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張掖歷史:東西二古城,你知道嗎

張掖東西二古城

文/蘭州日報

張掖歷史上張掖城東西兩邊有兩座古城,

分別是東古城和西古城。兩座古城距張掖城皆為25公里遠近。清代,曾在張掖東西兩座古城設有兩個驛站,城東為仁壽驛,城西為沙井驛,兩個古城堡以張掖城為中心遙遙相望,成為張掖東西兩邊的門戶。

東古城位於張掖市甘州區堿灘鎮古城村內,

今尚存留一古城樓門。門樓高十丈餘,門垣用青磚灰瓦砌築而成,上建門樓,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巍峨聳立。

據史料記載,現存的東古城遺址起源於漢代,屬古張掖郡所轄十縣之一的屋蘭縣。屋蘭當為烏犁(匈奴)部舊居之地,部落王降漢之後,漢以其地置屋蘭縣。《甘州府志》載:城東五十裡,今仁壽驛,俗稱“古城”是也,漢張掖郡屋闌縣,東漢及晉作“屋蘭”者即此……

東古城原是一座完整的古城堡,城周長約2公里,城垣黃土夯築,築有內外城,東西兩面正中辟門。為無甕城,俗稱算盤城。城內東西向主幹大街,建有寺廟、牌坊等。始建于西漢,明代曾重築,到清時才稱仁壽驛。現城垣及其廟宇已蕩然無存,僅存城門樓系古城堡的西城門。

史載,現在的張掖城始建于隋唐時期。據此,張掖城起始年代要比屋蘭古城晚約800多年的時間,故而民間流傳著:“先有東古城,後有張掖城!”現存東古城樓門面東的簷下還懸掛一塊明代匾額,上書:張掖鎖鑰。說明東古城確是張掖城東之門戶。

也有學者說:東古城遺址,

屬十六國時期北涼王段業所築,名為西安城。想是為了軍事的需要,在舊城的基礎上修築的。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古城樓門,已是青磚琉瓦,雕樑畫棟,鈴音清脆。這是2003年張掖發生地震時,原土築城樓多處開裂,面臨倒塌。後由甘肅省文物局和地方共同出資,對其進行了維修加固,城樓用青磚包砌,使其煥然一新。這座古城樓遺跡現已被省文物局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古城在張掖城西的沙井鎮。沙井是河西走廊東西交通重要的樞紐之一,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建武元年(25年),張掖屬國都尉竇融修建了沙井驛站。從此,沙井驛就成了過往商旅物資交流之地,軍隊修養整頓之所。據說,初建的驛館造型考究,規模龐大,占地面積達20畝,四周的圍牆厚2米,高6米,用黃土夯實築起。房舍和走廊的樑柱、門楣、窗櫺上都刻著鳥獸花草。

上世紀80年代,挖水渠時,在沙井鎮東面距黑水國遺址3公里處發現史前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些石器,專家鑒定為新石器時代產物。之後,附近的漢墓群出土了一批文物,研究顯示,這一帶地方在西漢時期經濟文化就甚為發達了。

遠在1000多年前,大唐詩人王維以監察使的身份奉旨出塞,到河西慰勞軍士。王維經涼州,過甘州,在沙井驛停車過夜,第二日改道向北,過昭武古城,到達居延。途中留下了“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絕唱。

從現在的沙井鎮向北走七八公里,就到了一個名曰“西古城”的村子。據考證,這兒曾有一座古城。在一處莊稼地埂上,尚能看到一小段古城牆。當地農民在挑渠挖溝時偶爾還能發掘出一些碎陶片、鏽古錢之類的東西。這也許就是西古城的舊址。據當地人講,西古城始建於北周時期,後陸續擴建,興盛于唐代。這座小城經過唐代的繁榮後,在宋、元時期逐漸沒落下來,繼而人去城空,只留下殘垣斷壁陪伴著歲月的緩慢腳步,漸漸被風沙掩埋。

清代詩人張聯元曾涉足西古城,有詩曰:“山光草色翠相連,萬里雲飛萬里天。黎嶺氛消兵氣散,戌樓塵滿月華妍。”

據當地老人們講,民國時候,西古城基本上被埋在沙丘中,還能看出古城的門樓。而今卻已不見蹤跡了。張掖東西二古城

據說,初建的驛館造型考究,規模龐大,占地面積達20畝,四周的圍牆厚2米,高6米,用黃土夯實築起。房舍和走廊的樑柱、門楣、窗櫺上都刻著鳥獸花草。

上世紀80年代,挖水渠時,在沙井鎮東面距黑水國遺址3公里處發現史前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些石器,專家鑒定為新石器時代產物。之後,附近的漢墓群出土了一批文物,研究顯示,這一帶地方在西漢時期經濟文化就甚為發達了。

遠在1000多年前,大唐詩人王維以監察使的身份奉旨出塞,到河西慰勞軍士。王維經涼州,過甘州,在沙井驛停車過夜,第二日改道向北,過昭武古城,到達居延。途中留下了“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絕唱。

從現在的沙井鎮向北走七八公里,就到了一個名曰“西古城”的村子。據考證,這兒曾有一座古城。在一處莊稼地埂上,尚能看到一小段古城牆。當地農民在挑渠挖溝時偶爾還能發掘出一些碎陶片、鏽古錢之類的東西。這也許就是西古城的舊址。據當地人講,西古城始建於北周時期,後陸續擴建,興盛于唐代。這座小城經過唐代的繁榮後,在宋、元時期逐漸沒落下來,繼而人去城空,只留下殘垣斷壁陪伴著歲月的緩慢腳步,漸漸被風沙掩埋。

清代詩人張聯元曾涉足西古城,有詩曰:“山光草色翠相連,萬里雲飛萬里天。黎嶺氛消兵氣散,戌樓塵滿月華妍。”

據當地老人們講,民國時候,西古城基本上被埋在沙丘中,還能看出古城的門樓。而今卻已不見蹤跡了。張掖東西二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