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思想碰撞的盛宴——2017全球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精彩回顧

“人工智慧”一詞近兩年來大熱,其中一個重要的推手是2016年3月AlphaGo與李世石的人機世紀對戰,

這場在中國就有上億人直接或間接觀看的比賽,將全球人工智慧浪潮推上新高。其實,人工智慧的概念與研究早在六十年前已於美國出現。1997年,IBM研製的“深藍”打敗了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當時所產生的轟動效應不亞於AlphaGo。IBM近一年多來在全球大舉推廣基於Watson的認知計算,其前身是“深藍”。

儘管人工智慧已經有了60年的歷史,但是人工智慧的規模化商業浪潮卻一直都沒有到來。

近些年雖然有微軟、穀歌、Facebook等公司不斷投資AI技術,但它們大多是將研究成果用於自身業務的優化與效率提升,並沒有實現商業化運作。可以說2016年IBM在全球範圍內傾全力推出的“認知商業”,才是人工智慧商業化的第一波浪潮。繼國務院於7月20日正式發佈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規劃後,7月30日“2017全球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浦東金橋紅楓萬豪酒店隆重召開,
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600多位政府管理者、中外專家學者和金融科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AI技術中物聯網、移動通信網路、大資料採擷等方面的生態發展與融合,探討未來AI產業的趨勢。

此次峰會由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攜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院和《哈佛商業評論》及《財經》共同發起,

並得到了上海市經濟與資訊化委員會、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金橋管理局、金橋(集團)有限公司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副書記張愛平首先進行了會議致辭,展望了AI未來將在製造、供應鏈、醫學、城市的管控、教育領域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
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馬淑燕也進行了致辭,對人工智慧國際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正式落戶金橋表示非常興奮。隨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智慧城市中心主任Jane Macfarlane 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首席研究員Allen Y.Yang 博士、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魏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電腦科學學院教授James F. O’Brien、點石金融服務集團管理合夥人陳劍博士、高朋(上海)律師事務所主任謝向陽等重量級嘉賓分別做了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講。

AI已在多個領域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與會嘉賓在各自的演講中,從不同領域展示與分析了AI目前的實際應用與前景,包括在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方面的應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智慧城市中心主任Jane Macfarlane 教授在高性能計算、資料分析及即時地圖領域有著三十餘年的豐富經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獲得了AI相關博士學位,其研究領域是AI技術如何幫助提高整個城市範圍內的交通運輸效率。她指出,如今我們在資料收集與分析、網路以及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設備上已經有了很大技術進步,如何讓人們出行時有流暢的體驗,如何讓貨物順暢送到人們手中,AI都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她以荷蘭的一個城市為例,分享了AI在數位道路授權系統、智慧交通管理系統、車輛共用平臺等方面的應用,展示了未來數位化管理道路的前景與挑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首席研究員Allen Y. Yang 博士進行了名為《AR/VR 及在人機界面的新突破》的主題報告,指出AR和VR是很多科學的產物,涉及光學、電腦學、圖形學等學科,而常規教育無法滿足其發展速度的要求,伯克利大學為此設計了一年制課程,專門針對矽谷新興公司開發短平快的技術。在展望機器人市場將快速增長的前景時,他分析了VR/AR和機器人融合的多種可能性。他還介紹說,為推進AR/VR的應用,目前伯克利已搭建了多個AR/VR實驗室,與藝術表演系、工業建築系以及新聞學系進行合作,希望通過不同的思維碰撞,挖掘AR/VR在工業設計和新聞導播上的應用。

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魏明進行了名為《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主題報告。魏明同時擔任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和負責人,在愛立信工作時間長達23年,他以其豐富的運營經驗以及對行業的深入理解,講述了作為人工智慧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的5G和IoT,將產生哪些重要影響。他分享了中國通信業從類比信號手機(俗稱大哥大)的1G時代,發展到如今4G、5G的歷史。他分析說,如今我們身處第四代移動通信,第五代是萬物智聯;萬物聯繫起來並不難,但是要經過大資料的處理才能產生價值,而人工智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當5G和真正的IoT出現時,智慧經濟時代就會真正到來;智慧經濟的到來,將讓人的潛能和機器的潛能發揮到極致。由於華為和中興在5G的技術方面目前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政府對5G和人工智慧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也在大力部署計畫,中國在5G的研發和應用上有望走在世界前列,預計2019年5G開始進入商用的預備階段,2020年5G會真正到來。

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落戶金橋

在此次盛會上,還舉行了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的揭牌儀式,以及為實驗室專家委成員頒發聘書的典禮。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由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聯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成立並落戶浦東金橋,是上海浦東科創中心建設以及本次高峰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打造全球科創中心的規劃中,金橋開發區作為重要的組成區域,將重點佈局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金橋開發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開發區已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配套環境,擁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西門子等全球500強企業,近年來還一直有新興高科技公司入駐。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是為人工智慧的產業化、標準化提供行業性技術服務的平臺、合作交流平臺以及面向於高科技型企業的國際三方公共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實驗室將每年組織國際人工智慧專業學術交流活動、人工智慧海外培訓課程(授予伯克利和斯坦福人工智慧專項結業證書)、TO G、TO B的高端人才培訓,以及提供國際實習生聯合培養計畫,將成為中國最大、極具影響力的專業人工智慧國際聯合實驗室。

