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厲害了,我的牙”大型愛牙公益活動在廣州舉行

現場小遊戲,科普牙齒相關知識。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攝

現場小遊戲,科普牙齒相關知識。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攝

現場小遊戲,科普牙齒相關知識。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攝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醫師趙瑋。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攝

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口腔醫學會會長、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主任醫師淩均棨。

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攝

義診現場。南方日報記者 張梓望攝

南方網訊“原來牙齒的構造是這樣的,好神奇!”11日上午,廣東省博物館大堂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由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廣東省博物館等合作舉辦的“厲害了,

我的牙”大型愛牙公益活動在此舉行。記者從現場瞭解到,廣東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約60%,農村兒童發病率高於城市。孩子的吃手指、咬筆頭等不良習慣,有可能導致口腔畸形。

廣東三分之二5歲兒童乳牙患齲病

“人類身體最堅硬的器官是什麼?”“牙齒!”來參加活動的樂樂飛快地回答了出來,她已通過各項“小測驗”集齊了貼紙,

開心地穿上了“白大褂”,“我是小小牙醫了!”

活動現場有許多互動環節,還設立了“牙齒博物館”讓孩子們近距離地觸摸、觀察動物與人的若干個牙齒模型。“希望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更多大人和孩子瞭解牙齒的重要性,提高預防齲齒的意識。”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新任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兒童口腔科主任趙瑋教授說。

趙瑋介紹,我國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約66%,

12歲兒童恒牙齲齒患病率約29%。廣東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約60%,其中城市發病率約50%,農村發病率約80%。“門診見到不少孩子整口牙都爛了帶來就診的家長,真的很可惜。”趙瑋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進行口腔檢查,1歲前應帶往兒童口腔科接受口腔宣教,3歲接受首次口腔診治,18歲前每隔3到6個月進行常規複查,接受專業的菌斑和牙結石的清除,進行齲病風險及牙周狀況評估。

吃手指、咬筆頭等不良習慣或導致口腔畸形

如何預防蛀牙?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口腔醫學會會長、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名譽院長淩均棨教授介紹,預防齲病的主要方法是菌斑控制。“機械性的方法是刷牙和用牙線,刷牙的時間為3到5分鐘,每天至少兩次。”淩均棨說,目前有嬰幼兒的指模式柔軟牙刷、配霧牙刷、彎毛牙刷、電動牙刷等,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牙刷,並且在睡前清潔口腔,包括舌部。此外,還可以使用漱口水等藥物方法進行菌斑控制。

兒童可以用牙線嗎?趙瑋說,牙線可以清潔牙間隙、牙齦線下等牙刷不易到達的部位,兒童4歲時可以由家長指導使用,8歲時可獨立使用。

趙瑋提醒,預防牙齒疾病還需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首先建議均衡飲食,不要只吃精細的食物,家長不必把青菜、水果等都切得太小,孩子咀嚼粗纖維的食品能夠鍛煉牙齒。其次,要控制食糖的量和頻率。“廣東的孩子喜歡喝涼茶,但是涼茶裡面含糖量比較高,建議少喝。此外,可樂等碳酸飲料也容易引發蛀牙。”趙瑋還提醒,睡覺前不要讓孩子進食甜食。

牙齒不齊算病嗎?趙瑋說,這種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牙合關係異常、頜骨大小形態位置異常、面部畸形等稱為錯頜畸形。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後天的口腔不良習慣也可能導致畸形。

“很多孩子都有吃手指的習慣,我曾經接診過一位3歲的小患者,就是因為長期吃手指導致上頜牙前突。還有的孩子喜歡常常吐舌頭,也有可能導致這種上頜牙的畸形。”趙瑋說,有的孩子喜歡咬嘴唇、咬筆頭以及只有一側咀嚼,這也有可能導致錯頜畸形。還有的孩子因為患有鼻炎,晚上睡覺時張口呼吸,也有可能導致上頜牙前突。“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有這些習慣,應該及時糾正。如果已經出現了畸形,需及時就診。”

吃手指、咬筆頭等不良習慣或導致口腔畸形

如何預防蛀牙?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口腔醫學會會長、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名譽院長淩均棨教授介紹,預防齲病的主要方法是菌斑控制。“機械性的方法是刷牙和用牙線,刷牙的時間為3到5分鐘,每天至少兩次。”淩均棨說,目前有嬰幼兒的指模式柔軟牙刷、配霧牙刷、彎毛牙刷、電動牙刷等,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牙刷,並且在睡前清潔口腔,包括舌部。此外,還可以使用漱口水等藥物方法進行菌斑控制。

兒童可以用牙線嗎?趙瑋說,牙線可以清潔牙間隙、牙齦線下等牙刷不易到達的部位,兒童4歲時可以由家長指導使用,8歲時可獨立使用。

趙瑋提醒,預防牙齒疾病還需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首先建議均衡飲食,不要只吃精細的食物,家長不必把青菜、水果等都切得太小,孩子咀嚼粗纖維的食品能夠鍛煉牙齒。其次,要控制食糖的量和頻率。“廣東的孩子喜歡喝涼茶,但是涼茶裡面含糖量比較高,建議少喝。此外,可樂等碳酸飲料也容易引發蛀牙。”趙瑋還提醒,睡覺前不要讓孩子進食甜食。

牙齒不齊算病嗎?趙瑋說,這種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牙合關係異常、頜骨大小形態位置異常、面部畸形等稱為錯頜畸形。除了先天的因素外,後天的口腔不良習慣也可能導致畸形。

“很多孩子都有吃手指的習慣,我曾經接診過一位3歲的小患者,就是因為長期吃手指導致上頜牙前突。還有的孩子喜歡常常吐舌頭,也有可能導致這種上頜牙的畸形。”趙瑋說,有的孩子喜歡咬嘴唇、咬筆頭以及只有一側咀嚼,這也有可能導致錯頜畸形。還有的孩子因為患有鼻炎,晚上睡覺時張口呼吸,也有可能導致上頜牙前突。“家長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有這些習慣,應該及時糾正。如果已經出現了畸形,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