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震之後,除了受災者,這兩類人同樣需要關注

2017年8月8日晚上21點15分左右,我把熊丸子放在床上,剛剛打開《人體的故事》,措不及防地就感受到了九寨溝地震的衝擊波。

在我有限的人生經歷中,真切地感受過地震這恐怕是第三次。

第一次還在上小學,從文具盒的跳動我似乎看到了地震的強大威力,我後知後覺地聽從老師的疏導,在下樓逃跑途中還不忘拉住我最要好的兩個小姐妹。隨後才知道,那次地震4.3級,下午可以放假不用上學。

第二次是舉世聞名的5.12汶川大地震,我在北京、宿舍裡,QQ彈出來地震的消息。當時還沒有微信,根本搞不清楚震中在哪裡,慌忙給家人和最在意的朋友打電話,一一確認平安。

那個夏天,幾乎上了一暑假的災難管理和哀傷輔導的課。

前天晚上,在第一波晃動過去之後,我明顯知道地震了。

我沖到熊丸子的房間,抱起來他,迅速先打開門,然後快速拿上水、手機和鑰匙,從3樓直奔到院子裡去。熊丸子迷迷糊糊的,到了樓下後我告訴他“是發生地震了”。他茫然的看著我,囑咐我看好水。

很快,院子裡聚集的人群散去,熊丸子嚷著要回家睡覺,我便上了樓。

他很快就接著睡著了。我卻驚魂未定,開始pack應急包,開始臨時抱佛腳研究怎麼逃生,開始躺在床上思考“我是不是要放一雙球鞋在門口”這些瑣碎的細節。

我知道,媽媽這個角色催生出來了我本能的保護欲,帶給了我必須會有的自然焦慮。

誠然,我並不是地震的實際受災者,但是我真切地體驗到了地震,和我的孩子一起。我很難準確地描述我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但我知道,

應該有很多媽媽,包括身處災區的媽媽,我們是感同身受的。

今天不想談更多具體的緊急救援的應對策略,單純地想分享一點我由此引發的聯想。

作為助人者的邊界

1. 避免拯救者、施救者心態

在上一次地震的時候,我很“激動”。我恨不得施展自己全部所學,去災區散發社工光輝。無法接受苦難的發生,眼裡容不下社會不公義,讓我覺得自己似乎隨時箭在弦上,做好一切準備進災區。

我很清晰地記得當時我的老師和我說了一句話:“在你想要幫助別人的時候,想想你為什麼想要幫助他們。”

我開始反思這句話的意思:我是覺得他們理應不受到如此苦難?我覺得自己比他們掌握更多能量和資源?我想讓他們快樂起來? 我想不清楚……

當時的我,覺得助人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活動,是無比正面而積極的。所以到後來,看到很多同工分享的受災者拒絕服務和援助物品,

或者產生了“搭便車”的心態而“濫用”物資和愛心這些情況,我才意識到我可能差點就陷入了造成這種情況的推波助瀾裡——原來,我在給我爆棚的施救心態找一個合理化的出口。

每一個人的社會資本、生活經歷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生命歷程。地震災害當然是偶發事件,但一定程度上來說,不同的人面對這種事件的回應和處理都是非常私人化的,帶有很強烈個人邏輯的。

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感到“傷痛”,不是所有人都會“感恩”捐款捐物,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勇敢面對”。

這和我們平常在做的睡眠諮詢服務一樣,在沒有建立“專業自我”的時候,我們或許想要啟動上帝視角。你會很跳戲地覺得:

她為什麼不進行睡眠調整,這樣可以早日脫離苦海啊!

哎,怎麼會有人一點都接受不了孩子哭呢,真是玻璃心!

恨不得去她家裡幫她帶孩子!

