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AI看點|美軍內部要求停用大疆無人

一周AI看點 | 美軍內部要求停用大疆無人機,DeepMind 與暴雪開源星際爭霸 2 人工智慧研究

本期一周AI看點包括:技術前沿,行業,觀點,應用以及投融資等方面。

行業

美軍內部備忘錄曝光:要求停用大疆無人機

8月5日消息,專業無人機網站SUAS News日前公佈了美國陸軍,發展方向不同而各有側重。巨頭們各自都網羅了行業內的精英:比如,百度研究院曾經擁有大牛吳恩達,下麵管著4個實驗室。阿裡的AI實驗室則偏向消費級的產品,如第一款智慧語音終端設備”天貓精靈X1“。

他們都在不斷從矽谷挖人、挖人、挖人、再挖人。吸引頂尖的科技人才和華裔高管,以快速趕超矽谷的腳步。

節省4.25小時,準確率提高40%,AI説明影像科醫生高效看片

圖瑪深維醫療科技在北京召開新品發佈會發佈了基於深度學習和大資料分析技術的肺小結節檢測分析系統。本次發佈的新品“肺小結節檢測分析系統”基於深度學習技術,可以對胸部CT薄層掃描圖像進行分析,

進而説明醫生檢查並標記出患者的肺小結節,此外,還可以對其進行良惡性判斷並自動生成結構化報告書。與傳統人工篩查相比,這款分析系統的優勢當然體現在智慧與高效上。

低薪職位更易受AI衝擊,男人被機器取代的幾率比女人大

諮詢公司AlphaBeta的報告表明,到2030年,那些最具重複性的工作每週將有兩小時被機器所替代。ABC新聞分析發現,那些最容易被自動化的工作更有可能是那些男性和低收入工人幹的工作。

中國發展AI的優勢

The Verge 在最近的報導中,總結了中國發展AI的幾大優勢:1.政府資助,

後臺硬:中國政府在其最新的五年計劃中把這項科技的發展作為核心舉措;2.人口基數大帶來的巨大資料&市場優勢:中國人口龐大的基數,帶來的是巨大的資料優勢,也被一些人評價為“最大的優勢”;3.研究活躍,AI社區遍佈社交網路:去年10月白宮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3年前後,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發表深度學習領域研究論文最多的國家,同時差距還在進一步擴大。

人工智慧需求激增 英偉達二季度營收創新高

8月11日,晶片巨頭英偉達發佈財報,截止7月30日的二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6%,達22.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淨利潤同比增長123%,達5.83億美元。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表示,越來越多的計算在依靠英偉達的GPU,這推動公司所有業務線均保持增長。

OpenAI 宣佈其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打敗 Dota 2 職業玩家

8 月 11 日,伊隆·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 OpenAI 宣佈他們所打造的一個 AI 機器人已經在電子競技遊戲 Dota 2 中擊敗了一個名為 Dendi 的人類職業玩家。本次OpenAI與人類職業選手的比賽採用1V1的模式,共進行三輪比賽。第一場比賽中,人工智慧系統僅用了10分鐘就擊敗了人類職業玩家;第二場比賽人工智慧繼續取勝後,導致了職業玩家 Dendi 放棄進行第三場比賽。OpenAI 官方介紹,這次為DOTA2所研發的 AI 系統是完全通過自學習訓練的結果,通過比賽視頻作為模型,以此來對機器進行訓練。

國泰航空牽手阿裡雲 人工智慧助力航空產業

近日,香港航空公司國泰航空與阿裡巴巴旗下阿裡雲、飛豬及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旨在通過互聯網創新技術挖掘中國出境遊市場潛力。此外,國泰航空將利用阿裡雲在全球的雲計算基礎設施佈局,探索通過科技創新提升航空運營效率。目前在國內已經有航空公司嘗試引入人工智慧演算法,來改進航班調度系統,特別在航班遭遇雨雪、颱風、管制等特殊情況時, AI 技術科説明調度系統快速恢復運營效率。

搜狗機器翻譯團隊獲得 WMT 2017 中英機器翻譯冠軍

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國際會議之一 EMNLP 2017 將於今年 9 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與此同時,第二屆機器翻譯大會(WMT 2017)將會作為本次會議的分論壇同時召開。今年的一大亮點是,WMT 首次增設了中文和英文間的新聞資料翻譯任務。搜狗語音交互技術中心代表搜狗參加了這次含金量極高的比賽,該中心研發的搜狗神經網路機器翻譯(Sogou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系統在「中文-英文」機器翻譯任務中獲得了冠軍。其中,在中文到英文翻譯任務的八項評價標準中(其中四項為 BLEU 及 BLEU 的變體),獲得了七項第一。

韓媒稱中國AI專利數是韓國5.5倍:5年增長3倍

資料顯示,韓國在2010-2014年向專利廳申請的AI專利共計1533件,遠遠落後於美國(15317件)、中國(8410件)、日本(2071件)。美國的AI專利申請件數2005-2009年五年間增長了1.26倍,達到12147件。同一時期中國的專利申請數則足足增長了3倍。美國正在白宮的主導下推進AI基礎研究與產業化進程,中國政府也於2016年5月宣佈,將在國家層面上創造1000億元規模的AI市場。

