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點贊」讓老百姓心裡亮堂堂 宿城推動“三務”公開全面提檔升級

“村務、財務、黨務,就貼在村部資訊公開欄裡,一目了然;用智慧手機更方便,

點開‘先鋒宿城’APP,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昨日上午,在宿城區龍河鎮姚莊村,村民邊亞軍笑著說,“三務”公開讓老百姓心裡亮堂堂,與黨員幹部更親近。

公開什麼?怎麼公開?向誰公開?今年以來,宿城區圍繞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進一步優化設計、規範方法,解好這三道題,推動“三務”公開全面提檔升級,更好地溝通幹群關係,凝心聚力,同頻共振,共建美好家園。

公開什麼?———

“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公開什麼”

資料圖

“姚莊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對接幫扶的資金、專案等比較多,過去這塊沒公開,很多村民心裡都有疑問。”姚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東生說,採納群眾建議後,該村今年初把脫貧攻堅作為“三務”公開的重要版塊予以公開,

做到“陽光扶貧”。

“群眾需要什麼就公開什麼”。據介紹,宿城區通過“三進三幫”大走訪聽取意見、職能部門座談會商、紀檢信訪部門案件分析等方法,聚焦黨員群眾迫切關注的政策待遇、書記專案、脫貧攻堅、征地補償、物業管理等,制定出《宿城區“三務”公開規定目錄》,引導規範村居“三務”公開內容。

“針對農村村居、城市社區群眾需求和工作實際,對原先‘三務’公開目錄分類精准梳理出農村村居版20項和城市社區版15項必須公開的規定事項。

各地根據實際可有所側重,並堅持動態調整、即時更新,保證公開的都是老百姓需要的。”宿城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與廣大農村不同,根據城市社區居民意見,我們要求街道社區將‘三務’公開延伸到所轄每個社區,重點將物業管理費用收支明細、工程項目合同書、進度安排等納入規定公開事項。”

市民常林退休後一直住在項裡街道項裡社區亞方花園。

“年紀越來越大,腿腳也不利索了,每年體檢很不方便。我向來走訪的黨員幹部提出來,他們很快把街道勞保協理員的電話公示出來。居民一個電話就能打聽清楚所有事情,甚至可以預約上門體檢。”常林對項裡社區“三務”公開內容特別滿意。

為確保群眾滿意,宿城區還對照“三務”公開事項,嚴格區級職能部門督查職責:區委組織部將“三務”公開內容納入基層黨建工作巡查;區民政局要求鄉鎮(街道) 社會事務辦公室組織村級監督委員會督查“村務”公開情況;區委農工辦通過鄉鎮(街道)農業經濟服務中心即時監控村級“財務”公開情況。

宿城區“三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區委組織部每季度聯合農工、審計、財政等部門對“三務”公開落實情況進行“飛檢”,對連續兩次不合格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黨組織負責人進行提醒約談,目前已巡查整改全區村居(社區)問題215件,約談提醒基層黨組織書記17名。

怎麼公開?———

實施“雙環”評議,“群眾定了再幹”

“我住不了城裡的房子,所以,我不同意拆遷。”5月20日,姚莊村召開黨群議事會,討論林場組整組房屋徵收拆遷事宜。林場組村民劉芳偉現場“發難”,表示將不配合房屋徵收拆遷工作。

耐心聽完劉芳偉發言,劉東生立刻回應:林場組共30戶人家,住的基本上都是危房,村“兩委”爭取到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整組房屋徵收拆遷既能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你腿腳不方便,我們替你考慮了,準備幫你在別的組聯繫一套民居,房子安全,又不用上樓。”在多年前的一次事故中,劉芳偉雙腿失去知覺,只能依靠“小板凳挪動行走”。劉東生關切地說,“我們提倡進城入鎮,並不是強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商量解決。”

“林場組房屋徵收各項事宜是村民自己討論定下來的,推進很快,也很平穩。”宿城區“三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說,不只在姚莊村,黨群議事會制度已在宿城全區推開,各村居依託村務監督委員會,邀請黨員代表、鄉賢代表和群眾代表,組成党群議事會,對實際實施的和對擬確定實施的村級重要事項決策實施事前風險評議和事後效果評議。

