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臨淄鄉村記憶|不可忘卻的記憶——中金召(張化南)

不祈隋珠與和璧 只祈鄉關新資訊■及時|準確|全面|價值|情懷|聲音■

鄉音亙古今,鄉愁暖人心

臨淄人的鄉愁記憶

不僅在山水、人文、民俗

也在那忘不掉的老故事

和悠悠情韻

大地飛歌

一、不可忘卻的記憶

鳳凰鎮中金召村,東倚鳳凰山(杜山),西傍臥龍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20世紀60年代,村北的龍山文化遺址被發現,

證明這片土地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另據漢劉向《說苑》載:齊宣王出獵于杜山,杜山父老十三人相與勞宣王。可見戰國時期該地已成聚落,齊稷下先生黔婁、閭丘卬皆出於此。秦滅齊後,曾取名“終齊”,時人遂以“終”為姓,其中有被後人稱為“終童”的西漢著名外交家、辯士終軍,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說起村名的來歷,也是歷史悠久。“金兆”村名,最早見於鳳凰山下龍王廟碑記。

該廟於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由金兆村民捐資所建。因初立村者蔔得山下有蘊金之兆,故以“金兆”命村名。後改“兆”為“召”,取召喚之意。明朝時,村北、南又立村莊,因該村居中,遂名“中金召”。

明清時期,中金召已發展成近千人居住的大村。該村地處交通要道,有東西、南北走向的大路貫穿而過。東西大街設有集市,農曆四、九日為集日。南北大街兩旁有雜貨鋪、鐵匠鋪、藥鋪、染坊、酒店等,

街東側有於家客棧,西側有張家老店。過往客旅、車夫、挑夫絡繹不絕,各種木輪大車、人力推車穿梭於大街之上,車夫喊叫牲口聲、雙人推車(二把手)的號子聲不絕於耳,人來車往,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村西的臥龍河,如一條美麗靈動的飄帶裝飾著這個繁華的村莊。春秋兩季,這裡流水潺潺,鶯歌燕舞;夏季裡,山洪泄入河內,順流而下,虎嘯龍吟。河兩岸綠柳成蔭,盛夏時節,
三五黃髮垂髫,或聚於樹下乘涼,或垂釣取樂,一派桃源風光。

村東的鳳凰山同樣歷史悠久。它海拔181米,舊時民間稱“棘山”,而《山海經》《水經注》等古典籍中均以“杜山”為名。清光緒年間《臨淄縣誌•古跡志》載:臨淄縣西二十裡有山曰杜山。山上有玉皇大帝廟、龍王廟、杜牧讀書亭等古跡。玉皇大帝廟位於鳳凰山主峰東側平臺上,為方形庭院式建築,正殿面南,共五間,正中三間,兩頭各有一間耳房。

另有東、西廂房各三間。大門與山下龍王廟相對,有道士在廟中住持。廟後有一豎井,當地人叫“天井”,深不可測。據說,人們將麥糠之類的漂浮物撒入井中,漂浮物能從田旺村邊烏河中露出。清朝末年,土匪佔據玉皇大帝廟,將廟內住持道士趕走,抓來人質索取錢財。民國初期,匪患更為猖獗,當地富豪、紳士害怕家中遭綁票,多次上報臨淄縣衙。1927年春,臨淄縣衙出動縣警備隊攻入鳳凰山玉皇大帝廟,將土匪趕跑,放火將廟焚毀,豎井填平。今廟址尚清晰可辨。

白龍灣地處玉皇大帝廟下方約20米處,系一天然水灣。據傳,灣中蓄水不多,但白天用完後,夜間又滲出如初,從未乾涸。今白龍灣已被沙石淤埋。

龍王廟位於鳳凰山主峰南側山腳下,始建于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坐北朝南,廟內塑有龍王泥像,活靈活現。明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載:杜山有白龍灣,廟于宋至和二年(1055年)贈額“顯貺靈祠”,後幾經重修,題額“先貺祠”。從玉皇大帝廟到龍王廟的分佈格局看,玉皇大帝廟居於山頂,廟下是白龍灣,白龍灣之下是龍王廟,三點正在一條直線上。龍王廟右側有一條山洪沖刷成的深溝,最深處20余米,寬100余米,蜿蜒而下,酷似龍身,當地人叫“虹(jiàng)溝”。鳳凰山廟會源于明朝初年,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舉行,後來發展成為較大的商業活動。