Nature發佈科研影響力榜單,中科院等15家中國機構上榜

Nature 日前發佈分析文章,列出全球專利引用文獻及相關機構的 Top 200 榜單。榜單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成果技術轉化的實力,以及各機構對科研經濟潛力的重視程度。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來自美國。中國有 15 所機構入選,總數全球第 3,其中最靠前的是香港科技大學,位列第 118。同時, 根據專利引用文獻數量,東南大學位列全球第一。

Google Play商店再下殺令 利用AI處理閃退應用

GooglePlay商店一直都有實行手機應用程式分級政策,將使用者低評分的應用程式放在搜索結果最後面的位置。最新消息顯示,Google似乎將把這個分級政策用在容易出問題的APP之中,Google將會把易閃退的APP納入評分範圍,Google開發了一套應用程式判別系統AndroidExcellence,利用演算法學習,讓一些許可權要求過多的惡意程式判為最難搜索。而這個系統最新加入了“閃退次數”判定,AI演算法會自動測試手機應用程式是否會容易出現閃退,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將會移除用戶搜索結果的明顯位置。

國內首個商用人工智慧雲PaaS平臺上線 金山雲KDL賦能AI

雲計算和大資料是人工智慧的重要驅動力。雲計算是大資料生成的前提,而人工智慧又是前兩者的必然結果,三者相輔相成。作為國內領先的公有雲服務商,金山雲已於近期推出覆蓋多個層面的KAP(Kingsoft AI Propeller)人工智慧雲,為各個行業提供多種組合型AI解決方案和服務。最近,KAP人工智慧雲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山雲深度學習平臺KDL(Kingsoft Deep Learning)也正式上線,在構建金山雲全新人工智慧服務生態的同時,也將在説明企業級客戶實現AI賦能、推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觀點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滕文:創新的落點全在於人工智慧

8月10日舉辦的iWorld數字世界博覽會上,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滕文談到了人類歷史上的技術進步,他認為印刷術、蒸汽機等技術促進了人類創新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向前發展,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這個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終於能脫離地球引力飛向天空。但是,現在創新的落點已經不在物體的創新,而在於腦體的創新。隨著人工智慧的大爆發,人類創新的速度將達到上萬倍的水準。

庫克:GPU 大躍進催生機器學習,AI 將取代部分工作

蘋果CEO蒂姆庫克近日在受訪時表示,AI是非常強大的、它將會越來越接近人類的能力,未來在某個時間點,部分 AI 功能將會遠優於人類。他說,AI 就像空氣一樣,看不到卻又無所不在,包括軟體、Apple TV、電子郵件、HomePod 等蘋果研發團隊手上都有 AI 計畫案。庫克指出,GPU 跳躍式的進展讓一年前辦不到的機器學習得以成真,而且未來 5 年還會有更多的進展,這對擁有深厚晶片專業知識的蘋果來說將會是一大競爭優勢。他還提到,AI有可能會遭到濫用,可能會摧毀部分工作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政府應想辦法降低 AI 所帶來的衝擊。

技術前沿

MIT 新演算法,用無線電訊號及 AI 技術檢測睡眠品質

在美國,大約有五千萬人受失眠困擾。病人在檢測失眠症狀時,需要戴上很多感測器、監測設備,這無疑會影響病人的睡眠品質,進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來自 MIT 的研究員與麻省總醫院聯合設計了一款利用無線電訊號及 AI 技術監測患者睡眠狀況的儀器,相關論文將於當地時間 8 月 9 日的 ICML 大會上進行展示。該設備為一個低頻的無線電信號發射及接收裝置,能夠通過人身體對無線電信號的反射情況監測患者睡眠相關資料,例如脈搏、呼吸頻率、睡眠深淺變化等。經過 25 位志願者的測試,該設備的檢測準確率在 80% 左右,而市場上同類設備的準確率平均僅為 65%。

機器學習支援的化學大分子晶體結構發現

金屬氧簇化合物指的是大量金屬原子通過氧原子聚合而成的物質,它的潛在用途有催化劑和藥物研發,並且研究它的聚合機制也有助於開發類似「分子機器」這樣的化學系統。金屬氧簇化合物幾乎有無限種可能結構,然而新化合物的發現卻非常艱難。英國 Glasgow 大學的一個團隊日前開發了一種新的基於機器學習的方法,用以給出金屬氧簇化合物合成和結晶的條件範圍。實驗人員以 Na(6)[Mo(120)Ce(6)O(366)H(12)(H(2)O)(78)]·200 H(2)O 這個新型環狀金屬氧簇合物為例,對方法進行了測試。在人類只能進行隨機改進原料配比的領域裡,機器能夠發現引發晶體形成的條件。實驗證明,雖然人類進行的實驗結晶可能更成功,但是機器演算法進行的嘗試更「大膽」,覆蓋了範圍更大的「結晶空間」,對於是否能夠結晶的預測極大擴展了實驗人員的嘗試範圍。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讓機器和實驗人員更好地配合。

IBM聲稱深度學習取得重大突破 大幅降低處理時間

IBM一直在努力促使電腦變得更智慧化、更人性化。該公司近日宣佈,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大幅縮短處理海量資料並得出有用結論的時間。IBM的目標是將深度學習系統消化資料所需要的時間從數天縮短到數小時。IBM研究所的IBM研究員和系統加速及記憶主管希拉蕊·亨特說,這些改進可以幫助放射學家更快、更準確地找到病變部位,並讀取大量醫學圖像。到目前為止,深度學習主要是在單一伺服器上運行的,因為在不同電腦之間移動大量資料的過程太過複雜。而且,如何在許多不同伺服器和處理器之間保持資料同步也是一個問題。IBM在上週二的公告中說,已經開發出了能夠將這些任務分配到64台伺服器的軟體,這些伺服器總共有256個處理器,可在速度方面取得巨大飛躍。凡是擁有IBM Power系統伺服器的使用者,以及其他想要測試的技術人員,均可獲得這項技術。

北大、微軟、電子科大新研究可自動修復Bug,正確率達78.3%!

