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衛計委、波士頓、區塊鏈、跨界轉型

「政策:衛計委、協力廠商醫療機構、」

衛計委出新規:增設5類獨立醫療機構,

你在福利庫嗎?

8月10日,國家衛計委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會上傳達出一個重要訊息,衛計委將在已批准5類獨立設置醫療機構的基礎上,再增加5類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類別,允許社會力量投資,並連鎖化、集團化運營。

已有5類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包括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寧療護中心。國家衛計委分別為其制定了基本標準及管理規範,

並且納入了今年2月新修訂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相關條款中。

在國家衛計委放開社會力量舉辦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後,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區域醫學影像中心342個,區域醫學檢驗實驗室689個,區域病理診斷中心185個,血液透析中心147個,安寧療護中心13個。

新增5類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類別,則包括: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中小型眼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

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的發展機遇期。

「聚焦:波士頓、區塊鏈、精神疾病」

波士頓:當你專注矽谷的時候,波士頓的數字醫療生態帝國正在壯大

就醫療而言,波士頓歷來專注於生物技術、生命科學和製藥。但是,直到幾年前,數字健康都還不是波士頓醫療保健領域的一大重點。然而,在2016年發起多元化戰略之後,波士頓希望成為全國數字醫療保健投資和活動領域的先驅。

2016年1月,麻塞諸塞州州長Charlie Baker、波士頓市長Marty Walsh和行業高管等領導人曾共同宣佈發起一項數字醫療領域的倡議。從該倡議開始,Baker等人就預判到,波士頓將成為數字健康創新的國家中心。

波士頓已經擁有實現數位醫療目標的眾多關鍵要素,包括頂尖的大學和醫院、風險投資,以及蓬勃發展的創業氛圍。波士頓很有機會在龐大的數字醫療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據估計,

在未來十年內該市場價值將超過320億美元)。之所以這樣做,是政府希望能夠推動整個聯邦的就業創新,同時提高病人護理品質和降低醫療費用。

政府的呼籲、學院的人才輸出和各醫療系統的協助振興了數位醫療生態系統,目前,麻塞諸塞州有300多家業務與數字醫療有關的公司。

區塊鏈:不只是金融的專屬,其在醫療保健有5個增長點

醫療行業正經歷的一個重大轉變是醫療保健交付模式的數位分散化趨勢。

藥物(治療)、設備、服務和商業模式的數位化使當前的醫療保健系統大眾化,並釋放新的價值。這使得“數位轉換”成為所有醫療行業參與者的核心戰略重點。

大多數國家都制定了以數位健康為目標的政策或戰略,增加其數位健康記錄,比如電子健康記錄(EHR)、電子醫療記錄(EMR)以及其他健康IT(HIT)系統或設施。不管這些數位化專案如何發展,目前圍繞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對個性化健康資料的存取權限的限制成為醫療交付創新的關鍵瓶頸。反過來就造成了一個效率不高的數字健康工作流,即在不同的供求雙方之間,甚至在衛生系統內的各個部門之間,形成了一個資料豎井,影響了醫護協調。由於醫療保健行業難以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平衡,區塊鏈技術的潛在應用提供了一種及時的解決方案來緩解這些迫切的需求。

儘管區塊鏈技術在提升醫療數位工作流程方面有巨大的潛力,但它可能也不是解決醫療行業痛點的靈丹妙藥。基於Frost&Sullivan公司對“全球醫療保健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區塊鏈在醫療行業實現數位化轉型的5個增長機遇。

精神疾病管理AI應用:國內尚為“處☆禁☆女地”

我國是精神疾病“重災區”,根據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中國精神疾病患者占中國總人口的7%,已經超過心臟病和癌症,成為中國醫療體系的最大負擔;2015年,英國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中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約有1.73億人有精神疾病,其中1.58億人從未接受過專業治療。智研諮詢公佈資料顯示,我國監護精神病人人數從2005年的274.3萬人增長至2014年的463.5萬人,且精神病人監護率和顯好率指標均在逐年下降。

全球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向醫療領域各場景滲透,其中“精神疾病管理”作為其中的細分場景之一,在美國以及歐洲、亞洲部分國家已出現相關科技公司,而在中國仍是一塊“處☆禁☆女地”,我們目前尚未發現專注於該場景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發的公司。億歐智庫認為,我國“AI+精神疾病管理”未來的發展,不僅有助於解決精神疾病醫療供需不平衡問題,幫助潛在患者進行精神疾病預測以採取預防措施,以及幫助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而且能夠匡正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正確看待和對待精神疾病及患者。從消費市場來看,“AI+精神疾病管理”的需求將會十分旺盛,專注該場景的人工智慧公司將有較大發展潛力,並且有學術界成熟研究成果和海外公司案例可供借鑒。

