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媽媽回來了,他的爸爸沒有”“我們全班 52 個人全部倖免於難,而他卻永遠留在了 45 歲”——汶川地震親歷者講述他們的感受

共青團吉林省委“網上共青團”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接地氣的正能量公眾平臺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吉青飛揚

九寨溝地震發生時,一對情侶坐在大巴上,幾塊飛石突然砸進後車窗,

男孩瞬間抱住女孩幫她擋住碎石,“我當時什麼都沒想,就想著石頭別砸到她”,女孩說:“定了明天回家的機票,回去我就嫁給他。”

一場地震,足以改變許多人的人生軌跡,有人為了替自己的好哥們實現願望而遠離家鄉,有人為了在災難面前不離不棄的廝守感動而決定到白頭,也有人因為太多的“來不及”而懊悔,走不出自己心中的牢。

在生死面前,所有的失去和得到,都更直接,關於人,關於人和人之間的情義,我們恐懼慌亂,也用善意的謊言假裝堅強。

災難突然,餘生漫長,9年前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的人講述了他們的感受,和這些年的變化。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當時我就想娶她”

@陳大超 | 16歲—25歲,重慶-重慶

08 年我上高一,汶川地震時,

全校師生晚上都在足球場睡覺。夜裡我起來了兩次,看見一個女孩兒不是在給人杯裡添水,就是在幫別人蓋好被子。我當時就想,這姑娘真善良啊,要是哪天我能娶她就好了。

去年年初,我們結婚了。上個月寶寶剛滿一歲。

“我們給他起外號,害他扣工資,

他卻把命給了我們”

@今天 | 16 歲-25 歲,四川綿竹-北京

那年我們都是 16 歲,叛逆無知,受不了數學老師的嚴厲,就在背後給他取外號,多次跟教導主任舉報他,還故意做錯事,讓他被扣工資。

汶川地震那天他保護了我們。我們全班 52 個人全部倖免於難。而他卻永遠留在了 45 歲。他沒有帶走美好回憶,我們一直把懺悔保留心底。

“同學的爸媽看著我說,都長這麼大了”

@南煙EASON | 12 歲-21 歲,四川成都-浙江杭州

那年,我六年級,我活著,很多同學不在了。現在我上大學,每次回家遇到那些同學的家長,他們都把我拉住,上下看個遍,“都長這麼大了”。

“我退役後,他發來了穿軍裝的照片”

@藍調 | 19 歲—28 歲,都江堰—東營

我是參加過 5.12 抗震救災的老兵,那年我才 19 歲,去災區之前,寫了遺書。

我們是第一批進災區的部隊。當時我幫助了一個小男孩。見到他時,他正和弟弟一邊哭一邊用手挖廢墟裡的爸媽。

我們救回了他爸,他媽媽卻停止了呼吸。那個男孩抱著媽媽哭得撕心裂肺。

他叫我“解放軍叔叔”,雖然我只比他大 6 歲。他說,等長大了也要當兵,到我所在的部隊找我,做我的戰友。我說當兵也不一定能來到我的部隊啊,說不定那時我已經退伍了。他說不要緊,我想當兵,是想成為像你一樣的人!

2013 年,已經退役的我收到他的一張照片,他穿著 07 式春秋常服,英姿颯爽。

“現在它還在我身邊,提醒我不要混日子”

@櫻桃 | 21 歲—30 歲,汶川—北京

我在汶川上大學,學畫畫。地震時正在畫畫,跑的時候除了畫板什麼都沒拿,邊跑頭上的隔熱層邊往下掉。整個世界都是泥土,拉著手也看不見對方,好像要被活埋了一樣。大家滿臉都是泥,每個人都在哭。

還好,如今一起下樓的人都好好地活著,結婚生子,但那種泥土的腥味我現在都還記得。現在每一次和朋友道別,我都會用力擁抱他們。每年的5月12日,我都會提醒自己又多活了一年。

以前我一直想考到北京,因為家人和朋友才留在汶川讀大學。地震讓我徹底改變了混日子的想法。後來我去北京工作了兩三年,回到了最初自己最喜歡的畫畫上。當年地震時拿下來的畫板,我一直留到了現在。