北京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和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開發了一種新技術 ACS (Accurate Condition Synthesis)。該技術可以全自動修復軟體系統中的缺陷,無需使用者進行干預。實際上,缺陷修復技術由來已久。自 2009 年的 GenProg 技術以來,就已經提出了數十種不同類別的缺陷修復方法。但傳統的缺陷修復技術一直面臨——缺陷修復正確率非常低。目前為止新研究資料集中報告的最大數量的完全自動修復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該方法的評估的精度達 78.3%,明顯高出通常只有低於 40% 精度的老方法。

何愷明所在 FAIR 團隊的最新力作:“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用於密集物件檢測的 Focal Loss 函數)”。 該團隊設計並訓練了一個簡單的密集目標檢測器—RetinaNet。試驗結果證明,當使用 Focal Loss 訓練時,RetinaNet 不僅能趕上 one-stage 檢測器的檢測速度,而且還在準確度上超越了當前所有最先進的 two-stage 檢測器。

應用

Firefox讓使用者通過語音指令進行網路搜索

8月6日,火狐(Firefox)流覽器開發商Mozilla已經開始測試一項新功能,該功能能夠讓使用者通過語音指令進行網路搜索,而不需要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字。這一舉措可能會幫助Mozilla把火狐流覽器打造成比Google Chrome擁有更多競爭優勢的流覽器。這樣的話,穀歌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統治地位將會面臨Firefox巨大挑戰,這一點,著實讓人出乎意料。

AI現在可以檢測炭疽病,有助於打擊生物恐怖主義

據Theverge報導,為了打擊生物恐怖主義,韓國的科學家們已經訓練人工智慧來快速發現炭疽病。該項新技術目前還達不到100%的準確率,但是比現有的測試方法要快幾個數量級。它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篩選神秘的白色粉末——炭疽病原體芽孢的方式。通過將全息顯微鏡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們創建了一種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分析細菌芽孢的圖像,以在一秒鐘內確定它們是否屬於炭疽病原體芽孢。根據上周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論文顯示,該項技術的準確率已達96%。

機器人潛入水淹礦井進行測繪,試圖「變廢為寶」

礦產資源的枯竭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來自布裡斯托大學的 Norbert Zajzon 及其團隊認為,有很多廢棄礦井如今可以再利用,這些礦井之中普遍存在尚未開採的資源。據悉,全歐洲共有 3 萬余座水淹礦井,針對這些水淹礦井,團隊發明了水下測繪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游」至水下 50 米深,並測繪礦井地圖。他們計畫於 2018 年完成產品原型的製作,並在芬蘭的一個礦井進行測試。

AI 拯救原畫師,動畫人物自己說話

來自東英吉利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員們與迪士尼合作,研發了一個能夠讓動畫人物自己說話的演算法。在該項研究中,人類演員錄製了長達 8 小時,包含逾 2,500 個不同句子的講話視頻。說話者的面部變化及臺詞錄音被當作神經網路的訓練樣本,系統能夠通過語音辨識對白,然後集合說話者的發音及面部變化,對每一幀畫面即時為動畫人物匹配口型。該系統不受口音、語言的限制,也能正確匹配唱歌情況下的口型。該系統的研發人員表示,逼真的發音口型對於塑造動畫角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把這件事情做好往往需要製作團隊傾注大量的心血、時間以及資金。這個 AI 系統可以讓動畫製作公司僅憑對白就讓動畫人物張嘴說話,有效降低動畫製作成本。

MegaBots公佈最新巨大戰鬥型機器人,高5米重達12噸,可發射漆彈還能噴火

9月將舉辦的日美機器人決鬥,美國方面的MegaBots公開了他們的最新巨大戰鬥型機器人「Eagle Prime」,造價250萬美元,高5米重達12噸,可以發射漆彈還能噴火。

悉尼開始無人駕駛車輛試運營 , 為整個澳大利亞無人駕駛發展開路

最近,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批准了在悉尼奧林匹克公園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示範運行的提案,本月就將開始施行。這一開創性舉措也將為澳大利亞其他地區進行無人駕駛車輛路測鋪平了道路,這樣的模式將會再這片土地上不斷複製下去。

投融資

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創企Oryx Vision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

以色列創企Oryx Vision日前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該公司所開發的LiDAR技術雖然只搭載於一個數碼相機,卻擁有比現有LiDAR技術更高的穩定性和敏感性,而且價格還更低。Oryx的LiDAR沒有移動部件,並且以天線代替光電探測器,可以在其周圍環境的高解析度掃描中獲取光點的範圍和速度資訊。Oryx表示,和現有的LiDAR系統相比,他們獨特的技術讓整個系統的“敏感性提高了100萬倍”,還能更好地應對來自太陽光,以及路上其他LiDAR系統的干擾。

