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慢性腎臟病危害大,如何儘早發現它?

雖然慢性腎臟病可以產生諸多危害,但它們並非都面目可憎、作惡多端。

因為它們中以早期腎病更為多見、病情也多進展緩慢;更重要的是它們大多可防可控或可治,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防治。

其中,早發現早診斷是早期防治改善預後的前提;若發現晚了,譬如到了CKD 4期或5期,病變大多慢性化了且呈不可逆性進展,即使華佗再世,也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了。

如何儘早發現慢性腎臟病呢?

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關注慢性腎臟病的可能表現(即症狀或體征);

2.識別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或可能的病因;

3.進行慢性腎臟病的相關檢查。

關注慢性腎臟病的可能表現

慢性腎臟病的表現多樣,包括但不限於:

1.尿液或排尿異常:尿色加深或尿色發紅(尤其於“感冒”後出現者)、尿中泡沫增多、尿量增加、夜尿增多、尿量減少等;

2.水腫:包括雙眼瞼、顏面、雙下肢或全身性水腫;

3.高血壓及其表現;

4.貧血及其表現;

5.骨痛、骨折等;

6.疲乏、無力;

7.消化道表現,如食欲下降、噁心、嘔吐等等。

如果出現上述任何表現,請儘早做腎病相關檢查明確是否存在慢性腎臟病。

值得一提的是,因慢性腎臟病大多進展相對緩慢,人體對它導致的異常會逐漸耐受,所以上述症狀大多在腎臟病進展到一定程度出現,慢性腎臟病早期多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這恰如溫水煮青蛙。

另一方面,腎臟病的症狀多不特異,

即不是腎病獨有的,有時會被誤認為其它臟器或系統的疾病而反復就診於其它科室。

所以依賴症狀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往往有一定困難。

識別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

許多慢性腎臟病都是有病因可查,其常見的危險因素或病因有:

高血壓、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痛風等)、腎毒性藥物(如長期服用止痛藥或含馬兜鈴酸等的中藥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系統性血管炎等)、感染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等)、血液系統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澱粉樣變性等)等。

如果已經發現有上述可能的病因,即使沒有腎病的表現,也應該做腎病相關檢查,這就可能更早地發現慢性腎臟病、甚至將其扼殺于萌芽之中。

當然,慢性腎臟病的病因有時很隱匿、晚於腎病被發現;另外,相當一部分慢性腎臟病沒有明確病因,如原發性的慢性腎小球腎炎。

所以,常規篩查有時是早期發現慢性腎臟病的唯一手段。

慢性腎臟病的相關檢查

不論有無症狀或慢性腎臟病的病因,若想明確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病,則進一步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至少包括:尿常規、尿沉渣鏡檢、尿白蛋白肌酐比或尿白蛋白排泄率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中任一、血生化(包括肌酐、電解質、尿酸、白蛋白等)及泌尿系統超聲。

尿常規檢查總體是比較粗略的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有問題,如尿常規中潛血陽性不一定是血尿、蛋白陽性不一定是蛋白尿。反之,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蛋白尿或血尿。但因其檢測指標眾多且簡便易行,仍不失為泌尿系統疾病(包括腎臟病)很好的初篩性檢查。

血尿的診斷要靠尿沉渣鏡檢,蛋白尿的診斷靠尿白蛋白肌酐比或尿白蛋白排泄率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

在明確有慢性腎臟病後,還需要進一步安排檢查明確病變具體部位、病因或腎臟病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以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這就需要腎內專科醫師的幫助。

作者簡介

蔡建芳

蔡建芳,男,醫學博士,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現為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出品人:九號院健康理事會

聯繫郵箱:pumcalumini@163.com

歡迎轉發給親朋好友及朋友圈!

尿常規檢查總體是比較粗略的檢查,敏感性和特異性都有問題,如尿常規中潛血陽性不一定是血尿、蛋白陽性不一定是蛋白尿。反之,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蛋白尿或血尿。但因其檢測指標眾多且簡便易行,仍不失為泌尿系統疾病(包括腎臟病)很好的初篩性檢查。

血尿的診斷要靠尿沉渣鏡檢,蛋白尿的診斷靠尿白蛋白肌酐比或尿白蛋白排泄率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

在明確有慢性腎臟病後,還需要進一步安排檢查明確病變具體部位、病因或腎臟病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以及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這就需要腎內專科醫師的幫助。

作者簡介

蔡建芳

蔡建芳,男,醫學博士,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現為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出品人:九號院健康理事會

聯繫郵箱:pumcalumini@163.com

歡迎轉發給親朋好友及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