“13 歲,我對死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鞭炮聲”

@Eva | 13 歲-22 歲,都江堰-成都

聽到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第一反應是“又地震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04秒,是我一生記得最清晰的時間。躲到課桌底下時我還在跟同桌疑惑著嬉笑,感覺此刻自己在經歷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從四樓下到操場,所有同學都還在嘰嘰喳喳地討論。直到另一棟樓的濃煙彌漫過來,一些老師要麼破了膝蓋,要麼砸了腦袋,鮮血淋漓地走過來,我們才意識到原來死亡這麼這麼近。

另一棟樓死了很多人。晚上,在臨時帳篷裡,我聽到學校傳來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在廢墟裡掏人的時候,掏出來的是活人,就送去就醫,死人就鳴炮。13 歲,我對死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鞭炮聲”。

這張照片是地震前學校召開的運動會。地震後,這裡堆滿了屍體。

親戚家的哥哥姐姐沒能逃過這場災難。我不敢參加他們的葬禮,不敢面對他們的家人。我有種深深的罪惡感,因為他們死了,我還活著。

我做過很長一段噩夢,那些夢整日整夜的糾纏我,夢裡我和哥哥姐姐們上一秒還在做遊戲,下一秒他們就告訴我自己好痛苦。

劫後餘生,對於逝者是躲不掉的劫難,對於我是漫長的餘生。

08 年前後發生了很多事、外婆去世、地震、母親突然昏迷住院,這一系列的事,讓自己想要學醫、至少做點有用的事,如今我在醫院工作。生活實在太忙碌了,該面對的還得面對,沒有精力每一次都傷感。只是每次想起,都會覺得生命很脆弱。

“我逃跑的時候,忘了叫上媽媽”

@八月 | 13歲-22歲,四川萬源-四川西昌

08 年我 13 歲,在四川讀初一。那時我剛起床,我媽還在睡覺。地震發生時,我下意識往樓下跑,沒有拉我媽。剛跑到樓下就反應過來,媽媽還在樓上。心裡一驚,趕緊往回跑,剛到一樓樓梯口時,媽媽已經下來了。

我們都沒什麼事,但到現在還是很愧疚。我從沒跟媽媽說過,她現在肯定早就不記得這事了吧,我卻一直耿耿於懷。

“他朝著西南方跪下,

全操場的人都哭著跪下了”

@長頸鹿 | 20 歲-29 歲

師兄是學院足球隊的隊長,他父親和弟弟在汶川地震裡失蹤了,之後幾天,校足球賽決賽,我們學院對另一個學院。他進球之後,朝著西南方向跪下,然後全操場的人都跟著哭著跪下了。

後來學院自發組織文化衫義賣,很多同學趕來捐款,一邊哭一邊掏錢,有的把錢留下就走。義賣的同學說,那些天真的可以哭很多次。

我們學的就是地理相關的專業,那個學長後來讀了博,去了中科院地理所工作。聽說已經結婚生子。九年了,想起這些往事還是哽咽。

“我的媽媽回來了,他的爸爸沒有”

@王子 | 15 歲-24 歲,汶川-深圳

9 年前地震那幾天媽媽回汶川娘家探親,失聯 3 天。爸爸反復給她打電話都沒通。他手機從不離手,三天后,終於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媽媽的聲音。爸爸的反應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他放下手機,在沙發上整整睡了兩天一夜。

那天和我一起沖下樓的男孩,他爸爸沒有回來。我只記得他請假走的那天,神情麻木地收拾書本,兩眼空洞,一聲不響地走出去。陽光打在他身上,但他今生算是不會笑了。

如果我媽媽真的回不來了,我會恨死那個挑剔飯菜、老擺臉色,從來沒對她說聲“我離不開你”的自己。我至今沒辦法去四川旅遊。那些美食和快樂的人們還不足以沖刷掉這種恐懼。我總擔心,那邊的山會不會吞掉自己,吞掉自己愛的人。

