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留學故事:在澳洲那幾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留學澳洲,或者是完全改變你人生軌跡及可能性的決定。你告別了白衣飄飄的少年時代,孤身一個飄洋過海奔赴遠方,只為了尋找心中的夢想。在澳洲留學了幾年,再回來的時候,

大家都說你變了。你微微一笑,太多事情不可言語。

在澳洲留學那幾年,你最大的收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我們節選了幾個中國留學生的自述。

作者:朱X

曾經有幸在澳洲待過4年,見過許多香檳寶馬,囂過張,吃過苦。在澳洲讀書的那幾年,我做過很多兼職,派過傳單、送過外賣、做過搬家工人、燒臘店送餐司機。

我那時候也問自己,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覺得大概就是,吃過苦。

但如你所見,幹的都是低端活兒計,不比諸友,上遊艇,進風投,見過大陣仗。

我學習不認真,現在想想,後悔。是真的後悔。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揮霍了就沒有了,一個人讀書的日子真的不多,錯過了就沒有了,而其他事情,一生都可以做。

如果要我給留學生什麼建議,

我能給你的建議,就是把書讀好,讀書好的人勸你,頗有說教,我勸你,是因為我走過另一條路,兩者相比,還是覺得先把書讀好,才是收穫。再者是出去轉轉,多逛逛街,什麼事兒都體驗體驗,你會有自個兒的感觸。

總之,出國兩件大事,首要是學知識,次等是看世界,學知識我已說了,埋頭讀書,勤為路,也沒什麼別的好法兒,看世界,也簡單,走出門積極參與就好,玩也好,

工作也好,電腦哪兒不能玩,電視劇哪兒不能看。

作者:chris

當初我是以一個普通本科的生物系畢業生的身份申請澳洲大學,如果你讀master的話,我建議還是抓一個比較靠譜的技術類專業來讀。

現在我還在讀,身邊牛人很多,如果說有什麼收穫的話,我要提的是認識各種各樣複雜的人,他們教會了我如何識人。這和我之前完全在實驗室待完全不一樣,同時也漸漸認清了自己。

我身邊有些同學是富二代,

有很多富二代學生是很努力的念書、工作的。當你和這類人待久了之後,你會產生很劇烈的危機感。人家有這麼多資源和人脈,還如此拼搏,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普通的學生還是占了多數,越來越多工薪階層家庭的學生也來澳洲讀書了。此類學生比較看重移民問題,覺得是否移民是根據自己生涯發展規劃而定,拿了pr也是為了更好找工作,然後回國。

我建議多結交有資源抑或是有規劃的人,並不僅僅是為了人脈的累計,而是和這類閱歷比較豐富的人待一起久了,我發現我很多的理念和想法會變了很多,思考某些問題和解決問題有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思路。

甚至,我覺得自己變的更加能夠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理念,懂得了如何能夠認同他人,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問題,也脫離了國內一直被詬病的“道德綁架”式的看人方式。

因此我建議在留學的時候儘量接觸你的local同學,你的中國同學,你的印度或者中東同學。你會發現以前有些你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漸漸變得清晰了。

作者:匿名

我在澳洲的經歷比較簡單,應該也是比較有代表性吧。

1.國內三本,能上一個master很不錯,考研我是考不上的

2.找到工作,讀書期間就給學校做軟體,畢業留校做程式師,現在analyst programmer了,工作已經快3年了。壓力不大,發展很小,收入一般,沒有任何獎金。從不加班,早晚各一次喝茶15分鐘,一天也就最多6個半小時,朝九晚五。

3.移民了,考了4個7+一年工作經驗

4.不同生活的感覺,小城市,安靜到無聊,沒有那麼多選擇,節奏慢。

作者:Michael

16歲去了悉尼留學,有很多曾經意想不到的經歷。在澳洲這幾年,是我急劇成長的幾年,我想以後也沒有什麼機會可以成長得這麼快了。

曾經揮霍過爸媽的錢。夜店、賭場、還有很多很多你懂的。

揮霍後意識到父母的苦。於是開始做兼職。

1、在market賣球衣。market就是類似那種跳蚤市場的地方。早上五點出門晚上五點到家。

2、生肉店幫工。本人對生的雞翅雞腿曾經是極其反感的。看著就覺得噁心(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但是為了工作還是慢慢習慣了。