「事件:平安好醫生、圖瑪深維、首富跨界」

平安好醫生推出“好醫生來了”,打出“醫療+綜藝直播”組合拳

億歐8月7日消息,平安好醫生今日正式推出國內首檔大型推理類健康科普直播節目“好醫生來了”。

“好醫生來了”打的是“移動醫療+直播”組合拳。2016年被稱為中國直播行業元年,資料顯示,直播行業的投資金額2015年為120億,預計2020年能達到1060億。截至2017年6月,網路直播使用者共3.43億,占線民總體的45.6%。

平安好醫生是中國平安旗下全資子公司平安健康推出的線上健康諮詢及健康管理APP。據悉,此次平安好醫生打造的“好醫生來了”健康科普直播欄目,背靠新蜂歡樂傳媒,著眼于觀眾實際的醫療需求,採取固定時段日播的方式,分不同疾病和健康問題,每期邀請一位權威名醫,向大眾傳播具有實用性、科學性、權威性和趣味性的醫學知識。

節省4.25小時,準確率提高40%,圖瑪深維説明影像科醫生高效看片

圖瑪深維瞄準的是醫療行業中的兩個細分領域——醫療影像與肺病,通過與北京友誼醫院、蘇州大學等多家醫院和高校合作,獲取資料資源和醫生需求,豐富研發技術人員的臨床認知,從而推出基於深度學習的診斷產品。

應用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可將醫生的看片時間平均減少4.25個小時,準確度提高到90%以上,這樣,不僅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提高自身水準,還能夠把醫生“還給”患者,讓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對患者解釋病情病因,從而緩解醫患關係。

據瞭解,目前國內醫療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已經達到139家,尤其是近三年,企業數量增長的十分迅速,而這些剛入局的初級玩家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紮根應用層。不難理解,相較於基礎層需要大量的演算法,費時費力還難以看到回報,像輔助診斷、健康管理這樣變現能力強的應用層當然應該受到追捧。然而,這些看似智慧的“助手們”卻一度被醫生們認為是“智障”。故障頻出、幫倒忙、患者不信任……諸多原因讓醫生們對智慧輔助診斷這一科技成果望而卻步。

從首富們的醫療賭注,看中國醫療未來發展走向

中國大健康產業中,恒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在福布斯的排位最高,以54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排在324位。而非醫藥行業,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排位最高,以24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排在957位。

至少要16位健康產業頂尖企業家的資產總和,才能剛剛趕上新一屆中國首富馬化騰——362億美元。如果再加上馬爸爸、一億小目標,三個人的財富則幾乎相當所有上榜健康產業企業家個人財富的兩倍。排第四位的是許家印。

很明顯,相比互聯網和房地產,中國健康產業的黃金時代遠沒有來臨。但現首富前首富前前首富卻都認為,這個黃金時代正在來臨,所以他們都在健康產業下了巨大的賭注。

看起來,首富們對已經高度市場化的醫藥市場沒有太多興趣,而更多賭注的是健康產業巨變過後的未來趨勢。只是,首富們賭注的未來完全不一樣。首富們的選擇幫我們更清楚的看到了,要把握健康產業未來所需要竭力獲取醫生、資料和新技術。

「投融資:Neuros Medical、和天醫管、思創醫惠」

Neuros Medical融資2000萬美元,用神經刺激治療截肢後疼痛

億歐8月11日消息,億歐今日從medcitynews獲悉,位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Neuros Medica完成了20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U.S. Venture Partners(USVP)領投,Boston Scientific、Aperture Venture Partners和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等跟投。

Neuros Medical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利用神經刺激來治療患者截肢後的慢性疼痛。該輪融資是為實現其疼痛管理技術的臨床試驗,Neuros Medica方面表示,其預計在兩年內提交510(k)申請(510(k)是上市前向FDA提交證明,指該銷售的設備是有效的)。

和天醫管獲約印醫療基金超1億元B輪融資,主攻基層醫療服務市場

億歐8月10日消息,約印醫療基金正式對外宣佈,其以超1億元資金,投資綜合醫院連鎖品牌和天醫管並成為其B輪的獨家投資方。和天醫管成立於2012年10月,董事長為李方軍。2005年,和天醫管開始進入綜合醫院管理領域。2009年,和天醫管試水“專業連鎖”的醫院管理模式。

