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佛首先要保護好自己的家庭,照顧好家人,這叫了緣了債

實不止是夫妻,兒女之間,我們和世間所有的遭遇,

其實都是因為自己往昔造的善業或惡業的緣故,今生今世才會感受或苦或樂的果報。這都是自己的因果,自作自受。”學佛人若真正明白因果、深信因果,最應該有的就是不攀善緣,也不拒惡緣,淡然面對所遇到的一切緣分,只有真正了緣了債了,才能為學佛積累良好的資糧和基礎。特別是已經有家庭的同修,一定要好保護好自己的家庭,照顧好家人,這叫了緣了債。

南懷瑾先生曾說過:“佛法唯絕頂聰明的上士和一聽就信的下士好學,

中等人最不好學,一些人不學佛還起碼是個正常人,一學佛便弄得神經兮兮的,連個正常人也做不成了。”這真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洛桑陀美金剛上師關於學佛人如何對待家庭、工作、生活,曾說過,學佛切記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動不動,坐在那裡念佛、念咒就在修行。沒有學佛前,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還很友善、會照顧,

學佛後完全變了,把自己封閉、隔絕起來,對自己的家人不管了,生活統統不顧了,不照顧父母、不管孩子、飯不做、家務放一邊,只顧一個人修法,別人說什麼都不聽,自己還非常有理由:這是把一切都放下,專心念佛修法!覺得這樣最清淨,要是遇到些事情佔用自己的時間,心裡就很煩躁,認為耽誤自己的修行,影響自己進步、解脫。

這不是學佛,這樣做是與佛法的精神相悖的,

這樣做不論修多長時間都修不好,不會進步,即便自己認為很清淨,那也是暫時的,時間長了,家人就會反對你,朋友反感你,你想修法,就會受到來自家人的阻力,還會與家人產生矛盾。

佛法的精髓是慈悲,我們要學佛,就要學佛法的精神,而不是進行表面的形式,慈悲從哪裡開始,從我們身邊的人開始。首先就是自己的家人。對自己的家人進行照顧,讓家人歡喜,覺得佛法真好;原來我們脾氣不好,

現在改好了,不發脾氣了;原來不願意承擔家庭責任,現在主動承擔了;原來總去埋怨家人,現在不埋怨了,轉變成感恩,感激家人對自己付出,這樣家人就會支持你、讚歎你,漸漸地也會跟著你去學佛,至少也會支持你學佛,不會再反對你。

“傳統文化與生活智慧”微信公眾平臺,由佛門居士發起,每日原創精選國學經典、禪的智慧、趣味歷史、家庭教育等內容。

關注和轉發都是善舉,功德無量,感恩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