通過智慧演算法為使用者診斷疾病,健康創企Buoy獲670萬美元A輪融資

致力於通過使用智慧演算法來分析醫療資料,推斷使用者所患疾病的創企Buoy日前完成670萬美元A輪融資。Buoy成立於今年3月,該公司相信他們所使用的演算法能夠更準確地診斷出疾病。Buoy創始人Andrew Le是哈佛大學的醫學博士,他說,他已經進行了“一連串的測試”和“一系列的研究”,以確保Buoy的準確度。

拍醫拍宣佈獲數千萬A+輪投資,公司更名“醫拍智慧”

專注于醫學智慧科技公司拍醫拍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與此同時拍醫拍公司戰略全面升級,公司正式更名為“醫拍智慧”。醫拍智慧基於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結合海量醫療資料,研發輔助醫療影像診斷識別系統。公司曾獲得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美國紅點創投、具有醫療背景的重山遠志健康醫療基金、慈銘體檢韓小紅、360、億聯資本、洪泰基金等機構投資。

英特爾完成收購 Mobileye 將產100輛4級自動駕駛車

英特爾宣佈已完成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的交易。英特爾今年3月宣佈,將以每股63.54美元的現金收購Mobileye全部已發行流通股,交易規模約為153億美元。Mobileye是以色列一家知名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廠商,其提供的演算法和電腦晶片能夠根據圖像(由汽車上的攝像頭拍攝)來預測潛在的碰撞事故。當前,Mobileye的研發重點為全自動駕駛系統。

富士康美國再投資:在密西根設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

不久前,富士康集團宣佈將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大為稱讚。據外媒最新消息,富士康將會在美國汽車業集中的密西根州,設立研發中心,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據多家外媒報導,富士康掌門人郭台銘表示,這所研發中心將會關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但是富士康是否會在美國開發支持自動駕駛的成品車,目前尚不得而知。據悉,這一研發中心的投資額,高達幾十億美元。但是具體的數字有待于富士康正式對外宣佈消息。

錘子科技完成10億元融資

在極客公園奇點創新者峰會上,極客公園創始人兼總裁張鵬與錘子科技CEO羅永浩進行了對話。羅永浩在現場透露,錘子科技已獲約10億元人民幣融資。此外,羅永浩還公佈了下一階段的研發計畫,他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帶領一支120人左右的團隊做出一個革命性的新系統。這個新系統將整合人工智慧技術,顛覆現有的“滑鼠+鍵盤”交互模式,將日常辦公效率提升200%。

通過機器人診斷早期癌症,Auris完成2.8億美元D輪融資

成立10年的聖卡洛斯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 Surgical Robotics日前完成2.8億美元D輪融資。有資料顯示,該公司此前共獲得至少1.84億美元投資。Auris一向對公司的研究工作保持低調,只對外透露,肺癌是他們最為關注的疾病。Auris的研究也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去年,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該公司的一款醫療機器人。近來有消息顯示,Auris現在還在開發柔性機器人,用於治療喉嚨、肺和腸胃疾病。

豐田向人工智慧公司 Preferred Networks Inc.注資 9,470 萬美元

近日,豐田向 Preferred Networks Inc(以下簡稱 PFN)注資 100 億日元(約合 9,470 萬美元),成為其最大的外部股東。PFN 成立於 2014 年 3 月,瞄準 IoT 領域的 AI 技術,其產品 Chainer 是一款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此外,PFN 還向客戶提供基於其 Deep Intelligence in Motion (DIMo) 平臺的解決方案。豐田主要看中 PFN 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大資料處理技術,這些技術有助於豐田發展其車載人工智慧及自動駕駛功能。據 CB Insights 報導,豐田是業內最後一家涉足人工智慧領域的汽車 OEM 廠商,于 2015 年 9 月佈局其人工智慧風險投資部門,主要投資方向為人工智慧、雲、大資料、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

奕真生物收購 Curoverse,利用 AI 技術輔助基因測序業務

8 月 3 日消息,基因測序公司 Veritas Genetics(奕真生物)收購了 Curoverse。 Curoverse通過向免費的生物資訊資料管理開源平臺 Arvados 為使用者提供技術支援服務,説明科學家分析生物醫學資料,解決科學研究中的大量資料處理運算、分析及 儲存的問題,從而縮短醫藥研發的週期。奕真生物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揭示特定疾病在基因層面的風險,同時協助處理大量增長的遺傳學、醫療和科研的資料。此外,奕真生物還希望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等功能,説明客戶根據需要查詢他們的基因資料。

尼爾森收購 AI 體育行銷初創 vBrand

著名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收購了來自以色列的體育行銷初創公司 vBrand。該公司開發了一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平臺,用於衡量品牌曝光度和體育節目的影響。vBrand 公司及其技術將被整合到 Nielsen Sports 產品線中,讓尼爾森的 Sport24、 Social24 等旗艦產品獲得更快的交付速度和更大的服務範圍。vBrand 的機器學習能大幅加速 Nielsen Sports 的標識識別和媒體監控技術,進而更加準確地定位、計算品牌露出。無論是幾小時的巡迴賽還是時間跨度更長的比賽週末甚至賽季,vBrand 技術都能讓品牌和版權持有人快速監控品牌可見度。

