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名新疆邊防12年老兵的心裡話:選擇軍旅,我無怨無悔!

文:牛德龍

(一)輟學少年重拾人生夢想

2004年的那個冬天異常的寒冷。

這一年的11月份,一個已經輟學一年的16歲少年正在工地上忙活著。他稚嫩的臉龐和那些年長的農民工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年齡的孩子本該坐在教室裡面,手捧著書本,接受知識的教育,為著夢想努力。而他卻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因為年輕衝動,他嚴重違反了校紀,學校對他作出了開除學籍的處理決定。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錯過了以後才懂得珍惜。

少年第一次從父母的眼神中讀到了失望和辛酸,他自知對不起父母,他也不敢祈求父母的原諒,只能在內心深處默默地自責和悔恨。

我就是這個少年。

我記得,當時工地上有一個打過越戰的退伍老兵,他常常給我們講起老山前線的故事,還給我們展示他肚皮上被子彈打穿過的彈孔,這一切都令我對他肅然起敬,也使我對綠色軍營產生了嚮往。

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

就在這一年,父親的一位戰友負責當地的徵兵工作,電話打到了父親這裡,主要看我是否有意向去當兵。當父親問我想不想去當兵時,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想,太想了,想了好久了!”就這樣,我報名參軍了。

當時來招兵的有五個地方,分別是駐香港部隊,北京空軍地勤,瀋陽武警,寧夏工兵,還有一個就是新疆邊防。最終,我選擇了新疆邊防。

我永遠忘不了臨行前母親在一旁默默地為我整理著衣物,

不說一句話,我知道她是不舍。我永遠忘不了臨行前父親不厭其煩的叮囑,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這樣過。那一刻,我覺得父母老了,真的老了,我意識到自己過去似乎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他們,坐在火車上我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二)新訓三月少年逐漸成長

我的新兵班長叫黃耀文,他算是我步入軍營的啟蒙老師。是他告訴我部隊裡面不能有“三手”現象,

從而糾正了我長期以來養成的不良習慣。是他手把手地教會我如何把一條長方形的被子整理成有棱有角的豆腐塊。是他從點點滴滴的細節開始,教會我什麼叫做工作標準。是他身先垂範教會我訓練中需要注意的每一個動作要領。

新兵營的各種訓練,緊張有序地進行著,而與此同時,我對父母的思念也日益加深。或許,只有在真正離開父母以後,你才能體會到父母對你有多麼好,

你才會明白他們曾經默默地為你做過了多少,而你竟然對這一切渾然不覺。我第一次給家打電話,接電話的是母親,我哽咽著叫了聲“媽”,眼淚已經開始嘩嘩地往下流了,那是我第一次在母親的面前泣不成聲,而電話的那頭,母親也一樣哭的說不出話來。後來,我也利用閒置時間給家裡寫寫信。每一次寫信,都只是想告訴千里之外的父母,兒子一切安好,希望他們能少一些擔心。

新訓三個月以後,我們授銜了。下連時,我被分配到了一個叫道路工兵連的地方,和我分配到同一個單位的還有15個同年兵,其中4個是我吉林的同鄉。這一年發生過很多事情,可是因為時間太久,很多我已經記不清了。約略可以記得的是,有一次郭二蛋喝高了,直接吐在了連部。記得張明的腳被釘子紮傷,很長時間不能正常參加訓練。記得我們的“三互”小組這一年火爆全軍,在“互幫、互學、互教”的濃厚氛圍中,我們度過了屬於自己的新兵時光。

(三)軍旅十二載,感恩組織培養

2006年12月,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二年整。我們16個同年兵10個人退伍,留下來繼續奮鬥的只有6個人,我是其中一個。我那時才知道,人生不僅只有相聚,還有離別,突然開始感歎兩年時間過得太快。這一留就是三年。這三年時間裡,我無數次“奔走”于219國道,足跡踏遍了新疆、西藏。2009年12月,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五年整。又到了退伍與留隊的抉擇。經過慎重考慮以後,我想選擇留隊,然而留隊不是那麼容易的,名額很少,需要經過激烈的競爭,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我們6個同年兵只留下了2個,我又很幸運地成為了其中一個。那一夜,我哭了,因為幾個戰友的離開,因為放不下的戰友情誼。然而,生活還得繼續。既然選擇了留隊,就要堅持幹好工作。戈壁,沙漠,雪山,高原缺氧,我繼續在艱苦的環境中奮戰著。2012年12月,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八年整。這一次,只有我成功地留了下來。同年入伍,一起分配到道路工兵連的戰友,只剩下我一個了。有時,我也會感覺到孤單,會想念那些一起摸爬滾打過的戰友們。雖然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而面對分別,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瀟灑和輕鬆呢?

秉持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堅定信念,我繼續堅守在祖國的邊防一線,時間很快到了2016年,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12年。我已經有了一個她也愛我我也愛她的妻子,有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12年的軍旅生涯使我真正明白了使命和責任擔當的重大意義。我很感激這些年以來,組織和領導們對我的教育和栽培,是他們將我從一個懵懂的地方青年鍛造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

選擇軍旅,我無怨無悔!

希望他們能少一些擔心。

新訓三個月以後,我們授銜了。下連時,我被分配到了一個叫道路工兵連的地方,和我分配到同一個單位的還有15個同年兵,其中4個是我吉林的同鄉。這一年發生過很多事情,可是因為時間太久,很多我已經記不清了。約略可以記得的是,有一次郭二蛋喝高了,直接吐在了連部。記得張明的腳被釘子紮傷,很長時間不能正常參加訓練。記得我們的“三互”小組這一年火爆全軍,在“互幫、互學、互教”的濃厚氛圍中,我們度過了屬於自己的新兵時光。

(三)軍旅十二載,感恩組織培養

2006年12月,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二年整。我們16個同年兵10個人退伍,留下來繼續奮鬥的只有6個人,我是其中一個。我那時才知道,人生不僅只有相聚,還有離別,突然開始感歎兩年時間過得太快。這一留就是三年。這三年時間裡,我無數次“奔走”于219國道,足跡踏遍了新疆、西藏。2009年12月,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五年整。又到了退伍與留隊的抉擇。經過慎重考慮以後,我想選擇留隊,然而留隊不是那麼容易的,名額很少,需要經過激烈的競爭,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我們6個同年兵只留下了2個,我又很幸運地成為了其中一個。那一夜,我哭了,因為幾個戰友的離開,因為放不下的戰友情誼。然而,生活還得繼續。既然選擇了留隊,就要堅持幹好工作。戈壁,沙漠,雪山,高原缺氧,我繼續在艱苦的環境中奮戰著。2012年12月,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八年整。這一次,只有我成功地留了下來。同年入伍,一起分配到道路工兵連的戰友,只剩下我一個了。有時,我也會感覺到孤單,會想念那些一起摸爬滾打過的戰友們。雖然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而面對分別,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瀟灑和輕鬆呢?

秉持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堅定信念,我繼續堅守在祖國的邊防一線,時間很快到了2016年,這是我軍旅生涯的第12年。我已經有了一個她也愛我我也愛她的妻子,有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12年的軍旅生涯使我真正明白了使命和責任擔當的重大意義。我很感激這些年以來,組織和領導們對我的教育和栽培,是他們將我從一個懵懂的地方青年鍛造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

選擇軍旅,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