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兵器不止十八般、為什麼丑角先化妝?這裡有河北梆子展覽玩過癮

明晚(12日),萬眾矚目的第一季《中國戲曲大會》就要落下帷幕了。幾天來,這個以競技答題的形式將戲曲的故事性、知識性、趣味性融為一體的節目,引發了全民關注。

戲迷們追,可以一邊過癮一邊檢驗自己的戲曲知識是否豐富、扎實,

非戲迷雖然也不影響觀看,但get到的樂趣難免要少一些。別急,“金聲天韻——河北梆子藝術展”正在河北博物院展出,來這裡細細看上一遍,再去追戲曲大會,不光樂趣倍增,沒准你還會搶答了。

穿心戲樓是大亮點

戲曲大會出題組導演龔繼偉曾表示,這個節目面向全國觀眾,而不僅是戲迷票友,所以在題目設置上費盡了心思,以保證觀看零門檻。追了幾天,發現題目設置的確形式多樣,有表演題、視頻題、圖片題、辨識題、連線題、選擇題等。

涉及面也非常廣,戲曲的劇種、流派、聲腔、名角、行當、行頭、動作、行業術語,甚至一些延伸的文化知識,無所不包,知識點非常密集,儼然“電視版戲曲百科全書”。

“金聲天韻——河北梆子藝術展”也堪稱河北梆子的小型百科全書,河北博物院北區5、6號展廳12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大量照片、圖表、文字、視頻、服裝、道具和複製的古戲樓等,共同講述了一個關於河北梆子的故事。

這裡有展示河北梆子起源、興衰、傳承的大量照片,還有河北梆子優秀傳統和新編劇目的介紹。一幅1960年北京青年河北梆子劇團(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前身)建團的老照片中,

梅蘭芳、馬連良、馬少波等京劇名家、戲曲理論家也赫然在列。

現在人們看戲多是到專業的演出場所,但以前看戲更多是在茶園、戲樓、廟宇、街頭,或者乾脆在家裡開堂會。展品中,不僅有天津天仙茶園、北京的慶樂園、文明茶園、中和戲院的老照片,複建後的張家口山西太谷會館(關帝廟)戲樓的照片,還在大廳裡複製了張家口蔚縣宋家莊鎮宋家莊村的穿心戲樓。這是一座造型別致、設計獨特的過街式戲樓,

戲樓中部開一通道,平時通車行人,遇有演出,通道上蓋木板,前後置木閘板,即可封閉。

為什麼丑角先化妝

戲曲有行當之分,你知道生旦淨醜,但你知道生還可以細分為鬍子生、架子生、小生、窮生、武生、娃娃生嗎?旦的分類就更細了,

青衣、閨門旦、花旦、花衫、刀馬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各自對應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女性。戲曲大會上就有一道題目,用“彩旦”這個專演滑稽女性類似丑角的分類挖坑,還真坑了百人團的一些選手。

相比之下,花臉的分類要簡單點,但學問也不少。比如京劇花臉分銅錘花臉、架子花臉和武花臉,《大保國》中的徐彥昭是銅錘花臉,而《火燒余洪》裡的余洪是武花臉,相關題目都在戲曲大會出現過。而河北梆子的花臉分文花臉、淨生和武花臉。

丑角分類不多,文醜、武丑,但行當重要,老戲班裡都是丑角先化妝。王立群教授在節目中解釋說,據傳這個規矩跟梨園行的祖師爺唐明皇有關,他為了博為博楊貴妃一笑,演戲時扮丑角,他又是帝王之尊,自然得先化妝。

臉譜是漢族戲曲獨有造型藝術,第一期戲曲大會,一張關公臉譜的辨識題難倒了百人團中12個人。本展覽專設了一面臉譜牆,陳列著《白水灘》許起英、《蝴蝶杯》盧林、《甘露寺》孫權、《三結義》張飛、《天門陣》蕭天佐、《花田錯》魯智深、《戰宛城》韋典等約40個臉譜。俗話說,“紅忠白奸,藍勇綠爆,神仙精靈,金銀普照”,大家可以對照臉譜,看看是不是這個規律。

老公衣是太監穿的

服裝也是戲曲藝術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戲曲大會沒少在這上面做文章,比如從幾幅圖中選出富貴衣,三張穿官衣的劇照哪個人官最小,這樣的題目屢見不鮮。官衣的題目居然有25人答錯,如果這25個人之前看過“金聲天韻”展,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因為展覽的“華衣美服”章節展出了大量戲服、道具,都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精心挑選的,有些已保存了五六十年,是“壓箱底”的寶貝。箭衣、官衣、八卦衣、誇衣、道袍、富貴衣長什麼樣,什麼角色穿,一目了然。官衣分紫紅藍黑,代表官階從大到小。老公衣看著富麗堂皇,但不是現在妹子們哭著喊著要嫁的“國民老公”穿的,而是太監的服裝。明黃色、胸前兩臂繡有龍紋的制度衣,孫悟空專用。

還有英雄、壯士、家丁穿的誇衣、帝王將相、豪紳及家眷在家穿的常服帔、三聖母的改良宮裝、二郎神的改良靠、女將的蝴蝶盔、薛仁貴和王寶釧穿的男女蟒……美輪美奐,精緻無比,一定讓你大飽眼福。