AI 創業公司 Kyndi 獲850萬美元融資,幫助公司預測未來

據外媒報導, Kyndi 是一家總部位於帕洛阿爾托的 AI 創業公司。該公司今天宣佈,已經完成了850萬美元的 B 輪融資。Kyndi 提供了幾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從它所謂的“地平線掃描”開始,旨在預測廣泛的業務成果,以幫助企業提前計畫,以減輕風險或抓住可能出現的機會。例如, Kyndi 表示, AI 可以快速分析數百個檔,以預測一個國家的太空計畫與其他計畫相比所需要的費用。 Kyndi 還提供一個 AI 解決方案,使用自然語言的理解來篩選學術期刊和其他資源,使公司瞭解到最新的行業科學研究。

用AI提供社交資料分析服務,Converseon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

Converseon是一家社交及人工智慧語音技術公司,近日它宣佈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Convey.AI曾獲得過不少獎項,它在2010年入選過Forrester Wave,在2012年和2014年入選過Strong Performer。這種人工智慧技術還拿過Dataweek社交資料採擷方面的最佳創新獎。Converseon的深度見解解決方案採用了受眾廣告活動分析及社交品牌追蹤方面的技術,這輪融資將幫助這種解決方案進一步實現產品化。

以上就是本周AI看點的所有內容。

(以上內容整理自AI科技大本營 騰訊科技 量子位 億歐網 機器之能 新智元 Xtecher TechWeb 獵雲網 新浪科技 雷鋒網 機器人圈等等)

OpenAI 宣佈其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打敗 Dota 2 職業玩家

8 月 11 日,伊隆·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 OpenAI 宣佈他們所打造的一個 AI 機器人已經在電子競技遊戲 Dota 2 中擊敗了一個名為 Dendi 的人類職業玩家。本次OpenAI與人類職業選手的比賽採用1V1的模式,共進行三輪比賽。第一場比賽中,人工智慧系統僅用了10分鐘就擊敗了人類職業玩家;第二場比賽人工智慧繼續取勝後,導致了職業玩家 Dendi 放棄進行第三場比賽。OpenAI 官方介紹,這次為DOTA2所研發的 AI 系統是完全通過自學習訓練的結果,通過比賽視頻作為模型,以此來對機器進行訓練。

國泰航空牽手阿裡雲 人工智慧助力航空產業

近日,香港航空公司國泰航空與阿裡巴巴旗下阿裡雲、飛豬及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達成戰略合作,旨在通過互聯網創新技術挖掘中國出境遊市場潛力。此外,國泰航空將利用阿裡雲在全球的雲計算基礎設施佈局,探索通過科技創新提升航空運營效率。目前在國內已經有航空公司嘗試引入人工智慧演算法,來改進航班調度系統,特別在航班遭遇雨雪、颱風、管制等特殊情況時, AI 技術科説明調度系統快速恢復運營效率。

搜狗機器翻譯團隊獲得 WMT 2017 中英機器翻譯冠軍

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國際會議之一 EMNLP 2017 將於今年 9 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與此同時,第二屆機器翻譯大會(WMT 2017)將會作為本次會議的分論壇同時召開。今年的一大亮點是,WMT 首次增設了中文和英文間的新聞資料翻譯任務。搜狗語音交互技術中心代表搜狗參加了這次含金量極高的比賽,該中心研發的搜狗神經網路機器翻譯(Sogou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系統在「中文-英文」機器翻譯任務中獲得了冠軍。其中,在中文到英文翻譯任務的八項評價標準中(其中四項為 BLEU 及 BLEU 的變體),獲得了七項第一。

韓媒稱中國AI專利數是韓國5.5倍:5年增長3倍

資料顯示,韓國在2010-2014年向專利廳申請的AI專利共計1533件,遠遠落後於美國(15317件)、中國(8410件)、日本(2071件)。美國的AI專利申請件數2005-2009年五年間增長了1.26倍,達到12147件。同一時期中國的專利申請數則足足增長了3倍。美國正在白宮的主導下推進AI基礎研究與產業化進程,中國政府也於2016年5月宣佈,將在國家層面上創造1000億元規模的AI市場。

Nature發佈科研影響力榜單,中科院等15家中國機構上榜

Nature 日前發佈分析文章,列出全球專利引用文獻及相關機構的 Top 200 榜單。榜單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成果技術轉化的實力,以及各機構對科研經濟潛力的重視程度。值得注意Top 200 中有 83 家都來自美國。中國有 15 所機構入選,總數全球第 3,其中最靠前的是香港科技大學,位列第 118。同時, 根據專利引用文獻數量,東南大學位列全球第一。

Google Play商店再下殺令 利用AI處理閃退應用

GooglePlay商店一直都有實行手機應用程式分級政策,將使用者低評分的應用程式放在搜索結果最後面的位置。最新消息顯示,Google似乎將把這個分級政策用在容易出問題的APP之中,Google將會把易閃退的APP納入評分範圍,Google開發了一套應用程式判別系統AndroidExcellence,利用演算法學習,讓一些許可權要求過多的惡意程式判為最難搜索。而這個系統最新加入了“閃退次數”判定,AI演算法會自動測試手機應用程式是否會容易出現閃退,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將會移除用戶搜索結果的明顯位置。

國內首個商用人工智慧雲PaaS平臺上線 金山雲KDL賦能AI

雲計算和大資料是人工智慧的重要驅動力。雲計算是大資料生成的前提,而人工智慧又是前兩者的必然結果,三者相輔相成。作為國內領先的公有雲服務商,金山雲已於近期推出覆蓋多個層面的KAP(Kingsoft AI Propeller)人工智慧雲,為各個行業提供多種組合型AI解決方案和服務。最近,KAP人工智慧雲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山雲深度學習平臺KDL(Kingsoft Deep Learning)也正式上線,在構建金山雲全新人工智慧服務生態的同時,也將在説明企業級客戶實現AI賦能、推進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觀點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滕文:創新的落點全在於人工智慧

