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生命喝彩,這些鏡頭下的殘疾人讓攝影師紅了眼眶

如果要用一張照片來展現殘疾人朋友的精神風貌,你會選擇哪一張?

自5月21日,杭州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的首屆幸福殘疾人隨手拍攝影比賽——“遇見最好的你,幸福殘疾人”開始以來,

後臺收到了很多關於攝影愛好者拍攝的殘疾人作品,這些作品無不展現了殘疾人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中,有他們在運動會場上的颯爽英姿、有他們在藝術匯演上展現的生命之美,還有他們參與志願活動時所表現出的社會責任,這些不同的鏡頭拼在一起,呈現出我市殘疾人積極融入社會、共融共建共用的生活追求。

為此,小編特地在眾多作品中選取了富有代表性的三張作品,並採訪了他們的創作者,來聽聽他們對參與本次活動的想法。

力拔山兮

介紹:在第九屆全國殘運會上,獨臂運動員發揚拼搏精神,

以大力把鉛球推出遠距離!

圖片由杭州市攝影家協會的會員俞秋杭提供

“小時候偶然的一次電擊事故,這位張先生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右臂。然而他依然不甘屈服命運的安排,用左臂也描繪出了最絢爛的天空。”說到這張照片的拍攝場景,俞秋杭濕潤了眼眶。

他說,這位來自淳安的獨臂殘疾人張先生,是他在第九屆全國殘運會上拍攝的一位運動員。

秉承著“身殘志不殘”的信念,他用左臂的力量拋擲鉛球,用自己僅存的一隻手臂贏得了一枚獎牌。當時看到這個情景,他被張先生深深地感動了,並立馬眼睛濕潤地拍下了這張照片。“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有些時候,但每每看到這張照片,還是會想起張先生。”

有人說隨著年齡增長,流淚的次數會越來越少。但俞秋杭表示,不管在什麼場合和地點,只要看到殘疾人的這種運動比賽背後的堅持,

他依然會為之觸動而真情流露。不但是因為感動,更因為這種堅持也影響著他的身心。

早在很久以前,他也曾遇到過很多生活瑣事,備受困擾,令他感慨生活的不易。但這幾年來,自從他接觸到了殘疾群體,才越發感到自己相比那些人是有多幸福。隨著交往接觸的頻繁和深入瞭解,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不再理會每日那些細碎繁雜的小問題,反而以更加樂觀向上的心態度過每日的生活。

現在的俞秋杭非常自信,而且笑口常開。他說:“攝影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舉動,而我做的不單單是拍攝一張照片那麼簡單,更是讓照片充滿溫度和情感,讓每張照片都‘熱騰騰’的,也是希望能因此讓更多人都來關注殘疾群體,對他們給予關愛。”

陽光藝術花開全省

介紹:2017年4月7日,在上城區紫陽街道上羊市街社區殘疾人民間藝術製作中心工作室裡,10名來自全省各地的聽障、智障學員正在參加“2016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能首期‘白瓷釉上彩’培訓班”的技能培訓。

圖片由杭州日報資深攝影記者李忠提供

從2000年進入杭州日報以後,李忠就一直將殘疾人領域的攝影報導作為自己長期跟蹤的專題類型。

“作為一個黨報的攝影記者,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都會有一些長期跟蹤的專題,我從一開始接觸了殘聯和殘疾人,就覺得這一群體非常需要社會關注。”

18年來,李忠拍攝了數千張與殘疾人有關的照片。“我與許多殘疾人都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繫,跟他們打交道比較多,久而久之,他們也對我比較熟悉,很多人成了我的朋友。”李忠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於殘疾人這一弱勢群體的跟蹤攝影報導,也引起了社會關注,許多愛心機構和愛心人士也給予了殘疾人更多的幫助。在他的鏡頭裡,有殘疾人日常生活的點滴畫面,有杭州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無數瞬間,有健全人與殘疾人共融互助的和諧場景。

