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掏糞農民掏出了700多家企業,如今年入600多億,他卻選擇將千億帝國拱手送人

從杭州沿滬昆高速一路南行,不到3個小時就能到達一個小鎮,

鎮上人口不多,只有不到9萬人。

20年之前,這裡還是一片貧瘠之地,除了一條街道,四處是荒山野嶺,人均可耕作面積少得可憐,如果趕上大災荒,還得拖家帶口去要飯。

而如今,這個小鎮年均入帳超過600億,每天常駐十幾個劇組,國內70%的電視劇和60%的電影都在這裡完成外景拍攝,牛逼到不行。

但是今天呢,創哥要寫的不是橫店,而是橫店背後的男人,身高兩米八的徐文榮。

你想想,一個掏糞起家的農民,40歲才開始創業,卻先後創立了700多家企業,用了40年的時間,硬生生把一片荒蕪的小鎮折騰成了“東方好萊塢”,帶領全鎮人發家致富,多麼困難。

關鍵是如今82歲的徐文榮,坐擁規模上千億的橫店帝國,擁有4家上市公司,年收入更是高達631億,

功成名就以後,他卻選擇把企業全部分給了大家,自己沒留一點股份,這是何等的魄力。

不,身高兩米八已經不足以表現他的魅力了,得是身高三米五!

一個靠掏糞起家的農民,

卻把賺回來的錢全給了低保戶

雖然一輩子的事業都離不開橫店,但嚴格來說,徐文榮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橫店人。

1935年,徐文榮出生在浙江東陽,直到3歲那年,全家人決定南遷橫店,徐文榮的整個童年基本是在窮苦和自卑中度過的。

那時候兵荒馬亂,一家七口人的生活支出全靠父親每天在大街小巷裡賣糖葫蘆來維持,即便是起早貪黑,依舊是經常揭不開鍋,如果哪天的菜裡能有點油腥,那簡直就像是過年。

上小學那會,徐文榮的鄰居是做火腿的,有一天母親帶他去鄰居家串門,那天中午陽光很毒,院子裡一排排火腿曬得直滴油,徐文榮見狀,轉身就往家裡跑,

他拿來一隻碗,去接順著火腿滴下來的油滴。

徐文榮正在烈日下舉著碗接油,遠遠就看見鄰居家的小孩叫來四五個孩子,嘰嘰喳喳地議論著,瞧那小矮子,只能吃我家漏掉的油。

小小年紀,徐文榮就在心裡篤定,如果不能擺脫貧困,此生活著也沒什麼意義。

1950年,抗美援朝,未滿16歲的徐文榮偷偷報了名,他迫切想要走出貧窮和自卑,後來卻因為個頭太矮被退回原籍。

60年代初期,當過游商,

賣過報紙,倒騰過小買賣的徐文榮知道在山區土地貧瘠,種玉米缺肥料,高興壞了,覺得這下逮住了一個大商機——他知道一種比尿素還好用的農家肥,叫馬桶砂,只不過這種馬桶砂是大糞堆積在馬桶壁上結晶體,臭烘烘的,一般沒人願意幹這種工作。

但徐文榮可不管這些,他從浙江一路跑到上海,挨家挨戶的收馬桶砂,別人躲得遠遠的,他卻擼起袖子就幹,經常是糞便混著汗水往下流,幹了沒多久,徐文榮就收集了1500多斤馬桶砂,最後不僅換回了1000多斤玉米,還賺了1200元。

可賺了錢,徐文榮卻做了一件令人驚掉下巴的事,除了給家人留了點錢應急外,他竟然把大部分糧食都分給了橫店的低產戶們。

3個月造了120座房子,

硬是把貧瘠小鎮折騰成了東方好萊塢

做成這筆大買賣後,徐文榮並沒有因此滿足,他覺得不能在這麼小打小鬧下去了,浪費生命。

很快,年近不惑的徐文榮又發現了一個機會——

當時文化大革命還沒結束,老外在浙江經營的絲廠因為員工老是挨批鬥,怠工、停工,最後開不下去走人了,省裡只好讓蠶繭生產區的農民接手絲廠,徐文榮第一個報了名。

可開工廠也不是說辦就能辦的,徐文榮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沒錢,這可怎麼辦呢?憋了一晚上,天亮的時候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眾籌。

