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爆砍24分19籃板!20歲小將成男籃內線最大殺器,他救了杜鋒

北京時間8月11日,中國男籃展開本屆亞洲杯第二戰的爭奪,首戰失利的男籃藍隊背水一戰迎戰小組賽同樣輸球的卡達。郭艾倫狂砍30分,藍隊四節單節攻出一波的攻勢,最終中國男籃以92-67大勝卡達,

收穫此次亞洲杯的首場勝利。

第四節還剩7分鐘,郭艾倫右側突破拋投得分,卡達發底線球,胡金秋直接判斷出了對手的傳球路線,將球斷下,他沒等對方防守落位,直接強行起跳雙手奉上一記飛身暴扣。這個球打進之後,中國男籃已經以75-54領先了20分,

這也是中國男籃本場比賽第一次將雙方分差拉大到20分以上,卡特爾此時只能無奈請求暫停,可巨大的分差已經讓他們

本場比賽,小將胡金秋在內線的出色發揮成為了中國隊獲勝的關鍵,他全場比賽比賽砍下了11分12個籃板的兩雙,成為了中國男籃內線的最大殺器。

其實在亞洲杯正式開始前,球迷們一直以為韓德君會是中國男籃內線的支柱,因為和亞洲球隊的隊員相比,

韓德君在身高體重上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而且在此前的熱身賽中,韓德君在對陣澳洲球隊時也頻有精彩表現,不過等比賽真正開打之後,韓德君的速度卻在男籃對陣亞洲球隊的比賽中成為了一個短板。

和男籃這個夏天遭遇了對手相比,亞洲杯上的這幾支球隊速度更快,攻防轉換的節奏也更快,這讓韓德君在高度的攻防轉換中頻繁折返跑,

明顯跟不上全隊的節奏,退防也經常出現回不來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杜鋒只能選擇放棄韓德君,用胡金秋和其他後衛組成小個陣容,反而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胡金秋雖然身體上看上去相對瘦弱,但他敢於對抗,能拼能搶,速度上不吃虧,能夠跟上整個比賽的節奏,也更符合現代快速籃球對於球員的要求,這也是兩場比賽在關鍵時刻杜鋒都選擇放棄韓德君使用胡金秋的原因。

胡金秋出生在1997年,如今只有20歲,但在過兩年的CBA裡,也已經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成為了浙江廣廈的內線支柱。上賽季,他的CBA中已經可以場均拿到15.6分7.9個籃板,這在國內的內線中已經是非常出色的表現。

亞洲杯在兩場比賽過後,年輕的胡金秋如今已經成為了杜鋒在內線最為依賴的法寶,這也讓很多球迷在賽前都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