鳳凰山

山上最具民俗特色的,就是旱季的祈雨儀式。每當旱季來臨,當地村民成群結隊來到龍王廟前,擺設香案,獻上貢品,祈求龍王爺降雨,保佑糧棉豐收。距離遠的村則組織少數人抬上大轎,帶上貢品,請龍王爺賜雨。到達龍王廟後,主持先擺上香案,將貢品獻上,祭拜完後再把龍王塑身請入轎內抬回村中,村民在村頭迎接跪拜,祈求龍王爺降雨。現在看來自是迷信活動,但在封建時期的舊中國,人們普遍缺少科學意識,又加上抗災能力的缺失,祈雨活動更多的就變成了人們的一種心理寄託。20世紀50年代初,村民將龍王廟拆除,將廟舍的磚材運回村小學為學生壘課桌所用,廟址至今尚存。

據玉皇大帝廟外石碑記載,唐代詩人杜牧因己姓與杜山同字,曾慕名登臨杜山,在山上亭榭讀書,後人稱之為“杜牧讀書亭”。杜牧親臨杜山與否,無籍可考,但杜山上舊時有亭榭卻是令人可信的。無論如何,這座亭榭的出現,給這座歷史悠久的山峰增加了迷人的人文氣息。

二、歷史人物尋蹤

中金村人傑地靈,能人輩出。境內載入典籍和方志的歷史人物有黔婁、閭丘卬、終軍。

黔婁

黔婁(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齊國隱士,為稷下先生,系道家。黔婁洞石刻記載:“黔婁子,周代齊人,修身清節,不事王侯,隱居此處,鑿石為洞,終身不下,曾著書四篇《黔婁子》,皆言道家之事。魯恭公聞其賢,派使節聘請為相,被其拒絕。齊威王每遇兵敗,便來請教,黔授以秘語,遂轉敗為勝”。《漢書•藝文志》因記之曰:“守道不詘(屈),(齊)威王(師)下之”。黔婁在學術上頗有造詣,《黔婁子》是其理論著作,旨在宣揚道家法理。

其妻施良娣是太祝的女兒,自幼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嫁與黔婁後,把陰陽相感、天地合一的道理灌輸給丈夫。黔婁將其論述在《黔婁子》一書中加以充實、論證,闡明了“常的無定便是變,變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一時轟動齊魯諸國。

黔婁夫婦志向高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清貧終老。晉代詩人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稱黔婁“不戚戚於貧賤,不遑遑于富貴”。陶淵明的《詠黔婁》這樣稱讚他:“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一旦壽命盡,弊服仍不周,豈不知其極,非道故無憂。從來將千載,未複見斯儔。朝與仁義生,夕死複何求”。唐代詩人吳筠在《黔婁先生》一詩也這樣寫道:“黔婁蘊雅操,守操遺代華。淡然常有怡,與物固無暇。哲妻配德明,既沒辨正邪。辭祿乃餘貴,表諡良可嘉”。

婁死後,以短被覆屍,葬于杜山之右,原為一長方形高大墓塚,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余米,封土高6米左右,後因老百姓取土,加之農村建設占地,逐漸將墓塚推平,夷為平地。今封土已平,痕跡無存。

閭丘卬

閭丘卬(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複姓閭丘,名卬,齊國杜山人,齊稷下先生,陰陽家。漢劉向《新序》《說苑》中均有記載。史載稷下先生閭丘卬隱于杜山,著《閭丘子》十三篇。在其書中,他主張使人以時,役無煩苛,按時賑濟,選賢任能。

閭丘卬年少成名,才華橫溢。“年十八,杜山遮道宣王”。宣王數難之,“卬皆對答如流”,遂“載歸而用”,數次為民請命,人稱稷下先生,後回故里隱居。閭丘卬卒後葬于杜山西麓。根據光緒《臨淄縣誌•古跡志》載:閭丘卬墓在杜山西麓(中金村東南250米處)。清代詩人畢夢舉在《登杜山》詩中寫道:“鳳山兩翅迥高秋,振策中峰最上頭,舉頭於外看東海,回首西麓見閭丘。”閭丘卬墓原有東西長7米,南北寬4米,高約4米的封士,墓呈橢圓形。古籍載閭丘卬墓舊有小碑記之。20世紀70年代,全國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閭丘卬墓的封土被推平,墓地開墾成大寨田。20世紀80年代,墓地為中金村紙箱廠所佔用。

終軍

終軍(約前133~前112年),字子雲,西漢時濟南郡杜山人。據清光緒三十四年《臨淄縣誌•鄉土志》載,其故居在縣境杜山下。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於郡中,年十八選為五經博士弟子,歷任謁者給事中、諫大夫等職,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和辯士。