當我們有這種“拯救者”心態的時候,就會使得服務物件失去自尊,失去自助的勇氣,開始失去價值感和歸屬感,覺得自己無用,理應如此就該獲得幫助。

然而這種“授人以魚”的方式在短期內或許可以解得了燃眉之急,但從長久的角度來看,下一次碰到困難時,服務物件仍然沒有建立信心和資源去自己解決問題。

助人是一項科學的活動,在提供服務的時候是以服務物件為中心的,而不是以提供服務者為中心的。從優勢視角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都是自帶優勢的,而這些優勢和潛能挖掘出來會後,就足以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接受説明和尋求改變,都是服務物件自己的決定,不是任何人要強加給他們的。

2. 同理而非同情

同理是Empathy,同情是Sympathy。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兩者的不同:

同情心:一個人掉到坑裡了,他大叫:“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然後我們看到了,站在原地,說:“很糟糕是吧?嗯,你想來點吃的嗎?”

同理心:一個人掉到坑裡了,他大叫:“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然後我們看到了,並走下去,說:“嘿,我看到了,我知道在這下面是什麼樣子,你並不孤單”。

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同理心是指:

1. 接受他人觀點,或者認同他們的觀點為他們的事實;

2. 不加評論,價值中立;

3. 識別出他人的情緒,並且嘗試與他交流 ;

4. 與他人一起感受。

同理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選擇,為了與“你”進行連接,我必須連接到我自己心裡面能理解那種感受的部分。所以同理心不是話術,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同理心不會說:“至少你的家人沒有受傷““至少你孩子只吃1次夜奶,知足吧”,而我們在同情心湧起的時候,當別人在分享他們感到極為困擾和痛苦的時候,我們想要給他點燃一線希望,比如當你說:“我覺得我和我老公的婚姻關係好破碎”,我答:“至少你有一段婚姻。”

你什麼感覺?你感覺好過了嗎?

當服務物件向我們傾訴時,當各種即便是我們自己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困擾著他們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安慰”,不是“建議”,不是“分析”,或許可以試試看“雖然我現在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但我真的很高興你願意和我分享這些不愉快。”

“回應”不一定會讓事情好轉,真正可以讓事情好轉的是“連接”。

3. 避免自我耗盡(Burnout)

任何親歷某種災難的人都可以稱作受災者,這種親歷不僅包括切切實實地經歷,處在震中地區的經歷,也包括見證、感受的經歷。所以廣義上來講,提供幫助的人,比如那些在災區救援的官兵、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等都是受災者。

與切實受到災害影響的受災者不同的是,這些提供幫助的人所受到的“傷害”是比較少受到關注的。

他們可能會感覺到:

1. 情緒上的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覺得很難找到動機,感覺很無助,感覺自己不能説明服務物件解決根本問題,有很深的挫敗感。

2.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覺得自己遠離服務物件,自己本身的價值觀需要因為專業自我而抑制,因此要保持“關懷”、“有愛心”、“溫暖”、“以人為本”等特質,有時候甚至會“展演”出符合這些角色定位的相應的形象。

3. 熱情倦怠(Compassion Fatigue),會開始麻木,甚至會帶來繼發性的創傷壓力。

原來在災區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工或者是一腔熱血前去幫助的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好像被剝了一層皮一樣,“為什麼生命會如此脆弱?”,他們會憤怒,會心灰,會久久無法平復。

這和我們進行睡眠諮詢服務是有共通之處的,經常會有一些媽媽分享她們自身的“悲慘”經歷,吐槽婆婆的“虐待”,老公的“不負責任”,有時候甚至會分享一些家暴等極端事件。而我們在吸收了這些資訊之後,很難不受到衝擊。

無論面臨任何情況,諮詢師都要先關注自己,才關注別人。在你自己的狀態無法應對這些情況時,你是無力去給到服務物件支援的。行大於言,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服務物件的心理,因此當你覺得疲憊,覺得元氣不足時,不妨停下來,多關注自己。

關注自己對於媽媽來說也是很適用的。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先是自己,才是媽媽。就好像飛機上的安全宣教都會教導大人先帶好氧氣罩再幫助孩子一樣,在面對任何情況下,我們如果希望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就要先關照自己。

為母則剛,但不是鐵板一塊!

能做點什麼,讓我們的孩子好過些?

