了疲勞駕駛難以取證的執法難題。精准查緝已經成為了長沙交警的“拳頭產品”。

8月1日,雨花大隊分控中隊根據大資料研判,指揮調度轄區十中隊民警,在萬家麗路香樟路口路口攔截湘A0F88D小車,駕駛員處於駕駛證暫扣期間,因失去駕駛資格繼續駕駛車輛被暫扣機動車。

02

15條道路實施信號燈綠波控制

由於湘江、京廣鐵路、瀏陽河、京港澳高速穿城而過,將長沙城區一分為五,加上歷史以來形成的城市佈局,造成長沙中心城區斷頭卡口路比例達到36%,再加上遍地開花的圍擋施工進一步擠佔了道路空間,給交通組織帶來很大的難度。

支隊基於對歷史交通流量和交通類警情等資料的分析,摸排出一批節點不暢的堵點,按照全盤統籌、一點一策的基本原則,對每一個堵點都實行“寸土必爭,分秒必奪”的精細化管理。今年,在城區15條道路實施信號燈綠波控制,設置導向可變車道9處、潮汐可變車道1處、借道左轉 1處,實施拉鍊式通行點段3處,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湘雅附二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每天就診人數達12000人,院區道路經常是車堵為患。

為什麼堵?長沙交警從大資料中找到了答案。通過分析醫院停車場資料,他們發現,有538台車輛基本每個工作日都有進出記錄,幾乎可以肯定這538台車輛是醫院職工車輛,而醫院總共才930車位,職工車輛就占去了58%的車位,大量就診車輛由於找不到車位,在周邊停停靠靠、緩慢行駛,導致擁堵。同時,還分析得出結論,醫院門口人民路存在明顯的潮汐交通特性,早高峰東往西流量比西往東流量大30%,晚高峰則剛好相反,西往東比東往西大28%。

找准問題,才好對症下藥。支隊通過積極協調,推動附二醫院給職工發放停車補貼,督促職工儘量公交出行,為就診車輛讓位。同時,在周邊設置5塊智慧停車誘導牌,引導車輛有序停放。我們還在人民路的湘雅附二醫院至地質中學路段設置潮汐可變車道,並配套採取了優化信號配時等措施。

通過綜合施策,人民路的通行效率提高了20%以上,附二醫院周邊擁堵大大緩解。老百姓交口稱讚:“長沙交警就是有想法、有辦法。”附二醫院還專門寫來感謝信。目前,這種精准治堵的理念和做法,正在全市廣泛推廣。

03

53家重點企業“紅”了

重點車輛的源頭監管,過來一直存在監管難介入、執法難深入、過程難控制、責任難落地的問題。為破解難題,長沙交警全面整合了全市“兩客一危一校”企業、車輛、駕駛員的基礎資訊,從交通事故、交通違法、交通安全管理責任等方面,按照隱患的大小和危險的程度,設定相應的風險分值。通過交通安全風險評估模組進行綜合運算,生成“紅橙黃藍”四色預警資訊。其中,達到紅色和橙色預警的企業、車輛、駕駛人,是必須納入重點監控範圍的。

同時,通過長沙市安委會和道安委等交通管理調度平臺,實現政府、企業、社會對運輸企業交通安全管理的“三位一體”協同共治,打造“聯動融合,責任共擔,風險共治”的交通安全命運共同體,有效解決了運輸企業監管難介入、執法難深入、過程難控制、責任難落地等監管難題,實現了事故預防從“事後追責”到“事前預防”的轉變。

今年以來,按照定期聯席會商機制,將達到紅色和橙色預警的資訊研報,推送至交通、教育、安監等部門,推動整改了一大批高風險的企業、車輛、駕駛人。已有企業53家、車輛152台、駕駛人72人被紅色預警。其中,53家企業中,36家被掛牌整改,2家被暫停運營資質; 152輛高風險車輛中,企業消除安全隱患87輛,精准引導交警路面查緝44輛,行業部門暫停營運資質21輛;通報的72名高風險駕駛人中,企業辭退30人,納入企業重點監管37人,監管部門取消資質5人。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長沙市交通事故死人數同比下降了25.7%,連續3年未發生一起兩客一危一校較大以上的交通事故;長沙市運輸企業交通事故起數下降25.45%、死亡人數下降18.83%、受傷人數下降30.43%、直接財產損失下降44.59%。