例如上城區紫陽街道上羊市街社區殘疾人民間藝術製作中心工作室,他已跟蹤拍攝七八年。“當時我在採訪中認識了工作室的負責人許峰,與他聊的時候,我特別關注到這是一個真正能使殘疾人通過自身勞動賺錢的專案。像這樣殘疾人能自強自立、用作品養活自己的專案並不多,有些可能就是一錘子買賣,過了之後,也就沒了。”因此,在這個工作室的發展過程中,李忠多次採訪,每次都會問許峰:“你們有沒有賺錢,能不能養活自己。”工作室一些新作品的構想,他也會出謀劃策,提供實際幫助。這一成功案例,通過他的攝影宣傳報導,也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

江幹區殘聯“自強”愛河護水隊組圖

7月12日上午,殘疾人志願者帶著采荷三小的小朋友一起去丁橋大農港河道巡查。

7月12日上午10點,殘疾人“自強”愛河護水隊志願者隨手拍。雖然天氣有40多度高溫,但志願者仍然很高興參加這次公益活動。

江幹區殘聯經常組織“自強”愛河護水隊的志願者參加公益活動。圖為7月12日,殘疾人志願者和采荷三小的小朋友一起,在水質監測技術人員指導下檢測大農港河道的水質。

7月12日,江幹殘聯又組織了一次公益活動。圖為護水隊志願者在丁蘭路城管驛站旁和環衛工人交流。

圖片由杭州市殘疾人藝術家協會攝影愛好者孫鑫龍提供

66歲的孫鑫龍說,自打2014年以後就開始學習攝影,從一開始在老年大學的電話視頻學習到自己的實操上陣,三年時間內,他已經掌握了不少攝影的技巧,每當有美景時,他都習慣用按快門的方式記錄下這種美麗的瞬間。

“拍攝殘疾人群體,是因為我想記錄下這些人的美,這個群體非常需要社會關注。“同樣身為殘疾人,孫鑫龍和其他攝影愛好者不同,他對殘疾人群體有更深的認知也有更多的接觸機會。

他的鏡頭裡,有殘疾人日常生活的點滴畫面,也有殘疾人積極向上的畫面。幾年來,孫鑫龍拍攝殘疾人的照片不在少數。此次,拍攝江幹殘聯“自強”愛河護水隊,也是在他眾多作品當中的一部分。拍攝這組作品不但是因為他愛好攝影,更因為他自己也是參與其中,身為護水隊的隊員之一。

據他介紹,這次愛河護水行動於今年四月份開始,為響應剿滅劣V類水”的工作號召,40多名江幹區“自強”志願者,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駕駛殘疾車,組成巡河車隊積極回應這個活動。雖然天氣炎熱、環境惡劣,但是令孫鑫龍沒想到的是整個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都一直堅持著認真巡邏,非常令人感動。

“這次活動非常好,充分展示了我們説明他人、服務社會的一面,我覺得應該宣傳一下殘疾人志願者所做的工作,讓全社會都可以看到我們的正能量。”孫鑫龍笑著說。

(圖為“浙江線上”參賽作品展示頁)

目前,比賽還在作品徵集階段,將會於9月10日停止徵集,想要參賽的其他攝影愛好者可以點擊下方的二維碼參賽。同時,本次活動的所有投稿作品也將會在“浙江線上”網頁上進行展示。

陽光藝術花開全省

介紹:2017年4月7日,在上城區紫陽街道上羊市街社區殘疾人民間藝術製作中心工作室裡,10名來自全省各地的聽障、智障學員正在參加“2016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能首期‘白瓷釉上彩’培訓班”的技能培訓。

圖片由杭州日報資深攝影記者李忠提供

從2000年進入杭州日報以後,李忠就一直將殘疾人領域的攝影報導作為自己長期跟蹤的專題類型。

“作為一個黨報的攝影記者,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都會有一些長期跟蹤的專題,我從一開始接觸了殘聯和殘疾人,就覺得這一群體非常需要社會關注。”

