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遭遇精裝房“賣家秀”?那是你不知道這些陷阱!

網購時,你是否滿懷期待地拆開包裹,卻發現商品與賣家圖片有著天壤之別,對此,小編要說的是你很可能遇到了“賣家秀”。其實,在買房時也會遇到賣家秀,尤其是在買精裝房時。

據最新資料顯示,目前精裝修樓盤投訴比例在房產行業中占比高達30%以上,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開放商精心裝扮的“賣家秀”,如何才能規避呢?

精裝房驗房重災區

1.品牌模糊,沒有說明型號

一些開發商對使用的材料和贈送的設備採用“高級”“高檔”等字眼代替具體品牌,

或即使寫明瞭品牌,實際交付時卻是最低檔次的庫存產品。

2.虛報裝修標準

樓盤說的“2000元/平精裝修”“我們都是最高標準的精裝修”等廣告語,事實上這些只是糖衣炮彈,一平米到底花了多少錢卻無從考證。

3.保修期縮水

一般情況下,精裝房保修期大都為兩年。而有些無良開發商會利用消費者對法律法規定或行業規則不瞭解,便在保修期方面做手腳,將保修期縮短。

4.先收房再驗房

一些業主在收房時發現,開發商所交付房屋與先前看的樣板間相差甚遠,而開發商則要求先收了房才能進行維修和更換,業主為了能儘快入住,只能先收房。

規避精裝房“賣家秀” 告別驗房小白

1.購房合同

購房者在簽購房合同時,

應寫明裝修使用的材料和家電品牌名稱與型號。購房者自身也要適當瞭解一些知名建材品牌的只是。

2.保修期

注明裝修的保修期與責任方。除購房合同外,還應簽訂一份詳細的補充協議,對裝修材料的品牌、材質、保修期及內部施工等都要具體落實到書面合同中。

3.開發商資質

業主在收房時,應查看開發商是否具備交付的全部法律檔,即品質保證書、使用說明書、竣工驗收備案表等。

雖然說是精裝修,但並不等於,拎包入住,對此,小編提醒購房者,要正確認識精裝房,不要過於盲目崇信精裝房,要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