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熊童子的分類以及養護難題,看完這個讓你的多肉植物不掉葉

導語:外形很萌的多肉植物熊童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過在熊童子的養護上很多人就缺乏經驗了,以下是關於熊童子的分類、養護難題及其解決辦法。

感謝原創作者:燕冀微雨獨家授權分享。

先來說一下分類,熊童子除了石化和綴化一類的畸形品種主要有三種:

1.綠熊

綠熊其實就是熊童子的原始種,雖然是小貴貨,但我覺得養護起來也是很簡單的。

多肉植物綠熊

2.白熊

白熊其實就是綠熊的錦變品種,葉片通常是白色覆輪錦,

白熊的葉片邊緣是白色,中間是綠色,白熊養護與綠熊相比就難了。畢竟出錦就是一種病態美。熊童子出錦就更難養護了。

多肉植物白熊

3.黃熊

同是熊童子的錦變品種,葉片通常是黃色覆輪錦,黃熊是黃色邊緣,中間是綠色,養護與白熊相同。

很萌的多肉植物熊童子養護對於新手來說的確有些難,

但還是可以克服的,以下就來分析幾個常見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多肉植物黃熊

1.掉葉問題

熊童子掉葉被很多人傳的神乎其神。我覺得並沒有那麼難養,養護要保證土壤透氣。尤其是老樁,要給它適當增加一點顆粒,

小苗可以用泥炭椰糠多一點的土壤,但一定不要用純顆粒。熊童子抗性不強,容易導致根系大量死亡,而產生掉葉甚至死亡。

解決方法:一般大小的熊童子推薦使用顆粒含量百分之四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顆粒土,夏季控水。一般露養環境下葉片和土壤水分蒸騰快,如果土壤按我的這種配比,忽略花盆的種類,通常15至20天澆水一次,新手最好沿著盆邊澆水。

我澆水通常都是讓盆土全部濕透,老手這麼幹不會有問題的。

2.蟲害問題

熊童子很少有蟲害,但會出現根粉介,其實就是根系粉狀介殼蟲的簡稱,一般還會叫它根粉介殼蟲。

解決方法:用多菌靈和介必治灌根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在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還要用多菌靈呢?因為介殼蟲和蚊子一樣是吸食多肉植物汁液從而汲取營養,

而被吸食死掉的根系一部分會脫落,此時出現的傷口會引發黑腐,所以灌根少不了多菌靈。

3.黑腐問題

由於熊童子葉片不容易積水,通常細菌只會導致熊童子黑腐,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會有一定的幾率出現。

解決方法:砍頭扡插,如果黑腐已經蔓延到了多肉全身,就好好送走它吧。

4.曬傷凍傷

這類情況主要就是因為熊童子抗性不強,應該在冬夏這兩個季節注意遮陽和防凍措施。

這裡是多肉植物集聚地,歡迎關注交流。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會有一定的幾率出現。

解決方法:砍頭扡插,如果黑腐已經蔓延到了多肉全身,就好好送走它吧。

4.曬傷凍傷

這類情況主要就是因為熊童子抗性不強,應該在冬夏這兩個季節注意遮陽和防凍措施。

這裡是多肉植物集聚地,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