1. 盡可能的避免孩子受到資訊的轟炸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主動接受資訊的能力有限,但是當我們通過電視等媒體關注這些資訊的時候,無形中會讓孩子過度暴露在媒體環境之下。

這些畫面中可能會充斥廢墟、傷者甚至是死者,孩子即便再小,也會對這些資訊有感知。

2. 情緒支持

真正的情緒支持是讓孩子有情緒誠實和安全的空間,就像我們之前說的,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可能不盡相同。

有些孩子或許看起來波瀾不驚,但不代表他沒有反應;有些孩子反應激烈,但不代表他受到傷害。我們能做的是無條件地接受孩子悲傷、難過、恐慌、擔心和其他種種情感。

3. 在孩子願意討論或是想要傾訴的時候,聽他們講述

即便不是實際受災的居民,見證這一事件發生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如果孩子願意,鼓勵孩子把當時的恐慌、驚嚇、不安等等講出來,而我們不要說“不用擔心”“沒事兒”“要堅強”等等,這些話沒有任何意義。

當下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擁抱,牽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膀,讓孩子明白你的理解,以及無條件的保護和支持。

地震這個東西太複雜,到現在為止學界還無法從預判的角度闡述太多。所以,我們能做的,是讓寶寶掌握安撫能力。這樣,在我們驚慌時,我們有榜樣可以學習。

本文為好睡寶嬰兒睡眠原創,任何商業機構、媒體(含自媒體)、網路等平臺在轉發時請聯繫我們沒有取得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想瞭解更多嬰幼兒睡眠、養育的知識,盡在“好睡寶嬰兒睡眠”,這裡有口口相傳的經驗,對大樣本的觀察,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有對這些經驗,觀察,成果的提煉,糅合,批判,與反思。同時,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睡眠諮詢訂制服務,説明你和寶寶同時獲得健康充足的睡眠。

帶有很強烈個人邏輯的。

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感到“傷痛”,不是所有人都會“感恩”捐款捐物,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勇敢面對”。

這和我們平常在做的睡眠諮詢服務一樣,在沒有建立“專業自我”的時候,我們或許想要啟動上帝視角。你會很跳戲地覺得:

她為什麼不進行睡眠調整,這樣可以早日脫離苦海啊!

哎,怎麼會有人一點都接受不了孩子哭呢,真是玻璃心!

恨不得去她家裡幫她帶孩子!

當我們有這種“拯救者”心態的時候,就會使得服務物件失去自尊,失去自助的勇氣,開始失去價值感和歸屬感,覺得自己無用,理應如此就該獲得幫助。

然而這種“授人以魚”的方式在短期內或許可以解得了燃眉之急,但從長久的角度來看,下一次碰到困難時,服務物件仍然沒有建立信心和資源去自己解決問題。

助人是一項科學的活動,在提供服務的時候是以服務物件為中心的,而不是以提供服務者為中心的。從優勢視角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都是自帶優勢的,而這些優勢和潛能挖掘出來會後,就足以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接受説明和尋求改變,都是服務物件自己的決定,不是任何人要強加給他們的。

2. 同理而非同情

同理是Empathy,同情是Sympathy。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兩者的不同:

同情心:一個人掉到坑裡了,他大叫:“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然後我們看到了,站在原地,說:“很糟糕是吧?嗯,你想來點吃的嗎?”

同理心:一個人掉到坑裡了,他大叫:“我被困住了,這裡好黑,我受不了了”,然後我們看到了,並走下去,說:“嘿,我看到了,我知道在這下面是什麼樣子,你並不孤單”。

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同理心是指:

1. 接受他人觀點,或者認同他們的觀點為他們的事實;

2. 不加評論,價值中立;

3. 識別出他人的情緒,並且嘗試與他交流 ;

4. 與他人一起感受。

同理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選擇,為了與“你”進行連接,我必須連接到我自己心裡面能理解那種感受的部分。所以同理心不是話術,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同理心不會說:“至少你的家人沒有受傷““至少你孩子只吃1次夜奶,知足吧”,而我們在同情心湧起的時候,當別人在分享他們感到極為困擾和痛苦的時候,我們想要給他點燃一線希望,比如當你說:“我覺得我和我老公的婚姻關係好破碎”,我答:“至少你有一段婚姻。”

你什麼感覺?你感覺好過了嗎?

