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江蘇周間綜藝帶又添新成員,《了不起的沙發》走益智加親子的畫風

最近,冷眼君補看了江蘇一檔周間益智答題節目《了不起的沙發》,採取的是週三、週四連播的編排策略,目前已經播到了第8期。

如果單從節目名稱上來講,很容易讓人把這檔節目和江蘇的另一檔《了不起的孩子》有點分傻傻分不清楚了。

但相比BTV的“跨界”和“厲害”系列,荔枝台已經算是很克制了。

複盤節目規則和流程

為什麼冷眼君今天選擇聊這檔周間的小節目,基於兩方面考慮:

其一,周間節目一直都是被大家忽視的綜藝節目樣本,

但其實還是有不少節目做得還是不錯的。

其二,《了不起的沙發》雖然定位是一檔益智類節目,但相比於江蘇的《一站到底》、《芝麻開門》,這檔新節目有著自身獨特的看點,值得探討一下。

好,言歸正傳。咱們還是先來複盤一下《了不起的沙發》的舞美設計、答題流程、人物設定等製作層面的內容。

首先,這檔節目的舞美設計,頗為簡單,大概是三個小分區。位於舞臺中央的是出題官站位,

旁邊一側是主持人的區域,而三組家庭依次坐在沙發答題的主區域。

另外,從沙發上掉下來的家庭成員會在另一個觀察室全程觀看自己家人的答題表現,雖然冷眼君覺得這個設計很多餘,讓被淘汰的家庭成員在現場觀看,不是更能夠激發還在場答題的家人的勝負欲嗎?

說實話,現場藍、紅、黃三組墊子的道具,簡單到給人一種像是運動會跳高時使用的墊子似的,一度讓冷眼君懷疑它的安全性能。

而三組家庭背後相應的不同顏色的道具,也有色差,比如說,紅隊家庭,紅色的墊子,而背後是粉紅色的燈光牌。

好吧,至於答題流程,總共分為兩輪,第一輪是“齊心協力上沙發”。總共有9類題面,分別是競技體育、綜藝娛樂、動物世界、植物王國、美食天地、人文歷史、自然地理、藝術殿堂、萬事通,三組家庭輪流選擇題面進行答題,答對加一分,答錯不扣分。

而這一環節的看點在於,每組家庭在答題過程中,他們自己坐的沙發會進行翻轉,其他沒有答題家庭沙發正常。

如果答題家庭有成員掉下沙發,掉下來的家庭成員將失去該題的答題權,該家庭答完一題,無論答錯與否,沙發自動恢復正常。而第一輪得分較高的家庭在第二輪答題時擁有優先答題權。

第二輪是“翻來覆去扒沙發”。三組家庭輪流答題,每道題有15秒的答題時間,答對的家庭不被翻沙發或者回正,其餘兩組家庭沙發會被翻到底。如果答錯,自家沙發翻到底,其他兩組家庭沙發回正。最終兩輪得分最高的一組家庭獲勝。

至於人設方面,還是比較常規的。比如說出題官袁成傑,顯然更像是主咖主持人。而台裡的主持人陳爍,淪為副主持,關鍵是戲份有點少。還加入了機器人U+,作為科普解說員,雖然這個設定顯得有點多餘,因為出題官自己就可以在宣佈答案後馬上進行科普解釋,或者讓一旁賦閑的副主持陳爍來做科普也好,但硬要把這個任務交給AI機器人,難免讓人覺得有炫技的嫌疑。

分析完這檔節目的流程後發現,其實這檔節目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尤其是兩輪答題的設計,讓節奏顯得有點偏慢。

可以理解,出於讓素人家庭能夠熟悉答題流程和環境,所以才有兩輪答題,而第一輪答題更多的是起到一個破冰作用。但由於兩輪答題的區分不是很大,難免讓人覺得沙發這個看點有些重複了,甚至還拖慢了答題的節奏感。

