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是德國,也不是蘇聯,二戰中抵抗意志最強的軍隊來自哪個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常出現有大規模軍隊被絕對優勢敵人包圍的情況,在失去外援的情況下,且不投降就只有戰死一條道路,往往考驗的就是軍隊的抵抗意志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

我們來看看二戰幾個主要國家的戰例:巴丹半島的美軍(幾乎全部投降),新加坡的英軍(幾乎全部投降),基輔的蘇軍(65萬被俘),魯爾包圍圈的德軍(包括30名將軍在內的30萬名德軍幾乎全部投降)。

魯爾包圍戰後人山人海的德軍

相比之下,日軍的表現無疑是最好的,

在馬紹爾群島的最大島嶼誇賈林環礁,日本士兵的陣亡率高達98.4%。在馬利安納群島的塞班島,近3萬名日本士兵(占守衛部隊的97%)戰鬥到死。在沖繩島,11.5萬日軍中有9.2萬人戰死。

自殺的日軍

馬紹爾群島東南面的吉伯特群島,塔拉瓦環礁戰役中,

日軍4000餘人的守備部隊中,除146人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擊斃,美軍勝利的代價是陣亡1000餘人,傷2100餘人。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看著島上的情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說:“一生中從未見過如此猙獰的戰場!”

戰後的塔拉瓦環礁猶如人間地獄

此外,硫磺島之戰,美軍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日軍守備部隊。

據統計,日軍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而美軍陣亡6821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雙方傷亡比達到1∶1.23,為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一次傷亡超過日軍的戰役。

所羅門群島戰役中使用火焰噴射器的美軍

碰到這樣死不投降的對手,

給美軍造成的傷亡極大。美軍惱怒之極,後來在進攻過程中,也不再尋求日軍投降,而是使用火焰噴射器直接對付地堡中不肯投降的日軍,或者用重炮猛轟。總之,寧肯多花鋼鐵,也不願再多流血浪費在頑固的日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