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浙滬包郵”變“全國24小時達”,起底天貓提速背後的神隊友

8月11日,天貓超市在北京、上海開啟了一項生鮮商品1小時送達的服務,

“天貓速度”又被刷新。

“距離全國快遞24小時送達還有七年。”近期馬雲提出:我們還有七年時間,中國任何地方、任何城市、任何農村,貨物24小時之內必送到你家裡面。天貓正在快速提速,追趕馬雲提出的這個目標。阿裡巴巴創造的名詞———“江浙滬包郵”,正在默默地變為“全國24小時達”、“生鮮1小時送貨到家”。作為平臺型電商,天貓靠什麼提速?記者通過深入採訪菜鳥網路、物流快遞公司、品牌商家等多方,

起底天貓提速背後的菜鳥網路,以及易果冷鏈物流。

天貓戰略提速

菜鳥、易果、盒馬都是天貓物流提速的支點。

菜鳥是一個物流資料平臺,通過自身的資料和技術,提高天貓平臺商家倉配和快遞的效率。

記者從阿裡巴巴內部人士瞭解到,阿裡持續投資易果生鮮,也是要打造一個生鮮版的菜鳥。易果生鮮方面稱,D輪3億美元融資資金將用於旗下安鮮達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擴張,

包括在生鮮產地源頭鋪建產地倉,把冷鏈物流和安全質檢的能力帶到農村,促進農產品源頭的標準化,實現“原產地新鮮直供”。到2020年,安鮮達計畫佈局的產地倉達到56個。

通過菜鳥和安鮮達,天貓將平臺上的商家貨物倉配進行統一運營。

“之前他們是不做這樣的統一管理的,商家自己選擇發貨,但是服務不統一,有用順豐,有用三通一達,

有用其他小物流公司的,”蘇寧華南物流負責人陳小勇向記者分析指出,但是3C產品高端使用者多,口碑和服務品質是很重要的,蘇寧從倉儲到配送,服務品質都是統一的,並且可以承諾實現當日達、次日達,如果使用其他物流,可能是七天,也可能是不確定的時間,這對高端用戶是不好的。

國內前三大綜合電商中,唯品會一直堅持自營和自建物流倉儲配送體系。

京東從自營發家,

目前是自建物流和協力廠商物流都有採用,但傾向于優先使用自建的倉配———今年7月19日,京東告知平臺商戶,將關閉天天快遞物流,建議平臺用戶在一定期限內與服務品質更好的京東物流、順豐、中通、韻達和申通簽約,中國郵政、圓通、百世、德邦等都未獲推薦。

“其實整個電商經營到最後,一定是在體驗上的競爭。”菜鳥網路快遞服務資深專家孫建指出,在物流體驗這一段,

就包括最後的整個的配送時效怎麼樣,消費者接觸的那些配送員怎麼樣,等等。

貓超運營探路

對於大天貓體系而言,天貓超市是最接近於“自營模式”的,也是商品SK U最多樣,物流操作最複雜的,很適合作為天貓探索物流提速升級的一個樣本。

目前,天貓超市的貨品倉配統一由菜鳥聯盟和易果旗下的安鮮達運營。

今年2月,中國第一次從澳洲大批量進口活牛。1195頭澳牛進入中國後,牛肉通過易果生鮮冷鏈送到天貓消費者手中。在國內,天貓超市銷售的新疆巴楚的香瓜、陝西洛川的蘋果、廣東茂名的荔枝、山東煙臺的櫻桃,都是在安鮮達的倉庫裡流轉。

生鮮之外的天貓超市商品,則是在菜鳥聯盟打造的全國17個專屬倉庫內,通過全自動化和機器人作業,保障每一個消費者的訂單快速揀選、包裝、發貨。

業內人士指出,菜鳥聯盟和安鮮達做的這一切,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是:在天貓超市購物基本已經可以看到包裹運到哪裡。原來是每個店鋪的商家自己運營商品的倉配環節,大家都不知道從哪個快遞手上拿到的東西,也不知道哪天能收到。

記者8月9日下午在天貓上搜索牛奶,天貓超市提供的牛奶產品頁面可以明確看到這樣的承諾資訊:“24:00前下單,預計8月10日送達,可選送貨時間”。這個承諾以前在天貓上是沒有的。

孫建表示:“現在我們所做的東西就是把這個時效性做得更清楚一點,並且能夠直接回饋給消費者。”

破解商家痛點

菜鳥聯盟也一直在吸引平臺上的其他大盤商家,將倉配交給菜鳥來運營。

對於“自由慣了”的商家,為什麼要選擇將倉配運營交給菜鳥?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其實對商家來說,以前要麼就是單倉發全國,要麼是多個區域分倉。前者配送效率低成本高,後者商家通常是在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服務商,但是,“這些服務商相互都沒有見過面,作業方式、標準很難統一。”