漢元鼎四年(前113年)秋,漢武帝令終軍輔佐安國少季出使南越(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漢書《終軍傳》載:“漢終軍使南越,欲說其王令入朝。”終軍自請曰:“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闕下。”幾經努力,終軍說服了南越王,同意歸順西漢。而南越丞相呂嘉不肯內附漢朝,發動叛亂。次年,終軍等人慘遭叛軍殺害,壯烈殉國,時年24歲,故世謂之“終童”。終軍年輕的一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弱冠請纓”的傳世經典,在歷史上對後人產生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發出“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的感慨,抒發自己要像終軍那樣趁自己年輕報效國家的情懷。清朝儒將王友詢在率軍西征前,寫下《誓師詩》曰:“漠漠風沙獨立營,昨朝先自請長纓。平明隊伍須齊整,秣馬加芻勵勁兵。”表達在西征時自告奮勇“請纓”,堅決平定叛亂的雄心壯志。

終軍死後葬於稷山之下(今齊陵街道)。

三、當代人的追思

自古以來,杜山賦予了中金兆兒女正氣凜然、慷慨赴難的一腔熱血。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外國列強入侵,中國人民處於內外雙重壓迫下,民不聊生。太平天國、撚軍等農民起義影響全國。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邊化山、朱仲平等人在鳳凰山發動農民起義。起義軍在鳳凰山頂扯一黑布作旗,號稱“黑旗軍”。中金召的於可甲等人積極回應,參加起義軍,為起義軍攻克臨淄、青州立下了汗馬功勞。

抗日戰爭初期,中金召村民相應党的號召,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1938年2月,金召鄉鄉長邊榮樺與邊榮傑、張蘭厚、於振清、於登海等人組建起120多人的抗日自衛團,是年4月改編為臨淄抗日遊擊第一大隊四中隊,他們以土炮、抬槍等阻擊駐紮在鐵山、衛固等地日偽軍的侵犯。隨著隊伍的發展壯大,1939年秋,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七團八連,加入正規軍的戰鬥序列,為抗戰勝利貢獻了鳳凰兒女的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中金召村的年輕人踴躍參加解放軍。廣大村民捐款、捐糧,組織民工支援前線,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為祖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戰爭年代,中金召村共有13名革命先烈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壯烈捐軀,著名烈士有于登文,一門雙烈士劉興武、劉興文兄弟。為了寄託對先烈的哀思,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教育後人珍惜今日之幸福,正軍級離休老將軍張蘭厚於1995年3月,不顧80多歲高齡,從福州返回家鄉,聯繫區、鄉政府及中金村委,為臨淄縣抗日遊擊隊第一大隊四中隊立紀念碑,並由老將軍出資為中金村的革命先烈立碑。2009年春,鳳凰鎮政府、中金村委在鳳凰山西麓新建革命烈士陵園,園中紀念碑高21米,象徵中金村13名烈士和8位無名烈士,東西兩側及後面為三隻鋼槍造型,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金光閃閃,由老將軍張蘭厚題寫。紀念碑兩側安葬著從各墓地遷來的13位烈士遺骨,同時為戰爭年代犧牲在金召地區的無名烈士立碑,以志紀念。

後 記

2006年初冬,中金召村因地質塌陷,實行了整體搬遷,原村舊址已複墾成良田,今天再難尋覓昔日的蹤影。原村中清朝中期建起的青磚黛瓦四合大院,各朝代建造的廟宇以及刻有“義氣常昭”之類的廟碑,在“文革”年代均被拆除或毀壞,隨著村莊遷出,昨日的中金召早已從人們視線中淡出,但一個嶄新的中金召正在蓬勃發展。

家鄉的山在變,水在變,風貌在變,唯一不變的是祖輩流傳下來的鄉村記憶。

將土匪趕跑,放火將廟焚毀,豎井填平。今廟址尚清晰可辨。

白龍灣地處玉皇大帝廟下方約20米處,系一天然水灣。據傳,灣中蓄水不多,但白天用完後,夜間又滲出如初,從未乾涸。今白龍灣已被沙石淤埋。

龍王廟位於鳳凰山主峰南側山腳下,始建于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坐北朝南,廟內塑有龍王泥像,活靈活現。明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載:杜山有白龍灣,廟于宋至和二年(1055年)贈額“顯貺靈祠”,後幾經重修,題額“先貺祠”。從玉皇大帝廟到龍王廟的分佈格局看,玉皇大帝廟居於山頂,廟下是白龍灣,白龍灣之下是龍王廟,三點正在一條直線上。龍王廟右側有一條山洪沖刷成的深溝,最深處20余米,寬100余米,蜿蜒而下,酷似龍身,當地人叫“虹(jiàng)溝”。鳳凰山廟會源于明朝初年,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舉行,後來發展成為較大的商業活動。

