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花生要高產,田間管理是關鍵,那麼到底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勢在必行,但是對於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來說,除了傳統的小麥、玉米種還能種些什麼呢?據專家介紹, “隨著人們對營養健康產品需求的不斷提高,

花生食品必將成為未來花生加工業發展的新趨勢”。這就為種植花生的農民指明了方向,帶來了希望,花生種植大有可為。花生實現高產到底田間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哪些細節。

一、及時放苗、補種、清枝。覆膜花生當幼苗頂裂土堆現綠時,

將播種行上方的土(堆)撤至壟溝,露出子葉節。自團棵期 (主莖有4片複葉)開始,要及時檢查並摳取壓埋在膜下橫生的側枝,使其健壯生長,始花前需進行2-3次。

二、及時排灌,防旱、防澇。足墒播種的春、夏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澆水,適當乾旱有利於根系發育,提高植株抗旱耐澇能力。麥套花生幼苗期出現乾旱,要及時澆水保苗。生育中期 (花針期和結莢期)是花生對水反應最敏感的時期,

也是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時期,當植株葉片中午前後出現萎蔫時,要及時澆水。生育後期(飽果期)遇旱要及時小水輕澆、潤灌,防止植株早衰及黃麴黴毒素污染莢果。另外,花生田要做到三溝通暢,不發生漬害。

三、適時中耕、追肥、滅草。麥套花生在麥收後及時中耕滅茬除草。需要追肥的地塊,在花生植株一側開溝追肥,隨即覆土澆水,適墒進行中耕。當田間花生接近封壟時,

在兩行花生行間穿溝培土,培土要做到溝清、土暄、壟腰胖、壟頂凹,使更多的果針入土結實。

四、及時防病治蟲。當花生病葉率達到10%時,及時用60%百泰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3%戊唑醇1500倍液等殺菌劑交替噴施葉面,連噴2-3次,

間隔10-15天,防治葉斑病、網斑病等。根結線蟲病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灌根。葉面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伏季棉鈴蟲、斜紋夜蛾等害蟲。

五、適期早控防徒長。當花生主莖高度達到30-35cm(一般田)或35-40cm(高產田)時,每畝用5%烯效唑40-50g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2-2.5g),加水35-40kg進行葉面噴施,如果主莖高度超過45cm可再噴1次,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

六、根外追肥防早衰。進入飽果期後,要防早衰。每畝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20-150g+尿素350-400g+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80g等殺菌劑的混合液35-40kg,連噴2次,間隔10-15天,延長花生頂葉功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