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剛剛,人民幣大“逆襲”!那些換了美元的人都怎麼樣了?

8月10日,截至發稿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再次刷新紀錄,破6.70至6.6524,創近10個月的新高,打破了此前很多機構預言的貶值。

而在此前的8月2日,《中國證券報》刊發評論文章稱:建議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這意味著什麼?年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可能還將繼續擴大,有可能拓展到正負4%或5%!

兩件事合起來一想,似乎以後人民幣的走勢越來越撲朔迷離,細思極恐。

回顧人民幣歷史走勢,自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貶值,到去年年底甚至直奔“7字頭”。

今年5月31日,人民幣兌美元又大幅升值至6.8170,年初至今累積上漲1.91%;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昨日收盤站上6.7高位。過山車似的行情讓很多投資機構摸不著頭腦。

美國著名對沖基金Crescat Capital甚至在二季度致投資者的信中寫道:當前全球信貸泡沫的獨特之處在於,中國出現在了其中心地帶。自2008年以來,中國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M2貨幣供應量,規模最大的銀行資產,同時也是信貸與GDP之比失衡最嚴重的國家。

可是,相信這一論調的投資機構在做空人民幣時紛紛以失敗告終。

但這一次,人民幣大逆襲卻近在咫尺!

人民幣緣何大漲?

有讀者會問了,當前資金還在外流,資產泡沫依然不減,為何人民幣從今年以來卻還在大漲特漲?

別急,圍繞此次人民幣大漲,

筆者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美元持續疲軟。當前美國的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經濟指標又不達標,儘管6月加了息以及宣佈啟動縮表,但還是躡手躡腳,遲遲不敢完全收緊貨幣政策。

此前,市場還寄希望於特朗普的基建和減稅效應能夠給美國經濟和股市帶來長期利好,不過現在看來基本算是化為泡影了。

需要注意的是,美元指數從今年1月份下跌以來到現在8月2日的最低點,

跌幅超過8%。美元是全球主要貨幣,美元下跌導致其他貨幣會相對美元強勢,促進美國出口的同時還助漲了全球的股市和匯率。

二、央行維穩人民幣表決心。5月份,央行在原有匯率調節機制基礎上,新增“逆週期調節因數”部分,採用全新的修正機制來調節人民幣。這麼一來,至少在兩個方面對人民幣是利好的:

第一、表明央行維穩的態度,增加人民幣升值預期;

第二、央行能夠通過引導人民幣中間價,在人民幣匯率方面更加主動。

三、資本外流改善。一方面,資本監管力度依然持續;另一方面,個人和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其實並不理想,就拿2016年來說,資本市場的各種黑天鵝讓海外投資收益率並沒有那麼誘人,反倒是國內的房地產熱火朝天,大量資金由於房地產而留在了國內。

四、國際收支改善。有監測資料顯示,資本淨流出已從一月741億美元的高位回落至七月的280億美元。銀行代客結售匯也更加趨於平衡。在經常帳戶下,中國貨物貿易盈餘依然可觀,上半年為1880億美元,而且相當一部分出口收益仍以美元存款形勢持有。往前看,鑒於中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顯著的利差,出口企業可能會將更多的美元轉為人民幣。

未來人民幣何去何從?

此次人民幣大漲,與其說曇花一現,不如說趨勢所致。上面說到,如果資本淨流入轉正,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將更加受到青睞,而目前這一現象的確有所改善。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17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資料。資料顯示,2017年二季度,我國經常帳戶順差3623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帳戶(含當季淨誤差與遺漏)逆差3623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含當季淨誤差與遺漏)逆差1455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增加2168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上半年,我國經常帳戶順差4889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帳戶逆差916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順差1082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增加1990億元人民幣。

持續上升的外匯儲備也將是人民幣升值的後盾。與“匯改”後2016年外匯儲備值相比,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已連續6個月上升。

截至2017年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3.08萬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239億美元,升幅為0.8%。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我們外匯儲備有什麼所謂的驚天大漲,只是美元跌了,我們手裡的歐元、日元資產價格就上升了,外匯儲備裡面三分之一是非美元資產。所以,用美元一折算,外匯儲備資料自然就上去了。因此,未來風險還是存在,控制資金外流大概率不會放鬆。

咱們還要換美元嗎?

綜上所述,人民幣兌美元年底之前可能在6.7至6.9的區間內波動。但受到年初個人購匯的影響,年底可能有所走弱。

鑒於當前起伏不定的人民幣匯率,資產配置方面更多的是需要謹慎:

海外資產配置方面,無疑人民幣短期內比較受寵,建議在適當減少美元資產的基礎上,增加歐元和日元配置。隨著歐洲央行逐步放棄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強勢回歸不無可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國內外投資環境依然不容樂觀,美朝叫板越來越激烈,中印衝突似乎一觸即發,而國內的A股在“漂亮50”熄火後遲遲沒有後續上漲動力。近期的金融工作會議也說了:下半年,安全和價值才是投資的主基調。“十九大”之後,中國經濟改革和維穩意願更強,中長期看,人民幣依然處於升值通道。

銀行代客結售匯也更加趨於平衡。在經常帳戶下,中國貨物貿易盈餘依然可觀,上半年為1880億美元,而且相當一部分出口收益仍以美元存款形勢持有。往前看,鑒於中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顯著的利差,出口企業可能會將更多的美元轉為人民幣。

未來人民幣何去何從?

此次人民幣大漲,與其說曇花一現,不如說趨勢所致。上面說到,如果資本淨流入轉正,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將更加受到青睞,而目前這一現象的確有所改善。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2017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資料。資料顯示,2017年二季度,我國經常帳戶順差3623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帳戶(含當季淨誤差與遺漏)逆差3623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含當季淨誤差與遺漏)逆差1455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增加2168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上半年,我國經常帳戶順差4889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帳戶逆差916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順差1082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增加1990億元人民幣。

持續上升的外匯儲備也將是人民幣升值的後盾。與“匯改”後2016年外匯儲備值相比,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已連續6個月上升。

截至2017年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3.08萬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239億美元,升幅為0.8%。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我們外匯儲備有什麼所謂的驚天大漲,只是美元跌了,我們手裡的歐元、日元資產價格就上升了,外匯儲備裡面三分之一是非美元資產。所以,用美元一折算,外匯儲備資料自然就上去了。因此,未來風險還是存在,控制資金外流大概率不會放鬆。

咱們還要換美元嗎?

綜上所述,人民幣兌美元年底之前可能在6.7至6.9的區間內波動。但受到年初個人購匯的影響,年底可能有所走弱。

鑒於當前起伏不定的人民幣匯率,資產配置方面更多的是需要謹慎:

海外資產配置方面,無疑人民幣短期內比較受寵,建議在適當減少美元資產的基礎上,增加歐元和日元配置。隨著歐洲央行逐步放棄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強勢回歸不無可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國內外投資環境依然不容樂觀,美朝叫板越來越激烈,中印衝突似乎一觸即發,而國內的A股在“漂亮50”熄火後遲遲沒有後續上漲動力。近期的金融工作會議也說了:下半年,安全和價值才是投資的主基調。“十九大”之後,中國經濟改革和維穩意願更強,中長期看,人民幣依然處於升值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