鳳凰山

山上最具民俗特色的,就是旱季的祈雨儀式。每當旱季來臨,當地村民成群結隊來到龍王廟前,擺設香案,獻上貢品,祈求龍王爺降雨,保佑糧棉豐收。距離遠的村則組織少數人抬上大轎,帶上貢品,請龍王爺賜雨。到達龍王廟後,主持先擺上香案,將貢品獻上,祭拜完後再把龍王塑身請入轎內抬回村中,村民在村頭迎接跪拜,祈求龍王爺降雨。現在看來自是迷信活動,但在封建時期的舊中國,人們普遍缺少科學意識,又加上抗災能力的缺失,祈雨活動更多的就變成了人們的一種心理寄託。20世紀50年代初,村民將龍王廟拆除,將廟舍的磚材運回村小學為學生壘課桌所用,廟址至今尚存。

據玉皇大帝廟外石碑記載,唐代詩人杜牧因己姓與杜山同字,曾慕名登臨杜山,在山上亭榭讀書,後人稱之為“杜牧讀書亭”。杜牧親臨杜山與否,無籍可考,但杜山上舊時有亭榭卻是令人可信的。無論如何,這座亭榭的出現,給這座歷史悠久的山峰增加了迷人的人文氣息。

二、歷史人物尋蹤

中金村人傑地靈,能人輩出。境內載入典籍和方志的歷史人物有黔婁、閭丘卬、終軍。

黔婁

黔婁(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齊國隱士,為稷下先生,系道家。黔婁洞石刻記載:“黔婁子,周代齊人,修身清節,不事王侯,隱居此處,鑿石為洞,終身不下,曾著書四篇《黔婁子》,皆言道家之事。魯恭公聞其賢,派使節聘請為相,被其拒絕。齊威王每遇兵敗,便來請教,黔授以秘語,遂轉敗為勝”。《漢書•藝文志》因記之曰:“守道不詘(屈),(齊)威王(師)下之”。黔婁在學術上頗有造詣,《黔婁子》是其理論著作,旨在宣揚道家法理。

其妻施良娣是太祝的女兒,自幼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嫁與黔婁後,把陰陽相感、天地合一的道理灌輸給丈夫。黔婁將其論述在《黔婁子》一書中加以充實、論證,闡明了“常的無定便是變,變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一時轟動齊魯諸國。

黔婁夫婦志向高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清貧終老。晉代詩人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稱黔婁“不戚戚於貧賤,不遑遑于富貴”。陶淵明的《詠黔婁》這樣稱讚他:“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好爵吾不榮,厚饋吾不酬。一旦壽命盡,弊服仍不周,豈不知其極,非道故無憂。從來將千載,未複見斯儔。朝與仁義生,夕死複何求”。唐代詩人吳筠在《黔婁先生》一詩也這樣寫道:“黔婁蘊雅操,守操遺代華。淡然常有怡,與物固無暇。哲妻配德明,既沒辨正邪。辭祿乃餘貴,表諡良可嘉”。

婁死後,以短被覆屍,葬于杜山之右,原為一長方形高大墓塚,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余米,封土高6米左右,後因老百姓取土,加之農村建設占地,逐漸將墓塚推平,夷為平地。今封土已平,痕跡無存。

閭丘卬

閭丘卬(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複姓閭丘,名卬,齊國杜山人,齊稷下先生,陰陽家。漢劉向《新序》《說苑》中均有記載。史載稷下先生閭丘卬隱于杜山,著《閭丘子》十三篇。在其書中,他主張使人以時,役無煩苛,按時賑濟,選賢任能。

閭丘卬年少成名,才華橫溢。“年十八,杜山遮道宣王”。宣王數難之,“卬皆對答如流”,遂“載歸而用”,數次為民請命,人稱稷下先生,後回故里隱居。閭丘卬卒後葬于杜山西麓。根據光緒《臨淄縣誌•古跡志》載:閭丘卬墓在杜山西麓(中金村東南250米處)。清代詩人畢夢舉在《登杜山》詩中寫道:“鳳山兩翅迥高秋,振策中峰最上頭,舉頭於外看東海,回首西麓見閭丘。”閭丘卬墓原有東西長7米,南北寬4米,高約4米的封士,墓呈橢圓形。古籍載閭丘卬墓舊有小碑記之。20世紀70年代,全國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閭丘卬墓的封土被推平,墓地開墾成大寨田。20世紀80年代,墓地為中金村紙箱廠所佔用。

