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憶是一個奇妙的東西,大多會融入歲月的長河付諸東流

首屆“鄉村美妞”佳麗選拔入選展-肖霞的才藝展示

推薦:中鄉美編輯 李雲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肖霞,女,漢族,1974年生,甘肅省慶陽市寧縣人 ,一個喜歡文字的文學愛好者,作品見於《中國詩歌報》、《隴東打工文學》、《甘肅文學詩刊》、《二月春風》等微刊。

特長:十字繡

雲南的顏色如一道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長虹,彰示著五彩繽紛的靈氣和特有的民族氣息,流淌著千姿百態的動感。

未擱淺的記憶

記憶是一個奇妙的東西,大多會融入歲月的長河付諸東流。

然而,總有那麼一些片段未曾被歲月擱淺,無論時隔多久依然記憶猶新。

生於七十年代初期的我們,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有糖果吃。在家裡需要添置一些日常用品的時候,媽媽才去供銷社買一些回來。說是買,其實是限購的,比如買布就得用布票買,而且布票也是有限的。

平日裡,村子裡除了大隊部的商店,也有貨郎擔著擔子東串西串在村子賣東西。

我們對它的期望值比大隊部的商店要高。擔子前後是兩個木箱,雜七雜八什麼都有,比如:染衣服的顏色、針線、麻子、髮卡、泡泡糖和彩色的豆豆糖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彩色的髮卡和豆豆糖。那時候的我們,一年半載才有零花錢,大多的時候就用我和哥哥挖的銅錢和貨郎交換。

提起銅錢,奶奶說清末年間和民國時期,經常有土匪和“馬家隊伍”過往。為了安全起見,把值錢的東西包括銅錢都埋在地窖裡。

一有動靜,全家幾十口人就跑到溝邊的爛窯洞裡躲起來,等風聲一過又往回撤。由於埋銅錢的窖在窯頂上,其中有一個被老鼠打了好幾個洞。最後由於窯洞塌方,有些銅錢

被塌方的土掩埋。我和哥哥每過一段時間就用小鐝頭剝出來一點,那就是所謂的零花錢。那些錢後來都被貨郎用東西換走了。

兒時的我們,由於媽媽的勤勞和對我們的溺愛,

基本不用幹家務活(除過週末打水),下午做完作業,就和小夥伴聚集在場邊打沙包、跳繩、踢毽子,夏天的時候還去池塘捉蝌蚪。一個個像只快樂的小兔子,每天玩著那些重複的遊戲卻還樂此不疲。村子裡最熱鬧的時日,除了過年就是看電影。

那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送電影下鄉活動。知道晚上有電影,下午早早的吃過飯,太陽還在西邊的天際裡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小夥伴們便一個個拿著小凳子,在大隊的院子裡占好了位子,焦急的等待著。大人們忙完農活也陸陸續續的趕來。電影開始了,大家都鴉雀無聲的將自己融入到劇情中,時而笑意盈盈,時而淚眼汪汪。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電影散場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那時候,整個村莊都是土路,下雨總是令人發愁的事。雨後的路泥濘遍地,每走一步得費好大勁,這或許和自己矮小有關吧。不久,爸爸從外地給我買了雨靴和雨傘。那把雨傘是我迄今為止用過的最漂亮的傘,後來才知道那是一把油紙傘。傘柄和支架全是木質的,上面塗著閃閃發光的油漆,素雅的頂上泛著零零落落的花朵。有了那把傘,雨天倒成了我最高興的日子。小夥伴們一個個擠在傘下,高高興興的談天說地,週邊的人衣服被淋濕了也全然不知。

如今,記憶中的村莊已蕩然無存,唯有那個池塘和邊上的柳樹還在,只是由綠水悠悠變為乾枯皸裂已好些年。

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餐桌上玉盤珍饈、色味俱全;商場裡的時裝光鮮亮麗、美輪美奐;超市貨架上的零食酸甜苦辣,令人眼花繚亂。這些都歸功於國家的繁榮和時代的進步。這幾年,變化最大、發展最快的還數鄉村建設。

樓房、汽車不再是城裡人的標配。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一片片田地鬱鬱蔥蔥,一輛輛汽車風馳電掣的行駛在水泥路上,這真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廣場上紅旗飄揚,一首首舞曲隨著優美的舞姿在夕陽裡迴旋。年輕人們有的打籃球,有的打乒乓球,還有的打檯球。老頭老太太們則坐在一旁,沉浸在孫子、孫女們的歡樂裡。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欣喜萬分,欣喜之餘難免會有一點點感傷,只為記憶中的不舍。兒時的記憶時常在腦海中浮現,甚至牽著我進入夢鄉去回味,一次又一次……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在大隊的院子裡占好了位子,焦急的等待著。大人們忙完農活也陸陸續續的趕來。電影開始了,大家都鴉雀無聲的將自己融入到劇情中,時而笑意盈盈,時而淚眼汪汪。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電影散場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那時候,整個村莊都是土路,下雨總是令人發愁的事。雨後的路泥濘遍地,每走一步得費好大勁,這或許和自己矮小有關吧。不久,爸爸從外地給我買了雨靴和雨傘。那把雨傘是我迄今為止用過的最漂亮的傘,後來才知道那是一把油紙傘。傘柄和支架全是木質的,上面塗著閃閃發光的油漆,素雅的頂上泛著零零落落的花朵。有了那把傘,雨天倒成了我最高興的日子。小夥伴們一個個擠在傘下,高高興興的談天說地,週邊的人衣服被淋濕了也全然不知。

如今,記憶中的村莊已蕩然無存,唯有那個池塘和邊上的柳樹還在,只是由綠水悠悠變為乾枯皸裂已好些年。

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餐桌上玉盤珍饈、色味俱全;商場裡的時裝光鮮亮麗、美輪美奐;超市貨架上的零食酸甜苦辣,令人眼花繚亂。這些都歸功於國家的繁榮和時代的進步。這幾年,變化最大、發展最快的還數鄉村建設。

樓房、汽車不再是城裡人的標配。一幢幢樓房錯落有致,一片片田地鬱鬱蔥蔥,一輛輛汽車風馳電掣的行駛在水泥路上,這真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廣場上紅旗飄揚,一首首舞曲隨著優美的舞姿在夕陽裡迴旋。年輕人們有的打籃球,有的打乒乓球,還有的打檯球。老頭老太太們則坐在一旁,沉浸在孫子、孫女們的歡樂裡。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欣喜萬分,欣喜之餘難免會有一點點感傷,只為記憶中的不舍。兒時的記憶時常在腦海中浮現,甚至牽著我進入夢鄉去回味,一次又一次……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