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銀行為何對餘額理財業務情有獨鍾?原來是為了留住客戶

“銀行不改變,我們就來改變銀行”這句馬雲曾經說的話,雖然現在人盡皆知,但在這裡還是想引用一下。因為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已經成為現實了。

暫且不說阿裡系統內的其他金融產品,

單就餘額寶來說,自其出現之後到現在,對銀行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

天弘基金資料顯示,截至6月30日,餘額寶的期末淨資產達到1.43萬億元。其規模直追2016年末中國銀行個人活期存款平均餘額1.63萬億元,也已超過招商銀行2016年年底的個人存款規模(1.28萬億元)。

規模不斷變大,說明人們放在餘額寶裡的錢多了。相應的,那麼人們直接在銀行存款的數額就相對減少了。資料顯示,

6月末,趴在銀行賬上的個人活期存款總額為22.8萬億,已較1月末下降約6400億元。

當然,這不能說完全是受餘額寶的影響,因為其他非銀行“寶”類產品也不少,同時還有其他因素等。但不得不承認,餘額寶的影響是最大的。

那人們為什麼喜歡把錢放在餘額寶等寶類產品呢?無非是餘額寶等寶類產品的收益率明顯高於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

而且操作方便。

於是,為了留住客戶,銀行紛紛提價攬儲,想方設法提升產品收益,如大額存單的收益等。多數銀行表示,大額存單利率已全面上浮,上浮幅度多在40%左右,最高能達到45%。然而,這樣做無疑將提高銀行成本,縮小利差收益。

那還有什麼辦法應對衝擊?當然是同樣推出餘額理財業務,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看來,餘額寶對銀行的改變還真不少。

尤其是隨著中小銀行熱銷的理財產品大規模萎縮,以及在一些萬能險業務被暫停等現實情況下,銀行對發展餘額理財更為積極。據內人士介紹,現在大約有70家銀行上線了餘額理財業務(T+0)。採取的方式,當然也是聯合公募基金公司,對接其貨幣基金。

另外,目前大多銀行都推出了直銷銀行,這利於餘額理財業務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度國內上線直銷銀行已達93家。而直銷銀行對於場景構建作用明顯。

加之,近年來不少銀行在餘額理財上進行突破,包括申贖自動化、支付功能便捷、申贖其他理財產品便利等。因此,其規模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

所以,銀行要想留住客戶,

不做些改變肯定不行,只有站在客戶的需求想問題,創新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體驗,才能贏得客戶的認可。

最後,再看餘額寶。最近餘額寶個人交易帳戶金額上限下調至10萬元,這是三個月之內的第二次調檔,第一次是從100萬下調至25萬。業內認為,這對絕大部分用戶不會造成影響。而且,對於降低金融風險隱患還是幫助的。

總之,不管是銀行餘額理財還是餘額寶等,只有真正為客戶考慮,收益高、服務好、風險小、操作便利,才能留住客戶,你說是不?

只有真正為客戶考慮,收益高、服務好、風險小、操作便利,才能留住客戶,你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