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真相,真的是諸葛亮借的東風?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赤壁戰前曹操的優勢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反對曹操的人稱之為“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它諸侯自然在政治正確性上難以爭鋒;第二,

曹操以新勝之軍南下,其氣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數倍于孫、劉兩家。不過在曹操兵敗赤壁中,傳統的史學家強調其思想輕敵驕傲。如張作耀《曹操傳》說:“曹操其人極易激動,易被勝利衝昏頭腦”,曹操沒有乘勝把劉備徹底擊潰,錯過了戰機。

“曹操當時既新平江漢,

威懾揚越;資劉表水戰之具,藉荊楚楫棹之利,實震盪之良會,廓定之大機;不乘此取吳,將安俟哉?”裴松之又評論說:“至於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役大興,以損淩厲之峰,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他的觀點認為,曹操進行赤壁之戰時機是正確的,孫劉聯軍的勝利有運氣成分。

不過,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優勢,所以令孫劉聯軍的戰績更顯輝煌。

此戰,孫劉軍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而傳統的評論,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敗原因歸於疾病,他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陳壽亦多次提及曹軍有疫病。

李友松的《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係之探討》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蟲病。赤壁之戰的戰場恰恰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而且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不堪一擊。

而劉、孫軍隊長期在血吸蟲流行的疫區中從事生產、生活,士兵體內或多或少已產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這個觀點也有缺陷,曹操水軍主要來自荊州水軍,這些士兵對血吸蟲的免疫力應跟孫劉聯軍應該差別不大,所以該是其他疫病。

在遠流出版,

陳正德撰寫的《曹操爭霸經營史》一書中,分析了曹操戰敗的原因。他將主要的失敗原因歸咎於東南風。

曹操用兵如神,俗語說:“說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的疾如風與侵略如火,劉備在徐州就因準備不及而棄軍逃亡,至荊州赤壁開戰前,又遇到類似狀況。曹操既然用兵謹慎,在赤壁兵敗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還隱瞞了一個氣候學的事實。在洞庭湖一帶,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的,而長江水邊長大者則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地利。

此戰中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使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治所江陵),而後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代理奮威將軍,屯于當陽。孫劉聯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因為地形風的原因,當天氣放晴時,可能會逆吹東南風。這一點是北方長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的,而長江水邊長大者則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地利。

此戰中曹軍傷亡過半,曹操回到江陵後,恐赤壁失利而使後方政權不穩,立即自還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繼續留守南郡(治所江陵),而後委任樂進守襄陽、滿寵代理奮威將軍,屯于當陽。孫劉聯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