當服務物件向我們傾訴時,當各種即便是我們自己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困擾著他們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安慰”,不是“建議”,不是“分析”,或許可以試試看“雖然我現在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但我真的很高興你願意和我分享這些不愉快。”

“回應”不一定會讓事情好轉,真正可以讓事情好轉的是“連接”。

3. 避免自我耗盡(Burnout)

任何親歷某種災難的人都可以稱作受災者,這種親歷不僅包括切切實實地經歷,處在震中地區的經歷,也包括見證、感受的經歷。所以廣義上來講,提供幫助的人,比如那些在災區救援的官兵、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等都是受災者。

與切實受到災害影響的受災者不同的是,這些提供幫助的人所受到的“傷害”是比較少受到關注的。

他們可能會感覺到:

1. 情緒上的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覺得很難找到動機,感覺很無助,感覺自己不能説明服務物件解決根本問題,有很深的挫敗感。

2. 人格解體(Depersonalization),覺得自己遠離服務物件,自己本身的價值觀需要因為專業自我而抑制,因此要保持“關懷”、“有愛心”、“溫暖”、“以人為本”等特質,有時候甚至會“展演”出符合這些角色定位的相應的形象。

3. 熱情倦怠(Compassion Fatigue),會開始麻木,甚至會帶來繼發性的創傷壓力。

原來在災區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工或者是一腔熱血前去幫助的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好像被剝了一層皮一樣,“為什麼生命會如此脆弱?”,他們會憤怒,會心灰,會久久無法平復。

這和我們進行睡眠諮詢服務是有共通之處的,經常會有一些媽媽分享她們自身的“悲慘”經歷,吐槽婆婆的“虐待”,老公的“不負責任”,有時候甚至會分享一些家暴等極端事件。而我們在吸收了這些資訊之後,很難不受到衝擊。

無論面臨任何情況,諮詢師都要先關注自己,才關注別人。在你自己的狀態無法應對這些情況時,你是無力去給到服務物件支援的。行大於言,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服務物件的心理,因此當你覺得疲憊,覺得元氣不足時,不妨停下來,多關注自己。

關注自己對於媽媽來說也是很適用的。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先是自己,才是媽媽。就好像飛機上的安全宣教都會教導大人先帶好氧氣罩再幫助孩子一樣,在面對任何情況下,我們如果希望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就要先關照自己。

為母則剛,但不是鐵板一塊!

能做點什麼,讓我們的孩子好過些?

1. 盡可能的避免孩子受到資訊的轟炸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主動接受資訊的能力有限,但是當我們通過電視等媒體關注這些資訊的時候,無形中會讓孩子過度暴露在媒體環境之下。

這些畫面中可能會充斥廢墟、傷者甚至是死者,孩子即便再小,也會對這些資訊有感知。

2. 情緒支持

真正的情緒支持是讓孩子有情緒誠實和安全的空間,就像我們之前說的,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可能不盡相同。

有些孩子或許看起來波瀾不驚,但不代表他沒有反應;有些孩子反應激烈,但不代表他受到傷害。我們能做的是無條件地接受孩子悲傷、難過、恐慌、擔心和其他種種情感。

3. 在孩子願意討論或是想要傾訴的時候,聽他們講述

即便不是實際受災的居民,見證這一事件發生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如果孩子願意,鼓勵孩子把當時的恐慌、驚嚇、不安等等講出來,而我們不要說“不用擔心”“沒事兒”“要堅強”等等,這些話沒有任何意義。

當下能做的是給孩子一個擁抱,牽他們的手,拍拍他們的肩膀,讓孩子明白你的理解,以及無條件的保護和支持。

地震這個東西太複雜,到現在為止學界還無法從預判的角度闡述太多。所以,我們能做的,是讓寶寶掌握安撫能力。這樣,在我們驚慌時,我們有榜樣可以學習。

本文為好睡寶嬰兒睡眠原創,任何商業機構、媒體(含自媒體)、網路等平臺在轉發時請聯繫我們沒有取得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想瞭解更多嬰幼兒睡眠、養育的知識,盡在“好睡寶嬰兒睡眠”,這裡有口口相傳的經驗,對大樣本的觀察,前沿的研究成果,更有對這些經驗,觀察,成果的提煉,糅合,批判,與反思。同時,我們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睡眠諮詢訂制服務,説明你和寶寶同時獲得健康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