於是他跑到公社39個大隊裡來回遊說,籌到了50254元的3年無息借款,可這些錢也只是杯水車薪啊,等置辦完紡織設備後,連根毛都沒剩。

這時徐文榮找到了當地信用合作社的一位行長,行長不在,他就天天在行長家門口守著,如果行長出差,他就給行長夫人送禮,誰想天天被惦記著,出門就看見個矮個門神啊,行長煩得不行,給他批了26萬貸款,讓他趕緊走。

由於目光敏銳,動手又早,經營有方,第三年徐文榮就賺了35萬。後來絲廠很快又將商業版圖擴展至醫藥、化工、汽車等領域,他陸續辦了700多家企業,到了1984年11月,徐文榮在眾多產業的基礎上成立了橫店工業公司。

1987年,徐文榮的橫店工業公司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浙中地區第一個“億元鎮”。

橫店富起來了,但徐文榮很快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再多的物質也終究是不能彌補精神上的貧瘠,越是缺乏娛樂休閒的地方,越難留住外來的人才。

可做文化產業是需要政策支援的,徐文榮天天往省裡跑,一位副省長對他一天三回的登門拜訪不勝其煩,說:“你真是走火入魔了,你要做工業我們支援你,但就你這點文化,做什麼文化產業。”

上頭不支持,徐文榮就硬著頭皮自己幹,他先後投了3000多萬建文化村、娛樂村、天堂村、民俗村、度假村。由於當地獨此一家,很快把十裡八鄉的村民都吸引了過來,但徐文榮怎麼也想不到,這裡面,還來了一個大人物。

1996年,導演謝晉想拍部香港回歸獻禮大片《鴉☆禁☆片戰爭》,資金、劇本都敲定了,但是外景拍攝基地一直沒有著落,無奈之下托人找到了徐文榮。

徐文榮是個土包子啊,雖然他並不認識謝晉是誰,但隱約感覺這對橫店是個好機會,既可還原歷史,又可以壯大文化產業。

於是,徐文榮當天下午就和謝晉簽了協議,以3個月為期限接下了謝晉的單子,協議裡包括要建120棟房子、一條珠江和一座塔。

徐文榮第二天去看了現場,第三天就讓人炸掉了3座山。接著帶領120個工程隊開始動工,每個工程隊負責建一棟房子,徐文榮下了死命令,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下雨還是下雪,都不能停工!

為了解決舊建材緊缺的問題,徐文榮特意花高價錢買來從墓地上拆下來的舊石板,用來鋪路,還專門找個十幾家工廠燒制舊瓦磚。

3個月後,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的拍攝基地建設完成,包括官府、民宅、當鋪、賭館、妓院、煙館在內的120多座建築拔地而起,還包括珠江口岸,才三個月啊,就建成了120多座建築,驚得謝晉合不攏嘴。

《鴉☆禁☆片戰爭》一炮打響後,全國導演在一夜之間都知道了橫店影視城的存在。

後來,正在籌備《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也找到了徐文榮,當時陳凱歌已經畫好了秦宮殿的圖紙,但籌備了4年都沒人敢接這個單子。

徐文榮一看,立刻決定拿出1個億,炸掉5座山來建秦王宮。本計畫1年才能完成的秦王宮,8個月就完成了,據說,秦王宮建成當天,陳凱歌的美工面對恢弘的秦王宮大哭一場,太真實了。

此後,徐文榮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後拿出了30億,打造了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大智禪寺、屏岩洞府、華夏文化園等13個影視基地,削平大小山頭近百個。

有人統計過,在1997到2007年這十年間,橫店影視城至少幫當地居民增收30多個億,就連橫店東南角一對老夫妻的4間80多平米的破房子,每年僅靠房租就能收入32萬。

他創造了橫店的一切,

卻選擇把千億帝國拱手送人

2016年,橫店集團營業收入高達631億元,資產過千億,但作為這一切的締造者,徐文榮卻不占任何股份,橫店的所有股份均屬於社團範圍內的成員共有,他只是象徵性的領取工資和一點獎金,並且拒絕入選任何慈善榜與富豪榜。

