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0後青年作家與全國著名作家同台對話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實習生武栩妃、通訊員鄞珊報導:8月14日下午,由《作品》雜誌社主辦的“同推90後青年作家論壇”在南國書香節舉辦。論壇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90後青年作家代表馬曉康、王蘇辛、李唐、徐曉、林為攀、李君威等6人,

與同樣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作家楊克、鮑十、弋舟、石一楓、塞壬,以及90後青年評論家徐威等6人對話。

論壇現場,青年作家與著名作家之間精彩幽默的對話,引得全場讀者笑聲不斷。到場的90後作家中有幾位是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來自同一家鄉——高密。羞澀內斂、不善言辭的90後作家徐曉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與徐曉的對話中,

鮑十問她:“你生活過的高密和莫言筆下的高密有什麼不同?”徐曉一字一句地回答:“通過讀莫言的作品,我發現了與我生活中不一樣的高密。莫言主要描寫了抗戰時期的高密,讀了他的作品讓我更瞭解高密的歷史。可能是年齡上的差距,他的作品雖然給我很多共鳴,但我所生活的高密要比他筆下所描寫的高密更加現代化。”

此外,還有與老舍一樣來自北京的90後作家。對於北京作家,

一般來說都會有很濃烈的北京寫作腔調,但是90後作家李唐的作品卻是標準的現代漢語,絲毫沒有北京的腔調。石一楓好奇地問李唐:“在你的作品中不僅沒有北京的腔調,甚至還帶有一些西方色彩,是故意這樣寫作嗎?”李唐解釋:“平時比較喜歡讀一些西方文學,所以受西方文學的影響會大一點,西方色彩就會濃一點。沒有北京腔調是我寫作的一種執念,我希望我的小說可以逃離地域因素,
更加突出人物的特色。”

論壇現場還舉辦了《作品·90後文學大系·小說卷·近似無止境的徒步》的首發式。該書選取了2014-2017年上半年發表在《作品》雜誌90後欄目的精選小說30萬字。

本次論壇是《作品》雜誌社在今年8月11-15日舉辦的2017年廣東90後作者培訓班的教學內容之一,現場來了40多位廣東省內各地市的90後作者。《作品》雜誌是全國首家集中推出90後作家作品的文學雜誌,

也為90後作家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