“實施‘雙環’評議,群眾定了再幹。”據介紹,事前風險評議由黨群議事會在徵求意見、分析評測的基礎上,形成評議報告並劃定風險等級,對存在風險的決策,黨群議事會可以提出暫緩實施或不予實施建議。事後效果評議黨群議事會通過發函徵詢、聽證座談等形式,徵求有關單位和社區群眾對村級重要事務意見,並分優秀、良好、一般、差評定等次。

今年以來,宿城通過黨群議事會,22個省定經濟薄弱村的黨員群眾代表評議確定了本村的扶貧專案,並對建檔立卡戶調整、以及精准扶貧資金使用進行了評議,全區163個村居(社區)開展集體財務審核200餘次、監督工程招投標50餘次,否決擬實施的涉及集體專案7件。

“黨群議事會評議結果要作為支部書記和‘兩委’班子考評重要依據的,而且事前風險評議和事後民主評議的評議時間、參加人員、評議結果均在‘三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劉東生說,黨群議事會讓“怎麼公開”更規範,倒逼不斷提升基層民主決策能力,形成良性迴圈。

向誰公開?———

黨員聯繫走訪,“點頭之交”成“莫逆”

“他常來家裡,不僅說村裡的大事小情,還主動幫我解決困難,自己解決不了的匯總到村裡。”同住姚莊村,邊志江與劉成過去只是“點頭之交”;今年邊志江作為“黨員中心戶”聯繫劉成家,經常走動,如今已經處成“莫逆之交”,劉成有事習慣性先找邊志江“嘮嘮”。

邊志江已年過花甲,做過基層黨組織書記,群眾工作經驗豐富,且德高望重,前幾個月被推選為“黨員中心戶”,聯繫走訪28戶群眾。“有事沒事過去坐坐,解釋政策,聽取意見,解決困難。”邊志江說。

農村有“黨員中心戶”,城市有“樓棟長”。“一進單元門就能看到一張表,上面有樓棟長姓名、照片、聯繫電話和其他黨員的聯繫方式,他們定期來家裡坐,我們有事也可以直接找他們。”家住亞芳花園的居民蔣麗說,有了“黨員聯繫走訪”,她的“聲音”很容易傳到“物業”,甚至社區黨委。

蔣麗舉了個例子,她曾向樓棟長反映,亞芳花園社區健身廣場體育器材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建議更新。“意見得到項裡社區黨委重視,很快安排資金,新購9件(套)健身器材,目前正在安裝。”蔣麗說她特別滿意,因為居住環境改善了,更因為自己的意見被採納,這表明自己被尊重和重視著。

為讓“向誰公開”對位聚焦,宿城在全區推行黨員聯繫入戶機制,以自然村莊和社區樓宇為單位,分別在農村基層選出765個“黨員中心戶”、城市社區選出1600余名“黨員樓棟長”,固定聯繫群眾,通過常態走訪,宣講惠民政策、介紹村級事務、收集群眾意見,實現村級事務主動向黨員群眾公開,贏得群眾理解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宿城還按照“一村一帳戶、一村一頁面”標準,全區163個村居(社區)統一在“先鋒宿城”手機APP和宿城黨建網開設村級陽光“三務”公開版塊,公開內容與線下村級“三務”公開平臺即時同步。

“只要實名註冊,不管是手機平臺,還是網頁,我們都可以輕鬆流覽居委會‘三務’公開信息,實現網路管道的‘點對點’。”耿車鎮耿車居委會居民張靜高興地說,很方便瞭解居委會的“大事小情”。

據統計,從“三務”公開提檔升級工作啟動以來,因公開不到位問題產生的信訪、違紀情況較之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我們將一如既往推進‘三務’公開工作提檔升級,讓群眾‘明白’,還村居幹部‘清白’,幹群同心協力,共謀發展大計。”宿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永傑表示。

目前已巡查整改全區村居(社區)問題215件,約談提醒基層黨組織書記17名。

怎麼公開?———

實施“雙環”評議,“群眾定了再幹”

“我住不了城裡的房子,所以,我不同意拆遷。”5月20日,姚莊村召開黨群議事會,討論林場組整組房屋徵收拆遷事宜。林場組村民劉芳偉現場“發難”,表示將不配合房屋徵收拆遷工作。

耐心聽完劉芳偉發言,劉東生立刻回應:林場組共30戶人家,住的基本上都是危房,村“兩委”爭取到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整組房屋徵收拆遷既能改善村民居住條件,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你腿腳不方便,我們替你考慮了,準備幫你在別的組聯繫一套民居,房子安全,又不用上樓。”在多年前的一次事故中,劉芳偉雙腿失去知覺,只能依靠“小板凳挪動行走”。劉東生關切地說,“我們提倡進城入鎮,並不是強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商量解決。”