3、中餐館送餐,這是我做過的工資最高同時也是最簡單最愜意的工作。但是本人向來我行我素對老闆不滿後辭職。

4、批薩店廚房幫工+送餐 效益也不錯。就一個字:苦。在國內不曾下過廚房在這裡卻做了很多廚房事。光是洗盤子就每天都能把手洗破皮。

憑藉自己打工的錢,十九歲的時候,買了一輛22萬公里的二手車。開著車載著朋友去過了很多好風景的地方。

自認為如今二十歲不到的我人生經歷遠超同齡人。吃過自己不曾敢想的苦。也曾半夜和朋友在外面high到很晚。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當然,回到重點。那就是書還是要讀好。打工只是給自己掙零花錢+一些社會經驗(尤其是人際關係)。讀書才是重點。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留學故事,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在澳洲吃過的苦,嘗過的甜,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在澳洲留學的那幾年,是非常珍貴的。有些事,如果當時不做,那麼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做了。

本文是澳信移民公司獨家授權頭條號平臺刊出的稿件,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有關澳洲移民的資訊,請關注澳信移民網。

因此我建議在留學的時候儘量接觸你的local同學,你的中國同學,你的印度或者中東同學。你會發現以前有些你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漸漸變得清晰了。

作者:匿名

我在澳洲的經歷比較簡單,應該也是比較有代表性吧。

1.國內三本,能上一個master很不錯,考研我是考不上的

2.找到工作,讀書期間就給學校做軟體,畢業留校做程式師,現在analyst programmer了,工作已經快3年了。壓力不大,發展很小,收入一般,沒有任何獎金。從不加班,早晚各一次喝茶15分鐘,一天也就最多6個半小時,朝九晚五。

3.移民了,考了4個7+一年工作經驗

4.不同生活的感覺,小城市,安靜到無聊,沒有那麼多選擇,節奏慢。

作者:Michael

16歲去了悉尼留學,有很多曾經意想不到的經歷。在澳洲這幾年,是我急劇成長的幾年,我想以後也沒有什麼機會可以成長得這麼快了。

曾經揮霍過爸媽的錢。夜店、賭場、還有很多很多你懂的。

揮霍後意識到父母的苦。於是開始做兼職。

1、在market賣球衣。market就是類似那種跳蚤市場的地方。早上五點出門晚上五點到家。

2、生肉店幫工。本人對生的雞翅雞腿曾經是極其反感的。看著就覺得噁心(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但是為了工作還是慢慢習慣了。

3、中餐館送餐,這是我做過的工資最高同時也是最簡單最愜意的工作。但是本人向來我行我素對老闆不滿後辭職。

4、批薩店廚房幫工+送餐 效益也不錯。就一個字:苦。在國內不曾下過廚房在這裡卻做了很多廚房事。光是洗盤子就每天都能把手洗破皮。

憑藉自己打工的錢,十九歲的時候,買了一輛22萬公里的二手車。開著車載著朋友去過了很多好風景的地方。

自認為如今二十歲不到的我人生經歷遠超同齡人。吃過自己不曾敢想的苦。也曾半夜和朋友在外面high到很晚。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當然,回到重點。那就是書還是要讀好。打工只是給自己掙零花錢+一些社會經驗(尤其是人際關係)。讀書才是重點。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留學故事,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不一樣的。在澳洲吃過的苦,嘗過的甜,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在澳洲留學的那幾年,是非常珍貴的。有些事,如果當時不做,那麼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做了。

本文是澳信移民公司獨家授權頭條號平臺刊出的稿件,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有關澳洲移民的資訊,請關注澳信移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