菜鳥倉儲運營資深專家李岩分析指出,因此,菜鳥以自建和聯盟合作兩種形式,在全國七大區域部署了倉儲網路,並且是統一作業標準、統一的作業系統、自動化、高效率的倉儲。

在蘇甯廣州倉內,記者看到,包裝員前方都安裝有一個攝像頭。蘇甯華南物流負責人陳小勇向記者介紹,安裝攝像頭是方便產品出現問題可進行溯源倒查,可以倒查是否包裝員包裝不合格。“比如,這個泡沫如果沒有按照商家的要求放進去,或者放少了,商品出現問題,那麼貨品損失就由我們承擔。如果我們都放進去了,出現貨品問題那可能就是運輸的問題。”

除了標準化問題,電商平臺上的商家還經常容易面臨促銷旺季爆倉、跨倉發貨比例高等問題。

對此,菜鳥網路行業方案資深專家孫純指出,菜鳥聯盟給天貓商家提供的大資料預測可以實現高效智慧分倉,很大程度上緩解促銷旺季時期的倉配問題。

商家自己運營的倉配體系還存在的一個痛點是:跨倉發貨比例非常高。

以美妝品類為例,一位美妝品牌商家電商負責人告訴記者,美妝的SK U繁多,通常一個包裹還搭配五六個贈品,但一個倉裡面可能會沒有其中的一兩個東西,那麼通常會出現需要跨倉發貨的情況,比例高達30%~40%。

孫純透露,通過大資料協助商家分倉,可以把美妝品類的跨倉發貨比例降到10%以下。

實現新零售

菜鳥聯盟和安鮮達的理想還不局限在天貓平臺,也包括幫助入駐天貓的品牌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這也是天貓正在打造的“新零售”的其中一種落地方式。

在這方面,盒馬鮮生已經為天貓新零售探出了一條路。盒馬通過門店線下引流,再轉化到線上,用強大的科技來打造供應鏈和物流,做到3公里半徑內30分鐘送上門,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交互迴圈複購。

盒馬這種模式,菜鳥要如何複製擴散?

菜鳥在回復記者的一段話中提道:“菜鳥聯盟並不排斥其他電商平臺的貨物進入。”

李岩表示,我可以給品牌方提供一盤貨的倉配運營。一盤貨有多種理解,一層是,全國線上線下多個管道都可以放到菜鳥聯盟進行統一運營;另一層是,淘系上的一盤貨,天貓上既有品牌商開的店,還有經銷商開的店,過去每家都要自己儲備貨物,現在都可以統一運營。

用全管道一盤貨的商家,像天貓平臺上的美的、科沃斯、蘇泊爾等品牌,現在都是淘系一盤貨交給菜鳥;而聯想則把智慧電視所有線上線下的貨物全部進入了菜鳥聯盟,統一庫存,智慧分倉,動態調撥,品牌方可以直接對接全國所有門店,經銷商和門店不用備貨,只需一點點安全庫存,節省了大量資金的積壓。

“今天我們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用一盤貨,來幫助商家供應它在不同管道銷售的問題,一方面是提升商家供應鏈的效率,第二方面是提升用戶體驗。”孫純表示。

安鮮達的使命,也不僅僅是為易果生鮮和天貓超市提供生鮮配送。易果方面如果廣泛佈局產地倉,未來也不排除從源頭就與天貓旗艦店的商家一起大批量直采生鮮商品。

電商行業分析師魯振旺指出,現在生鮮行業的滲透率連5%都沒有,關鍵要有專業的冷鏈配送網路,才能改變使用者的購物習慣。

據易果方面介紹,預計到2017年,安鮮達冷鏈日運能將達到50萬單,至2020年更將達到500萬單的日運能,承擔近2000億元生鮮訂單的宅配,占屆時整體生鮮市場規模的1/3。

再加上盒馬的探索、菜鳥的網路支撐,天貓的加速,正是來自於物流的變化與突破。

如果說“江浙滬包郵”反映的是物流拼價格的低水準競爭,那麼天貓邁入的“當日達”時代,物流已經升級為拼服務、拼體驗。

牛肉通過易果生鮮冷鏈送到天貓消費者手中。在國內,天貓超市銷售的新疆巴楚的香瓜、陝西洛川的蘋果、廣東茂名的荔枝、山東煙臺的櫻桃,都是在安鮮達的倉庫裡流轉。

生鮮之外的天貓超市商品,則是在菜鳥聯盟打造的全國17個專屬倉庫內,通過全自動化和機器人作業,保障每一個消費者的訂單快速揀選、包裝、發貨。

業內人士指出,菜鳥聯盟和安鮮達做的這一切,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感受是:在天貓超市購物基本已經可以看到包裹運到哪裡。原來是每個店鋪的商家自己運營商品的倉配環節,大家都不知道從哪個快遞手上拿到的東西,也不知道哪天能收到。