“林場組房屋徵收各項事宜是村民自己討論定下來的,推進很快,也很平穩。”宿城區“三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說,不只在姚莊村,黨群議事會制度已在宿城全區推開,各村居依託村務監督委員會,邀請黨員代表、鄉賢代表和群眾代表,組成党群議事會,對實際實施的和對擬確定實施的村級重要事項決策實施事前風險評議和事後效果評議。

“實施‘雙環’評議,群眾定了再幹。”據介紹,事前風險評議由黨群議事會在徵求意見、分析評測的基礎上,形成評議報告並劃定風險等級,對存在風險的決策,黨群議事會可以提出暫緩實施或不予實施建議。事後效果評議黨群議事會通過發函徵詢、聽證座談等形式,徵求有關單位和社區群眾對村級重要事務意見,並分優秀、良好、一般、差評定等次。

今年以來,宿城通過黨群議事會,22個省定經濟薄弱村的黨員群眾代表評議確定了本村的扶貧專案,並對建檔立卡戶調整、以及精准扶貧資金使用進行了評議,全區163個村居(社區)開展集體財務審核200餘次、監督工程招投標50餘次,否決擬實施的涉及集體專案7件。

“黨群議事會評議結果要作為支部書記和‘兩委’班子考評重要依據的,而且事前風險評議和事後民主評議的評議時間、參加人員、評議結果均在‘三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劉東生說,黨群議事會讓“怎麼公開”更規範,倒逼不斷提升基層民主決策能力,形成良性迴圈。

向誰公開?———

黨員聯繫走訪,“點頭之交”成“莫逆”

“他常來家裡,不僅說村裡的大事小情,還主動幫我解決困難,自己解決不了的匯總到村裡。”同住姚莊村,邊志江與劉成過去只是“點頭之交”;今年邊志江作為“黨員中心戶”聯繫劉成家,經常走動,如今已經處成“莫逆之交”,劉成有事習慣性先找邊志江“嘮嘮”。

邊志江已年過花甲,做過基層黨組織書記,群眾工作經驗豐富,且德高望重,前幾個月被推選為“黨員中心戶”,聯繫走訪28戶群眾。“有事沒事過去坐坐,解釋政策,聽取意見,解決困難。”邊志江說。

農村有“黨員中心戶”,城市有“樓棟長”。“一進單元門就能看到一張表,上面有樓棟長姓名、照片、聯繫電話和其他黨員的聯繫方式,他們定期來家裡坐,我們有事也可以直接找他們。”家住亞芳花園的居民蔣麗說,有了“黨員聯繫走訪”,她的“聲音”很容易傳到“物業”,甚至社區黨委。

蔣麗舉了個例子,她曾向樓棟長反映,亞芳花園社區健身廣場體育器材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建議更新。“意見得到項裡社區黨委重視,很快安排資金,新購9件(套)健身器材,目前正在安裝。”蔣麗說她特別滿意,因為居住環境改善了,更因為自己的意見被採納,這表明自己被尊重和重視著。

為讓“向誰公開”對位聚焦,宿城在全區推行黨員聯繫入戶機制,以自然村莊和社區樓宇為單位,分別在農村基層選出765個“黨員中心戶”、城市社區選出1600余名“黨員樓棟長”,固定聯繫群眾,通過常態走訪,宣講惠民政策、介紹村級事務、收集群眾意見,實現村級事務主動向黨員群眾公開,贏得群眾理解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宿城還按照“一村一帳戶、一村一頁面”標準,全區163個村居(社區)統一在“先鋒宿城”手機APP和宿城黨建網開設村級陽光“三務”公開版塊,公開內容與線下村級“三務”公開平臺即時同步。

“只要實名註冊,不管是手機平臺,還是網頁,我們都可以輕鬆流覽居委會‘三務’公開信息,實現網路管道的‘點對點’。”耿車鎮耿車居委會居民張靜高興地說,很方便瞭解居委會的“大事小情”。

據統計,從“三務”公開提檔升級工作啟動以來,因公開不到位問題產生的信訪、違紀情況較之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我們將一如既往推進‘三務’公開工作提檔升級,讓群眾‘明白’,還村居幹部‘清白’,幹群同心協力,共謀發展大計。”宿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永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