18年來,李忠拍攝了數千張與殘疾人有關的照片。“我與許多殘疾人都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繫,跟他們打交道比較多,久而久之,他們也對我比較熟悉,很多人成了我的朋友。”李忠說,在這個過程中,他對於殘疾人這一弱勢群體的跟蹤攝影報導,也引起了社會關注,許多愛心機構和愛心人士也給予了殘疾人更多的幫助。在他的鏡頭裡,有殘疾人日常生活的點滴畫面,有杭州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無數瞬間,有健全人與殘疾人共融互助的和諧場景。

例如上城區紫陽街道上羊市街社區殘疾人民間藝術製作中心工作室,他已跟蹤拍攝七八年。“當時我在採訪中認識了工作室的負責人許峰,與他聊的時候,我特別關注到這是一個真正能使殘疾人通過自身勞動賺錢的專案。像這樣殘疾人能自強自立、用作品養活自己的專案並不多,有些可能就是一錘子買賣,過了之後,也就沒了。”因此,在這個工作室的發展過程中,李忠多次採訪,每次都會問許峰:“你們有沒有賺錢,能不能養活自己。”工作室一些新作品的構想,他也會出謀劃策,提供實際幫助。這一成功案例,通過他的攝影宣傳報導,也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

江幹區殘聯“自強”愛河護水隊組圖

7月12日上午,殘疾人志願者帶著采荷三小的小朋友一起去丁橋大農港河道巡查。

7月12日上午10點,殘疾人“自強”愛河護水隊志願者隨手拍。雖然天氣有40多度高溫,但志願者仍然很高興參加這次公益活動。

江幹區殘聯經常組織“自強”愛河護水隊的志願者參加公益活動。圖為7月12日,殘疾人志願者和采荷三小的小朋友一起,在水質監測技術人員指導下檢測大農港河道的水質。

7月12日,江幹殘聯又組織了一次公益活動。圖為護水隊志願者在丁蘭路城管驛站旁和環衛工人交流。

圖片由杭州市殘疾人藝術家協會攝影愛好者孫鑫龍提供

66歲的孫鑫龍說,自打2014年以後就開始學習攝影,從一開始在老年大學的電話視頻學習到自己的實操上陣,三年時間內,他已經掌握了不少攝影的技巧,每當有美景時,他都習慣用按快門的方式記錄下這種美麗的瞬間。

“拍攝殘疾人群體,是因為我想記錄下這些人的美,這個群體非常需要社會關注。“同樣身為殘疾人,孫鑫龍和其他攝影愛好者不同,他對殘疾人群體有更深的認知也有更多的接觸機會。

他的鏡頭裡,有殘疾人日常生活的點滴畫面,也有殘疾人積極向上的畫面。幾年來,孫鑫龍拍攝殘疾人的照片不在少數。此次,拍攝江幹殘聯“自強”愛河護水隊,也是在他眾多作品當中的一部分。拍攝這組作品不但是因為他愛好攝影,更因為他自己也是參與其中,身為護水隊的隊員之一。

據他介紹,這次愛河護水行動於今年四月份開始,為響應剿滅劣V類水”的工作號召,40多名江幹區“自強”志願者,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駕駛殘疾車,組成巡河車隊積極回應這個活動。雖然天氣炎熱、環境惡劣,但是令孫鑫龍沒想到的是整個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都一直堅持著認真巡邏,非常令人感動。

“這次活動非常好,充分展示了我們説明他人、服務社會的一面,我覺得應該宣傳一下殘疾人志願者所做的工作,讓全社會都可以看到我們的正能量。”孫鑫龍笑著說。

(圖為“浙江線上”參賽作品展示頁)

目前,比賽還在作品徵集階段,將會於9月10日停止徵集,想要參賽的其他攝影愛好者可以點擊下方的二維碼參賽。同時,本次活動的所有投稿作品也將會在“浙江線上”網頁上進行展示。