終軍

終軍(約前133~前112年),字子雲,西漢時濟南郡杜山人。據清光緒三十四年《臨淄縣誌•鄉土志》載,其故居在縣境杜山下。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於郡中,年十八選為五經博士弟子,歷任謁者給事中、諫大夫等職,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和辯士。

漢元鼎四年(前113年)秋,漢武帝令終軍輔佐安國少季出使南越(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漢書《終軍傳》載:“漢終軍使南越,欲說其王令入朝。”終軍自請曰:“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闕下。”幾經努力,終軍說服了南越王,同意歸順西漢。而南越丞相呂嘉不肯內附漢朝,發動叛亂。次年,終軍等人慘遭叛軍殺害,壯烈殉國,時年24歲,故世謂之“終童”。終軍年輕的一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弱冠請纓”的傳世經典,在歷史上對後人產生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發出“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的感慨,抒發自己要像終軍那樣趁自己年輕報效國家的情懷。清朝儒將王友詢在率軍西征前,寫下《誓師詩》曰:“漠漠風沙獨立營,昨朝先自請長纓。平明隊伍須齊整,秣馬加芻勵勁兵。”表達在西征時自告奮勇“請纓”,堅決平定叛亂的雄心壯志。

終軍死後葬於稷山之下(今齊陵街道)。

三、當代人的追思

自古以來,杜山賦予了中金兆兒女正氣凜然、慷慨赴難的一腔熱血。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外國列強入侵,中國人民處於內外雙重壓迫下,民不聊生。太平天國、撚軍等農民起義影響全國。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邊化山、朱仲平等人在鳳凰山發動農民起義。起義軍在鳳凰山頂扯一黑布作旗,號稱“黑旗軍”。中金召的於可甲等人積極回應,參加起義軍,為起義軍攻克臨淄、青州立下了汗馬功勞。

抗日戰爭初期,中金召村民相應党的號召,積極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1938年2月,金召鄉鄉長邊榮樺與邊榮傑、張蘭厚、於振清、於登海等人組建起120多人的抗日自衛團,是年4月改編為臨淄抗日遊擊第一大隊四中隊,他們以土炮、抬槍等阻擊駐紮在鐵山、衛固等地日偽軍的侵犯。隨著隊伍的發展壯大,1939年秋,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七團八連,加入正規軍的戰鬥序列,為抗戰勝利貢獻了鳳凰兒女的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中金召村的年輕人踴躍參加解放軍。廣大村民捐款、捐糧,組織民工支援前線,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為祖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戰爭年代,中金召村共有13名革命先烈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壯烈捐軀,著名烈士有于登文,一門雙烈士劉興武、劉興文兄弟。為了寄託對先烈的哀思,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教育後人珍惜今日之幸福,正軍級離休老將軍張蘭厚於1995年3月,不顧80多歲高齡,從福州返回家鄉,聯繫區、鄉政府及中金村委,為臨淄縣抗日遊擊隊第一大隊四中隊立紀念碑,並由老將軍出資為中金村的革命先烈立碑。2009年春,鳳凰鎮政府、中金村委在鳳凰山西麓新建革命烈士陵園,園中紀念碑高21米,象徵中金村13名烈士和8位無名烈士,東西兩側及後面為三隻鋼槍造型,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金光閃閃,由老將軍張蘭厚題寫。紀念碑兩側安葬著從各墓地遷來的13位烈士遺骨,同時為戰爭年代犧牲在金召地區的無名烈士立碑,以志紀念。

後 記

2006年初冬,中金召村因地質塌陷,實行了整體搬遷,原村舊址已複墾成良田,今天再難尋覓昔日的蹤影。原村中清朝中期建起的青磚黛瓦四合大院,各朝代建造的廟宇以及刻有“義氣常昭”之類的廟碑,在“文革”年代均被拆除或毀壞,隨著村莊遷出,昨日的中金召早已從人們視線中淡出,但一個嶄新的中金召正在蓬勃發展。

家鄉的山在變,水在變,風貌在變,唯一不變的是祖輩流傳下來的鄉村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