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基層小軍醫尋找生命出口之路的那些年你知道嗎

作者:軍渡

邂逅1

那會正是2015年3月,我畢業下來蹲苗滿第二個年頭的初春。兩年的光景,讓我對眼前的這種生活早已熟悉,無波無瀾,平靜甚至是死寂。相信大多數同儕都體會過這種生活。

但是年輕人終究還是有一顆躁動的心,一個兼職的出現打破了我這種平靜的生活——“兼職翻譯”。那是我在逛醫學網站時不經意看到的,加之我以前有過寫英語文章的經驗,於是我就不知天高地厚,聯繫了“老闆”,簡單的試譯之後,開始上手翻譯了。

2

和大多數人的工作經歷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初來乍到,陌生領域,流程不熟悉,操作不熟練,花費好多時間而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狼狽不堪……而天資愚鈍的我更是這樣,那時候,完全就是和自己在較勁:無數次核對用詞,和穀歌學術上的文章對比;精力消耗過快,那就咖啡濃茶提神;時間不夠,那就熬夜。雖然盡心盡力,但是等到上交翻譯過的文章時,還是少不了被“老闆”罵,個中心酸,

只要是曾經打拼過的,都深有體會。不過,話又說回來,每次挨駡,是我最興奮的時候,因為在這種平靜的日子裡,挨駡代表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到新的東西,從而產生一種正在進步的感覺。而這種感覺,這種大學畢業之後久違了的進步的感覺,才是平淡如白開水的日子裡最寶貴的東西。

3

就這樣兼職著,幾個月後,翻譯漸漸熟練起來,很少因為翻譯熬夜了,也不需要太過較勁,

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翻譯量淡季少點,旺季多點。雖然,“老闆”恨其不爭的罵聲仍然不斷,但是這種日子裡,我找到了像普通人一樣做普通工作的感覺。除此之外,每個月都會有平均幾百塊的外快打到支付寶裡,也讓我蠻開心。有時候,“老闆”看翻譯品質尚可,心情不錯,誇我幾句,我也會乘機“嘚瑟”:我是為了浸淫在醫學相關的環境中,多學些東西才做這份兼職的,感謝老師給我這個機會。

4

如所有的工作一樣,兼職翻譯的職業病也開始惠顧我:全天超過十幾個小時,坐在那裡盯著電腦,眼睛、頸椎、腰椎,都難受的厲害。不過沉浸其中的喜悅沖淡了這些負面東西。後來我也自己分析,我們醫學專業的翻譯技巧和英語專業比起來,

差了好多,但是語言是用來交流的,我們的專業知識懂得更多,術語、行文習慣我們更熟,因此我們翻譯的文章,國外的醫生和編輯更能夠看得懂。

渡我1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多,基本上,對英語論文的常規格式、常規格式中常規的句式,以及病例中敘述技巧,檢查報告裡的常用句子,都了然於心,雖然還沒有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也已經入得山門。基本上,如果有一篇漢語論文或者病例擺在我面前,我會輕輕鬆松地翻譯它。然後,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2

當初想翻譯的初衷是為了學習,學習英語和醫學相關的知識,我現在已經基本學到了,而且翻譯水準也遇到了天花板——如果我想在翻譯上有進一步的發展或將來以此為職業,勢必要開始做英語方面的功課,包括熟悉語法、背更多單詞、讀更多國外的文獻和病例,這將佔用我絕大多數的時間。而這時,我從一直未曾釋手的《傷寒論》中,讀出了好多心得,需要有更多時間去總結零散的idea,寫成論文,也許有一天能夠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最終,和翻譯之間,我選擇了我的中醫。

3

2016年的4月,我把假期休完(中間在假期裡還給一家公司翻譯了兩篇病例),回來之後,又給“老闆”做了兩個月的翻譯,以報師恩,因為是這位“老闆”教會了我關於翻譯的一切。之後,我開始用幾個“善意的謊言”不再接翻譯的稿件,而“老闆”也不勉強。漸漸地,我開始把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傷寒論》以及注解《傷寒論》的古籍上,尋章摘句,嘗試寫成論文……

4

曾經的這些,現在也只是談資而已。回想當年的心情,還會興奮異常——努力走進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不論多麼艱難,不論多麼複雜。因此,我也希望各位還在因為沒有方向而停止腳步的戰友,努力邁出第一步,將來回頭看時,其實沒那麼恐怖。

檢查報告裡的常用句子,都了然於心,雖然還沒有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也已經入得山門。基本上,如果有一篇漢語論文或者病例擺在我面前,我會輕輕鬆松地翻譯它。然後,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2

當初想翻譯的初衷是為了學習,學習英語和醫學相關的知識,我現在已經基本學到了,而且翻譯水準也遇到了天花板——如果我想在翻譯上有進一步的發展或將來以此為職業,勢必要開始做英語方面的功課,包括熟悉語法、背更多單詞、讀更多國外的文獻和病例,這將佔用我絕大多數的時間。而這時,我從一直未曾釋手的《傷寒論》中,讀出了好多心得,需要有更多時間去總結零散的idea,寫成論文,也許有一天能夠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最終,和翻譯之間,我選擇了我的中醫。

3

2016年的4月,我把假期休完(中間在假期裡還給一家公司翻譯了兩篇病例),回來之後,又給“老闆”做了兩個月的翻譯,以報師恩,因為是這位“老闆”教會了我關於翻譯的一切。之後,我開始用幾個“善意的謊言”不再接翻譯的稿件,而“老闆”也不勉強。漸漸地,我開始把大多數時間用在了《傷寒論》以及注解《傷寒論》的古籍上,尋章摘句,嘗試寫成論文……

4

曾經的這些,現在也只是談資而已。回想當年的心情,還會興奮異常——努力走進一個完全未知的領域,不論多麼艱難,不論多麼複雜。因此,我也希望各位還在因為沒有方向而停止腳步的戰友,努力邁出第一步,將來回頭看時,其實沒那麼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