其實,不妨把兩輪答題合併成一輪,之前設計一個很簡短的熱身答題賽,而重點的一趴仍是三組家庭輪流答題的環節,這樣既可以幫助素人家庭快速進入答題狀態,也讓觀眾同步進入沙發翻轉帶來的緊張感,關鍵是可以避免沙發翻轉看點的重複使用。

當然,這樣操作也可以讓更多素人家庭參與到節目之中,因為目前一期節目分為上下兩場,各三組家庭參加,總共就是6組家庭參與答題。如果合併答題環節,整期節目甚至可以進行三場答題,也就是總共9個家庭可以參與到節目當中。

“沙發翻轉”讓節目的模式感很強

《了不起的沙發》這檔節目體量小了點,聲量也一般,但其背後的製作公司其實是燦星,難怪冷眼君覺得這檔節目很有模式感,雖然形式簡單了一些。

不難發現,歐美的一些益智類節目,其模式眼往往在於,一個很強的道具抓手來讓節目落地,從而讓觀眾產生新鮮感,當然這類節目也方便複製生產,具有成為模式節目的先天優勢。

比如說,Studio Glam和TV Format Fund聯合創作的《300 Seconds Ride》,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時間車道”,現場設計了一個可移動的滑道,選手站在上面進行答題,而從一端滑到另一端總共需要用時300秒。

同理,《了不起的沙發》這檔節目雖然還是益智答題的形式,但由於增加了具體可感的翻轉沙發,讓整個答題過程呈現出不一樣的新鮮感,同時也具備了很強的模式感。

本質上還是一檔親子類節目

雖然,很多人把這檔節目定義為“益智類”節目,但冷眼君覺得本質上還是一檔親子節目,益智答題只是一種操作形式而已。

可以發現,參加這檔節目大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涵蓋了各種家庭關係,在答題過程中,一家人必須齊心協力,通力合作來應對翻轉的沙發,這是一件考驗頭腦知識和身體質素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家人通過這檔節目彼此關係變得更加親密,當然這檔節目也非常適合闔家坐在一起來觀看,闔家歡的親子節目屬性也更加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應該對兩檔親子節目很有印象。一個是金鷹卡通的《瘋狂的麥咭》,另一個是央視的《零零大冒險》。

當然,這兩檔節目都自帶很多闖關遊戲的設計,而且都是明星參與帶隊的形式,但這兩檔節目中,其實也有不少答題障礙的設置。

而《了不起的沙發》中的“沙發翻轉”的障礙設計,卻讓冷眼君想到了《零零大冒險》的木板障礙答題環節。隊員依次獨自坐在木板上,進行答題,如果答錯,木板會慢慢向下傾斜,直到將坐在上面的人滑下去為止。尤其是,從視覺和節目的效果上來看,兩檔節目確實有種蜜汁神似。

《零零大冒險》

《了不起的沙發》

總之,《了不起的沙發》這檔節目,整體氛圍和風格表達確實有點偏央視的闔家歡綜藝,這倒是和目前的政策導向很是貼合,所以能夠順利播出也在情理之中。雖然節目還是有不少問題,但它告訴我們,融合了益智答題的親子節目,也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新鮮感,倒也不失為一種擴展棚內親子類綜藝的新思路。

第二輪是“翻來覆去扒沙發”。三組家庭輪流答題,每道題有15秒的答題時間,答對的家庭不被翻沙發或者回正,其餘兩組家庭沙發會被翻到底。如果答錯,自家沙發翻到底,其他兩組家庭沙發回正。最終兩輪得分最高的一組家庭獲勝。

至於人設方面,還是比較常規的。比如說出題官袁成傑,顯然更像是主咖主持人。而台裡的主持人陳爍,淪為副主持,關鍵是戲份有點少。還加入了機器人U+,作為科普解說員,雖然這個設定顯得有點多餘,因為出題官自己就可以在宣佈答案後馬上進行科普解釋,或者讓一旁賦閑的副主持陳爍來做科普也好,但硬要把這個任務交給AI機器人,難免讓人覺得有炫技的嫌疑。