火車站的合照。地震之後,不管家裡誰出門,媽媽都會送到火車站

我的十多個親人長眠青川,

回家路上看到進出九寨溝的應急救援車,恍若隔世

@淩晨十四點 | 9 歲-18 歲,四川青川-山東

08 年地震,我被預製板埋在家裡,母親用門框翹起預製板,我才活著爬出來。我的十多位親人長眠在那座山裡。

我的傷不嚴重,但吃什麼吐什麼,就連藥喝下。後來我變得敏感、神經質,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就是壓垮我情緒的最後一跟稻草。有陣子,在考試的壓力下,一個半月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足五小時,跟舍友的一次小矛盾讓我一個人默默哭了半小時,哭到哭不出來之後,拿起筆繼續複習。

今天,我坐車回青川,一邊回憶這些,一邊路上看到的都是進出九寨溝的應急救援車,恍如隔世。時間這麼快,我希望那些剛剛經歷過劫後餘生的人都能很快走出來,好好活下去,不辜負這第二次生命。有不開心的,一定要說出來,時間會沖淡,不忘記就好。

現在我其他的親人都好好的,我也開始了新的篇章。我告訴自己要走出去,不能被抑鬱這只“黑狗”吞噬。我還有很多人,很多事,不能倒下,要活著。

我終究會變得更加強大,生活一定會更加令人愉悅的。

最後一個故事發生在這兩天的地震中。一對 30 多歲的武漢夫婦帶著孩子在九寨溝旅遊,大巴被落下來的巨石砸中。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在最後把六年級的孩子推出了車窗。

又是一個餘生的故事。要活下去,沒有別的辦法。

提醒我不要混日子”

@櫻桃 | 21 歲—30 歲,汶川—北京

我在汶川上大學,學畫畫。地震時正在畫畫,跑的時候除了畫板什麼都沒拿,邊跑頭上的隔熱層邊往下掉。整個世界都是泥土,拉著手也看不見對方,好像要被活埋了一樣。大家滿臉都是泥,每個人都在哭。

還好,如今一起下樓的人都好好地活著,結婚生子,但那種泥土的腥味我現在都還記得。現在每一次和朋友道別,我都會用力擁抱他們。每年的5月12日,我都會提醒自己又多活了一年。

以前我一直想考到北京,因為家人和朋友才留在汶川讀大學。地震讓我徹底改變了混日子的想法。後來我去北京工作了兩三年,回到了最初自己最喜歡的畫畫上。當年地震時拿下來的畫板,我一直留到了現在。

“13 歲,我對死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鞭炮聲”

@Eva | 13 歲-22 歲,都江堰-成都

聽到九寨溝地震的消息,第一反應是“又地震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04秒,是我一生記得最清晰的時間。躲到課桌底下時我還在跟同桌疑惑著嬉笑,感覺此刻自己在經歷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從四樓下到操場,所有同學都還在嘰嘰喳喳地討論。直到另一棟樓的濃煙彌漫過來,一些老師要麼破了膝蓋,要麼砸了腦袋,鮮血淋漓地走過來,我們才意識到原來死亡這麼這麼近。

另一棟樓死了很多人。晚上,在臨時帳篷裡,我聽到學校傳來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在廢墟裡掏人的時候,掏出來的是活人,就送去就醫,死人就鳴炮。13 歲,我對死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鞭炮聲”。

這張照片是地震前學校召開的運動會。地震後,這裡堆滿了屍體。

親戚家的哥哥姐姐沒能逃過這場災難。我不敢參加他們的葬禮,不敢面對他們的家人。我有種深深的罪惡感,因為他們死了,我還活著。

我做過很長一段噩夢,那些夢整日整夜的糾纏我,夢裡我和哥哥姐姐們上一秒還在做遊戲,下一秒他們就告訴我自己好痛苦。

劫後餘生,對於逝者是躲不掉的劫難,對於我是漫長的餘生。

08 年前後發生了很多事、外婆去世、地震、母親突然昏迷住院,這一系列的事,讓自己想要學醫、至少做點有用的事,如今我在醫院工作。生活實在太忙碌了,該面對的還得面對,沒有精力每一次都傷感。只是每次想起,都會覺得生命很脆弱。