據瞭解,和天醫管定位為“縣區級綜合醫院”,發展至今,和天醫管旗下擁有六安世立醫院和蚌埠五和醫院兩家二級綜合醫院,並託管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分別是六安市西市衛生服務中心、南市衛生服務中心、北市衛生服務中心、鼓樓衛生服務中心和城南醫院。

斥資超3000萬元,思創醫惠這次盯上了醫療領域的人工智慧

億歐8月8日早間消息,智慧醫療公司思創醫惠已於2017年8月7日與杭州伯仲在杭州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該協議稱,思創醫惠將以自有資金3333.20萬元,受讓杭州伯仲持有的杭州認知的8.33%股權。

杭州認知成立於2016年1月13日,註冊資本為904.08萬元人民幣,其法定代表人為塗震。該公司是一家從事醫療領域人工智慧(AI)應用的創新型科技公司,致力於圍繞臨床應用提供人工智慧診療或輔助診療技術及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認知是國內首家IBM Watson for Oncology官方授權運營商,並在與IBM Watson health的合作開發過程中,首次將Watson for Oncology(沃森腫瘤解決方案)引入中國,完成國內適合中國臨床應用的當地語系化版人工智慧應用系統及基於人工智慧的輔助診療互動平臺。

目前圍繞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對個性化健康資料的存取權限的限制成為醫療交付創新的關鍵瓶頸。反過來就造成了一個效率不高的數字健康工作流,即在不同的供求雙方之間,甚至在衛生系統內的各個部門之間,形成了一個資料豎井,影響了醫護協調。由於醫療保健行業難以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找到平衡,區塊鏈技術的潛在應用提供了一種及時的解決方案來緩解這些迫切的需求。

儘管區塊鏈技術在提升醫療數位工作流程方面有巨大的潛力,但它可能也不是解決醫療行業痛點的靈丹妙藥。基於Frost&Sullivan公司對“全球醫療保健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區塊鏈在醫療行業實現數位化轉型的5個增長機遇。

精神疾病管理AI應用:國內尚為“處☆禁☆女地”

我國是精神疾病“重災區”,根據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中國精神疾病患者占中國總人口的7%,已經超過心臟病和癌症,成為中國醫療體系的最大負擔;2015年,英國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中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約有1.73億人有精神疾病,其中1.58億人從未接受過專業治療。智研諮詢公佈資料顯示,我國監護精神病人人數從2005年的274.3萬人增長至2014年的463.5萬人,且精神病人監護率和顯好率指標均在逐年下降。

全球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向醫療領域各場景滲透,其中“精神疾病管理”作為其中的細分場景之一,在美國以及歐洲、亞洲部分國家已出現相關科技公司,而在中國仍是一塊“處☆禁☆女地”,我們目前尚未發現專注於該場景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發的公司。億歐智庫認為,我國“AI+精神疾病管理”未來的發展,不僅有助於解決精神疾病醫療供需不平衡問題,幫助潛在患者進行精神疾病預測以採取預防措施,以及幫助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而且能夠匡正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正確看待和對待精神疾病及患者。從消費市場來看,“AI+精神疾病管理”的需求將會十分旺盛,專注該場景的人工智慧公司將有較大發展潛力,並且有學術界成熟研究成果和海外公司案例可供借鑒。

「事件:平安好醫生、圖瑪深維、首富跨界」

平安好醫生推出“好醫生來了”,打出“醫療+綜藝直播”組合拳

億歐8月7日消息,平安好醫生今日正式推出國內首檔大型推理類健康科普直播節目“好醫生來了”。

“好醫生來了”打的是“移動醫療+直播”組合拳。2016年被稱為中國直播行業元年,資料顯示,直播行業的投資金額2015年為120億,預計2020年能達到1060億。截至2017年6月,網路直播使用者共3.43億,占線民總體的45.6%。

平安好醫生是中國平安旗下全資子公司平安健康推出的線上健康諮詢及健康管理APP。據悉,此次平安好醫生打造的“好醫生來了”健康科普直播欄目,背靠新蜂歡樂傳媒,著眼于觀眾實際的醫療需求,採取固定時段日播的方式,分不同疾病和健康問題,每期邀請一位權威名醫,向大眾傳播具有實用性、科學性、權威性和趣味性的醫學知識。