但不得不說的是,在他管理橫店集團期間,社會公益總投入達70億元,建設項目包括醫院、學校、汙水處理廠、發電廠等。

此外,他還為退休老人發放生活補貼,為特困人員提供特困補助;橫店子女從幼稚園到大學免費就讀;橫店農民在集團醫院、金華文榮醫院看病享受補貼;興建花園式老年休養院,特困人員入院不收費等等等等。

2001年,66歲的徐文榮退休後,決定開始他新的創業專案:建造一座圓明新園。

建造圓明新園是徐文榮一直以來的心願,他想讓大家見證中國傳統文化曾經的輝煌,同時也提醒中國人不要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

由於離開了橫店集團,這個項目完全是靠徐文榮個人集資,加上銀行不肯借錢給他,還被人舉報非法用地,徐文榮十分委屈。

“圓明園不建好,我死不瞑目”,徐文榮常說,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文化夢想,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文化工程,他甚至寫好了遺言:圓明新園沒建好,我的下一代要幫我建。

2017年,圓明新園終於成為了現實,預計5年內年遊客量可達4000萬人次,帶動第三產業收入500億元,就業人數超過10萬以上。

徐文榮在文化產業上的最大貢獻,不只是為國家添設了一處新的5A級景區,而是大幅削減了影視投資,讓整個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而徐老先生的功勞,自然留得世人心中,全不敢忘卻。

致敬吧。

❖ 創哥重磅推薦 ❖

─ 後臺回復目錄或點擊下列關鍵字─

獲取更多10W+爆文

創日報:每天一個顛覆老炮的創業奇葩!

商務合作 18310916837

轉載原創 mo15510106645

但徐文榮可不管這些,他從浙江一路跑到上海,挨家挨戶的收馬桶砂,別人躲得遠遠的,他卻擼起袖子就幹,經常是糞便混著汗水往下流,幹了沒多久,徐文榮就收集了1500多斤馬桶砂,最後不僅換回了1000多斤玉米,還賺了1200元。

可賺了錢,徐文榮卻做了一件令人驚掉下巴的事,除了給家人留了點錢應急外,他竟然把大部分糧食都分給了橫店的低產戶們。

3個月造了120座房子,

硬是把貧瘠小鎮折騰成了東方好萊塢

做成這筆大買賣後,徐文榮並沒有因此滿足,他覺得不能在這麼小打小鬧下去了,浪費生命。

很快,年近不惑的徐文榮又發現了一個機會——

當時文化大革命還沒結束,老外在浙江經營的絲廠因為員工老是挨批鬥,怠工、停工,最後開不下去走人了,省裡只好讓蠶繭生產區的農民接手絲廠,徐文榮第一個報了名。

可開工廠也不是說辦就能辦的,徐文榮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沒錢,這可怎麼辦呢?憋了一晚上,天亮的時候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眾籌。

於是他跑到公社39個大隊裡來回遊說,籌到了50254元的3年無息借款,可這些錢也只是杯水車薪啊,等置辦完紡織設備後,連根毛都沒剩。

這時徐文榮找到了當地信用合作社的一位行長,行長不在,他就天天在行長家門口守著,如果行長出差,他就給行長夫人送禮,誰想天天被惦記著,出門就看見個矮個門神啊,行長煩得不行,給他批了26萬貸款,讓他趕緊走。

由於目光敏銳,動手又早,經營有方,第三年徐文榮就賺了35萬。後來絲廠很快又將商業版圖擴展至醫藥、化工、汽車等領域,他陸續辦了700多家企業,到了1984年11月,徐文榮在眾多產業的基礎上成立了橫店工業公司。

1987年,徐文榮的橫店工業公司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浙中地區第一個“億元鎮”。

橫店富起來了,但徐文榮很快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再多的物質也終究是不能彌補精神上的貧瘠,越是缺乏娛樂休閒的地方,越難留住外來的人才。

可做文化產業是需要政策支援的,徐文榮天天往省裡跑,一位副省長對他一天三回的登門拜訪不勝其煩,說:“你真是走火入魔了,你要做工業我們支援你,但就你這點文化,做什麼文化產業。”

上頭不支持,徐文榮就硬著頭皮自己幹,他先後投了3000多萬建文化村、娛樂村、天堂村、民俗村、度假村。由於當地獨此一家,很快把十裡八鄉的村民都吸引了過來,但徐文榮怎麼也想不到,這裡面,還來了一個大人物。