看過癮聽過癮還能玩過癮

現場展出兵器35種,黑白帶單槍、二槍、鴨嘴棍、禦棍、月牙鏟、鎏金鏜、棗牙槊、大戟、金瓜、朝天蹬、臥瓜錘、板斧、靈官鞭、魚鱗紫金刀、蝙蝠劍、青龍偃月刀、牛頭叉、蛇矛雙頭戟……光名字就讓人眼花繚亂,一個個比對半天,還是傻傻分不清楚。

戲曲看的是角兒,聽的是唱,河北梆子的聲腔板式別具特色,唱腔屬板式連綴體,分慢板類、二六板類、流水板、快板類、散板類以及輔助板式類。戲曲的音樂伴奏叫場面,場面分文武。河北梆子的文場以板胡領奏,主奏樂器有笛子、笙、二胡、琵琶等,武場樂器由板鼓領奏,主要樂器由梆子、大鑼、鐃鈸、手鑼等。現場不僅有這些河北梆子文武場面的實物展示,還有一面牆的音樂柱,每個音樂柱代表一種河北梆子的伴奏樂器,拿起旁邊的聽筒,根據提示按下聽筒上的按鍵,或激越或活潑的樂器聲便傳入耳朵。

戲曲大會上,有演員用嗩呐模擬嬰兒啼哭、馬嘶等聲音,令人讚歎。觀展時雖然不能拿起櫥窗裡的嗩呐親自試試,但現場有兩個“請為我們伴奏”的音樂台,按下貼著頃、撲、七、台、倉、咚等字樣的按鍵,你可以設計一段自己的樂曲。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張翠平

而河北梆子的花臉分文花臉、淨生和武花臉。

丑角分類不多,文醜、武丑,但行當重要,老戲班裡都是丑角先化妝。王立群教授在節目中解釋說,據傳這個規矩跟梨園行的祖師爺唐明皇有關,他為了博為博楊貴妃一笑,演戲時扮丑角,他又是帝王之尊,自然得先化妝。

臉譜是漢族戲曲獨有造型藝術,第一期戲曲大會,一張關公臉譜的辨識題難倒了百人團中12個人。本展覽專設了一面臉譜牆,陳列著《白水灘》許起英、《蝴蝶杯》盧林、《甘露寺》孫權、《三結義》張飛、《天門陣》蕭天佐、《花田錯》魯智深、《戰宛城》韋典等約40個臉譜。俗話說,“紅忠白奸,藍勇綠爆,神仙精靈,金銀普照”,大家可以對照臉譜,看看是不是這個規律。

老公衣是太監穿的

服裝也是戲曲藝術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戲曲大會沒少在這上面做文章,比如從幾幅圖中選出富貴衣,三張穿官衣的劇照哪個人官最小,這樣的題目屢見不鮮。官衣的題目居然有25人答錯,如果這25個人之前看過“金聲天韻”展,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因為展覽的“華衣美服”章節展出了大量戲服、道具,都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精心挑選的,有些已保存了五六十年,是“壓箱底”的寶貝。箭衣、官衣、八卦衣、誇衣、道袍、富貴衣長什麼樣,什麼角色穿,一目了然。官衣分紫紅藍黑,代表官階從大到小。老公衣看著富麗堂皇,但不是現在妹子們哭著喊著要嫁的“國民老公”穿的,而是太監的服裝。明黃色、胸前兩臂繡有龍紋的制度衣,孫悟空專用。

還有英雄、壯士、家丁穿的誇衣、帝王將相、豪紳及家眷在家穿的常服帔、三聖母的改良宮裝、二郎神的改良靠、女將的蝴蝶盔、薛仁貴和王寶釧穿的男女蟒……美輪美奐,精緻無比,一定讓你大飽眼福。

看過癮聽過癮還能玩過癮

現場展出兵器35種,黑白帶單槍、二槍、鴨嘴棍、禦棍、月牙鏟、鎏金鏜、棗牙槊、大戟、金瓜、朝天蹬、臥瓜錘、板斧、靈官鞭、魚鱗紫金刀、蝙蝠劍、青龍偃月刀、牛頭叉、蛇矛雙頭戟……光名字就讓人眼花繚亂,一個個比對半天,還是傻傻分不清楚。

戲曲看的是角兒,聽的是唱,河北梆子的聲腔板式別具特色,唱腔屬板式連綴體,分慢板類、二六板類、流水板、快板類、散板類以及輔助板式類。戲曲的音樂伴奏叫場面,場面分文武。河北梆子的文場以板胡領奏,主奏樂器有笛子、笙、二胡、琵琶等,武場樂器由板鼓領奏,主要樂器由梆子、大鑼、鐃鈸、手鑼等。現場不僅有這些河北梆子文武場面的實物展示,還有一面牆的音樂柱,每個音樂柱代表一種河北梆子的伴奏樂器,拿起旁邊的聽筒,根據提示按下聽筒上的按鍵,或激越或活潑的樂器聲便傳入耳朵。

戲曲大會上,有演員用嗩呐模擬嬰兒啼哭、馬嘶等聲音,令人讚歎。觀展時雖然不能拿起櫥窗裡的嗩呐親自試試,但現場有兩個“請為我們伴奏”的音樂台,按下貼著頃、撲、七、台、倉、咚等字樣的按鍵,你可以設計一段自己的樂曲。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張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