節省4.25小時,準確率提高40%,圖瑪深維説明影像科醫生高效看片

圖瑪深維瞄準的是醫療行業中的兩個細分領域——醫療影像與肺病,通過與北京友誼醫院、蘇州大學等多家醫院和高校合作,獲取資料資源和醫生需求,豐富研發技術人員的臨床認知,從而推出基於深度學習的診斷產品。

應用智慧輔助診斷系統,可將醫生的看片時間平均減少4.25個小時,準確度提高到90%以上,這樣,不僅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提高自身水準,還能夠把醫生“還給”患者,讓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對患者解釋病情病因,從而緩解醫患關係。

據瞭解,目前國內醫療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已經達到139家,尤其是近三年,企業數量增長的十分迅速,而這些剛入局的初級玩家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紮根應用層。不難理解,相較於基礎層需要大量的演算法,費時費力還難以看到回報,像輔助診斷、健康管理這樣變現能力強的應用層當然應該受到追捧。然而,這些看似智慧的“助手們”卻一度被醫生們認為是“智障”。故障頻出、幫倒忙、患者不信任……諸多原因讓醫生們對智慧輔助診斷這一科技成果望而卻步。

從首富們的醫療賭注,看中國醫療未來發展走向

中國大健康產業中,恒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在福布斯的排位最高,以54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排在324位。而非醫藥行業,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排位最高,以24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排在957位。

至少要16位健康產業頂尖企業家的資產總和,才能剛剛趕上新一屆中國首富馬化騰——362億美元。如果再加上馬爸爸、一億小目標,三個人的財富則幾乎相當所有上榜健康產業企業家個人財富的兩倍。排第四位的是許家印。

很明顯,相比互聯網和房地產,中國健康產業的黃金時代遠沒有來臨。但現首富前首富前前首富卻都認為,這個黃金時代正在來臨,所以他們都在健康產業下了巨大的賭注。

看起來,首富們對已經高度市場化的醫藥市場沒有太多興趣,而更多賭注的是健康產業巨變過後的未來趨勢。只是,首富們賭注的未來完全不一樣。首富們的選擇幫我們更清楚的看到了,要把握健康產業未來所需要竭力獲取醫生、資料和新技術。

「投融資:Neuros Medical、和天醫管、思創醫惠」

Neuros Medical融資2000萬美元,用神經刺激治療截肢後疼痛

億歐8月11日消息,億歐今日從medcitynews獲悉,位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Neuros Medica完成了20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U.S. Venture Partners(USVP)領投,Boston Scientific、Aperture Venture Partners和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等跟投。

Neuros Medical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利用神經刺激來治療患者截肢後的慢性疼痛。該輪融資是為實現其疼痛管理技術的臨床試驗,Neuros Medica方面表示,其預計在兩年內提交510(k)申請(510(k)是上市前向FDA提交證明,指該銷售的設備是有效的)。

和天醫管獲約印醫療基金超1億元B輪融資,主攻基層醫療服務市場

億歐8月10日消息,約印醫療基金正式對外宣佈,其以超1億元資金,投資綜合醫院連鎖品牌和天醫管並成為其B輪的獨家投資方。和天醫管成立於2012年10月,董事長為李方軍。2005年,和天醫管開始進入綜合醫院管理領域。2009年,和天醫管試水“專業連鎖”的醫院管理模式。

據瞭解,和天醫管定位為“縣區級綜合醫院”,發展至今,和天醫管旗下擁有六安世立醫院和蚌埠五和醫院兩家二級綜合醫院,並託管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分別是六安市西市衛生服務中心、南市衛生服務中心、北市衛生服務中心、鼓樓衛生服務中心和城南醫院。

斥資超3000萬元,思創醫惠這次盯上了醫療領域的人工智慧

億歐8月8日早間消息,智慧醫療公司思創醫惠已於2017年8月7日與杭州伯仲在杭州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該協議稱,思創醫惠將以自有資金3333.20萬元,受讓杭州伯仲持有的杭州認知的8.33%股權。

杭州認知成立於2016年1月13日,註冊資本為904.08萬元人民幣,其法定代表人為塗震。該公司是一家從事醫療領域人工智慧(AI)應用的創新型科技公司,致力於圍繞臨床應用提供人工智慧診療或輔助診療技術及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認知是國內首家IBM Watson for Oncology官方授權運營商,並在與IBM Watson health的合作開發過程中,首次將Watson for Oncology(沃森腫瘤解決方案)引入中國,完成國內適合中國臨床應用的當地語系化版人工智慧應用系統及基於人工智慧的輔助診療互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