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人都在說的“消費升級”究竟是什麼?

日本作家三浦展曾說過:“消費的終極意義在於如何度過更加充實的人生。”這句話用在如今這個大消費時代,再準確不過。于你、于我,於所有人,大消費時代都有一些非同一般的別樣意義。

8月12日,以顧客“排隊”而聞名的網紅茶飲品牌——喜茶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業,雖然當天北京大雨傾盆,顧客們的熱情依然高漲,在店門外排起了長隊。

如果說喜茶的走紅還多少令人意外,那喪茶的躥紅似乎就在暗暗預示著什麼了。喜茶一夜成名後,

頗有對標意味的喪茶也橫空出世,在北京、上海都出現了門店。有不少顧客表示,功能表上的“混吃等死”奶綠、“加油你是最胖的”絲襪奶茶、“前男友過得比我好”果茶等飲品名稱吸引了他們前來一探究竟。

到了這個份上,奶茶的口味如何似乎已沒那麼重要,

個性化的消費體驗、情感宣洩才是人們樂意為喜茶、喪茶買單的關鍵。而這種基於情感因素、個性化的消費模式,就是消費升級的表現之一。

研究表明,經濟發展階段與消費發展趨勢之間存在著金字塔型的對應關係,隨著收入增長,人們的消費偏好開始與生活品質、情感因素、個性化和設計感相關,更加追求“質”的提升,消費升級也自然而然出現。

要想真正明白消費升級,經濟發展程度與消費發展趨勢這兩個維度必不可少。

人均GDP與消費支出結構

人均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依據國際經驗,人均GDP有若干個重要節點,分別是3000美元、6000美元、10000美元等。

其中,3000美元是基本門檻,過了3000美元意味著一國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6000美元是重要轉捩點,

過了6000美元意味著一國國民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基本實現了小康生活;過了10000美元則是富裕的標誌,可理解為一國邁入發達國家佇列,人民生活水準顯著提升。

從美國的發展情況看,其人均GDP於1960年突破3000美元、1972年突破6000美元、1978年突破10000美元,迄今已達56000美元。伴隨人均GDP的快速提高,美國居民消費升級大大加速,消費支出結構發生趨勢性變化。

可以發現,隨著收入不斷增加,食品支出占比、衣著支出占比顯著下降,而醫療護理、金融保險、娛樂支出占比顯著提升。看來,當人們有錢時,除了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更願意把錢花在文化、娛樂、體育、健康等新興消費領域。

消費升級的4個階段

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趨勢也經歷著4個階段的轉變,逐漸從數量消費轉向品質消費、品味消費和品格消費。

人們的消費觀念日趨完善,數量與價格已不再是限制消費的最主要因素。消費所占GDP的比重逐漸提高,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等新型消費熱點備受青睞。

品質消費時代,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和體驗。

天然的綠色食品受到追捧,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開遍大江南北,線上和線下消費融合的場景消費備受好評,最近頻頻在朋友圈刷屏的無人超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健康產業、旅遊等大宗消費的崛起在無形中壓縮了快速消費品的市場規模,快消品遇冷已不可避免。

對生產快消品的企業來說,可以通過尋求高端化實現收入增長。調查顯示,在包括瓶裝水、優酪乳、護膚品、彩妝、即飲茶在內的多個品類中,高端細分市場的增速都遠遠超過了大眾細分市場,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群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有待挖掘的藍海市場。

這種對品質的追求也體現在出遊上。與國內遊相比,人們顯然更偏愛出境游、深度遊。

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出境遊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620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5903萬人次增長了5%,超過義大利的總人口數(6054.7萬)。

從年齡層角度看,80後依舊是出境游的中堅力量,占比達到52%。同時,經濟儲備較為雄厚的70後占比達到20%。

在追求品質生活之餘,人們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逐步顯現,進入品味消費時代。消費觀念持續升級,消費品味不斷提高,才是消費升級的真正奧義。

究其原因,根據克裡斯·安德森的說法,當商品生產、存儲、銷售成本足夠低,市場就開始從傳統的“頭部”轉向看似極低的長尾甚至非標領域,也就是尋求更加小眾、符合自己個性的商品或服務。

品味消費尤以90後為主力,無論是賽事直播還是各種熱播網劇,都傳遞著他們表達自我的聲音——我就是我。

品格消費是消費的最高階段,也是消費升級最終要到達的終點。品格消費注重可持續消費,同時講究適度、文明和綠色。

如今,品格消費正方興未艾,共用單車、民宿、二手交易平臺等模式越來越受歡迎。共用經濟的出現持續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吸引著資本競相湧入,先後有愉悅資本投資摩拜,元璟資本投資ofo 等案例出現。

消費行業前景如何?

消費升級的持續展開離不開可支配收入、消費市場潛力與消費意願的推動。

其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其二,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其三,消費意願持續提升。

2016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高達64.6%,創下歷史新高,接近發達國家70%的平均水準。從網紅店到共用單車,消費升級早已進入每個人的生活,刻下了深深的印記,也令人對即將到來的明天充滿期待。

消費趨勢也經歷著4個階段的轉變,逐漸從數量消費轉向品質消費、品味消費和品格消費。

人們的消費觀念日趨完善,數量與價格已不再是限制消費的最主要因素。消費所占GDP的比重逐漸提高,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等新型消費熱點備受青睞。

品質消費時代,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和體驗。

天然的綠色食品受到追捧,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開遍大江南北,線上和線下消費融合的場景消費備受好評,最近頻頻在朋友圈刷屏的無人超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健康產業、旅遊等大宗消費的崛起在無形中壓縮了快速消費品的市場規模,快消品遇冷已不可避免。

對生產快消品的企業來說,可以通過尋求高端化實現收入增長。調查顯示,在包括瓶裝水、優酪乳、護膚品、彩妝、即飲茶在內的多個品類中,高端細分市場的增速都遠遠超過了大眾細分市場,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群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有待挖掘的藍海市場。

這種對品質的追求也體現在出遊上。與國內遊相比,人們顯然更偏愛出境游、深度遊。

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出境遊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620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5903萬人次增長了5%,超過義大利的總人口數(6054.7萬)。

從年齡層角度看,80後依舊是出境游的中堅力量,占比達到52%。同時,經濟儲備較為雄厚的70後占比達到20%。

在追求品質生活之餘,人們的個性化、定制化需求逐步顯現,進入品味消費時代。消費觀念持續升級,消費品味不斷提高,才是消費升級的真正奧義。

究其原因,根據克裡斯·安德森的說法,當商品生產、存儲、銷售成本足夠低,市場就開始從傳統的“頭部”轉向看似極低的長尾甚至非標領域,也就是尋求更加小眾、符合自己個性的商品或服務。

品味消費尤以90後為主力,無論是賽事直播還是各種熱播網劇,都傳遞著他們表達自我的聲音——我就是我。

品格消費是消費的最高階段,也是消費升級最終要到達的終點。品格消費注重可持續消費,同時講究適度、文明和綠色。

如今,品格消費正方興未艾,共用單車、民宿、二手交易平臺等模式越來越受歡迎。共用經濟的出現持續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吸引著資本競相湧入,先後有愉悅資本投資摩拜,元璟資本投資ofo 等案例出現。

消費行業前景如何?

消費升級的持續展開離不開可支配收入、消費市場潛力與消費意願的推動。

其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其二,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其三,消費意願持續提升。

2016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高達64.6%,創下歷史新高,接近發達國家70%的平均水準。從網紅店到共用單車,消費升級早已進入每個人的生活,刻下了深深的印記,也令人對即將到來的明天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