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餘額寶上限從100萬到10萬,馬雲如何應對貨基強監管?

文丨金融之家 藥糖

8月14日訊,天弘基金公告稱,這已是餘額寶今年以來第二次調整持有上限。

今年5月26日,餘額寶突發公告,稱5月27日零點起,個人持有餘額寶的最高額度調整為25萬元。彼時,天弘基金對外宣稱,調整是為了讓餘額寶更符合作為個人小額現金管理工具這一定位。但是,最高額度直接從100萬到25萬,落差之大,震驚業界。

如今3個月不到,餘額寶再次調低個人持有額度上限。最高額度從25萬到10萬,直接砍掉一大半,力度之大,再次引發外界高度熱議。

對此,天弘基金表示,本次調整主要是“今年以來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增長較快,為了保持餘額寶穩健運行,維護投資者的根本利益並更好地服務大眾投資者”。並表示,未來沒有繼續下調額度的計畫。

天弘基金的發聲,更多的是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但據業內人士推測,餘額寶本次下調最高額度,是為應對潛在的後續新規要求適時做出的業務調整。

貨幣基金井噴,餘額寶首當其衝

放眼當今基金業,風頭最盛的非貨幣基金莫屬。中國基金業協會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325只貨幣基金累計資產淨值為51056.69億元,占10萬億公募資產的比重逾50%。與1月份 36053.04億元的低點做比較,5個月間貨幣基金資產淨值增長了41.6%,增幅超過四成。

這其中餘額寶又是絕對的規模擔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整個公募基金規模為9.21萬億,但餘額寶一檔基金直接佔據12%。

螞蟻金服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餘額寶規模增長至1.43萬億,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並且,餘額寶的規模仍在持續上升之中。

中國金融市場時常流行著“物極必反”的規律,比如2016年如火如荼的委外業務進入2017年引發了一系列大額贖回現象,其風險效應亦被市場所正視。正所謂“樹大招風”,餘額寶的強勢增長必然引起管理層注意。

貨基強監管之下,餘額寶“自我約束”

貨幣基金增長過快以及規模過大的背後,

蘊藏著流動性風險,存在類似存款“擠兌”的可能。例如2013年6月,市場資金面特別緊張時期,銀行間市場利率飆升至10%左右。而此時貨幣基金收益率只有3.5%左右,巨大的利差使得機構立刻從貨幣基金贖回,投到銀行間市場。在贖回浪潮下,由於貨幣基金投資的部分債券尚未到期,基金公司不得不虧本出讓底倉,並用自有資金墊資應對贖回,面臨巨大的流動性壓力。

事實上,管理層已經對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防患於未然。今年3月份,證監會就發佈了《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擬加強貨幣市場流動性的管理規定,對單一投資者持有比例、貨幣基金風險準備金、貨幣基金的投資方向等方面,都提出了嚴格要求。

中國貨幣基金的迅猛發展也引起國際評級機構的注意。今年7月11日,惠譽評級認為,中國貨幣市場基金高資產集中可能會影響市場流動性或價格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餘額寶個人交易帳戶持有額度上限的兩次調整時間,恰逢國內管理層發佈監管檔和惠譽提示貨幣基金流動性風險之後,餘額寶的兩次主動下調最高額度,也被市場解讀為天弘基金主動進行的“自我約束”。

餘額寶未雨綢繆,多策略應對監管

其實,除了連續兩次大規模調低餘額寶個人持有帳戶上限,天弘基金為應對日後的貨幣基金強監管,早已未雨綢繆。

追溯發現,歷史上的年中階段普遍存在資金流緊張問題,這也是造成貨幣基金年中爆發的直接原因。今年以來,央行一改常態,持續加大資金投放量,以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7月24日,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3500億元,創下近半年來的單日逆回購投放量新高。

央行的持續“放水”,確實有效改善了金融市場年中流動性緊張,也導致貨幣收益率沖高回落。在此背景下,餘額寶靈活調整收益率。在年初的強勢上漲後,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從4%以上回落至目前的3.9%左右,明顯低於業內佼佼者博時合惠貨幣A的4.599%收益率。

金融之家結語:中國貨幣基金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已經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強監管時代相關的監管政策或將逐一落地。餘額寶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貨幣基金後,追求規模快速增長已經不是其首要目標,而主動調整步伐以求穩健發展,無疑更利於餘額寶在監管策落地之時掌握更多主動權。馬雲以高瞻遠矚的佈局,為餘額寶贏得一個更好的未來。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惠譽評級認為,中國貨幣市場基金高資產集中可能會影響市場流動性或價格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餘額寶個人交易帳戶持有額度上限的兩次調整時間,恰逢國內管理層發佈監管檔和惠譽提示貨幣基金流動性風險之後,餘額寶的兩次主動下調最高額度,也被市場解讀為天弘基金主動進行的“自我約束”。

餘額寶未雨綢繆,多策略應對監管

其實,除了連續兩次大規模調低餘額寶個人持有帳戶上限,天弘基金為應對日後的貨幣基金強監管,早已未雨綢繆。

追溯發現,歷史上的年中階段普遍存在資金流緊張問題,這也是造成貨幣基金年中爆發的直接原因。今年以來,央行一改常態,持續加大資金投放量,以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7月24日,央行開展逆回購操作3500億元,創下近半年來的單日逆回購投放量新高。

央行的持續“放水”,確實有效改善了金融市場年中流動性緊張,也導致貨幣收益率沖高回落。在此背景下,餘額寶靈活調整收益率。在年初的強勢上漲後,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經從4%以上回落至目前的3.9%左右,明顯低於業內佼佼者博時合惠貨幣A的4.599%收益率。

金融之家結語:中國貨幣基金潛在的流動性風險已經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在強監管時代相關的監管政策或將逐一落地。餘額寶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貨幣基金後,追求規模快速增長已經不是其首要目標,而主動調整步伐以求穩健發展,無疑更利於餘額寶在監管策落地之時掌握更多主動權。馬雲以高瞻遠矚的佈局,為餘額寶贏得一個更好的未來。

免責聲明:[金融之家-JRZJ.COM刊發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