8月10日舉辦的iWorld數字世界博覽會上,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滕文談到了人類歷史上的技術進步,他認為印刷術、蒸汽機等技術促進了人類創新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向前發展,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這個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終於能脫離地球引力飛向天空。但是,現在創新的落點已經不在物體的創新,而在於腦體的創新。隨著人工智慧的大爆發,人類創新的速度將達到上萬倍的水準。

庫克:GPU 大躍進催生機器學習,AI 將取代部分工作

蘋果CEO蒂姆庫克近日在受訪時表示,AI是非常強大的、它將會越來越接近人類的能力,未來在某個時間點,部分 AI 功能將會遠優於人類。他說,AI 就像空氣一樣,看不到卻又無所不在,包括軟體、Apple TV、電子郵件、HomePod 等蘋果研發團隊手上都有 AI 計畫案。庫克指出,GPU 跳躍式的進展讓一年前辦不到的機器學習得以成真,而且未來 5 年還會有更多的進展,這對擁有深厚晶片專業知識的蘋果來說將會是一大競爭優勢。他還提到,AI有可能會遭到濫用,可能會摧毀部分工作並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政府應想辦法降低 AI 所帶來的衝擊。

技術前沿

MIT 新演算法,用無線電訊號及 AI 技術檢測睡眠品質

在美國,大約有五千萬人受失眠困擾。病人在檢測失眠症狀時,需要戴上很多感測器、監測設備,這無疑會影響病人的睡眠品質,進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來自 MIT 的研究員與麻省總醫院聯合設計了一款利用無線電訊號及 AI 技術監測患者睡眠狀況的儀器,相關論文將於當地時間 8 月 9 日的 ICML 大會上進行展示。該設備為一個低頻的無線電信號發射及接收裝置,能夠通過人身體對無線電信號的反射情況監測患者睡眠相關資料,例如脈搏、呼吸頻率、睡眠深淺變化等。經過 25 位志願者的測試,該設備的檢測準確率在 80% 左右,而市場上同類設備的準確率平均僅為 65%。

機器學習支援的化學大分子晶體結構發現

金屬氧簇化合物指的是大量金屬原子通過氧原子聚合而成的物質,它的潛在用途有催化劑和藥物研發,並且研究它的聚合機制也有助於開發類似「分子機器」這樣的化學系統。金屬氧簇化合物幾乎有無限種可能結構,然而新化合物的發現卻非常艱難。英國 Glasgow 大學的一個團隊日前開發了一種新的基於機器學習的方法,用以給出金屬氧簇化合物合成和結晶的條件範圍。實驗人員以 Na(6)[Mo(120)Ce(6)O(366)H(12)(H(2)O)(78)]·200 H(2)O 這個新型環狀金屬氧簇合物為例,對方法進行了測試。在人類只能進行隨機改進原料配比的領域裡,機器能夠發現引發晶體形成的條件。實驗證明,雖然人類進行的實驗結晶可能更成功,但是機器演算法進行的嘗試更「大膽」,覆蓋了範圍更大的「結晶空間」,對於是否能夠結晶的預測極大擴展了實驗人員的嘗試範圍。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讓機器和實驗人員更好地配合。

IBM聲稱深度學習取得重大突破 大幅降低處理時間

IBM一直在努力促使電腦變得更智慧化、更人性化。該公司近日宣佈,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大幅縮短處理海量資料並得出有用結論的時間。IBM的目標是將深度學習系統消化資料所需要的時間從數天縮短到數小時。IBM研究所的IBM研究員和系統加速及記憶主管希拉蕊·亨特說,這些改進可以幫助放射學家更快、更準確地找到病變部位,並讀取大量醫學圖像。到目前為止,深度學習主要是在單一伺服器上運行的,因為在不同電腦之間移動大量資料的過程太過複雜。而且,如何在許多不同伺服器和處理器之間保持資料同步也是一個問題。IBM在上週二的公告中說,已經開發出了能夠將這些任務分配到64台伺服器的軟體,這些伺服器總共有256個處理器,可在速度方面取得巨大飛躍。凡是擁有IBM Power系統伺服器的使用者,以及其他想要測試的技術人員,均可獲得這項技術。

北大、微軟、電子科大新研究可自動修復Bug,正確率達78.3%!

北京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和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開發了一種新技術 ACS (Accurate Condition Synthesis)。該技術可以全自動修復軟體系統中的缺陷,無需使用者進行干預。實際上,缺陷修復技術由來已久。自 2009 年的 GenProg 技術以來,就已經提出了數十種不同類別的缺陷修復方法。但傳統的缺陷修復技術一直面臨——缺陷修復正確率非常低。目前為止新研究資料集中報告的最大數量的完全自動修復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該方法的評估的精度達 78.3%,明顯高出通常只有低於 40% 精度的老方法。

何愷明所在 FAIR 團隊的最新力作:“Focal Loss for Dense Object Detection(用於密集物件檢測的 Focal Loss 函數)”。 該團隊設計並訓練了一個簡單的密集目標檢測器—RetinaNet。試驗結果證明,當使用 Focal Loss 訓練時,RetinaNet 不僅能趕上 one-stage 檢測器的檢測速度,而且還在準確度上超越了當前所有最先進的 two-stage 檢測器。

