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航母的最大威脅:1000公里外即可發射,雷達難以發現

談到中國如今能夠對抗美軍LRASM反艦導彈的問題,在這兒小溪覺得有必要介紹下LRASM導彈。

LRASM即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是“遠端反艦導彈”的縮寫,是美國海軍與達帕正在研發的新一代反艦巡航導彈。該導彈射程大幅超過現役180-240千米的反艦導彈,射程達到900公里。就LRASM的初始階段而言,其有A和B兩個方案,均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A計畫為隱身亞音速版,B計畫為超音速版,最後美海軍選擇了A計畫的隱身亞音速版。

LRASM-A導彈屬於亞音速遠端反艦導彈。據悉,該導彈是在美國“賈斯姆”-增程型導彈(JASSM-ER)基礎上研製的新型遠端反艦導彈。“賈斯姆”-增程型在外形設計、氣動佈局等方面與“賈斯姆”基本型保持一致,最大的區別是使用了F107-WR-105渦扇發動機,導彈攜帶的燃料也增加了45千克。由於渦扇發動機耗油率低於渦噴發動機,再加上燃料攜帶攜帶量也有所增加,

“賈斯姆”-增程型導彈的射程增加到1100-1300千米。2006年5月,洛馬公司在白沙導彈試驗場進行了“賈斯姆”-增程型導彈的首次飛行試驗,試驗彈為一枚惰性彈,由B-1B轟炸機發射,導彈飛行了740千米後準確命中目標。LRASM-A反艦導彈包括垂直發射的艦艦導彈和戰機發射的空艦導彈。美國軍方在測試時候使用美國B-1B戰略轟炸機作為LRASM-A空艦導彈的試驗載機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談到如何對抗美軍的LRASM,首先在其未發射前擊落其載機載艦,無疑是個好選擇,但問題是該導彈射程達到1000公里左右,足以在防區外發射,所以在無把握擊落對方導彈的情況下,就必須及時發現導彈目標,並採用各型防空彈在該導彈航路上將其攔截,

最後的手段無疑是採用末端反導武器將其攔截於最後,但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該導彈採用隱身設計,發現更難,這就對艦載雷達提出更高要求,就目前來看,按照發現即摧毀的現代武器定律,雷達的早期發現無疑是最好的辦法,而就隱身LRASM導彈來說,其本身速度為亞音速,擊落不是難題,而關鍵是其隱身的難以發現,另外還有個關鍵點是如何應對該型導彈的飽和攻擊,
這就對火控雷達的相控陣化及光電雷達也提出了新要求!而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在055上實現了火控雷達的相控陣化,對隱身目標的觀測和發現距離也有了相當的提高,而在半主動艦空彈的照射雷達方面,由於採用了X波段的火控雷達相控陣化,其也提高相當的火力通道,而不是之前054A上的四個MR90照射雷達的八個火力通道所能相比!也不是阿利伯克級的12個火力通道和提康得羅加級的16個火力通道能比的!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