記者:郭薇燦

通訊員:肖強

將長沙城區一分為五,加上歷史以來形成的城市佈局,造成長沙中心城區斷頭卡口路比例達到36%,再加上遍地開花的圍擋施工進一步擠佔了道路空間,給交通組織帶來很大的難度。

支隊基於對歷史交通流量和交通類警情等資料的分析,摸排出一批節點不暢的堵點,按照全盤統籌、一點一策的基本原則,對每一個堵點都實行“寸土必爭,分秒必奪”的精細化管理。今年,在城區15條道路實施信號燈綠波控制,設置導向可變車道9處、潮汐可變車道1處、借道左轉 1處,實施拉鍊式通行點段3處,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湘雅附二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每天就診人數達12000人,院區道路經常是車堵為患。

為什麼堵?長沙交警從大資料中找到了答案。通過分析醫院停車場資料,他們發現,有538台車輛基本每個工作日都有進出記錄,幾乎可以肯定這538台車輛是醫院職工車輛,而醫院總共才930車位,職工車輛就占去了58%的車位,大量就診車輛由於找不到車位,在周邊停停靠靠、緩慢行駛,導致擁堵。同時,還分析得出結論,醫院門口人民路存在明顯的潮汐交通特性,早高峰東往西流量比西往東流量大30%,晚高峰則剛好相反,西往東比東往西大28%。

找准問題,才好對症下藥。支隊通過積極協調,推動附二醫院給職工發放停車補貼,督促職工儘量公交出行,為就診車輛讓位。同時,在周邊設置5塊智慧停車誘導牌,引導車輛有序停放。我們還在人民路的湘雅附二醫院至地質中學路段設置潮汐可變車道,並配套採取了優化信號配時等措施。

通過綜合施策,人民路的通行效率提高了20%以上,附二醫院周邊擁堵大大緩解。老百姓交口稱讚:“長沙交警就是有想法、有辦法。”附二醫院還專門寫來感謝信。目前,這種精准治堵的理念和做法,正在全市廣泛推廣。

03

53家重點企業“紅”了

重點車輛的源頭監管,過來一直存在監管難介入、執法難深入、過程難控制、責任難落地的問題。為破解難題,長沙交警全面整合了全市“兩客一危一校”企業、車輛、駕駛員的基礎資訊,從交通事故、交通違法、交通安全管理責任等方面,按照隱患的大小和危險的程度,設定相應的風險分值。通過交通安全風險評估模組進行綜合運算,生成“紅橙黃藍”四色預警資訊。其中,達到紅色和橙色預警的企業、車輛、駕駛人,是必須納入重點監控範圍的。

同時,通過長沙市安委會和道安委等交通管理調度平臺,實現政府、企業、社會對運輸企業交通安全管理的“三位一體”協同共治,打造“聯動融合,責任共擔,風險共治”的交通安全命運共同體,有效解決了運輸企業監管難介入、執法難深入、過程難控制、責任難落地等監管難題,實現了事故預防從“事後追責”到“事前預防”的轉變。

今年以來,按照定期聯席會商機制,將達到紅色和橙色預警的資訊研報,推送至交通、教育、安監等部門,推動整改了一大批高風險的企業、車輛、駕駛人。已有企業53家、車輛152台、駕駛人72人被紅色預警。其中,53家企業中,36家被掛牌整改,2家被暫停運營資質; 152輛高風險車輛中,企業消除安全隱患87輛,精准引導交警路面查緝44輛,行業部門暫停營運資質21輛;通報的72名高風險駕駛人中,企業辭退30人,納入企業重點監管37人,監管部門取消資質5人。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長沙市交通事故死人數同比下降了25.7%,連續3年未發生一起兩客一危一校較大以上的交通事故;長沙市運輸企業交通事故起數下降25.45%、死亡人數下降18.83%、受傷人數下降30.43%、直接財產損失下降44.59%。

記者:郭薇燦

通訊員: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