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袁崇煥殺毛文龍,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嚴重後果呢?皇太極笑出了聲

崇禎二年(1629年)五月,袁崇煥以閱兵為由去見毛文龍,期間兩人發生口角厲聲斥責毛文龍,下令將毛文龍的冠服去除並捆綁起來,毛文龍表示不服,袁崇煥於是列數毛文龍的十二條罪狀,

拿出尚方寶劍,將毛文龍斬殺。

今天談下毛文龍的 死有什麼重大影響

(對袁崇煥感興趣的可以看下的我其他回答,當然最好關注下我哦)

一:毛文龍被殺後,東江鎮對明廷離心離德,原部下大量降清.

最著名的莫過於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這三位後來的清朝開國三大藩王,1633年崇禎六年,毛文龍的部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人等在山東重鎮登州兵變,明朝派兵四萬,

圍攻登萊二州。不久,他們率部投降清太宗皇太極,成為日後清軍強大的武裝部隊,為清朝入關和奪取天下充當馬前蹄。

二:耗費國家錢糧

袁崇煥殺了毛文龍,怕他的部下發動兵變,所以增加餉錢至十八萬兩銀子。然而島上的兵失去主帥後,漸漸地散了心,

越發不可徵用了。以後直至有背叛投敵的。袁崇煥上書說:“東江一鎮,想牽制敵人還必須借助它。今定為兩協,馬軍十營,步軍五營,每年需餉銀四十二萬兩,米十三萬六千石。”崇禎因為兵減少糧餉增加很有點情緒,因為袁崇煥,就特別地按他的請求辦了。

三:後金失去敵後牽制,再無後顧之憂

袁崇煥斬毛文龍後,可說是為女真長驅南下解除了後顧之憂,讓皇太極能遠征林丹汗,並繞道蒙古千里入侵關內。

由於少了毛文龍的牽制,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女真軍兵臨京都城下的“己巳之變”——後金約十萬精兵繞道內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北京。此後還有1634年、1636年、1638年、1642年四次繞道蒙古入關。

總之毛文龍死,使得整個抗擊後金的局勢失衡了。

求關注!求關注!求關注

重要的話說三遍

本文系原創,禁止非法商業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