應用

Firefox讓使用者通過語音指令進行網路搜索

8月6日,火狐(Firefox)流覽器開發商Mozilla已經開始測試一項新功能,該功能能夠讓使用者通過語音指令進行網路搜索,而不需要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字。這一舉措可能會幫助Mozilla把火狐流覽器打造成比Google Chrome擁有更多競爭優勢的流覽器。這樣的話,穀歌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統治地位將會面臨Firefox巨大挑戰,這一點,著實讓人出乎意料。

AI現在可以檢測炭疽病,有助於打擊生物恐怖主義

據Theverge報導,為了打擊生物恐怖主義,韓國的科學家們已經訓練人工智慧來快速發現炭疽病。該項新技術目前還達不到100%的準確率,但是比現有的測試方法要快幾個數量級。它可以徹底改變我們篩選神秘的白色粉末——炭疽病原體芽孢的方式。通過將全息顯微鏡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韓國科學技術院的研究人員們創建了一種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分析細菌芽孢的圖像,以在一秒鐘內確定它們是否屬於炭疽病原體芽孢。根據上周發表在《科學進步》雜誌上論文顯示,該項技術的準確率已達96%。

機器人潛入水淹礦井進行測繪,試圖「變廢為寶」

礦產資源的枯竭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之一。來自布裡斯托大學的 Norbert Zajzon 及其團隊認為,有很多廢棄礦井如今可以再利用,這些礦井之中普遍存在尚未開採的資源。據悉,全歐洲共有 3 萬余座水淹礦井,針對這些水淹礦井,團隊發明了水下測繪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游」至水下 50 米深,並測繪礦井地圖。他們計畫於 2018 年完成產品原型的製作,並在芬蘭的一個礦井進行測試。

AI 拯救原畫師,動畫人物自己說話

來自東英吉利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員們與迪士尼合作,研發了一個能夠讓動畫人物自己說話的演算法。在該項研究中,人類演員錄製了長達 8 小時,包含逾 2,500 個不同句子的講話視頻。說話者的面部變化及臺詞錄音被當作神經網路的訓練樣本,系統能夠通過語音辨識對白,然後集合說話者的發音及面部變化,對每一幀畫面即時為動畫人物匹配口型。該系統不受口音、語言的限制,也能正確匹配唱歌情況下的口型。該系統的研發人員表示,逼真的發音口型對於塑造動畫角色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把這件事情做好往往需要製作團隊傾注大量的心血、時間以及資金。這個 AI 系統可以讓動畫製作公司僅憑對白就讓動畫人物張嘴說話,有效降低動畫製作成本。

MegaBots公佈最新巨大戰鬥型機器人,高5米重達12噸,可發射漆彈還能噴火

9月將舉辦的日美機器人決鬥,美國方面的MegaBots公開了他們的最新巨大戰鬥型機器人「Eagle Prime」,造價250萬美元,高5米重達12噸,可以發射漆彈還能噴火。

悉尼開始無人駕駛車輛試運營 , 為整個澳大利亞無人駕駛發展開路

最近,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批准了在悉尼奧林匹克公園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示範運行的提案,本月就將開始施行。這一開創性舉措也將為澳大利亞其他地區進行無人駕駛車輛路測鋪平了道路,這樣的模式將會再這片土地上不斷複製下去。

投融資

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創企Oryx Vision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

以色列創企Oryx Vision日前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該公司所開發的LiDAR技術雖然只搭載於一個數碼相機,卻擁有比現有LiDAR技術更高的穩定性和敏感性,而且價格還更低。Oryx的LiDAR沒有移動部件,並且以天線代替光電探測器,可以在其周圍環境的高解析度掃描中獲取光點的範圍和速度資訊。Oryx表示,和現有的LiDAR系統相比,他們獨特的技術讓整個系統的“敏感性提高了100萬倍”,還能更好地應對來自太陽光,以及路上其他LiDAR系統的干擾。

通過智慧演算法為使用者診斷疾病,健康創企Buoy獲670萬美元A輪融資

致力於通過使用智慧演算法來分析醫療資料,推斷使用者所患疾病的創企Buoy日前完成670萬美元A輪融資。Buoy成立於今年3月,該公司相信他們所使用的演算法能夠更準確地診斷出疾病。Buoy創始人Andrew Le是哈佛大學的醫學博士,他說,他已經進行了“一連串的測試”和“一系列的研究”,以確保Buoy的準確度。

拍醫拍宣佈獲數千萬A+輪投資,公司更名“醫拍智慧”

專注于醫學智慧科技公司拍醫拍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與此同時拍醫拍公司戰略全面升級,公司正式更名為“醫拍智慧”。醫拍智慧基於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結合海量醫療資料,研發輔助醫療影像診斷識別系統。公司曾獲得全球知名投資機構美國紅點創投、具有醫療背景的重山遠志健康醫療基金、慈銘體檢韓小紅、360、億聯資本、洪泰基金等機構投資。

英特爾完成收購 Mobileye 將產100輛4級自動駕駛車

英特爾宣佈已完成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的交易。英特爾今年3月宣佈,將以每股63.54美元的現金收購Mobileye全部已發行流通股,交易規模約為153億美元。Mobileye是以色列一家知名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廠商,其提供的演算法和電腦晶片能夠根據圖像(由汽車上的攝像頭拍攝)來預測潛在的碰撞事故。當前,Mobileye的研發重點為全自動駕駛系統。

