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特色小鎮系列報導(40)湯泉吐豔鏡光開·安徽溫泉鎮

【導讀】在中國,大大小小的溫泉景點數目極多,但真正陶冶心靈的或許並不多,

在安徽溫泉鎮,可以放飛自己的心靈、放鬆身心,將自己完整的置身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汲取“天然氧吧之精華”,感受原湯沐浴之樂趣,這應該是安徽溫泉的獨特所在。人生短短的時光,在努力工作之餘,要學會懂得放鬆,自我調節,讓溫泉鎮給你的心靈放個假,張開雙臂接受清風的洗禮和陽光的撫慰。

【從這裡,瞭解你】

溫泉鎮位於嶽西縣城北郊,是一個集觀光度假、休閒養生、生態產業、山野運動等為一體的溫泉養生小鎮。鎮域面積86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2.1萬人。2015年,鎮GDP為9.7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02萬元。

該集鎮附近有大小溫泉出水點10餘處,因此而命名為溫泉鎮,該溫泉水溫49℃—59℃,水溫恒定,水質純淨,

水量不衰。

【在產業形態中發展】

溫泉鎮借助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溫泉資源優勢,發展“春茶、夏遊、秋果、冬泉”為主題的四季鄉村休閒旅遊。小鎮主要以漢族為主,但也有少數侗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人,因此,小鎮將民俗文化、禪宗文化、紅色文化相融合,

這不僅提升了內涵,還推進休閒、觀光、養生等產業融合發展。

【在美麗環境中發展】

一直以來,溫泉鎮始終堅持“人在花間過,泉從橋下流”的原則,努力打造現代化城鎮風貌、鎮區周邊及鎮域營造田園風光,建設新一代美麗鄉村。小鎮自然資源豐富,

尤其是湯池地下熱礦水200餘年長湧不衰,經專家鑒定:含19種以上微量元素,屬高熱醫療礦水,且化學成份穩定,能治療多種慢性疾病。

【在傳統文化中發展】

溫泉鎮人文資源深厚,有新石器時代遺址—湯池祠堂崗古遺址,說明人類很早就在這裡活動。養生文化源遠流長,

擁有大別山革命老區,大力傳承了紅色文化。境內有孝牌坊、劉氏宗祠、王步文故居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1700多年歷史的桑皮紙和400多年歷史的嶽西高腔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設施服務中發展】

【在體制機制中發展】

溫泉鎮單從名字看便一眼看出它的主導產業,如今,小鎮已成立溫泉鎮建設投融資公司,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實施“幹部進網格,服務零距離”的“四五六工作法”,做好特色小鎮建設的社會管理工作。

【有計劃,有未來】

為了日後更好的發展,將溫泉小鎮的美譽發揚下去,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資源,小鎮做了以下安排:到2020年,將溫泉鎮建成全縣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區、生態工業和休閒養生旅遊等服務業發展的中心區、承接縣域農業轉移人口和生態移民的集聚區,建成集觀光、遊樂、運動、養生、度假等多功能於一體、具有獨特溫泉文化內涵和旅遊功能的養生溫泉小鎮。

溫泉鎮生態環境優質、旅遊資源豐富、地方文化多樣,未來小鎮定會緊緊抓住自身特色資源,培育特色產業,發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成“無霾大別山,溫泉養生鎮”。

溫泉鎮單從名字看便一眼看出它的主導產業,如今,小鎮已成立溫泉鎮建設投融資公司,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特色小鎮建設;實施“幹部進網格,服務零距離”的“四五六工作法”,做好特色小鎮建設的社會管理工作。

【有計劃,有未來】

為了日後更好的發展,將溫泉小鎮的美譽發揚下去,充分利用大自然賜予的資源,小鎮做了以下安排:到2020年,將溫泉鎮建成全縣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區、生態工業和休閒養生旅遊等服務業發展的中心區、承接縣域農業轉移人口和生態移民的集聚區,建成集觀光、遊樂、運動、養生、度假等多功能於一體、具有獨特溫泉文化內涵和旅遊功能的養生溫泉小鎮。

溫泉鎮生態環境優質、旅遊資源豐富、地方文化多樣,未來小鎮定會緊緊抓住自身特色資源,培育特色產業,發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成“無霾大別山,溫泉養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