分析完這檔節目的流程後發現,其實這檔節目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尤其是兩輪答題的設計,讓節奏顯得有點偏慢。

可以理解,出於讓素人家庭能夠熟悉答題流程和環境,所以才有兩輪答題,而第一輪答題更多的是起到一個破冰作用。但由於兩輪答題的區分不是很大,難免讓人覺得沙發這個看點有些重複了,甚至還拖慢了答題的節奏感。

其實,不妨把兩輪答題合併成一輪,之前設計一個很簡短的熱身答題賽,而重點的一趴仍是三組家庭輪流答題的環節,這樣既可以幫助素人家庭快速進入答題狀態,也讓觀眾同步進入沙發翻轉帶來的緊張感,關鍵是可以避免沙發翻轉看點的重複使用。

當然,這樣操作也可以讓更多素人家庭參與到節目之中,因為目前一期節目分為上下兩場,各三組家庭參加,總共就是6組家庭參與答題。如果合併答題環節,整期節目甚至可以進行三場答題,也就是總共9個家庭可以參與到節目當中。

“沙發翻轉”讓節目的模式感很強

《了不起的沙發》這檔節目體量小了點,聲量也一般,但其背後的製作公司其實是燦星,難怪冷眼君覺得這檔節目很有模式感,雖然形式簡單了一些。

不難發現,歐美的一些益智類節目,其模式眼往往在於,一個很強的道具抓手來讓節目落地,從而讓觀眾產生新鮮感,當然這類節目也方便複製生產,具有成為模式節目的先天優勢。

比如說,Studio Glam和TV Format Fund聯合創作的《300 Seconds Ride》,其中一大亮點就是“時間車道”,現場設計了一個可移動的滑道,選手站在上面進行答題,而從一端滑到另一端總共需要用時300秒。

同理,《了不起的沙發》這檔節目雖然還是益智答題的形式,但由於增加了具體可感的翻轉沙發,讓整個答題過程呈現出不一樣的新鮮感,同時也具備了很強的模式感。

本質上還是一檔親子類節目

雖然,很多人把這檔節目定義為“益智類”節目,但冷眼君覺得本質上還是一檔親子節目,益智答題只是一種操作形式而已。

可以發現,參加這檔節目大都是以家庭為單位,涵蓋了各種家庭關係,在答題過程中,一家人必須齊心協力,通力合作來應對翻轉的沙發,這是一件考驗頭腦知識和身體質素的事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家人通過這檔節目彼此關係變得更加親密,當然這檔節目也非常適合闔家坐在一起來觀看,闔家歡的親子節目屬性也更加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應該對兩檔親子節目很有印象。一個是金鷹卡通的《瘋狂的麥咭》,另一個是央視的《零零大冒險》。

當然,這兩檔節目都自帶很多闖關遊戲的設計,而且都是明星參與帶隊的形式,但這兩檔節目中,其實也有不少答題障礙的設置。

而《了不起的沙發》中的“沙發翻轉”的障礙設計,卻讓冷眼君想到了《零零大冒險》的木板障礙答題環節。隊員依次獨自坐在木板上,進行答題,如果答錯,木板會慢慢向下傾斜,直到將坐在上面的人滑下去為止。尤其是,從視覺和節目的效果上來看,兩檔節目確實有種蜜汁神似。

《零零大冒險》

《了不起的沙發》

總之,《了不起的沙發》這檔節目,整體氛圍和風格表達確實有點偏央視的闔家歡綜藝,這倒是和目前的政策導向很是貼合,所以能夠順利播出也在情理之中。雖然節目還是有不少問題,但它告訴我們,融合了益智答題的親子節目,也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新鮮感,倒也不失為一種擴展棚內親子類綜藝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