“我逃跑的時候,忘了叫上媽媽”

@八月 | 13歲-22歲,四川萬源-四川西昌

08 年我 13 歲,在四川讀初一。那時我剛起床,我媽還在睡覺。地震發生時,我下意識往樓下跑,沒有拉我媽。剛跑到樓下就反應過來,媽媽還在樓上。心裡一驚,趕緊往回跑,剛到一樓樓梯口時,媽媽已經下來了。

我們都沒什麼事,但到現在還是很愧疚。我從沒跟媽媽說過,她現在肯定早就不記得這事了吧,我卻一直耿耿於懷。

“他朝著西南方跪下,

全操場的人都哭著跪下了”

@長頸鹿 | 20 歲-29 歲

師兄是學院足球隊的隊長,他父親和弟弟在汶川地震裡失蹤了,之後幾天,校足球賽決賽,我們學院對另一個學院。他進球之後,朝著西南方向跪下,然後全操場的人都跟著哭著跪下了。

後來學院自發組織文化衫義賣,很多同學趕來捐款,一邊哭一邊掏錢,有的把錢留下就走。義賣的同學說,那些天真的可以哭很多次。

我們學的就是地理相關的專業,那個學長後來讀了博,去了中科院地理所工作。聽說已經結婚生子。九年了,想起這些往事還是哽咽。

“我的媽媽回來了,他的爸爸沒有”

@王子 | 15 歲-24 歲,汶川-深圳

9 年前地震那幾天媽媽回汶川娘家探親,失聯 3 天。爸爸反復給她打電話都沒通。他手機從不離手,三天后,終於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是媽媽的聲音。爸爸的反應我記不清了,只記得他放下手機,在沙發上整整睡了兩天一夜。

那天和我一起沖下樓的男孩,他爸爸沒有回來。我只記得他請假走的那天,神情麻木地收拾書本,兩眼空洞,一聲不響地走出去。陽光打在他身上,但他今生算是不會笑了。

如果我媽媽真的回不來了,我會恨死那個挑剔飯菜、老擺臉色,從來沒對她說聲“我離不開你”的自己。我至今沒辦法去四川旅遊。那些美食和快樂的人們還不足以沖刷掉這種恐懼。我總擔心,那邊的山會不會吞掉自己,吞掉自己愛的人。

火車站的合照。地震之後,不管家裡誰出門,媽媽都會送到火車站

我的十多個親人長眠青川,

回家路上看到進出九寨溝的應急救援車,恍若隔世

@淩晨十四點 | 9 歲-18 歲,四川青川-山東

08 年地震,我被預製板埋在家裡,母親用門框翹起預製板,我才活著爬出來。我的十多位親人長眠在那座山裡。

我的傷不嚴重,但吃什麼吐什麼,就連藥喝下。後來我變得敏感、神經質,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就是壓垮我情緒的最後一跟稻草。有陣子,在考試的壓力下,一個半月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足五小時,跟舍友的一次小矛盾讓我一個人默默哭了半小時,哭到哭不出來之後,拿起筆繼續複習。

今天,我坐車回青川,一邊回憶這些,一邊路上看到的都是進出九寨溝的應急救援車,恍如隔世。時間這麼快,我希望那些剛剛經歷過劫後餘生的人都能很快走出來,好好活下去,不辜負這第二次生命。有不開心的,一定要說出來,時間會沖淡,不忘記就好。

現在我其他的親人都好好的,我也開始了新的篇章。我告訴自己要走出去,不能被抑鬱這只“黑狗”吞噬。我還有很多人,很多事,不能倒下,要活著。

我終究會變得更加強大,生活一定會更加令人愉悅的。

最後一個故事發生在這兩天的地震中。一對 30 多歲的武漢夫婦帶著孩子在九寨溝旅遊,大巴被落下來的巨石砸中。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在最後把六年級的孩子推出了車窗。

又是一個餘生的故事。要活下去,沒有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