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怪不得孩子不聽話,原來父母是這麼說話的

不同的結果通常源於不同的細節,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些決定不同結果的細節究竟體現在哪裡。

家長和孩子的世界是不同的。忙碌,慌張,緊迫,慌亂,這是家長的生活常態;但是孩子的生活卻是從容、嬉戲、緩慢。一快一慢,一緊一松,本就是兩個極端,若還以雷霆方式直面對抗,矛盾的產生也就自然而然了。

其實,父母說的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若能換一個說話方式結果就更好了。比如,當孩子沉迷于遊戲而忘記吃飯時,不妨對他說一句:咱們還有十五分鐘就要吃飯了,你的遊戲還有多久結束呢?

孩子是沒有時間觀念的,給他定一個時間點,讓他心裡有個數,

這樣他就可以根據限定時間去處理手頭的事情。久而久之,還能培養出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言,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充滿神秘。誠然,世界上有許多難以預測的危險,但是,就因為想像中的危險便把孩子永遠放在象牙塔,

像藏書一樣束之高閣嗎?

雛鷹終究要飛向藍天,與其隔絕孩子和世界的聯繫,不如為他開啟一扇正確認識世界的門,引導他,輔助他。當他想要接觸認識的新鮮事物時,你大可說一句:寶貝,照顧好自己。你可以教給他正確接觸事物的方式,然後暗地裡保護他,

預防可能發生的變數。

只有懂得放手,才能擁抱未來,這才是正確的愛。

孩子是情緒化動物,缺乏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和意識,所以當他們面對可以挑動他們情緒的事情時,就會用喊叫和哭鬧等激烈行為來加以宣洩。

在公眾場合,如果這種情況確實很尷尬,大部分家長會下意識的怒聲呵斥:閉嘴!再哭就打屁股!父母利用自己的權威和威脅來壓制孩子,可以讓孩子暫時收斂,但是孩子的情緒卻憋在了心裡,這種治標傷本的行為並不可取。

當遇到孩子發洩情緒的時候,我們不妨探究他們的內心:怎麼了寶貝?是累了還是有什麼事讓你不開心了?要不要休息一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同理心感受,從根本解決孩子的情緒癥結)

教孩子要向大禹治水一樣,疏導比堵塞更有效。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難以打敗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句話雖然戲謔,卻引起了大部分網友的共鳴。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總喜歡拿他們和別的孩子比較,而且經常以己之短對彼之長,用血淋淋的結果來告訴孩子你不行。當然,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想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還需要更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事實卻總是事與願違……

每個人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閃光點,家長們不應該只著眼于孩子的不足,人無完人,弗若充分挖掘孩子的長處,多多加以鼓勵:寶貝,你真棒,你現在就很棒!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思維審視孩子,給孩子充足的成長空間,不急躁,不妄想,這是聰明父母的磅礴大氣。

以同理心感受,從根本解決孩子的情緒癥結)

教孩子要向大禹治水一樣,疏導比堵塞更有效。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個難以打敗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這句話雖然戲謔,卻引起了大部分網友的共鳴。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總喜歡拿他們和別的孩子比較,而且經常以己之短對彼之長,用血淋淋的結果來告訴孩子你不行。當然,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想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還需要更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事實卻總是事與願違……

每個人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獨屬於自己的閃光點,家長們不應該只著眼于孩子的不足,人無完人,弗若充分挖掘孩子的長處,多多加以鼓勵:寶貝,你真棒,你現在就很棒!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思維審視孩子,給孩子充足的成長空間,不急躁,不妄想,這是聰明父母的磅礴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