記者8月9日下午在天貓上搜索牛奶,天貓超市提供的牛奶產品頁面可以明確看到這樣的承諾資訊:“24:00前下單,預計8月10日送達,可選送貨時間”。這個承諾以前在天貓上是沒有的。

孫建表示:“現在我們所做的東西就是把這個時效性做得更清楚一點,並且能夠直接回饋給消費者。”

破解商家痛點

菜鳥聯盟也一直在吸引平臺上的其他大盤商家,將倉配交給菜鳥來運營。

對於“自由慣了”的商家,為什麼要選擇將倉配運營交給菜鳥?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其實對商家來說,以前要麼就是單倉發全國,要麼是多個區域分倉。前者配送效率低成本高,後者商家通常是在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服務商,但是,“這些服務商相互都沒有見過面,作業方式、標準很難統一。”

菜鳥倉儲運營資深專家李岩分析指出,因此,菜鳥以自建和聯盟合作兩種形式,在全國七大區域部署了倉儲網路,並且是統一作業標準、統一的作業系統、自動化、高效率的倉儲。

在蘇甯廣州倉內,記者看到,包裝員前方都安裝有一個攝像頭。蘇甯華南物流負責人陳小勇向記者介紹,安裝攝像頭是方便產品出現問題可進行溯源倒查,可以倒查是否包裝員包裝不合格。“比如,這個泡沫如果沒有按照商家的要求放進去,或者放少了,商品出現問題,那麼貨品損失就由我們承擔。如果我們都放進去了,出現貨品問題那可能就是運輸的問題。”

除了標準化問題,電商平臺上的商家還經常容易面臨促銷旺季爆倉、跨倉發貨比例高等問題。

對此,菜鳥網路行業方案資深專家孫純指出,菜鳥聯盟給天貓商家提供的大資料預測可以實現高效智慧分倉,很大程度上緩解促銷旺季時期的倉配問題。

商家自己運營的倉配體系還存在的一個痛點是:跨倉發貨比例非常高。

以美妝品類為例,一位美妝品牌商家電商負責人告訴記者,美妝的SK U繁多,通常一個包裹還搭配五六個贈品,但一個倉裡面可能會沒有其中的一兩個東西,那麼通常會出現需要跨倉發貨的情況,比例高達30%~40%。

孫純透露,通過大資料協助商家分倉,可以把美妝品類的跨倉發貨比例降到10%以下。

實現新零售

菜鳥聯盟和安鮮達的理想還不局限在天貓平臺,也包括幫助入駐天貓的品牌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這也是天貓正在打造的“新零售”的其中一種落地方式。

在這方面,盒馬鮮生已經為天貓新零售探出了一條路。盒馬通過門店線下引流,再轉化到線上,用強大的科技來打造供應鏈和物流,做到3公里半徑內30分鐘送上門,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交互迴圈複購。

盒馬這種模式,菜鳥要如何複製擴散?

菜鳥在回復記者的一段話中提道:“菜鳥聯盟並不排斥其他電商平臺的貨物進入。”

李岩表示,我可以給品牌方提供一盤貨的倉配運營。一盤貨有多種理解,一層是,全國線上線下多個管道都可以放到菜鳥聯盟進行統一運營;另一層是,淘系上的一盤貨,天貓上既有品牌商開的店,還有經銷商開的店,過去每家都要自己儲備貨物,現在都可以統一運營。

用全管道一盤貨的商家,像天貓平臺上的美的、科沃斯、蘇泊爾等品牌,現在都是淘系一盤貨交給菜鳥;而聯想則把智慧電視所有線上線下的貨物全部進入了菜鳥聯盟,統一庫存,智慧分倉,動態調撥,品牌方可以直接對接全國所有門店,經銷商和門店不用備貨,只需一點點安全庫存,節省了大量資金的積壓。

“今天我們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用一盤貨,來幫助商家供應它在不同管道銷售的問題,一方面是提升商家供應鏈的效率,第二方面是提升用戶體驗。”孫純表示。

安鮮達的使命,也不僅僅是為易果生鮮和天貓超市提供生鮮配送。易果方面如果廣泛佈局產地倉,未來也不排除從源頭就與天貓旗艦店的商家一起大批量直采生鮮商品。

電商行業分析師魯振旺指出,現在生鮮行業的滲透率連5%都沒有,關鍵要有專業的冷鏈配送網路,才能改變使用者的購物習慣。

據易果方面介紹,預計到2017年,安鮮達冷鏈日運能將達到50萬單,至2020年更將達到500萬單的日運能,承擔近2000億元生鮮訂單的宅配,占屆時整體生鮮市場規模的1/3。

再加上盒馬的探索、菜鳥的網路支撐,天貓的加速,正是來自於物流的變化與突破。

如果說“江浙滬包郵”反映的是物流拼價格的低水準競爭,那麼天貓邁入的“當日達”時代,物流已經升級為拼服務、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