富士康美國再投資:在密西根設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

不久前,富士康集團宣佈將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大為稱讚。據外媒最新消息,富士康將會在美國汽車業集中的密西根州,設立研發中心,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據多家外媒報導,富士康掌門人郭台銘表示,這所研發中心將會關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但是富士康是否會在美國開發支持自動駕駛的成品車,目前尚不得而知。據悉,這一研發中心的投資額,高達幾十億美元。但是具體的數字有待于富士康正式對外宣佈消息。

錘子科技完成10億元融資

在極客公園奇點創新者峰會上,極客公園創始人兼總裁張鵬與錘子科技CEO羅永浩進行了對話。羅永浩在現場透露,錘子科技已獲約10億元人民幣融資。此外,羅永浩還公佈了下一階段的研發計畫,他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帶領一支120人左右的團隊做出一個革命性的新系統。這個新系統將整合人工智慧技術,顛覆現有的“滑鼠+鍵盤”交互模式,將日常辦公效率提升200%。

通過機器人診斷早期癌症,Auris完成2.8億美元D輪融資

成立10年的聖卡洛斯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 Surgical Robotics日前完成2.8億美元D輪融資。有資料顯示,該公司此前共獲得至少1.84億美元投資。Auris一向對公司的研究工作保持低調,只對外透露,肺癌是他們最為關注的疾病。Auris的研究也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去年,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該公司的一款醫療機器人。近來有消息顯示,Auris現在還在開發柔性機器人,用於治療喉嚨、肺和腸胃疾病。

豐田向人工智慧公司 Preferred Networks Inc.注資 9,470 萬美元

近日,豐田向 Preferred Networks Inc(以下簡稱 PFN)注資 100 億日元(約合 9,470 萬美元),成為其最大的外部股東。PFN 成立於 2014 年 3 月,瞄準 IoT 領域的 AI 技術,其產品 Chainer 是一款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此外,PFN 還向客戶提供基於其 Deep Intelligence in Motion (DIMo) 平臺的解決方案。豐田主要看中 PFN 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大資料處理技術,這些技術有助於豐田發展其車載人工智慧及自動駕駛功能。據 CB Insights 報導,豐田是業內最後一家涉足人工智慧領域的汽車 OEM 廠商,于 2015 年 9 月佈局其人工智慧風險投資部門,主要投資方向為人工智慧、雲、大資料、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

奕真生物收購 Curoverse,利用 AI 技術輔助基因測序業務

8 月 3 日消息,基因測序公司 Veritas Genetics(奕真生物)收購了 Curoverse。 Curoverse通過向免費的生物資訊資料管理開源平臺 Arvados 為使用者提供技術支援服務,説明科學家分析生物醫學資料,解決科學研究中的大量資料處理運算、分析及 儲存的問題,從而縮短醫藥研發的週期。奕真生物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揭示特定疾病在基因層面的風險,同時協助處理大量增長的遺傳學、醫療和科研的資料。此外,奕真生物還希望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等功能,説明客戶根據需要查詢他們的基因資料。

尼爾森收購 AI 體育行銷初創 vBrand

著名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收購了來自以色列的體育行銷初創公司 vBrand。該公司開發了一個基於機器學習的平臺,用於衡量品牌曝光度和體育節目的影響。vBrand 公司及其技術將被整合到 Nielsen Sports 產品線中,讓尼爾森的 Sport24、 Social24 等旗艦產品獲得更快的交付速度和更大的服務範圍。vBrand 的機器學習能大幅加速 Nielsen Sports 的標識識別和媒體監控技術,進而更加準確地定位、計算品牌露出。無論是幾小時的巡迴賽還是時間跨度更長的比賽週末甚至賽季,vBrand 技術都能讓品牌和版權持有人快速監控品牌可見度。

AI 創業公司 Kyndi 獲850萬美元融資,幫助公司預測未來

據外媒報導, Kyndi 是一家總部位於帕洛阿爾托的 AI 創業公司。該公司今天宣佈,已經完成了850萬美元的 B 輪融資。Kyndi 提供了幾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從它所謂的“地平線掃描”開始,旨在預測廣泛的業務成果,以幫助企業提前計畫,以減輕風險或抓住可能出現的機會。例如, Kyndi 表示, AI 可以快速分析數百個檔,以預測一個國家的太空計畫與其他計畫相比所需要的費用。 Kyndi 還提供一個 AI 解決方案,使用自然語言的理解來篩選學術期刊和其他資源,使公司瞭解到最新的行業科學研究。

用AI提供社交資料分析服務,Converseon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

Converseon是一家社交及人工智慧語音技術公司,近日它宣佈獲500萬美元A輪融資。Convey.AI曾獲得過不少獎項,它在2010年入選過Forrester Wave,在2012年和2014年入選過Strong Performer。這種人工智慧技術還拿過Dataweek社交資料採擷方面的最佳創新獎。Converseon的深度見解解決方案採用了受眾廣告活動分析及社交品牌追蹤方面的技術,這輪融資將幫助這種解決方案進一步實現產品化。

以上就是本周AI看點的所有內容。

(以上內容整理自AI科技大本營 騰訊科技 量子位 億歐網 機器之能 新智元 Xtecher TechWeb 獵雲網 新浪科技 雷鋒網 機器人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