1996年,導演謝晉想拍部香港回歸獻禮大片《鴉☆禁☆片戰爭》,資金、劇本都敲定了,但是外景拍攝基地一直沒有著落,無奈之下托人找到了徐文榮。

徐文榮是個土包子啊,雖然他並不認識謝晉是誰,但隱約感覺這對橫店是個好機會,既可還原歷史,又可以壯大文化產業。

於是,徐文榮當天下午就和謝晉簽了協議,以3個月為期限接下了謝晉的單子,協議裡包括要建120棟房子、一條珠江和一座塔。

徐文榮第二天去看了現場,第三天就讓人炸掉了3座山。接著帶領120個工程隊開始動工,每個工程隊負責建一棟房子,徐文榮下了死命令,不管白天還是黑夜,下雨還是下雪,都不能停工!

為了解決舊建材緊缺的問題,徐文榮特意花高價錢買來從墓地上拆下來的舊石板,用來鋪路,還專門找個十幾家工廠燒制舊瓦磚。

3個月後,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的拍攝基地建設完成,包括官府、民宅、當鋪、賭館、妓院、煙館在內的120多座建築拔地而起,還包括珠江口岸,才三個月啊,就建成了120多座建築,驚得謝晉合不攏嘴。

《鴉☆禁☆片戰爭》一炮打響後,全國導演在一夜之間都知道了橫店影視城的存在。

後來,正在籌備《荊軻刺秦王》的陳凱歌也找到了徐文榮,當時陳凱歌已經畫好了秦宮殿的圖紙,但籌備了4年都沒人敢接這個單子。

徐文榮一看,立刻決定拿出1個億,炸掉5座山來建秦王宮。本計畫1年才能完成的秦王宮,8個月就完成了,據說,秦王宮建成當天,陳凱歌的美工面對恢弘的秦王宮大哭一場,太真實了。

此後,徐文榮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後拿出了30億,打造了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夢幻谷、大智禪寺、屏岩洞府、華夏文化園等13個影視基地,削平大小山頭近百個。

有人統計過,在1997到2007年這十年間,橫店影視城至少幫當地居民增收30多個億,就連橫店東南角一對老夫妻的4間80多平米的破房子,每年僅靠房租就能收入32萬。

他創造了橫店的一切,

卻選擇把千億帝國拱手送人

2016年,橫店集團營業收入高達631億元,資產過千億,但作為這一切的締造者,徐文榮卻不占任何股份,橫店的所有股份均屬於社團範圍內的成員共有,他只是象徵性的領取工資和一點獎金,並且拒絕入選任何慈善榜與富豪榜。

但不得不說的是,在他管理橫店集團期間,社會公益總投入達70億元,建設項目包括醫院、學校、汙水處理廠、發電廠等。

此外,他還為退休老人發放生活補貼,為特困人員提供特困補助;橫店子女從幼稚園到大學免費就讀;橫店農民在集團醫院、金華文榮醫院看病享受補貼;興建花園式老年休養院,特困人員入院不收費等等等等。

2001年,66歲的徐文榮退休後,決定開始他新的創業專案:建造一座圓明新園。

建造圓明新園是徐文榮一直以來的心願,他想讓大家見證中國傳統文化曾經的輝煌,同時也提醒中國人不要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

由於離開了橫店集團,這個項目完全是靠徐文榮個人集資,加上銀行不肯借錢給他,還被人舉報非法用地,徐文榮十分委屈。

“圓明園不建好,我死不瞑目”,徐文榮常說,這是他一生最大的文化夢想,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文化工程,他甚至寫好了遺言:圓明新園沒建好,我的下一代要幫我建。

2017年,圓明新園終於成為了現實,預計5年內年遊客量可達4000萬人次,帶動第三產業收入500億元,就業人數超過10萬以上。

徐文榮在文化產業上的最大貢獻,不只是為國家添設了一處新的5A級景區,而是大幅削減了影視投資,讓整個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而徐老先生的功勞,自然留得世人心中,全不敢忘卻。

致敬吧。

❖ 創哥重磅推薦 ❖

─ 後臺回復目錄或點擊下列關鍵字─

獲取更多10W+爆文

創日報:每天一個顛覆老炮的創業奇葩!

商務合作 18310916837

轉載原創 mo1551010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