在嘉賓演講與揭牌儀式完成之後,大會主辦方設置了主題為《人工智慧高速驅動產業發展和引領行業創新應用》的圓桌論壇討論環節。論壇由芯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上海校友會會長戴偉民博士主持,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國際金融中心協會主席陸紅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協鑫集團副總裁、協鑫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柳崇禧、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梅林博士、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黨委常務副書記羅蒙、中國電腦學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陳一民、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主任、人工智慧國際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執行總經理謝玥等不同產業代表進行了現場論道。各位嘉賓都結合自身經歷及行業特點,紛紛發表見解,現場迸發激烈火花,讓觀眾充分享受了一場思想盛宴。

“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作為國際性的盛會,今後每年將在上海連續舉辦,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最具影響力的會展品牌。活動最後,國內知名策劃人CCTV《城市·中國》欄目策劃陶金對戴偉民博士、陳劍博士、Allen Y. Yang 博士、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主任謝玥、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魏明等幾位嘉賓進行了專訪。本次大會還得到了上海市浦東新區商業資訊中心、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英特爾機器人創新中心、宗欣生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蓮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曉法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翼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普道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活動行等多家單位的支援。

AI已在多個領域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與會嘉賓在各自的演講中,從不同領域展示與分析了AI目前的實際應用與前景,包括在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方面的應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智慧城市中心主任Jane Macfarlane 教授在高性能計算、資料分析及即時地圖領域有著三十餘年的豐富經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獲得了AI相關博士學位,其研究領域是AI技術如何幫助提高整個城市範圍內的交通運輸效率。她指出,如今我們在資料收集與分析、網路以及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設備上已經有了很大技術進步,如何讓人們出行時有流暢的體驗,如何讓貨物順暢送到人們手中,AI都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她以荷蘭的一個城市為例,分享了AI在數位道路授權系統、智慧交通管理系統、車輛共用平臺等方面的應用,展示了未來數位化管理道路的前景與挑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首席研究員Allen Y. Yang 博士進行了名為《AR/VR 及在人機界面的新突破》的主題報告,指出AR和VR是很多科學的產物,涉及光學、電腦學、圖形學等學科,而常規教育無法滿足其發展速度的要求,伯克利大學為此設計了一年制課程,專門針對矽谷新興公司開發短平快的技術。在展望機器人市場將快速增長的前景時,他分析了VR/AR和機器人融合的多種可能性。他還介紹說,為推進AR/VR的應用,目前伯克利已搭建了多個AR/VR實驗室,與藝術表演系、工業建築系以及新聞學系進行合作,希望通過不同的思維碰撞,挖掘AR/VR在工業設計和新聞導播上的應用。

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魏明進行了名為《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的主題報告。魏明同時擔任愛立信(中國)通信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和負責人,在愛立信工作時間長達23年,他以其豐富的運營經驗以及對行業的深入理解,講述了作為人工智慧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的5G和IoT,將產生哪些重要影響。他分享了中國通信業從類比信號手機(俗稱大哥大)的1G時代,發展到如今4G、5G的歷史。他分析說,如今我們身處第四代移動通信,第五代是萬物智聯;萬物聯繫起來並不難,但是要經過大資料的處理才能產生價值,而人工智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當5G和真正的IoT出現時,智慧經濟時代就會真正到來;智慧經濟的到來,將讓人的潛能和機器的潛能發揮到極致。由於華為和中興在5G的技術方面目前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政府對5G和人工智慧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也在大力部署計畫,中國在5G的研發和應用上有望走在世界前列,預計2019年5G開始進入商用的預備階段,2020年5G會真正到來。

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落戶金橋

在此次盛會上,還舉行了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的揭牌儀式,以及為實驗室專家委成員頒發聘書的典禮。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由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聯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成立並落戶浦東金橋,是上海浦東科創中心建設以及本次高峰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上海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打造全球科創中心的規劃中,金橋開發區作為重要的組成區域,將重點佈局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金橋開發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開發區已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配套環境,擁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西門子等全球500強企業,近年來還一直有新興高科技公司入駐。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是為人工智慧的產業化、標準化提供行業性技術服務的平臺、合作交流平臺以及面向於高科技型企業的國際三方公共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實驗室將每年組織國際人工智慧專業學術交流活動、人工智慧海外培訓課程(授予伯克利和斯坦福人工智慧專項結業證書)、TO G、TO B的高端人才培訓,以及提供國際實習生聯合培養計畫,將成為中國最大、極具影響力的專業人工智慧國際聯合實驗室。

在嘉賓演講與揭牌儀式完成之後,大會主辦方設置了主題為《人工智慧高速驅動產業發展和引領行業創新應用》的圓桌論壇討論環節。論壇由芯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上海校友會會長戴偉民博士主持,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國際金融中心協會主席陸紅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協鑫集團副總裁、協鑫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柳崇禧、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聯網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梅林博士、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黨委常務副書記羅蒙、中國電腦學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國際合作委員會主任陳一民、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主任、人工智慧國際聯合實驗室加州伯克利中心執行總經理謝玥等不同產業代表進行了現場論道。各位嘉賓都結合自身經歷及行業特點,紛紛發表見解,現場迸發激烈火花,讓觀眾充分享受了一場思想盛宴。

“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作為國際性的盛會,今後每年將在上海連續舉辦,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最具影響力的會展品牌。活動最後,國內知名策劃人CCTV《城市·中國》欄目策劃陶金對戴偉民博士、陳劍博士、Allen Y. Yang 博士、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主任謝玥、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魏明等幾位嘉賓進行了專訪。本次大會還得到了上海市浦東新區商業資訊中心、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英特爾機器人創新中心、宗欣生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蓮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曉法網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翼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普道財務諮詢有限公司、活動行等多家單位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