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小國跟五大國打一仗,軍事實力得到認證,中國因它倒退幾十年

世界大戰

戰爭是各國重新“洗牌”最好的時機,或者說,

是各國針對利益開撕的最好方式。經過一場大戰,原本國力雄厚,軍事實力最強的大國,耗光了家底變得“窮”了起來,而一些不起眼的小國,卻借此機會狠狠的撈了一筆,刷新了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是德國,當然還有俄國,至於最大的贏家,大家都認為是美國。其實美國就不必說了,它的國際影響力在那,它的國力也是穩步上升的,無論一戰打不打,它都是大國,

都是贏家。

所謂贏家,應該是通過戰爭發家致富的,或者綜合實力飆升的,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戰爭

世界大戰前期日本還跟清政府一樣,淪為殖民地,但其統治者有遠見,及時的改變封建的一些條條框框,學習西方的優秀經驗,致使日本從殖民地一下翻身為侵略者,

主要還在於日本在一戰悶聲發大財。

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日本對中國東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變前,它已通過日俄戰爭奪取了旅順、大連和滿洲鐵路沿線並派兵駐紮,這正是它能夠陰謀進行事變的前提。

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

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

二戰

當歐洲列強在亞洲有很大的利益,為了得到更多利益,歐洲各國在亞洲開始爭搶,而日本,卻看好戲一樣靜靜的在亞洲老家等著。當然,日本不是乾等著,而是在緊密地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隱藏鋒芒,隱藏戰爭的野心。只因為日本認為時機未到。此時,在亞洲的美國英國和法國,都沒有重視日本。當日本分別擊破大清,再擊退沙俄,列強才重新審視了日本,

覺得必須要爭取一下,就這樣,英國和日本暫時結成了同盟。

當日本在中國想取的更大的利益時,就不得不跟一些歐洲列強出現糾紛,日本為了霸佔青島,又跟德國打了一仗,日本明目張膽的搶劫了德國的資產,用來發展軍備。

二戰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係史上最黑暗的時期。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了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係史上最黑暗的時期。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了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